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涞源县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3月急救的心肌梗死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酸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冠脉再通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为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P〈O.05);治疗组的病死率为5.6%,略低于对照组的1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1,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
吴琼 《现代保健》2010,(13):61-6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治疗后,尿激酶组冠脉再通31例,再通率为62.0%(31/50);瑞替普酶组冠脉再通34例,再通率为81.0%(34/42),两组再通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95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55,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并与68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尿激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6.2%和16.2%,两组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降低死亡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月 《现代保健》2010,(18):29-30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另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再通情况。结果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为68.6%,对照组为1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于荣华 《现代保健》2011,(20):23-24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链激酶(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发病12h以内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链激酶150万单位或尿激酶150万单位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等。结果试验药物链激酶组中血管再通率为83.3%,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链激酶组发生率8%,尿激酶组为10%;低血压发生率两组均为6%;皮肤黏膜出血链激酶发生率为9%,尿激酶为12%。结论SK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管再通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6.
何顺德  张胜 《现代保健》2009,(32):82-83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的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疗效和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82例,再通率68.3%,其中发病6h以内溶栓再通率为85.7%(48/56),发病6~20h溶栓再通率53.1%(34/64)。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再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7.1%,心绞痛发生率3.6%,病死率3.6%;未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18.8%,心绞痛发生率12.5%,病死率17.9%。两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常规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无条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医院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28例为溶栓组,另选同期住院未行溶栓治疗的380例患者为对照组。溶栓组根据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时间〈6h为A组,6~24h为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加用尿激酶治疗。观察各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溶栓各组除发生轻微的一般出血外,未见严重并发症。溶栓组再通率61.4%(A组再通率72.2%,B组再通率42.9%),对照组再通率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病死率8.77%,对照组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夏欣  戴海鹰 《现代保健》2009,(36):20-2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网子(rhG—CSF)治疗。结果治疗组总再通率、溶栓开始时间〈6h的再通率、溶栓开始时间6—12h的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并发症情况发生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强调早期溶栓,溶栓后采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能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急诊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和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比对照组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为73.3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并与68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尿激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6.2%和16.2%,两组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降低死亡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的防治,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择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入院前溶栓组)50例和对照组(院内溶栓组)38倒。结果观察组溶拴时间、LVEF值、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艾。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瑞替普酶酶溶栓治疗组(观察组)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具有给药方便、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于人院后溶栓治疗前30~60min予低分子肝素5000IU腹壁皮下注射,对照组于溶栓治疗开始后12h给予低分子肝索5000IU腹壁皮下注射,对比两组再通及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53例再通,再通率88.3%,对照组41例再通,再通率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再通时间为(1.3±0.6)h,对照组为(1.9±0.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前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有积极意义,且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蒋羽萍 《现代保健》2011,(7):108-11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件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46例DM合并AMI(DM组)患者与96例非DM的AMI(NDM组)患者均在发病6h内静脉内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并配合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针对不同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疗效发近期预后。结果DM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8.7%,但其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和心功能明显低于NDM组(P〈0.05);而轻度出血不良反成发生率和30d后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DM组明显高于NDM组(P〈0.05)。结论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病情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时溶栓治疗的成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和尿激酶动脉溶栓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并发症等。结果rt-PA静脉溶栓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88.0%(44/50)比66.0%(33/5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6.0%(3/50)比28.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1,3,10,30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NIHSS评分、溶栓后3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不仅血管再通率高,且溶栓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可作为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溶栓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实施溶栓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中施予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通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2月期间的15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其中r-PA组患者87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UK组64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冠脉血管再通率、再通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发病后6h之内,r-PA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冠脉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UK组(P〈0.05);发病后12h内r-PA组患者冠脉血管总再通率也明显高于UK组(P〈0.05);r-PA组患者血管再通的平均时间和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UK组(P〈0.05)。结论:瑞通立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发病早期,效果更佳,是临床上心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使用瑞替普酶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总再通率为89.7%,观察组患者总再通率为92.3%,对照组和观察组总再通率不具有差异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与瑞替普酶治疗急性抬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均可取得显著的效果,但瑞替普酶安全系数更高,可作为首选药物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