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状腺癌髁突转移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转移瘤约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 1% ,包括软组织及颌骨转移。原发肿瘤部位以乳腺、肺、肾最为多见 ,转移瘤中 70 %为腺癌。我们报告 2例甲状腺癌髁突转移病例。病例 1  5 8岁 ,女性。左耳前部麻木不适 1年 ,发现包块 4个月。临床检查 :左耳屏前隆起约 5cm× 4 5cm ,边界清楚 ,质地硬 ,固定 ,无压痛。 2年前曾行甲状腺腺瘤手术。X线 :左髁突溶骨性破坏 ,破坏区中有少量成骨 ,软组织中可见斑点状致密影。术中见肿物来源于髁突 ,呈暗灰色。肿物包膜完整 ,向咽旁突出 ,与关节窝之间有关节盘相隔 ,髁突骨质破坏。术后病理 :甲状腺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内镜辅助行下颌支垂直截骨提升术治疗髁突骨软骨瘤,探讨其应用范围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04—2015-05间收治的单侧髁突骨软骨瘤患者,术前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咬合关系、面形及影像学检查,对其中无正颌需求或颏点偏斜<3 mm且口内咬合稳定的患者,予以髁突肿物切除术及内镜辅助的下颌支后缘垂直截骨提升术治疗。术后临床检查关节、颌骨、咬合情况,并进行远期影像学随访。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采用改良耳颞切口行开放性手术切除髁突顶部肿物,再利用内镜辅助行下颌骨支后缘垂直截骨提升术及坚固内固定,保持原下颌升支高度,其中1例患者附加下颌下缘外形修整术。术后病理提示均为髁突骨软骨瘤。术后5例患者完成随访,其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咬合及面型稳定,术后平均28.6个月的CT随访显示无肿瘤复发。结论:在切除髁突骨软骨瘤后,内镜辅助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术,对于咬合轻度偏斜且无法进行正颌手术的髁突骨软骨瘤患者,是一种有效手术方案。该手术设计实现了切除肿物的同时,恢复保留颌骨及咬合关系,同时减小了创伤,是传统手术方案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髁状突颈部内弯骨折手术复位方法很多,但都是在分离下髁状突,在离体情况下将髁状突复位固定。作者介绍一种不分离髁状突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4岁,临床表现为外伤后左耳屏前疼痛,张口受限,(牙合)关系错乱,下颌骨X线正侧位片显示左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呈水平内弯。手术方法:左颌下切口,显露下颌骨升支到乙状切迹及骨折断端,可见到髁状突,但不能夹住使其复位。用骨锯从骨折断端垂直向下到下颌角纵形截开下颌骨升支,并取出升支后缘骨质,用钳子很容易伸入夹住髁状突,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发生下颌骨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甲状腺滤泡癌术后3年发生下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女性患者49岁,右下颌面部巨大肿物,张口受限,吞H因困难,影响进食。全景片示左侧下颌角区及升支区骨质透射影,CT检查示下颌骨升支、下颌角骨质破坏,左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考虑为甲状腺癌骨转移可能性大。行“左下颌骨次全切除术和左下颌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梁索状或滤泡样结构,滤泡内有胶质。瘤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红染,核小、颗粒状,核分裂象不多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显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甲状腺球蛋白(+)、细胞角蛋白20(-)、降钙素(-)、嗜铬粒蛋白A(-)、突触素(-),提示甲状腺滤泡癌的下颌骨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疼痛缓解,进食明显改善,术后1周出院。结论甲状腺滤泡癌易于发生血运传播,对于下颌骨转移的病灶,可行挽救性手术切除,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病例,其预后通常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下颌骨骨折后颞下颌关节发生慢性创伤性关节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下颌骨骨折后37例颞下颌关节慢性创伤性关节炎病例(A组)和83例无关节症状病例(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较B组女性及成人比例多;颌间结扎时间长,开口练习执行情况差;髁突骨折病例多,经保守治疗的髁突脱位骨折病例多。结论 下颌骨骨折引起的颞下颌关节慢性创伤性关节炎易发于颌间结扎时间长、未能进行完善开口练习的患者,且成年及女性患者多见;髁突骨折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创伤类型,其中保守治疗的髁突脱位骨折患者更易发生慢性创伤性关节炎;下颌骨其它部位骨折者也可引起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6.
髁突肉瘤发病率低,临缶床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上结合影像学,可依据病理检查确诊,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笔者收治左髁突滑膜肉瘤1例,全麻下行左髁突肿物及上下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辅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半年无复发,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0岁。因右侧耳前肿物1年余,来我院就诊。自肿物发现后无明显不适。临床检查患者右侧颞下颌关节区髁状突浅面可触及一约1.5cm×1.5cm×1cm之肿物,质硬,有少许动度,界限清楚,作开闭口运动时,不随髁突运动,开口度约4cm,开口型“↓”,开口末、闭口初扪及弹响。关节开闭口位片显示:髁突骨质连续未见异常,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于2%利多卡因局麻下行颞下颌关节区肿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附着于颞下颌关节囊表面,面神经颞支越其上,肿物呈白色透明状、囊性、包膜致密有韧性,内容物为淡黄色透明胶冻状…  相似文献   

8.
骨软骨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发生于颌面部者极少,文献中报道的病例主要见于下颌区尤其是下颌骨髁突。发生于下颌骨髁突的骨软骨瘤诊断比较困难,髁突骨软骨瘤属于良性肿瘤,可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症状。本文对新近报道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关节旁黏液瘤是一种来源于腱鞘、韧带等关节旁组织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目前未见发生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旁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TMJ旁黏液瘤,其体积巨大并累及髁突前内侧的颞下间隙。采用经髁突及盘前附着进路摘除肿瘤。术后随访2.5 a,患者无不适主诉,无颌面部畸形和开口受限,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未复发。经髁突及盘前附着进路不仅保存了正常TMJ的结构和功能,还利于完整摘除肿瘤,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0.
髁突摘除术治疗粉碎性髁突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颈部以上粉碎性骨折行髁突摘除术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9月-2011年9月间因外伤导致髁突骨折患者61例,其中完全行手术内固定治疗30例,保守治疗15例,髁突颈部以上粉碎性骨折患者16例(18侧)予以髁突摘除术,术后随访5~4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6例(18侧)患者中,止血纱布排异反应导致创口愈合不良1例,咬合偏斜1例,开口轻度受限1例,前牙开(牙合)1例,其余患者无明显咬合不适,牙尖窝关系良好,面容基本对称.结论:对于颌面部发育基本完成的患者,其髁突颈部以上粉碎性骨折采取髁突摘除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出现咬合偏斜、前牙开(牙合)及开口受限,进一步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数字化虚拟手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在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例下颌髁突颈部骨折患者,行1.0 mm层厚三维CT扫描,数据通过DICOM格式导出,利用软件进行虚拟手术复位骨折,复位后3D打印出下颌骨模型。将钛板预弯曲固定,并在下颌骨模型上制作复位及钻孔导板,指导手术过程中骨折的精准复位和固定。结果:术后手术切口均无感染,创口隐蔽美观,骨折对位精确,钛板与骨折段贴合。术后随访,髁突颈部骨折愈合良好,髁突位于关节窝内。患者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受限不明显,无开口疼痛、咬合疼痛等颞下颌关节疾病体征。结论:虚拟手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能让髁突颈部骨折精确复位,简化手术过程,是一种精准、高效、可预测的手术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12.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外脱位较为罕见,我科于1996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4岁,汽车驾驶员。因车祸致颌面部外伤9天,于1996年8月19日由基层卫生院转至我院。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一般情况良好。专科检查:颌面部左右明显不对称。右颊部、咬肌区稍肿胀,左颊部、颧颞部明显肿胀外凸。左颧弓根部外上方可触及脱位的髁状突。左下颌后退,张闭口受限,76河间明显错位,咬关系紊乱。经摄下颌骨前位片、颞下颌关节侧位片及术中证实为左颞下颌关节外脱位。诊断:右下颌l骨体骨折伴陈旧性左颞下颌关节外脱位。入院后先行手法复位及上下牙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用特制巾钳辅助复位,治疗高位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高位髁突骨折患者经耳前进路行髁突解剖复位,术中保留骨折端的翼外肌附着,用微型钛板及螺钉固定,6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影像学观察。结果2例患者出现轻度开口受限,1例出现开口偏斜,3例出现关节弹响。术后6个月临床评价治愈率达78.6%,影像学评价治愈率达92.8%。结论利用特制巾钳进行髁突高位骨折解剖复位,避免了术后髁突吸收及畸形改变,有利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截骨锯,行口腔内入路髁突高位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14侧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采用口腔内入路,用定量截骨锯将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从口腔内原切口回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结果:术后6、12、24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范围25~40mm,平均为37.2mm。除1例患侧后牙早接触,下切牙中线偏斜1mm;另1例张口约25mm,轻度受限外,其余患者咬合关系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口腔内入路具有无外部皮肤瘢痕,且不损伤面神经的优点。但操作视野较小,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斜行或矢状骨折患者27例(30侧),年龄15~57岁,男性19例,女性8例。采用耳前直线切口入路,髁突复位后,用2枚18mm长2mm直径的钛钉固定断离的髁突。术后复查三维CT了解复位情况,评估术后开口度、颞下颌关节运动、咀嚼功能、咬合情况及面部外形等。结果:完全解剖复位固定的25侧髁突;5侧髁突固定良好,但髁突与下颌升支成角,角度均在15°以内;所有患者的咬合关系均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m均能进普通饮食,开口度为(35.8±4.2)mm;4例患者术后自觉手术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时有摩擦音,3例患者术后2m仍觉关节区轻度疼痛;瘢痕隐蔽美观。结论:双长螺钉固定下颌骨髁突斜形或矢状骨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8岁,左下颌肿物复发入院。两年前,左下颌骨肿物术后,反复发作两次。查见:左下颌骨舌侧黏膜下相当于第一磨牙至升支处有一肿物,6cm×4cm大小,质地中等,无波动感,表面黏膜略红肿,有压痛。CT显示:下颌骨内侧有一境界较清楚实性肿物,内有不规则阻射团块,见图1。行左颌骨肿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8岁,因左下颌骨肿块2月余,伴张口受限1月入院。入院检查:左侧咀嚼肌区明显隆起,左下颌角及升支可扪及4cm×2cm大小肿块,质地较硬,按压痛较剧烈。口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X线片显示:左下颌角区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范围约为4cm×1.5cm大小。CT报告:左下颌角区实质性肿块。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肿块活检术,术中见左下颌角处骨质已被肿块破坏,肿块边界已侵犯肌肉附着,粘连紧密。术后病理报告为“左下颌骨骨嗜酸性肉芽肿”。1周后在全麻下行“左下颌骨肿块刮除术”,完整刮除肿块和部分坏死骨质,术中发现肿块已侵犯|7牙胚,将其一并刮除。…  相似文献   

18.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好发于肢体长骨端.发生于颌面部骨较少。在上、下颁骨主要发生于髁突及喙突,其他部位发生者十分稀少;有报道称下颌正中联合、下颌角部、下颌体及下颌升支内侧均有发生[1],但下颌骨牙槽突内的骨软骨瘤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末见报道。1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 Ewing(1921)首先报告此种肉瘤60%以上发生于四肢长骨,发生于下颌骨者罕见。本病好发于儿童、少年,95%发生在5.5~25岁。病例:患者张×,男,10岁,病案号37896。因左下颌角膨隆,发现1周后于1983年5月23日入院。检查:全身查体无特殊。左下颌角骨质膨隆,约4×4cm,质硬,皮肤色泽正常,无压痛。X 线摄片:左下颌角见均质的圆形阴影,密度增高,边界清楚,骨皮质界限不清,无骨膜反应。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于1983年5月27日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左下颌角骨  相似文献   

20.
该文旨在研究保留髁突的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对头颈癌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影响,对1994-2003年间54例接受下颌骨节段性切除的头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先前未行治疗,截骨范围自颏孔至下颌骨后方,36例保留髁突及下颌骨的连续性。18例行髁突及下颌支切除,未行下颌骨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