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 ,为患者提供了中期至长期 ( 5d~1a)的静脉治疗通道[1] 。然而 ,PICC毕竟不同于周围静脉穿刺 ,如处理不当 ,可造成各种并发症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导致插管失败 ,从而被迫放弃治疗。 2 0 0 0年 1月~2 0 0 1年 5月对 2 5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护理 ,就护理中容易忽视的几个要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28例采用PICC化疗的患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观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128例患中1次置管成功120例,成功率94%,至化疗疗程结束发生静脉炎4例,发生率为3.1%。结论 采用PICC化疗,结合针对性的护理,能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及预防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损伤。  相似文献   

3.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经成为静脉给药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Rountree指出,PICC适用于需要静脉高营养、化疔及高渗液输入的患者,并认为PICC在治疗中不应为最后采取的方法,而应作为首选方法来建立静脉通道。我国于199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最早应用于临床。本院内科于2005年4月起,对26例需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的患者,按中华护理学会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使用指南实施置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80  
李新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59-86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 90年代初期国外已普遍使用 ,90年代后期我国也逐渐用于化疗、稳定状态输液、胃肠外营养等 ,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 ,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 ,具有操作创伤小 ,插管快捷 ,保留时间长 ,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将PICC应用技术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适应症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肿瘤病人的大剂量化疗、胃肠外营养 (TPN)、NICU、老年输液…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置入深静脉的一根导管,适用于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年来,我科为20例住院的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患者置管输液,证明PICC对患者刺激性小,并发症少,使用方便。现将使用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  相似文献   

6.
李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60-156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目前广为开展的静脉输液技术。因为提倡人性化操作、无痛置管,自2006年,我们将局部皮下浸润麻醉用于PICC。通过临床操作观察比较,笔者将局部皮下浸润麻醉改为局部皮内注射麻醉,发现后者更加适用于浅表静脉置管。1方法1.1局部皮下浸润麻醉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 ml无菌注射器抽吸5%盐酸利多卡因0.5 ml,由穿刺点进针,先在皮下注射一个皮丘,然后在皮下行扇形浸润麻醉。1.2局部皮内注射麻醉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 ml无菌注射器抽吸5%盐酸利多卡因0.2 ml,用0.1 ml在穿刺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操作、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以提高PICC的留置时间。方法:回顾性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PICC置管静脉化疗4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5例均成功进行置管,1次穿刺成功42例,2次置管成功3例;平均留管时间(10.5±2.5)月;出现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22.2%,其中穿刺点有血液渗出4例,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导管断裂、导管滑脱、导管穿刺处感染各1例,经处理后好转等。结论:PICC置管静脉化疗具有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轻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及时发现置管后的各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延长留置管的时间,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和输注刺激性药物带来的痛苦,而由于留置PICC导管引起的并发症却不能忽视^[1,2]。我科自开展PICC技术至今已有11年历程,曾有患者置管后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局部感染或过敏等情况,但发生静脉血栓较少见,现将发生1例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能满足各类输液的深静脉导管.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国内的一些大医院也开始应用,并有逐步推广的趋势。PICC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本文从护士的角度进行调查,旨在了解肿瘤患者使用PICC后的感受。以便进一步做好患者的护理,使此项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赖孝兰 《当代护士》2006,(12):71-72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和长期输液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采用2种固定导管法,缝线固定导骨和医用粘贴敷料固定导管。结果本组37例,置管成功35例,失败2例,成功率达94.5%,缝线固定2例,局部感染1例,医用粘贴敷料固定导管33例,局部感染0例,置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1例。结论PICC导管的应用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通道,有效地保护了病人血管,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经成为静脉给药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Rountree[1]指出,PICC适用于需要静脉高营养、化疗及高渗液输入的患者,并认为PICC在治疗中不应为最后采取的方法,而应作为首选方法来建立静脉通道。我国于199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最早应用于临床[2]。本院内科于2005年4月起,对26例需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的患者,按中华护理学会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使用指南实施置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6例中,各类肿瘤18例,慢支肺心病6例,重症胰腺炎2例;其中男22例,女性4例,年龄54~88岁,平均69岁。采用…  相似文献   

12.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发生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由于血管的损害,往往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赵锐祎 《护理与康复》2006,5(6):420-422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1],也可用于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为了提高PICC置管操作技能,笔者收集国内外同行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结合本科室近3年98例血液病患者置管的操作体会进行研究、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家庭病房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能保证患按时治疗,避免因输入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1].是减轻患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但是,在置管过程中插管不顺利或置管后护理不当会引起诸多问题,例如静脉炎、堵管、导管破损等:因此,必须对插管过程及插管后护理进行严格管理。本科室对1例置管3年的患成功进行了家庭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敷料(型号为Ⅳ3000)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明敷料(标准型10cm×12cm)固定穿刺部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透明敷料固定穿刺部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皮肤过敏、置管处局部感染、敷料保留时间及患者主观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敷料保留时间及主观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皮肤过敏及局部感染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敷料在PICC置管后的维护中,具有保留时间长、有效防止感染、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ICU200608/2008—09共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432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肿瘤患者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定期化疗。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反复浅静脉穿刺经静脉给药。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的痛苦及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5月,对76例患者施行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将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神经外科正确使用PICC导管及护理。方法选用巴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巴德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对17例病例实施PICC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17例患者除有1例发生导管堵塞、2例发生局部感染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治愈,1例非导管原因死亡外,其余患者PICC置管均使用至治疗结束顺利出院。结论使用PICC相对安全且方便,尤其适用神经外科病情危重、存在意识障碍及躁动、病情变化快、治疗周期长,需分时段使用脱水药物或静脉高营养药物,且多次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较大的患者,只要正确使用、密切观察和护理得当,可以大幅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红兰  冯玉玲 《全科护理》2013,(35):3357-335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使用安全、维护简便、可长期留置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1].PICC为需进行长期治疗的病人,特别是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病人提供了舒适且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但成功置入PICC不仅需要病人有良好的血管条件,还需要置管护士有丰富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和临床经验.置管后应常规拍摄胸部X线片确定PICC尖端位置,其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下1/3段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徐晓云等[2,3]报道PICC异位发生率为12.5%,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中常见的问题,但置管期间心律失常与晕厥是较为严重和极少见的并发症.现将1例置管期间出现晕厥的病人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蒨  段然 《中国临床护理》2010,2(4):292-294
72例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8例,穿刺点渗血5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感染10例,导管堵塞9例,导管脱出6例。 对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