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呋喃妥因治疗老年肠球菌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被确诊为肠球菌下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56例,均给予呋喃妥因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96.88%)高于复杂性下尿路感染(79.17%);总细菌清除率为80.35%,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细菌清除率(96.88%)高于复杂性下尿路感染(58.33%);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呋喃妥因治疗老年肠球菌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可观,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凤琴 《天津药学》2004,16(3):27-28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临床、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诊断为尿路感染的患者 5 6例 ,采用左氧氟沙星 2 0 0 mg,静脉注射 ,2次 / d,疗程 7~ 10 d,考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病原菌、尿常规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体温和白细胞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临床疗效较好 ,有效率达 82 .1%。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安全性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小生物繁殖而引起尿路某一部位的炎症,临床症状可有可无.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急性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急性膀胱炎).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防止尿路感染复发的关键.近年来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目前门诊及住院患者尿路感染情况.方法 对126例尿路感染病人的性别发病率、门诊及住院病率、尿路感染类型、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女性发病率(69.84%)高于男性(30.16%);与门诊比较,住院患者无症状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明显增多且革兰氏阳性致病菌的比例较高.结论 无症状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多见于住院患者且其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
<正>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其属于祖国医学的"淋证"的范畴。关于淋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也早有论  相似文献   

6.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导尿或留置导尿管,可致尿路黏膜损伤,破坏尿道黏膜屏障,将细菌带入尿路,易引发尿路感染。本研究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儿童尿路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尿路感染住院患儿中,性别分布随年龄不同而不同,男孩以3岁以下多见,女孩以3岁以上多见.(2)无症状菌尿者占59.18%,与年龄、性别无关.(3)复杂尿路感染占76.16%,合并的复杂因素主要为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有多种,寻找有效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深为人们所关注。依诺沙星是含氟喹诺酮类的广谱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灭菌作用。本文观察38例应用依诺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病例 (1)治疗对象为38例患有尿路感染的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70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700例尿路感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仍然是主要致病菌(占67.6%),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7%).其中大肠埃希氏杆菌为尿路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占42.4%),其次为枸橼酸杆菌(占11.2%).本组资料显示第一代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等耐药率较高(60~70.7%),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11.8~20.9%),其中以头孢他定耐药率最低(11.8%),其次为呋喃妥因(12.9%)和丁胺卡那(14.4%).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应常规作中段尿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菌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对抗生素的选择方面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14岁以上成年人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留置尿管、尿潴留、肾积水及神经源性膀胱均与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发生相关(OR=2.21,OR=2.77,OR=4.55,OR=1.96,P<0.05)。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别是E.coli-ESBL strain、Kleb.pneumoniae-ESBL strain和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主要敏感抗生素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结论长期留置尿管、尿潴留、肾积水及神经源性膀胱是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主要致病菌是E.coli-ESBL stra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分析社区医院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 2016年1月住院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中段尿标本169份,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69份标本中分别检出革兰阴性杆菌129株(76.3%)、肠球菌属24株(14.2%)、葡萄球菌属13株(7.7%)、真菌3株(1.8%);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9.7%.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好,对氨苄西林、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结论:社区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耐药性较高,真菌感染较少见.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和耐药菌株的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12例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例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VTIC)的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结论,VTIC的发生与导尿管留置时间成正比.为有效防止尿路感染,减少其发生率,从院内感染监控、病人的全身状况、留置导尿的操作及时间、抗生素的使用等多方面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控制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诱发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做好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前馈控制与管理.结论 通过前馈控制可减少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戴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101-102
目的针对尿路感染患者展开临床诊断研究,了解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这两种诊断方式的对比差异性。旨在优化诊断方式,减少我院在尿路感染方面漏诊、误诊概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但未经诊断确认患者共8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尿路正常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其检测结果可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临床诊断,采用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两种方式得出诊断结果。结果以细菌培养为主要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以及细菌数差异性。结果在细菌培养标准下,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下特异度与灵敏度均相对于尿液细菌检查而言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研究的8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而言,其白细胞计数阳性概率以及细菌阳性概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成员,二者间对比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检测患者是否患有尿路感染方面效果较好,无论是特异度还是灵敏度均较高,适合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患儿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NS患儿128例。分析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S患儿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NS患儿中,46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5.94%(46/128)。46例发生尿路感染的NS患儿中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55.10%),革兰阳性菌18株(36.73%),真菌4株(8.16%)。尿路感染组和非尿路感染组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Ig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激素使用时间(≥15 d)、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住院时间(≥15 d)、血清白蛋白(<20 g/L)、24 h尿蛋白量(≥100 mg/kg)、IgG(<7 g/L)是NS患儿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  相似文献   

16.
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是常见的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对患者心理疏导、留置导尿管过程的操作和护理、留置后卫生和饮食指导等几个方面可预防UTIC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女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原因、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本院肿瘤内科住院女患者406例,发现42例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女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指膀胱炎)。致病菌70%以上为大肠杆菌。90%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源自于上行感染。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降低恶性肿瘤女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201-20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导尿和留置导尿管、长期卧床、糖尿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均是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鼓励患者多饮水、严格控制血糖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结论 积极查找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于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尿路感染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慢性尿路感染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所引起的泌尿系统慢性炎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特点是病程较长,迁延缠绵。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隐痛不适、腰部酸痛,小便不利,小便涩滞或刺痛,易反复发作。笔者自2006年以来,使用益气之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屡获良好疗效,谈如下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综合预防性护理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623例,分为对照组(311例)和观察组(3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预防性护理,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尿路感染菌种数以及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尿路感染21例,感染率6.75%,观察组尿路感染10例,感染率3.2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尿路感染的14种菌株,观察组仅有3种病原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菌种和复合多种菌种感染率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下降,满意度则显著增加,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预防性护理,可显著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菌种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神经外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