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全血高、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比容、血沉及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脑梗死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脂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尤其全血低切黏度值及血清TG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分析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硬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76例老年急性梗死患者,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C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TC、TG、HDL-C、LDL-C、LP(a)、ApoA1、ApoB各项在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BV、PV、PAg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V及PAgt分别与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高凝与高黏度血症构成了老年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环节,血脂的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及流变学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脂、流变学测定。结果 :血脂及流变学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长期高血脂、高血粘导致血管壁的病理改变 ,是引起脑梗死的的主要因素。提示对具有高血脂、高血粘这些高危因素者定期检查血脂及血黏度对预防脑卒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硬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76例老年急性梗死患者,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C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TC、TG、HDL-C、LDL-C、LP(a)、ApoA1、ApoB各项在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BV、PV、PAg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V及PAgt分别与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高凝与高黏度血症构成了老年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环节,血脂的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文忠  郑培衡 《广西医学》2005,27(5):713-715
脑梗死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与较长时间高血糖状态下,血脂代谢紊乱,致使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度增加,导致血液淤滞,血栓形成有关。为了解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我们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程必蕴 《广西医学》2003,25(6):1003-1004
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外常见的是脑出血 ,而在我国则是脑梗死 ,其发病机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血液中血脂、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变化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科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液流变学的水平进行探讨 ,以求寻找它们对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急性脑梗死组为 2 0 0 1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6月 30日期间在我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共 82例 ,其中男 49例 ,女 33例 ,年龄为 45~ 89岁 ,平均 65 .3岁 ,经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颅CT确诊 ,符合全国第二次脑…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的血粘度与血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磊  张春强  景怡  陈莹 《医学争鸣》2002,23(14):1297-1297
1 临床资料 脑梗塞患者 6 2例 ,均经头颅 CT检查确诊 ,男4 4例 ,女 18例 ,年龄 4 2~ 80岁 (平均 6 0± 10 )岁 .健康对照系选择同地区 ,年龄 38~ 6 0岁 ,男 6 8例 ,女 32例 .血液流变性应用北京世帝仪器公司生产的 R80型血液粘度仪 ,其切度率 :高切 2 30 s,中切 4 6 .0 s,低切 11.5 5 s.红细胞压积 :30 0 r·min- 1 ,离心沉定 30 min.纤维蛋白原 :双缩尿法 ,血沉(wimtrobe法 ) :在 2 5℃恒温中测定 ,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 ,Student's 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比较如表 1.2 讨论 脑梗塞病灶血液流变性表现为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痰证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很多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发展过程伴随着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然而,这种异常是否与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痰证相关尚无权威资料可查。因此,本研究对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脑梗死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其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痰证”与两类实验室指标的关系。1基本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组为脑梗死痰证患者30例,对照组为脑梗死非痰证患者30例,患者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全部为2005年1月~2006年1月间的住院病人。两组间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张秀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60-2461
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糖测定在脑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73例并与健康者对照,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法,川芎嗪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川芎嗪,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川芎嗪组治疗后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血液流变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粘度,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小文  朱虹  周龙女 《上海医学》2003,26(4):274-275
近年来研究证实 ,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特点 ,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 (CI)组 44例 ,均为我院急诊科住院患者 ,男 2 3例 ,女 2 1例 ,年龄 5 6~ 85岁 ,平均为 ( 70 .8± 7.6)岁 ;脑梗死的诊断根据 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诊断根据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非糖尿病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各种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与对照组140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TG、TC和LDL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HDL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韩学贞  高娟 《中原医刊》2007,34(24):67-67
2005至2006年,笔者对96例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及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结果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急性心肌梗死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长期高血液黏度、高血脂导致心血管壁的病理改变,是引起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具有高血液黏度、高血脂高危因素者应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变化,对预防心肌梗死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9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显示TC,TG,HDL,LP(a),ApoA,ApoB各项在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BV,PV,PAgt分别与TC,TG,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变化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环节,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双盲随机法 ,用多效益脑合剂治疗脑梗死患者 10 8例 ,并用外观相似的单味大枣合剂作为对照治疗脑梗死 60例 ,观察治疗前后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68例脑梗死病人诊断参照 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议制定的标准 ,并经CT或MR扫描证实。治疗组 10 8例 ,治疗组年龄 63± 9岁 ,男 62例 ,女 4 6例 ;对照组 6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发病后开始给药时间以及既往史和并发症评分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病情均在发病后 2个月以内 ,两组患者开始给药时间比较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36例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与78例非脑梗死门诊体检者,分成两组。测定血凝4项指标与血脂5项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多项指标有差异。脑梗死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 (Apo-B)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低于非脑梗死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血脂和凝血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发病7d内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组(90例):用奥扎格雷钠(晴尔)8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9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不仅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58.89%)(P<0.05),而且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而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 奥扎格雷钠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初发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老年再发脑梗死(第2次)患者(再发组)31例,首次脑梗死者(对照组)30例,另设健康组30例.再发组与对照组于入院第2d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送检,采集前未用抗凝和溶栓药物.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1次.三组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经肝素抗凝,用HT-1型血液流变学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用MPG-3E多功能血液凝聚仪测定;血脂用OLP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总胆固醇(P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氧化酶法,载脂蛋白(Apo-A)、载脂蛋白(Apo-B)采用比浊法.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BV、PV、Pagt、TC、TG、HDL-C、LDL-C、Apo-A、Apo-B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P<0.01),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BV、PV、Pagt、TC、TG、HDL-C、LDL-C、Apo-A、Apo-B均明显升高(P<0.05,P<0.01),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血脂与高凝、高粘度血症密切相关,均参与血栓形成.血脂及血液流变学部分参数升高,是老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不同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比较,探讨与中医证型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379例急性脑梗死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的患者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P<0.05)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所占百分率高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P<0.05).气虚血瘀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和阴虚风动证候比较有所降低(P<0.05).结论 血脂指标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证候相关,因此,血脂指标可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