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测T值均≤–2.5,术中均于伤椎邻近椎体注射1.5ml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术前和术后均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功能情况(ASIA分级),测量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和Cobb角.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40min,出血量150~350ml;术中无神经损伤,无硬膜撕裂,无明显骨水泥渗漏和螺钉松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末次随访X线片及CT示椎体骨折均愈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明显松动迹象,未见明显骨水泥渗漏.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能有效强化骨质疏松条件下内固定的初始稳定性,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减轻椎管内压迫,有利于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地维持骨质疏松条件下内固定的远期稳定性和骨折椎体的高度,显著降低了远期螺钉松动和椎体塌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伤椎骨水泥强化与伤椎置钉分别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患者82例,随机分为经伤椎置钉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和骨水泥强化组(伤椎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各41例.男性28例,女性54例;年龄63~82岁,平均72.1岁.道路交通伤16例,摔伤55例,其他1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脊柱功能康复指标及生活质量,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伤椎置钉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强化组[(84.7±15.6)min vs.(96.2±18.7)min,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伤椎置钉组[(43.7±5.7)mL vs.(57.3±6.4)mL,(1.6±0.7)d vs.(4.2±1.2)d,(10.0±3.4)d vs.(16.6±2.5)d;P<0.05];两组患者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脊柱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2月)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骨水泥强化组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伤椎置钉组,Cobb角小于伤椎置钉组[(88.3±8.1)%vs.(81.7±7.8)%,(7.7±2.8)°vs.(9.2±2.9)°;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水泥强化组ODI低于伤椎置钉组,ADL评分高于伤椎置钉组[ODI:(29.8±5.4)分vs.(33.4±4.6)分,(20.8±3.2)分vs.(29.9±3.8)分;ADL:(71.2±8.7)分vs.(65.2±8.2)分,(82.4±9.3)分vs.(73.3±8.7)分;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伤椎置钉组出现邻近椎体骨折2例,螺钉松动3例,并发症发生率12.20%(5/41);骨水泥强化组出现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2例,未见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联合椎弓根螺钉与伤椎置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均是治疗OVCF的有效手术固定方式,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相当,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封面故事     
正折,易影响站立、行走等日常生活功能,出现严重的慢性疼痛、肺功能受限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创伤小,具有更好的术后畸形的矫正、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恢复伤椎形态。但传统椎弓根螺旋钉固定术存在术后并发症多、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等缺点。鉴于此,本期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陈阳医师团队论文《伤椎骨水泥强化与伤椎置钉分别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比较》前瞻性选择8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伤椎置钉联合椎弓螺钉两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两者在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相当,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在8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中,75例获得随访,其中52例接受了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3例则采用了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指标包括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2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很好恢复伤椎的高度,避免后凸畸形的复发,同时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而且内固定失败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53例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实施病情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53例患者椎体骨折复位效果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迟发的骨水泥并发症,切口均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螺钉松动迹象,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发现患者再次骨折.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规范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为手术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复位固定的基础上,通过自制的配套器械经伤椎椎弓根向上推顶终板,使伤椎椎体内囊腔扩大成形,将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DL-乳酸与e -己内酯(70∶30)的共聚物(PDLLA-CL)制作的可吸收球囊,置于椎体内,注入自固化硫酸钙骨水泥,行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异物反应,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术后摄片及CT复查,无渗漏发生。术后随访时疗效均满意,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纠正度丢失及伤椎塌陷加重。结论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恢复上终板高度,有效修复经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复位后伤椎椎体内形成的空隙,可从根本上防止骨水泥渗漏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 96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45 例) 与常规组 (51 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 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椎体解剖结构及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再骨折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常规组 (t = 39.581, P<0.001),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常规组 ( t = 36.312、19.972, P均<0.001); 术后 12个月, 研究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 t = 4.914, P< 0.001), 椎体压缩率、Cobb 角、受压面积均明显小于常规组 (t = 8.922、16.056、8.483, P 均<0.001),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 t = 10.633、12.680, P 均<0.001); 术后随访 12 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22%, 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9.80%无明显差异 (χ2 = 2.345, P =0.126), 而再骨折率为 0%, 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再骨折率 11.76% (χ2 = 5.647, P = 0.017)。 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虽可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但能有效恢复伤椎椎体解剖结构, 提高椎体功能, 减轻患者疼痛, 降低再骨折率,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异体骨粒打压植骨预防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术后伤椎椎体塌陷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行伤椎椎体内异体骨粒移植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5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正、侧位X线片,测定伤椎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压缩百分比、椎体成角及上下终板成角,评价局部胸背痛变化情况,了解骨折复位术后随访期有无内固定失败及矫形丢失情况. 结果通过手术复位及椎体内植骨,术后疼痛缓解明显,椎体高度、椎体成角及上下终板成角均明显改善;平均随访2年以上的38例患者中34例胸背疼痛完全解除,所有患者影像学测量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 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异种骨粒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有效矫正局部畸形,预防伤椎椎体塌陷及内固定失败,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入生物人工材料(biological artificial material,BAM)骨诱导人工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 -2010年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撬拨复位、BAM骨诱导人工骨植入、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行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胸腰段后凸Cobb角、前后椎体高度比.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腰背部疼痛.结果 患者随访12 -28个月,平均18.3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未发生人工骨移植物排斥反应或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椎体高度及畸形矫正度无明显丧失.除2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VAS由术前(8.4±2.5)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2±1.6)分,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有效合理、简单易行的方法,植入的BAM骨诱导人工骨具备良好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伤椎与不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3月-2008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27例,其中12例采用骨折椎加用椎弓根螺钉固定(A组),15例采用传统双平面固定(B组).A组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43岁(25~56岁);B组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42岁(23~61岁).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并且骨折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所有患者均于麻醉状态下行体位复位,B组行后路常规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固定;A组在B组方法 基础上加用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固定.观测患者后凸畸形(Cobb角)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随访5~22个月,平均9个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使骨折椎向腹侧移动复位,术后Cobb角及前柱高度恢复较佳.手术前后骨折椎前移复位程度的变化:A组为0.089±0.036,B组为0.023±0.048(P<0.001);两组Cobb角的变化:A组为(9.88±7.69)°,B组为(5.19±3.24)°(P<0.05);伤椎前柱高度的变化:A组为(39.3±5.2)%,B组为(20.6±6.5)%(P<0.05).骨折椎加用椎弓根螺钉在前柱撑开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正常椎间盘高度的撑开. 结论对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有条件地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并且增强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和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矿化胶原改性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7年9月—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3例,男性70例,女性53例;年龄44~75岁,平均54.3岁.提物受伤63例,摔伤60例.按术中使用的骨水泥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矿化胶原改性骨水泥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情况指标、伤椎(前缘、中部、后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发症(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切口感染、松动移位)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d两组患者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均显著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与术前比较[(6.7±1.9)分vs.(1.6±0.6)分、(6.5±1.8)分vs.(1.9±0.6)分]均降低,术后3个月ODI[(33.1±8.0)分vs.(19.4±5.1)分、(32.5±7.9)分vs.(22.1±5.1)分]均降低,且观察组VAS、ODI均低于对照组[(1.6±0.6)分vs.(1.9±0.6)分、(19.4±5.1)分vs.(22.1±5.1)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65)低于对照组21%(12/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矿化胶原改性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评分,且能降低骨水泥的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11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置入可扩张球囊,推注对比剂扩张球囊,使塌陷椎体复位,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应用骨水泥在牙膏期时向空腔内填充。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48h内疼痛均完全缓解,无临床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矫正6°~24°。1例患者术后CT检查发现在椎体前侧缘有少量骨水泥外溢。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8例压缩性骨折和轻中度爆裂性骨折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A组)和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B组)各19例.采用伤椎椎体恢复度(R)值(伤椎前缘高度/临近椎体前缘高度的均值×100%)、伤椎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评分)、患者疼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A)及内固定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6~37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两种术式术后Frankel评分无明显差异,但B组VAS评分、R值、Cobb角恢复明显优于A组.A组出现螺帽松动、螺钉折弯各1例,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结论 采用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是治疗压缩性和轻中度爆裂性胸腰段骨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完成椎体成形术88例患者,包括167节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20例患者25节椎体为严重压缩骨折.严重压缩骨折定义为骨折椎体高度小于原来椎体高度的1/3.术前及术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其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0例患者25节严重压缩骨折椎体采用单侧入路的椎体成形术治疗均获成功,术中注射骨水泥量平均为(4.4±0.9)mm.术后1 d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显著(P<0.05).7节椎体发生骨水泥椎间盘外漏,16节椎旁静脉丛外漏,10节椎体周围软组织外漏,1节椎体硬膜外漏,上述病例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 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的可行及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骨折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复位内固定.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后凸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我院2006年5月-2009年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通道椎体内自体植骨、伤椎单侧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采用短节段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植骨的治疗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28例(植骨组),并与单纯内固定椎旁植骨3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本组5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月~2.5年,平均13月。A组术后随访8月以上28例,其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略有丧失,Cobb角较术后略有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术后随访7月以上30例,其椎体前缘高度丧失,Cobb角增加较术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较B组腰背疼痛率低。结论通过伤椎椎弓根通道植骨,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术式是可行的。该种术式早期促进伤椎骨折愈合,增加脊柱前柱中柱稳定性,同时对减少内固定失效、伤椎高度丢失、椎体后凸畸形、腰背疼痛等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以获得椎体前中柱的支撑。结果本组16例均获随访,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生理曲度、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无一例断钉现象。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在减少迟发性腰背痛、Cobb角矫正度、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椎体成形术88例患者,包括167节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20例患者25节椎体为严重压缩骨折。严重压缩骨折定义为骨折椎体高度小于原来椎体高度的1/3。术前及术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其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25节严重压缩骨折椎体采用单侧入路的椎体成形术治疗均获成功,术中注射骨水泥量平均为(4.4±0.9)ml。术后1d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显著(P<0.05)。7节椎体发生骨水泥椎间盘外漏,16节椎旁静脉丛外漏,10节椎体周围软组织外漏,1节椎体硬膜外漏,上述病例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的可行及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注射用硫酸钙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6月对1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后,在C形臂X线透视下用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CSC)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成形术。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行X线和CT检查,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根损伤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压迫症状,术后12周左右人工骨基本吸收,无伤椎塌陷加重,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注射用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性高,能减少内固定失败及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恢复椎体高度局限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3个椎体)的手术资料,均为单侧穿刺,椎弓根人路,单球囊扩张并骨水泥注入,取穿刺前、球囊扩张时、骨水泥注入后伤椎标准侧位片,测量伤椎后缘和中部高度,计算穿刺前、球囊扩张时及PMMA注入后两者的比值,球囊扩张时抬高比及骨水泥注入后的失高比.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球囊扩张时椎体中部抬高40.0%±14.2%,PMMA注入后失高34.4%±19.4%.球囊扩张时伤椎中部抬高及PMMA注入后失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6和7.68,P值均<0.05).结论 PKP过程中存在抬升椎体的失高现象,需要新的器材替代现有的球囊扩张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