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8-2012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策略。方法收集清远市水痘报告和监测病例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清远市共报告2 763例水痘病例,年发病率10.92/10万~21.17/10万,年均发病率15.41/10万,发病率总体上呈波浪型进展;全市所有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发病率未显示区域偏向性;11、12和1月份三个月发生的病例占全年病例的42.96%;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0.2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45.65,P0.001);5年共发生8起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小学。结论清远市2008-2012年水痘发病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加强适龄人群的水痘疫苗接种和合适的水痘疫苗免疫策略是预防控制水痘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严重者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可并发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该病传染性强,容易在学校和幼儿园等场所引起流行。为了解荔浦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和流行特征,作者对2008-2012年荔浦县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鄂州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为流腮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鄂州市流腮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鄂州市共报告流腮2683例,年均发病率为37.93/10万。2008-2012年分别报告396、59、113、991和112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9.95/10万、5.93/10万、11.32/10万、94.50/10万和106.16/10万。发病主要集中4~14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共2001例,占74.59%;流腮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结论幼托机构和学校是流腮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华南预防医学》2015,(1)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清远市清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清城区2005—2013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城区2005—2013年共报告流腮病例2 4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45/10万;发病高峰为5—7月,共报告1 093例,占45.00%;病例年龄以0~14岁为主,共报告2 006例,占82.59%;男性1 554例(占63.98%),年平均发病率为49.40/10万,女性875例(占36.02%),年平均发病率为30.60/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学生为主(1 233例,占50.76%)。结论清远市清城区流腮发病率较高,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今后应规范并加强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测疾病发病趋势、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西安市2012年报告9 501例,发病率为111.60/10万,2013年4 201例,发病率为49.1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份,12月至次年1月发病呈现上升趋势;雁塔区、碑林区和莲湖区等城区发病率高;发病以小年龄段为主,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5岁以上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结论 在西安地区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西安地区防控腮腺炎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如何提高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将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2004-2012年疾病监测系统中报告的流行性腮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南京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3 38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24/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0.58;4-6月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时间,病例主要集中在6~14岁儿童,由以8岁组和10岁组,发病专率为251.44/10万和201.29/10万;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结论控制流行腮腺炎,首先要保持高的人群疫苗接种率,还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学校晨检,积极开展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兰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2004-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平均报告发病率38.85/10万,2012年最高达81.16/10万,发病季节表现为春末夏初、冬季两个发病高峰,15岁以下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3.97%。结论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探索新的MMR免疫接种策略,提高高发人群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减少发病数;加大各级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8.
孙金莲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24(5)
目的了解2005-2012年万安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及其特征,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2年万安县流行性腮腺炎监测统计资料导出进行分析。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12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8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0.7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有较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每月均有发病,46月发病最高,占总发病数的49.08%,116月发病最高,占总发病数的49.08%,1112月有一小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41.30,P<0.01);612月有一小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41.30,P<0.01);614岁发病率明显高于014岁发病率明显高于05岁,05岁,05岁发病率明显高于15岁以上人群,有统计学意义(x2=42.49、x2=632.30,P<0.01);学生发病数最多,占63.80%,其次为幼托儿童、散居儿童。结论万安县流行性腮腺炎处于较高流行强度,防治的重点是加强适龄儿童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5-2012年新乡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新乡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新乡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研究40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84/10万,病例集中在314岁,占86.11%。在此期间共发生暴发疫情4起,病例121例,占总病例数的2.24%。所有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及幼托机构。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小学生为主,已经成为影响新乡市青少年儿童健康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李家强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4,(1):66-67,69
目的了解近9年德江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订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德江县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江县2004~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1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2/10万。2004年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007年,最低为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月均有病例发生,相对集中在3~7月,占全部病例的63.44%,病例主要为学生66.81%,散居儿童占17.30%,托幼儿童占12.95%;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87:1;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7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龙镇、复兴镇发病率高于其他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德江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青龙镇和复兴镇发病率高于其他乡镇,2004~2007年发病率较高,2008~2010年发病率下降,2011~2012年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昆山市近几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给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昆山市网络直报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昆山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205例,年均发病率为8.07/10万,发病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趋势;4-7月为发病高峰,其次12月为一个小高峰;南部平均年发病率为13.24/10万,北部为5.36/10万(P0.001);男女性别比为1.65:1;年龄集中在6~14岁,报告719例,占总数的59.67%。结论针对重点人群尤其是在昆流动儿童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在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加强疫苗接种与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2008-2012年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市2008-2012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13 75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2.15/10万;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31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69∶1),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6.45%;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为春夏季和冬季),不同年份年发病率呈现波动性;不同地区发病率分布不同,城镇高于农村。结论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及时掌握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可行的流腮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1月1日 - 2018年6月30日贵阳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流腮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贵阳市2008 - 2018年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71/10万;5 - 7月和11月 - 次年1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 63.02%。3~14岁年龄组流腮报告发病数占86.91%;学生、托幼儿童和散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4.26%、23.95%和15.62%;各区(市、县)流腮年平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贵阳市流腮报告病例近年持续上升,聚集性疫情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建议在做好麻腮风三联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基础上,对入学入托儿童加强1剂腮腺炎类疫苗接种,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学校开展腮腺炎类疫苗普种,才能短期内有效降低流腮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2年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青岛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 202例,年均发病率为28.61/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占61.40%;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市北区(80.16/10万)、四方区(72.81/10万)、莱西市(44.60/10万),不同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率男性(36.97/10万)高于女性(20.15/10万)(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0~14岁年龄,占病例总数的75.34%,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中学生居多(57.36%)。多数病例免疫史不详(55.77%),有免疫史者占22.30%(491/2202)。病例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单侧腮腺肿大等症状,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8.21%、60.13%;小部分病例出现脑膜炎(3.18%)、脑炎(2.09%)等并发症。结论应提高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免疫水平,进一步加强防控力度,加强每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切实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2年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山东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4408例,发病率为25.33/10万,发病率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90.17%,发病构成占2012年丙类传染病的14.72%,在山东省i1种丙类传染病中居第3位。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在夏初和秋冬季是发病高峰;年龄分布以3--14岁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儿童为主。结论当前流行性腮腺炎仍然是严重危害山东省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议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2年平顶山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人1057例,年发病率为21.49/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湛河区(42.20/10万)、郏县(36.20/10万)、鲁山县(31.31/10万)。不同县(市、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男女发病率,〈20岁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月均有病例发生,相对集中在4~7月,占全部病例的50.05%;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3.09%。结论要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倡导适龄儿童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黔西南州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黔西南州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全州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91例,发病率48.40/10万;4~7月、9~12月为发病高峰,4~10岁儿童是发病的集中年龄,因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而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患病人数310人,波及人口387人,罹患率9.43%。[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重在预防,为防范于未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行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连云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05--2012年连云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连云区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3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8.33/10万,无死亡病例。4-7月份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5~14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1.48:1,小学生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2005—2012年连云区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1起,发生地点为小学。结论应根据当地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季节、高危人群等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信息,对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宝安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0 680例,年均发病率为33.17/10万,2008-2011年发病率逐年升高,2012年有所下降;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不同性别、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1、3 203.29,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5岁以下少儿发病最多(占77.00%);职业构成以学生为主(占33.01%)。结论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针对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和预防接种,是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