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腹型癫痫脑电图特点。方法用日本光电7314F型脑电图仪检查33例儿童腹型癫痫患者。结果33例儿童腹型癫痫患者,异常波主要为:(1)出现单个棘、尖一慢复合波7例;(2)出现阵发性中至高波幅θ活动10例;(3)出现阵发性中至高波幅8活动3例;(4)枕、颞区一侧性局限性慢活动3例。脑电图异常23例,异常率为69.6%。全部病例均使用抗癫痫药治疗,经过6个月~2年治疗观察,20例腹痛发作完全控制,9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愈好转率达87.8%。结论脑电图检查对儿童腹型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探讨睡眠障碍中梦游患儿的脑电图变化意义.方法 对27例梦游患儿做视频脑电检测,并与39例正常儿童脑电图对照.结果 梦游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41%)远高于正常儿童脑电的异常率(3%),呈大量阵发性或局灶性高波幅慢波、孤立出现的中等波幅的尖波或棘波、爆发出现的高波幅的尖慢或慢棘综合波;说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结论 梦游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及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癫痫和睡眠障碍,尤其是梦游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崔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52-5153
目的:了解脑电图检查对低钙血症所致抽搐患儿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光电4418型脑电图仪对患儿进行脑电监测。患儿在接受脑电图检测前夜,根据年龄情况,禁睡2~5 h,禁服用任何诱导睡眠药物,记录至少有1个清醒-自然睡眠过程的脑电图,睡眠描记时间不少于20 min。结果:脑电图检查可出现背景活动的异常,大多表现为慢波多于同龄儿,部分出现阵发形式的中、高波幅的慢活动,其中6例出现局限性的θ波和δ波,但无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等发作波。在血清钙离子得到纠正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脑电图93%的患儿恢复正常,不遗留有脑功能的损害。结论:低钙血症抽搐患儿的脑电图改变与癫痫患儿的脑电图明显不同,其异常率与患儿年龄、病程及血钙降低程度有关。脑电图检查在排除癫痫的情况下,结合病史,对患儿抽搐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药物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以癫痫发作为首发临床症状的特异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脑电图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以癫痫为首发临床症状的60例患有特异性脑炎的患儿,对其采取EEG(脑电图)检查,对其临床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病儿童分别在癫痫出现以后的30分钟-2天当中采取脑电图临床检查,结果所有患病儿童呈现弥漫性慢活动的增高。大部分以单形性以及多形性波以及波为改变。所有患儿全部在病程2—3周当中复查脑电图,51例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没有再次发生抽搐,脑电图显示:慢活动显著降低,正常脑电活动增强,睡眠纺锤恢复左右对称。2例患儿的极度纺锤脑电图改变不明显。11例患儿在临床治疗期间再一次出现抽搐情况。当中4例患儿脑电图呈现顶枕部位阵发性慢活动要比之前明显增加,波动幅度明显增高。4例患儿呈现弥漫性癫痫样发作波。6例患儿原有癫痫样发作波者,在采取脑电图复查的时候发作波已经完全消失。结论: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特异性脑炎采用脑电图进行诊断,可以获得一定效果,可是不管是否出现痫样发作波,不可以轻易诊断为特发性癫痫。如果病情较重,并再一次复发,脑部组织损害,脑电图呈现持续的波以及波活动或者痫样发作波没有恢复的患儿,预后不良,非常容易发生癫痫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例儿童失神癫痫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脑电图表现。方法64例儿童失神癫痫患者均做神经系统检查和多次脑电图检查。结果失神癫痫主要表现为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短暂的精神活动中断,意识丧失,发作和终止均甚突然,一般不伴抽搐,通过脑电图常规检查和诱发试验,大多显示阵发两侧同步3Hz棘慢波等痫性放电。结论儿童失神癫痫属全身性发作,是小儿癫痫中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脑电图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颅脑损伤后腹痛型癫痫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具有完整资料的小儿颅脑损伤后腹痛型癫痫26例.颅脑损伤轻型4例,中型11例,重型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中型2例,重型1例.21例在伤后早期(24 h内)有过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脑电图检查发作期6例,发作间期20例,15例做2次以上检查,发现程度不等脑电图异常19例,病理波主要表现以颞部为主,并额中央顶的阵发性高幅棘波、尖波及棘-慢综合波;7例脑电图正常患儿通过药物试验性治疗明确诊断;头颅CT及MR检查共16例,12例显示颅内有异常改变;均采取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1例辅以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26例患儿经治疗后发作基本控制;11例患儿治疗后3个月至1年行脑电图复查,8例恢复正常,3例较治疗前好转,随访1~2年13例未再发作,7例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6例失访.结论 小儿颅脑损伤后腹痛型癫痫临床上有其显著特征性,药物试验性治疗的诊断及治疗作用肯定,正规药物治疗效果确切,应提高对该病的关注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冶建军 《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10-110,112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500例癫痫患儿,有患儿均在发作间期,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检查,检查仪器应用日本光电1518型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采用单极和双极导联描记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 500例癫痫患儿中,脑电图示正常者85例,占总例数17%,脑电图异常者415例,占总例数83%,部分病人描记中见临床发作。异常脑电图表现为棘波、尖波、棘(尖)慢波等痫样放电等。结论脑电图对于小儿癫痫有较高的诊断率,但癫痫的诊断应以临床表现及脑电图表现相结合,脑电图正常并不提示无癫痫发生,脑电图有癫痫样波也并不能诊断为癫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16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脑电图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病年龄6个月至3岁者128例,占76.2%,有热性惊厥家族史30例,占17.9%.脑电图异常率为61.9%(104/168),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一次热程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有关(P<0.01或<0.05).14例患儿多次脑电图检查一直有棘波、尖波以及棘-慢波、尖-慢波发放.异常脑电图患儿随访2年,其中9例(5.4%)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小儿特定年龄和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热性惊厥一次热程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是影响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的重要因素;脑电图持续异常对小儿脑功能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部分可转化为癫痫.  相似文献   

9.
分析56例头痛型癫痫的脑电图,异常率(71.4%),脑电图表现为:高幅棘波和尖波尖慢波、阵发双侧对称同步高幅θ、δ节律,局限性或爆发性异常,因而,脑电图对头痛型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方法: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出现继发性癫痫分别从脑电图(EEG)、头颅CT及MRI进行分析。结果:在出现继发性癫痫的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描记中,均表现出弥漫性低幅或高幅慢波或慢活动的异常脑电图,其中约91.0%出现局灶性慢波灶或慢波减弱区或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头颅MRI及CT检出继发性癫痫病灶的阳性率分别为90.9%及58.1%。结论:常规脑电图检查可以作为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用于判断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继发性癫痫,头颅检查继发性癫痫MIR检查的价值明显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癫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判断其发作类型和定位,提高对癫痫患儿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SOLARl848定量数字视频脑电图仪,对407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等。结果407例中101例(25%)在发作问期或发作期发现癫痫样放电,57例(14%)为非癫痫样发作,79例(19%)监测到癫痫样放电与临床发作同步出现,170例(41170)监测中未见发作,且发作间期无癫痫样放电,确诊的病例中例60%重新明确癫痫分型,42%患儿找出了放电的起源。结论视频脑电图在排除非癫痫发作,明确发作类型和定位,评价脑电图与临床关系,提供可靠正确的依据,提高了癫痫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植物神经发作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诊断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6~2005年本院收治的62例植物神经发作性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发作类型、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男童23例(37.1%),女童39例(62.9%);7岁以上38例(61.3%);病程在6个月内29例(46.8%),1年内46例(74.2%)。病因较明确54例(87.1%),其中最常见为围生期窒息16例(25.8%),其余依次为高热惊厥10例(16.1%)、脑发育畸形9例(14.5%)、产伤6例(9.7%)、颅脑外伤5例(8.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6.5%)、癫痫发作家族史3例(4.8%)、脑动脉瘤1例。腹型癫痫25例(40.3%),头痛型癫痫20例(32.3%),再发性呕吐17例(27.4%)。常规脑电图检查59例有痫样放电,阳性率95.2%;55例患儿进行了神经影像学检查,其中21例(38.2%)有异常发现。治疗有效48例,总有效率77.4%。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有脑电图异常程度、发病年龄及病程。结论:脑电图对诊断至关重要,要注意提高其阳性率;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明确病因;脑电图异常程度轻、发病年龄小、早期治疗有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腹型癫痫的脑电图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993年2月—2013年6月治疗的腹型癫痫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8例。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脑电图检查。对照组给予鲁米那、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脑康复训练及神经细胞营养剂、脑复新等辅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需改变治疗方案,严重者需及时采取救治措施。需定期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常规检查。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并对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3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电图异常率100.00%,其中轻度异常18例,中度异常27例,重度异常11例。总有效率对照组64.29%,实验组89.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检查对临床腹型癫痫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治疗时采用补肾健脾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萍  王传升  张军 《职业与健康》2007,23(11):968-969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青少年偏头痛与癫痫的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4例11~40岁偏头痛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占2/3.合并临床癫痫发作者18例,占28.13%.脑电图异常者38例;其中29例为偏头痛,异常率45.31%,8例为枕叶癫痫,1例为颞叶癫痫.4例普通型偏头痛伴癫痫发作,脑电图检查4次均正常.5例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和复杂性偏头痛伴癫痫发作,脑电图检查明显异常.8例偏头痛靠脑电图异常误诊为“头痛性癫痫”.结论 青少年偏头痛脑电图常表现为非特异性异常或尖样放电.其异常率高达45.31%.偏头痛可并发临床癫痫发作,两者常以交叉重叠形式出现,但不能仅靠脑电图异常就诊断“头痛性癫痫”,必须结合临床与偏头痛严格鉴别再考虑判定,以免癫痫诊断扩大化.枕叶皮层同为有视觉先兆的偏头痛和枕叶癫痫发作的敏感区,两者常混淆不清,应严格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76例,均予以常规脑电图检查及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异常率,以及不同预后患儿的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结果 24 h动态脑电图的异常率为78.95%,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的55.26%(P<0.05)。残疾/死亡患儿的24 h动态脑电图异常率为100.00%,显著高于痊愈患儿的73.33%(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可为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应用于脑损伤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的效果,为新生儿脑损伤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60例足月宫内窘迫新生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足月儿60例为对照组。受检者均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进行监测。记录两组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图形情况、正常睡眠觉醒周期状况、癫痫样放电;比较两组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的宽带与窄带电压值;比较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图形与影像学间的关系;评估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患儿神经行为状况及与神经性特异性蛋白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χ2=5.217,P=0.022)。观察组正常睡眠觉醒周期发生率为9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χ2=6.316,P=0.011)。对照组未出现癫痫样活动,观察组出现1例。5例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患儿中,3例头颅B超检查正常,1例MRI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出现不连续正常电压伴不正常睡眠觉醒周期,同时伴癫痫样放电;3例患儿神经行为评估落后。观察组NSE、S-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者明显高于振幅整合脑电图正常患儿(F=8.751、6.325,P<0.01)。结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脑损伤新生儿脑功能监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可较好的判断患儿病情,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莉 《医疗保健器具》2012,(9):1533-1534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I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当天内做了脑电图检查,异常53例(96.36%),其中轻度异常33例,中度异常15例,重度异常5例。经过治疗后复查脑电图.脑电图好转情况和临床好转情况相吻合。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013年1月-2016年2月住院治疗的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48例进行临床观察,收集患儿年龄、性别、惊厥发生年龄、出现时间、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发作类型、首发时脑电图特点、家族史、影像学特点等数据,病愈后进行2~39个月随访,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在48例患儿中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33个月;男女比例5∶7;腹泻1 d出现惊厥者11例,腹泻2 d出现惊厥者9例,腹泻3 d以上出现惊厥者28例;腹泻后仅有1次惊厥者32例,2次惊厥者10例,3次以上惊厥者6例;惊厥持续时间小于5 min者34例,持续5 min以上者14例;48例患儿中38例为全面性发作,10例为局灶性发作。惊厥发作1周内脑电图异常者15例;48例患儿中7例有惊厥家族史;影像学检查中7例存在异常,余41例未见异常。随访6例复发,占12.50%,其中脑电图异常者5例,考虑诊断癫痫。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多数预后良好,但少数存在复发,初期脑电图异常可能为高危因素,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Epilepsy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with a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3% all over the life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are started from childhood. In this study we survey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findings in epileptic children and its relation with 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findings in order to find better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these children in the future. In this cross sectional study, we investigated consecutively all 1 to 15-year-old epileptic children who referred to the pediatric neurology outpatient clinic from 2004 to 2010. Two hundred children were enrolled for investigation. There were 85 (42.5%) girls and 115 (57.7%) boys, aged 1 to 15-year-old (7.7 ± 4). 196 (98%) of the children had abnorm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Abnormal MRI was seen in 57 (28.5%) patients and consisted of brain atrophy (10%), increasing white matter signal intensity in T2-weighted images (8%), benign cysts (5%), brain tumors (4%) and vascular abnormalities (1.5%). Abnormal MRI findings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 with abnormal EEG, age,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for epilepsy, dysmorphic appearance, and abnormal physical exam. Considering 98% EEG abnormalities in these epileptic children, benign nature of MRI findings in most of our cases, the high price of MRI and the small minority of patients who benefit from active intervention as a result of MRI, we suggest to use EEG for confirmation of epilepsy and perform MRI for patient with abnormal physical exams, focal neurologic deficits or focal EEG abnorm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