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兴华  戴红卫  张定铭 《重庆医学》2007,36(4):305-306,308
目的 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前方牵引对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替牙列晚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用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矢状方向上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度,上切牙突距增大;垂直方向上下前面高增大.结论 前方牵引能够改善Ⅲ类骨性错(牙合)的矢状关系,有利于错(牙合)的纠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1例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的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10.8岁.先快速扩弓1个月,行前方牵引12个月,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硬组织分析,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 快速扩弓后再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上颌骨及上牙弓均前移,患者的反(牙合)解除,SNA、ANB、SN/MP、U1-FHP、U6-FHP、拥挤度均增加,L1/NB、L1/MP、U1/L1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发育不足且牙列拥挤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恒牙早期采用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能使骨性畸形得以纠正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 选取24例骨性Ⅲ类的生长发育期患者,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骨面型ⅢI类错(牙合),矫治完成后比较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分析与侧貌有关的测量指标.结果 本研究2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后,患者软组织面角减小,H角增大,上唇突点前移,上唇凹点前移,下面高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但下唇位置无明显变化.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显著改善患者的凹面型,使患者侧貌更协调美观,下颌软组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最难矫治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有1/4骨性Ⅲ类错(牙合)是由于上颌发育不足所致[1],部分病人同时存在下颌发育过度.前牵引上颌并刺激其生长,同时抑制下颌向前生长,是临床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重要方法.我们对15例因上颌发育不足(其中6例伴有轻度下颌发育过度)造成的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上颌前牵引矫治,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李大建 《华夏医学》2012,25(6):923-926
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Angle于1860年首先用于临床,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扩弓后容易复发而一度使用较少,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开始大量使用快速扩弓,并联合前方牵引.现将其矫治器的种类、颌面组织的变化以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总结直丝弓矫治器对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疗前后牙颔面形态变化特征,探讨直丝弓矫治器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矫治特点及效果,期望引起正畸临床医师在临床上重视对该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分别拍摄16例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X线定位头颅侧位片。选择测量12个牙颔项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U1-NA角,U1-SN明显减小。L1-NB;U1-L1;SNA;ANG;A'-Ptm增大,A点明显前移。Yaxis;MP-SN角;FH—MP角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恒牙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上应该改变以往的消极等待后期正颔外科手术治疗的态度,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积极正畸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较明显的改变,以满足部分患者改善颜面美观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于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新型双期矫治方法并评价其对硬组织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进行治疗,约半年之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丝弓技术直至咬合关系达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所有患者经两个阶段治疗后,上颌及上切牙前移,下颌向后下旋转,伴下切牙后移,均显著改善了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关系.结论: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牙性代偿及部分牙槽骨改建,将前方牵引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究上颌快速扩缩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上颌前方牵引矫治,观察组予以快速扩缩联合前方牵引矫治。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矫治前后硬组织指标、上颌变化情况及咀嚼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42/47)]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34/47)](P<0.05);矫治后两组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角(SNA)、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角(FH-MP)较矫治前增大,腭平面与前颅底平面角(SN-PP)较矫治前减小,且观察组SNA、ANB、FH-MP大于对照组,SN-PP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后两组软腭长度较矫治前减小(P<0.05),两组间软腭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鼻咽直径较矫治前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观察组咀嚼效率能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上颌前方牵引和扩弓联合矫治对生长发育中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影响.方法对15例混合牙列期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进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治疗,选择与年龄、人数及错(牙合)程度相匹配的未治疗患者做对照.应用Paneherz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无论上颌还是下颌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组上颌比对照前移1.9 mm,覆盖增大3.5mm,下颌前移减少2.1 mm,通过wits值测量,矢状关系上颌增加4.0 mm,A点前移.结论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有利于混合牙列期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骨骼和侧面外形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环粘结式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2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患者,用带环粘结式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覆(牙合)覆盖正常,反映上颌骨失状向生长(SNA)和上下颌骨前后向(ANB)的指标明显增加,而反映下颌骨失状向生长(SNB)和下颌骨长度(Go-Gn)的指标则没有明显增长。鼻唇角趋于正常,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带环粘结式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骨明显向前发育,下颌骨生长受到抑制,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牙合垫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对9例患者采用上颌后牙牙合垫式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骨及上前牙前移,前牙覆盖增加4.18mm(P<0.001);前面高、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上下颌骨无明显旋转,面部软组织侧貌有一定改善。【结论】上颌后牙牙合垫联合前方牵引能有效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矢状关系,对垂直向无明显不利影响,但不能改变患者的垂直骨面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不同年龄段安氏骨性Ⅲ类错合临床效果.方法 19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均行前方牵引而后对两组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矫治结束后上颌骨前移、长度增加,ANB角增大,下颌骨向后下旋转.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轻度舌倾,上唇位置前移,下唇位置无明显改变,软组织侧貌改善.两组对比证明小年龄组颌骨变化大而大年龄组牙齿的改变更大.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是矫正因上颌发育不足而导致的安氏骨性Ⅲ类错合的有效方法,既能很好的促进上颌骨生长和前移,同时又可以控制下颌骨的生长,并有效地影响下颌骨的生长方向.矫治时间:乳牙、替牙早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器与Franke1Ⅲ两种矫治方法对Ⅲ类错(牙合)病人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前方牵引器和Franke1Ⅲ分别治疗8例,12例Ⅲ类错(牙合)患者,并做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比较.结果前方牵引器治疗Ⅲ类错牙合患者骨性变化大于Franke1Ⅲ治疗Ⅲ类错牙合患者,而Franke1Ⅲ治疗后软组织改善更佳.  相似文献   

18.
前方牵引器结合Ⅲ类牵引矫治骨性反(牙合)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性前牙反he是临床常见的错he畸形,严重影响外观和咀嚼功能,常表现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此异常骨面形随生长发育日益加重^[1],因此主张早期治疗。临床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形面具或颌间牵引等方法进行矫治均可收到较好效果^[2-4]。本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he,通过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分析,揭示其对硬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并对该种矫治方法的疗效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钟巧芬  刘全惠 《中外医疗》2011,30(20):63-64
目的评价Pendulum配合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发育不足伴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0例,先使用前方牵引器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促上颌骨发育,再使用Pendulum推磨牙向后,提供间隙供牙列排齐及获得磨牙中性关系,同时行全口固定矫治。对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正畸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有时为第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18mm,远中倾斜4.04°,上前牙平均唇向移动1.48mm;ANB角增大。治疗后反牙合牙齿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牙齿排列整齐,磨牙中性或偏近中关系。结论 Pendulum能有效移动上颌磨牙,配合前方牵引器与固定矫治器结合治疗上颌轻度发育不足伴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乳牙期利用固定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扩弓矫治器进行前牵引治疗,扩弓加力直至上后牙的舌尖接近下后牙的的颊尖为止.上颌扩弓的同时进行前牵引,每侧施力约0.025~0.03 N,施力方向与牙合平面成10°,两侧施力方向要平行,要求患者每天坚持戴10~12h.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带有扩弓的固定装置进行前方牵引治疗乳牙期骨Ⅲ类错(牙合),能促进上颌骨的生长,SNA角明显增大,平均增大2.4°,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并向后退缩,上下切牙舌倾.[结论]利用带有扩弓的固定矫治装置进行前牵引治疗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是确实可行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