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垂体瘤32例,颅咽管瘤12例,脑膜瘤12例,生殖细胞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Rathke囊肿3例,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错构瘤和垂体脓肿各2例。结论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特征、大小范围、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显示清晰明了,能对其作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拟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诊断鞍区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35例,分析其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 收集的病例中,包括囊性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19例、Rathke囊肿5例、表皮样囊肿3例.结论 MRI是鞍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诊疗的84例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由2名高级职称医师共同回顾分析其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显示,颅咽管瘤30例,垂体腺瘤10例,表皮样囊肿10例,生殖细胞瘤6例,Rathke囊肿12例,胶质瘤12例,蛛网膜囊肿4例。CT扫描仪共诊断出76例,准确率为90.47%,误诊漏诊率为9.53%,术后经病理分析确定为8例颅咽管癌误诊为垂体腺瘤;MRI共诊断出82例,准确率为97.61%,误诊漏诊率为2.39%,后经病理分析确定为2例胶质瘤误诊为垂体腺瘤。两者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X2=4.547,P0.05)。结论 MRI与CT相比可以更加精确地显示对鞍区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以及邻近关系,可为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资料,但也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情况,因此临床工作中仍要紧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高泌乳素血症(HPL)患者中垂体腺瘤(PA)等鞍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鞍区核磁共振(MR)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等检查对HPL患者病因诊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和住院诊治的594例育龄期HP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鞍区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和血清泌乳素(PRL)检测等进行PA等鞍区占位性病变的筛选和鉴别诊断。结果594例HPL患者的首次血清PRL检测值为36~473ng/ml,其中137例血清PRL检测值30~50ng/ml,326例51—100ng/ml,59例101~200ng/ml,〉200ng/ml的72例。594例HPL患者中,92例确诊为PA,检出率为15.5%,甲状腺功能低下19例(3.2%),颅咽管瘤、空碟鞍等鞍区病变23例(3.9%),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3例(2.2%),药物性HPL25例(4.2%),乳腺病42例(7.1%),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妇科病49例(8.2%),特发性HPL患者331例(55.7%)。PA、药物性HPL和乳腺病患者血清PRL检测值大多在101—200ng/ml。结论结合鞍区MR动态增强扫描和血清PRL动态检测可有效地进行鉴别诊断,可明确HPL的病因。针对HPL的病因治疗是迅速降低血清PRL值,恢复育龄期HPL患者正常月经周期和性腺生殖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Rathke’s囊肿MRI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18例,行鞍区薄层T1WI和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以及T1WI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在半年内追踪复查1次,结合临床资料由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5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中后1/3的圆形、椭圆形肿块,冠状位居垂体中央或偏居一侧。2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腺体部底部的扁丘状小肿块。1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冠状位两分叶状改变,上部相对小居垂体上缘,下部相对较大居垂体右侧缘。多数囊肿性病变主要位于鞍内,少数可向鞍上发展,大小0.3~1.2cm,信号多变,增强后有2例病灶边缘环形轻度强化信号,18例半年内追踪复查一次,垂体囊肿性病变的位置、大小、信号和增强均无明显变化。18例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均诊断为垂体Rathke’s囊肿。结论垂体Rathke's囊肿在MRI影像上有特征性表现,复查MRI对少数特殊Rathkes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熊涛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4):104-106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或MRI资料60例,囊性颅咽管瘤20例,其中囊性垂体瘤10例,Kathke囊肿6例,蛛网膜囊肿8例,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4例.鞍旁表皮样囊肿4例,鞍旁皮样囊肿3例,垂体脓肿5例。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I平扫,其中32例行CT增强检查,28例行MRI增强检查.60例中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临床证实。结果10例囊性垂体瘤,其中垂体大腺瘤7例,微腺瘤3例。20例囊性颅咽管瘤以囊性表现为主,发现囊壁钙化及强化的垂体对鉴别诊断有意义。6例Rathkc囊肿信号多样,但以形态饱满,呈短T1、长T2信号为较具特征性的改变。8例蛛网膜囊肿和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均表现为脑脊液信号。3例皮样囊肿密度/信号较表皮样囊肿复杂.压脂序列对两者鉴别诊断有帮助。5例垂体脓肿增强均显示环形强化.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术前诊断。结论鞍区不同性质的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中多数病变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28例行立体定向活检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例,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探讨该技术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同时行波谱检查,分析计算病变区Cho/Cr,NAA/Cr,Cho/NAA等值,分别依据常规MRI和结合MRS作出术前诊断,最后再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波谱特征,常规MRI和其他非MILS图像影像诊断正确率为39.2%(11/28),而MRI结合MRS诊断正确率为82.2%(23/28),二者相比差异显著。结论:MRS可提供组织生化和代谢方面的信息,可以提供比常规MRI之外更多的信息,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全红 《中国辐射卫生》2011,20(4):491-492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常见良性占位性病变MRI影像特点和规律,达到诊断及鉴别诊断目的。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以来2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MRI影像特征。均经手术及放疗,结果 男性12例,女性9例,部位左侧桥小脑角区11例,右侧10例。听神经瘤7例,三叉神经瘤5例,脑膜瘤4例,表皮样囊肿(脂肪瘤)3例、蛛网膜囊肿2例。结论 MRI对桥小脑角区肿瘤诊断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池内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共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桥小脑角池内占位病变,回顾分析患者术前的MRI检查图像。结果 15例为脑膜瘤,占43%;10例为听神经瘤,占29%;5例为表皮样囊肿,占14%;2例为蛛网膜囊肿,2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脂肪瘤,共占14%。结论 MRI影像可清楚地反映桥小脑角池占位病灶的形态、大小、范围等。结合MRI影像学表现可以做出定性诊断,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MRI在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2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52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并将MRI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对比MRI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以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经MRI检查显示,48例患者被确诊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其诊断符合率为92.31%,将MRI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可得,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MRI在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欧阳寄 《现代保健》2008,(35):95-97
目的 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病变包括垂体大腺瘤囊变3例、垂体微腺瘤囊变2例、颅咽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1例、Rathke’s囊肿1例。结果鞍区囊性病变以垂体瘤囊变常见,以长T1,长他信号为著,一般为厚壁且内壁不规则呈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呈脑脊信号;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结论 应充分利用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多种序列扫描从病变生长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其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占位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占位25例,对其MRI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MRI检查结果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9例,不同占位的MRI表现不同,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是诊断髓外硬膜下占位的首选方法,在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和MRI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率均为100%,MRI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95.7,明显高于CT 76.1%的敏感度、78.3%的特异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CT和MR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对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官腔镜对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和处理,探讨宫腔镜在其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3月~2010年2月入院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共135例,其中60例为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病变摘取和活检,并做组织病理学的检查.[结果]60例官腔内占位均表现为异常的子宫出血.在60例宫腔占位性病变中,子宫内膜忠内为44例,子宫内膜下肌瘤为15例,子宫内膜癌为1例,宫腔残留物的机化为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病理证实后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宫腔镜在对官腔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76例病例,回顾分析术前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为92.1%,特异度90.3%,灵敏度为93.3%。46例恶性占位患者中,37例为实性占位,9例为囊实性占位;30例良性占位患者中,实性占位18例,囊性占位12例。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血流显示率和血流显示率为91.3%和95.7%,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73.3%和76.7%(P0.05);两者RI和Vmax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流信号分级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53例共有64个病灶:皮质腺瘤15例21个病灶,嗜铬细胞瘤18例21个病灶,皮质腺癌6例6个病灶,转移瘤4例6个病灶,神经母细胞瘤5例5个病灶,淋巴瘤1例1个病灶,肾上腺囊肿2例2个病灶,节细胞神经瘤2例2个病灶.结论 大多数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吴杰 《工企医刊》2008,21(5):23-2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占位性病变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小肠肿瘤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口服钡剂小肠造影47例,彩超检查32例,CT检查29例,DSA检查15例,MRI检查5例。结果:口服钡剂小肠造影47例,阳性48.9%(23/47);彩超检查32例,阳性53.1%(17/32);CT检查29例,阳性55.1%(16/29);DSA检查15例,阳性73.3%(11/15);MRI检查5例均为阳性,但都为其它影像检查阳性再作MRI检查,故不作统计。传统的钡剂小肠造影、彩超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小肠肿瘤的主要方法,但现代影像学检查手段CT、DSA、MRI可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合理应用可提高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3例共有64个病灶:皮质腺瘤15例21个病灶,嗜铬细胞瘤18例21个病灶。皮质腺癌6例6个病灶,转移瘤4例6个病灶,神经母细胞瘤5例5个病灶,淋巴瘤1例1个病灶,肾上腺囊肿2例2个病灶,节细胞神经瘤2例2个病灶。结论大多数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1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盆腔螺旋CT及MRI检查,根据影像结果进行病变性质鉴别以及疾病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螺旋CT、MRI在盆腔囊实性病变性质的鉴别以及疾病类型诊断正确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病理、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MRI均可有效鉴别诊断盆腔囊实性病变的良恶性质,MRI可对部分病变提供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二者对病变的形态、定位、定性分析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晶晶  王宇  沈惠芳 《上海预防医学》2013,(10):595-596,F0004
[目的]探讨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膀胱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膀胱结石29例,膀胱异物2例,膀胱结核1例,膀胱肿瘤28例,其中乳头状瘤3例,膀胱癌24例。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8.3%。[结论]超声检查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极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普查膀胱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