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年哺乳动物心肌细胞本身缺乏增殖分化能力 ,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后必然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 ,导致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大面积心肌梗死 (心梗 )后伴随心梗区的延展与重构 ,心脏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内科治疗效果差 ,病死率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脉搭桥术 )虽可重建心肌梗死区血供 ,改善冬眠心肌细胞功能 ,但对已形成的瘢痕组织则无能为力。细胞移植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径。概 述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通过移植具有成肌潜能的各种干细胞至心梗区 ,使其在心肌梗死区增殖分化为肌组织…  相似文献   

2.
心肌细胞移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移植心肌细胞在成年大鼠心肌组织内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宿主心肌组织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 将培养的F344近交系乳鼠的心肌细胞,经胶体金标记后,直接注入F344大鼠的心肌组织,8周内分别分批取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结果 与移植10d后的结果相比,4后移植细胞明显体积增大,成熟度增加,并在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间见 闰盘,缝隙连接及桥粒。在8周后的心肌组织切片中,移植心肌细胞的排列方向发生了变化,细胞排列与宿主心肌纤维的方面平行。结论 移植的心肌细胞在受体心肌内可以继续生长发育,并逐渐分化成熟;移植细胞与受体心肌细胞间可能形成功能性合胞体并能产生与宿主心肌纤维方向一致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ES)分化的心肌细胞移植对SD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滴-悬浮培养法诱导ES分化形成拟胚体。其中包含有大量心肌细胞。将雄性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再次开胸。实验组于梗死区域注入心肌细胞悬液150μl(含细胞5×10^5个),梗死对照组于梗死区域注入等体积细胞培养液,另设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心肌梗死后1周和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左心室形态和功能,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及其表型。结果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到分化的心肌细胞表达特异性转录因子α辅肌动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和肌钙蛋白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有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GATA-4及α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的表达;膜片钳记录显示所得到的分化的心肌细胞包括窦房结样起搏细胞、心房样细胞和心室样细胞。细胞移植后4周。与梗死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缩小,左心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明显增加(P〈0.01)。左室长轴缩短率显著升高(P〈0.01)。心脏组织冰冻切片可见4,6-联脒-2-苯基吲哚标记的呈蓝色荧光的移植细胞核。移植细胞表达肌钙蛋白I,移植细胞与受者的心肌细胞间有连接蛋白-43的表达。实验组中有2只(12.5%。2/16)出现了心脏畸胎瘤。结论由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移植可逆转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4.
aFGF基因转染对心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泌型aF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心肌细胞后,aFGF在体内、外的分泌表达及转染心肌细胞的移植对宿主心肌血管形成作用的影响。方法 构建分泌型aFGF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P-aFGF),转染培养大鼠的心肌细胞,检测体外心肌细胞对aFGF的分泌表达。将转染细胞移植入同种大鼠心肌,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内对aFGF的表达及宿主心肌的血管生成。结果 硝酸纤维素膜点杂交和ELISA显示,aFGF在转染24-96h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较高的表达;接受转染心肌细胞移植96h后免疫组化检查,发现aFGF在受体心肌内得到分泌表达,20d后组织切片表现,移植心肌细胞周围的心肌中有较多的新生毛细血管。结论 转染分泌aFGF真核表达载体的心肌细胞,在体内1外能分泌表达aFGF;通过心肌细胞移植,分泌的aFGF在受体心肌细胞中有较强的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述细胞移植构建心脏生物起搏器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方法 广泛查阅近十年来有关细胞移植构建心脏生物起搏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在体实验已证实细胞移植构建心脏生物起搏技术方法的可行性,目前多通过窦房结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构建心脏生物起搏器,但存在移植的心肌细胞扩增困难,以及心脏生物起搏器构建成功率低、功能不够稳定等缺点.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结论 细胞移植构建心脏生物起搏器是可行的,有广阔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SD大鼠80只,建立同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1、3、7、10 d取移植心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进行Stanford病例诊断分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心肌bcl-2、bax蛋白的表达,观察移植后不同时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移植后各期均出现心肌细胞凋亡现象,术后7 d达到高峰,凋亡指数随病变程度的严重而升高,同时b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上调时,凋亡指数较低。结论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肌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凋亡指数可作为判断移植后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大鼠移植心脏的细胞凋亡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移植心脏的细胞凋亡现象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HE梁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切片,进行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 发生凋亡的细胞主要是心肌细胞,在各级排斥反应中均可见凋亡细胞存在,且AI与急性排斥发生的分级成正相关;各级的AI与0级(无排斥反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细胞凋亡与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的严重程  相似文献   

8.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心脏移植患者的处理;术前输注供者脾细胞联合应用西罗莫司延长小鼠移植心存活时间的机理;大鼠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心脏移植手术治疗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3例报告;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附11例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残存心肌细胞体积的影响。方法 自犬臂部取骨骼肌,体外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4‘,6-diamidino-2-phenylindone(DAPI)荧光标记,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死区域。2、4、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及心肌细胞体积检测。结果 梗死区部位观察到带荧光的卫星细胞及肌纤维,部分己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正常心肌细胞随梗死时间增长,可见细胞切面积及体积增加,呈现肥大趋势。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组梗死残存心肌细胞肥大明显,细胞切面积、面积、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细胞肥大以细胞宽度及厚度为主,细胞长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骨骼卫星细胞移植入硬死心肌肌,可促使梗死残存心肌细胞肥大,从而利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组织移植到宿主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肋间神经,大网膜,椎旁肌移植到宿主脊髓后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方法:应用脊髓半切洞模型,移植后1,2,4,12周,进行HE、Nissl、嗜银染色和电镜检查,观察移植植物存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结果:胚胎脊髓移植到损伤的脊髓后,可在宿主脊髓内继续分化发育,与宿主脊髓形成部分纤维连接;助间神经移植后,可能通过存活的雪工细胞与宿主脊髓建立一定的结构联系;带蒂的大网膜移植后,可与宿主脊髓形成血管连接;带蒂的椎旁肌移植最终形成瘢痕组织。结论:胚胎脊髓组织能较好地修复损伤的脊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aspase抑制剂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BALB/c小鼠为供者 ,C5 7BL/6J小鼠为受者建立异位 (颈部 )心脏移植模型 ,治疗组受者术中、术后分别给Caspase抑制剂 (Z Asp cmk) 0 .2 5mg ,对照组受者相应时间给等量的溶媒。术后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术后 5d处死部分受者 ,切取移植心及受者自身心脏组织 ,检测心脏组织中Caspase酶的活性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移植心脏的中位存活时间为 7d ,治疗组为 13d ,二者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移植心脏组织的Caspase 3活性 ,对照组为 (310± 83)nmolAFC·min-1·mg-1,治疗组为 (6 5± 19)nmolAFC·min-1·mg-1,受者自身心脏为 (47± 11)nmolAFC·min-1·mg-1,治疗组与受者自身心脏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 7.95± 1.71及 0 .5 6± 0 .2 0 ,二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aspase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小鼠心脏移植物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移植Cx43转基因自体成肌细胞(Cx43 SMC)到犬急性心肌梗死(AMI)区内,观察移植Cx43 SMC对心肌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条健康杂种犬采用计算器随机法分为3组(n=8),即成肌细胞(SMC)移植组、Cx43 SMC移植组和对照组。取犬自体骨骼肌,经体外分离、培养和转化,将质粒载体pLenti6/V5-DEST-Cx43转入骨骼肌成肌细胞。利用结扎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AMI动物模型,经LAD和梗死区多点注射的方法将实验组犬注射SMC或Cx43 SMC(细胞总数2×10~6个),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在AMI前1d、AMI后4周、细胞移植4周后,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并进行心肌组织的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学检查。结果AMI前UCG检查犬左室形态和收缩功能正常,结扎LAD 4周后,LVEF降低、LVDD和LVSD均增加(P<0.05)。移植后4周,与对照组和移植前比较,SMC和Cx43 SMC移植组的LVEF升高、LVDD和LVSD减少(P<0.05),其中Cx43 SMC移植组较SMC移植组为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亦显示移入的Cx43 SMC在宿主心肌组织中排列有序,与宿主心肌细胞的排列方向一致,其间有闰盘形成。结论Cx43 SMC梗死区心肌移植后可减轻心室重构的进程,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后宿主许旺细胞向移植物内增殖的情况。方法 移植化学去细胞兔神经修复大鼠1cm坐骨神经缺损,4个月后处死动物,取移植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再生神经纤维顺利长入移植物,围绕再生纤维有大量胞体S-100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的细胞呈条索状排列,半薄切片显示移植物内再生轴突排列整齐,透射电镜显示有细胞包绕再生轴突并形成髓鞘。结论 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后宿主许旺细胞可随再生纤维长入移植物并形成髓鞘。  相似文献   

14.
骨髓单个核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这些细胞移植到缺血心肌后可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可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血管新生,防止宿主细胞和移植细胞凋亡,并使内源性修复细胞归巢,修复受损的心肌。目前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试验,这些研究采用多种途径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到冠状动脉或心肌内,包括冠状动脉内注射、静脉输入、直接室壁注射、心外膜或心内膜下输入,并通过将细胞制成碎片而提高其滞留率,或应用一些细胞因子提高治疗效果。虽然目前这些临床试验结果尚存在争议,但这些方法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仍有前景。现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移植途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滞留、归巢、存活和展望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犬脐血间质干细胞(MSCs)肌源性诱导后移植,移植细胞是否与宿主细胞形成功能性整合,检测细胞间连接的形成. 方法 通过分离、纯化、培养脐血MSCs,Laz-Z转染标记,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肌源性诱导,将36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建立犬心肌梗死模型.细胞移植组经冠状动脉和局部注射,将约107个MSCs移植到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2、4和8周时取组织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问连接.结果 脐血MSCs呈梭形或纺锤形,克隆样生长;5-aza诱导后肌源性分化,可表达α-actin( ),desmin( ),connexin43( ).移植的细胞可存活8周以上,移植细胞、移植细胞和宿主心肌连接处有cadherin和connexin43的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仅有cadherin和connexin43的表达. 结论 脐血MSCs可在体外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移植后能与宿主心肌形成有效连接,从而具有通讯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慢性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试验组于心肌梗死区与正常心肌交界处移植新生鼠的心肌细胞;对照组采用与试验组同样方式注射细胞培养液基质;假手术组(n=15)开胸后不结扎冠状动脉,不进行细胞移植。心肌梗死后4周和细胞移植后4周,均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大鼠心脏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LVA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测量前壁和后壁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Sm)和峰值位移(TTs),心尖四腔观测量二尖瓣环平均Sm。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试验组心肌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心肌细胞移植后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EDV和ESV均显著缩小(P〈0.01),LVAWD、LVEF、FS、左室前壁和后壁Sm、TTs及二尖瓣环平均Sm均显著增加(P〈0.01)。二尖瓣环平均Sm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87,P=0.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试验组心肌疤痕区边缘有移植心肌阳性细胞存在。结论心肌细胞移植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逆转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学者们尝试将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心血管领域来修复受损的心脏、替代坏死的心肌细胞。本实验旨在通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体外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在急性心肌坏死内存活的可能及其衍变。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纯种系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 5 0~3 0 0 g) ,购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2 .实验试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Gibco公司) ;5 溴脱氧尿核苷(BrdU )、抗BrdU单克隆抗体(Br dU Ab ,Sigma公司)。3 .实验分组:大鼠平均分为3组。移植组与空白组:开胸…  相似文献   

18.
梗死心肌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后心肌细胞结蛋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后心肌细胞结蛋白的变化。方法 自犬臀部取骨骼肌体外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4’,6-二脒基-2-苯吲哚(DAPI)荧光标记,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死区域,2周、4周和8周后将犬处死,取病理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结果 在梗死区部位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纤维,部分已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正常区域心肌细胞结蛋白排列位于心肌细胞Z线处,可见清晰显示的肌小节;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但排列紊乱,整个心肌细胞均见阳性表达的结蛋白,未见肌小节;4周、8周时治疗部分梗死心肌细胞已恢复排列并重见肌小节,但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仍明显高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P〈0.01)。结论 骨赂  相似文献   

19.
FK506对小鼠移植心脏中白细胞介素12mRNA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反转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及白细胞介素2(IL-2)mRNA在移植心脏及宿主脾脏中的变化。结果在移植物和宿主脾脏中IL-12及IL-2mRNA呈增加调节,IL-12及IL-2在移植心脏中的增加均被FK506抑制,而宿主脾脏中的IL-12mRNA不受FK506的影响。认为FK506在抑制排斥反应的同时不影响宿主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防御。  相似文献   

20.
大鼠心脏移植与心肌细胞坏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坏死在心脏移植中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心脏移植的抗排斥反应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用供体脾细胞(SPC)和环磷酰胺(CP)预处理移植受体,HE染色对移植心脏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坏死进行分析。结果 经SPC和CP预处理后,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炎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结论(1)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心脏内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坏死。(2)大鼠心脏移植的急性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