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早期乳腺癌作辅助放疗时,分次剂量与局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作者将Toronto-Sunny brook Regional癌症中心(T-SRCC)1987年和1988年收治的符合要求且用5000cGy/25次/5周方案放疗的5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B组,1990年收治的符合要求且用4000cGy/16次/3周方案放疗的182例作为A组。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类、受体、淋巴结及外科切缘、有无化疗等情况,运用配对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组方案治疗的局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44例以往未经过放疗或化疗的晚期尤文氏瘤,其中胸膜转移11例,肺转移20例,骨转移12例,骨髓转移6例及卵巢转移1例。治疗方法为照射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原发灶剂量自2000~6500rad不等,但大部分病人(54.5%)在4000~5000rad之间,先大野包括全长骨,后缩野对原发灶加量。肺转移病人照射双肺,2岁以下1500rad/2周,2岁以上1800rad/2.5周。以后缩野对转移灶加量2000rad/8次,骨转移病变2000~5400rad(每日150~300rad),化疗采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及更生霉素。著者将疗效分为完全反应:临床见肿瘤消失,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用了原发或复发并且尚无临床或X 线照片证明有远处转移的软组织肉瘤进行放疗的病例,共51例。均未进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仍残存瘤块。年龄4-96岁,男30例,女21例,纤维肉瘤8例,脂肪肉瘤7例。除少数外,治疗是180-200cGy/次,5次/周,总剂量6400—6600cGy,不同分割的剂量当量用Orton 和Ellis 的公式计算。51例中37例(72%)进行了5年以上随访,44例随访4年。11例无瘤存活。28例局部控制失败,其中20例伴有远处转移。10例只有远处转移,2例死于间发病。五年存活率25.1%,局部控制率33%。当剂量相当于或超过6400cGy、200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癌姑息性放疗虽可收到解除神经症状和改善病人存活质量的结果,但结果仍很不理想,放疗后病人的中数存话时间只有10~40周。为研究脑转移癌姑息性放疗不同剂量的结果,参加美国肿瘤放疗协作组的31个医疗单位从1976年5月到1979年8月共提供脑转移癌309例,将其中只有单个转移灶的225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为3000拉德组(3000拉德/10次/2周)和5000拉德组(5000拉德/20次/4-5周)。为估计疗效,观察的项目为:死亡原因、中数存话时间、神经症状的改善及放疗后症状改善的中数时间。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49例直肠腺癌给予手术与放射的综合治疗.26例只术前放疗,23例术前后放疗(“三明治放疗)。术前放疗除1例1380cGy以外,余均给1500cGy;术后放疗20例按计划给予4140cGy,2例为3960cGy,1例在完成“三明治”放疗后,还用放射性同位素组织间照射。术前放疗使用前后两个平行相对照射野;术后放疗多用4野(前后及两侧野)。放疗用10~18MV光子,体厚<20cm者用(?)治疗。经腹会阴切除者,照射野包括会阴切口的大部分,切口最低剂量为20Gy;低位前切除者下界一般在闭孔下缘。每天治疗一个侧野加一个前或后野。治疗具体方案是先术前放疗,300cGy×(?)放疗后1~3天内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天左右开始术后放疔。术后病理证实为A、B(?)、(?),不进行术后放疗;若病理为B_2、C期者(?)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了自1973年5月起RTOP(放射治疗肿瘤组)对晚期头颈癌术前与术后放疗Ⅲ期临床研究长期随访结果。研究对象为口腔、口咽、下咽及声门上T_(3-4),N_(0-2)期未经治疗的可手术原发鳞癌277例。随机分组为术前放疗组136例,术后放疗组141例。术前放疗组先给常规分割外照射5000cGy/5~5.5周,放疗后4~6周手术;术后放疗组先行手术,术后4周行常规分割外照射6000cGy/6~7周。两组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相同。研究的终点是区域-局部控制率、存活率、死亡原因及治疗合并症。全组病人随访7~15年。在放疗后头2年内主要死亡原因为区域-局部失败。两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每周一次每次800cGy连续4周和每周5次,每次200cGy连续6周放疗对荷B16a黑色素瘤小鼠肺转移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用8~10周龄C_(57)BL/6J雄性小鼠。在小鼠左后肢膝上方部位接种5×10~5个/0.1ml活的B16a肿瘤细胞;接种后7天,瘤直径平均8~10mm时,将荷瘤鼠随机分组。分组后对肿瘤部位进行X线局部照射。将荷瘤鼠随机分为三组:(1)假照射对照组;(2)每周5次,每次200cGy,照射6周;(3)每周一次800cGy,照射4周。接种后47天,每组各10只鼠,观察存活时间。另各处死30只,观  相似文献   

8.
自1994—1996年,作者收治8例肺上沟癌行术前放化疗,其中4例在3~5a的随访中,肿瘤完全消失。临床分期:IIB期4例,IIIA期2例,IIIB期2例,年龄39~70岁。性别:女性5例,男性3例。病理类型:鳞癌3例,低分化大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2例。7例行每周顺铂加外照射治疗。顺铂剂量 50~60 mg/m~2,至少应用 5周期。其中1例化疗每周期给予顺铂50 mg/m~2加足叶乙甙 20 mg/m~2×5d。最后1例外照射结束后行顺铂50 mg/m~2化疗 8周期。全部病人的照射剂量 4 000~6 300 cGy,1次/d,每次 180~200 cGy。6例在化疗当天下午小野追加照射1次,照射范围只包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7年12月统计科室共收治头颈部肿瘤11例,其中鼻咽癌3例,恶性淋巴瘤3例,腮腺癌2例,上颌窦癌1例,舌下腺癌1例,颊粘膜癌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在31~78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200cGy/次,5次/周,原发灶、颈部转移灶DT(60~70)Gy/(6~7)周,颈部预防量DT45~50Gy/4.5~5周.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1981~1986年对7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进行扩大照射。其中I B37例,ⅡA 6例,ⅡB29例,ⅢB4例。术后2-3周开始行扩大野照射(整个骨盆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每周治疗5次,依次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1980cGyT_(12)-L_4推体主动脉旁淋巴结照射,每次180cGy;(2)3060cGy包例L_5在内的整个骨盆照射,每次170cGy;(3)1980cGy主动脉旁淋巴结照射(总量为3960 cGy);(4)1020cGy整个骨盆照射(总量为4080cGy)。共9-10周完成。作者见到,五年生存率27例一个淋巴结转移者为95%;37例多个淋巴结转移者为64%;12例转移性淋巴结无法切除者为44%;总的五年生存率为71%。ⅡB患者五年率为60%;癌浸润>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低水平电离辐射(LLIR)单次与分割照射的抗肿瘤效应。方法选用C57BL/6和ICR品系小鼠分别移植Lewis肺癌和S180肉瘤细胞,24h后再分别接受7.5cGy单次照射和分割照射(1.5cGy×5d);然后观察20d抑瘤率、脾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水平的变化以及荷瘤鼠的平均寿命。结果单次与分割照射对Lewis肺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0.34%和51.19%,对S180肉瘤为34.26%和30.98%;脾NK细胞活性照后1~4d升高;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荷瘤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8.45%和8.84%。结论本实验采用的低水平单次或分割照射对Lewis肺癌和S180肉瘤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能显著增强荷瘤机体的免疫机能以及延长荷瘤鼠的平均寿命。经比较,两种照射方式在肿瘤生长抑制和免疫刺激作用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2.
Mount Vernon 医院为改善原发乳癌根治性放疗后的远期美容效果,自1974年起将TD 减为5500cGy/25次/5周。用这种低剂量放疗后似乎局部复发较多,为证实此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68—1973年10月间的65例近乎均放疗6500cGy(±3%)/24-27次/5-5 1/2周,而1974年1月—1980年2月间的94例均放疗5500cGy/25次/5周。统计分析表明:含较多T_1早期病人的5500cGy 组的Ⅰ,Ⅱ期患者之5年局部复发率反而较高(26.6%,6500cGy 组为10%,0.10>P>0.05)。在放疗前切除了原发肿瘤的病人也是5500cGy 组的局部复发率较高(27.6%,6500cGy 组为5% 0.10>P>0.05)。但两组的Ⅲ_a和Ⅲ_b患者之疗效相似。不过,5500cGy 组中生存18个月以上者的美容效果极好,80%的病人只有极  相似文献   

13.
1984年2月~1990年9月,作者采用超分割放疗治疗60例脑干肿瘤。41例儿童(<18岁),19例成人。平均年龄9.3岁(2~69岁)。全部病例均行MR检查。35例(儿童24,成人11)活检,其中33例有穿刺组织学诊断。MRI表现可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两种。84%未做活检的病例MRI检查为弥漫性病变。肿瘤组织学分类按照USCF标准。全部病例在放疗前及放疗中,均未做过化疗。除1例外治疗均用4~18MVX线。一天二次,每次100cGy,5次/周,平行对穿野。根据MRI片,靶区包括肿  相似文献   

14.
文摘     
1987年5月~1989年8月作者选择包括敏感脑结构的肿瘤进行分割立体放疗。目的为改进治疗指数与研究分割技术之可行性。15例均有CT或MRI诊断,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9例(Ⅰ级或Ⅱ级星形细胞瘤7例、脊索瘤1例、脑膜瘤1例)首选放疗。5例(Ⅲ级星形细胞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室管膜瘤1例)术后放疗。1例Ⅳ级星形细胞瘤以前作过手术及放疗。15例以6次分割方案放疗,每次700cGy,隔日一次,计2周,均用立体放射技术。中位随访期27个月(10~38个月)。大多数病人(12/15例)临床症状改善,改善常发生在放疗后数周。CT示2例肿瘤消失,6例肿瘤缩小,缩小之中位时间为7个月,8例中3例在放疗后12个月始见肿瘤缩小,缩小出现较迟。病人能很好耐受放疗,未见近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选了21例宫体及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年龄均在45~75岁之间,体质相似,均无糖尿病及胃肠疾病。所有患者先行铯腔内照射,间歇1~2周行Wertheim氏子宫切除术,术后4~6周,又做了15×15cm~2大野前后对穿的骨盆区分程外照射,肿瘤处方剂量4400cGy/22次,中间休息-周。内外照射总肿量为8000cGy,全盆区达5000cGy。治疗期间对照仅限定食谱,饮食;而实验组除限定食谱外,从疗前5天开始,直到疗后10天,每天不间断地服用活嗜酸乳杆菌制品150ml。该制品(又称酸乳酪)为无脂牛奶,经巴氏法灭菌,乳糖酶、乳糖水解酶处理,并加入至少2×10~9活嗜酸乳杆菌和6.5%的乳酮糖制成。嗜酸菌株的放射稳定性经过10倍于患者受照量的照射检验。放疗前1次、放疗期间3次及疗后5周1次抽查,实验组和  相似文献   

16.
恶性黑色素瘤对于每天130~300rad/次的常规照射不敏感。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放射—存活曲线有一个大的肩部,提示高剂量分割可能获益。本文报道了1970~1980年间作者所在放疗科收治的46例可供分析的恶性黑色素瘤颅内转移经高剂量分割和低剂量分割照射的对比性结果。高剂量分割组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选用64例诊断为肉瘤的病例,系每周6.6Gy肿瘤剂量,整个疗程分割4—7次的大分割或低分割方法。全部病例分2组。A组37例,均带有肉眼可见的肿瘤,效果可以直接判断。其中29例是对原发灶治疗,另8例是针对转移灶。B组27例,为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观察的主要指标为局部复发。60%的病灶在肢体和腰带,60%照射时需包括较小体积的肺,1例照射全脑。大多数病例采用平行对穿野,6例是单野,2例使用楔形板。作者见到,A组12例无效,治疗期间仍有肿瘤生长,12例肿瘤无变化,只有8例获得部分疗效。70%治疗期间有转移,这组平均存活时间为12个月。B组只有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导6例病理证实的肝原发性淋巴瘤的CT所见,4例肿瘤源于肝右叶,2例源于肝左叶。肿瘤在CT上均表现为巨块型低密度肿块,其中5例肿块呈单个分叶状,直径为11×5cm到12×17cm。1例巨块周围有卫星病灶,另有2例随访时出现卫星灶,3例肿瘤中心或边缘出现液化坏死,1例肿瘤合并钙化。增强扫描,3例病灶密度不变,3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道1例用5兆伏直线加速器治疗乳房叶状囊肉瘤术后疤痕处复发。乳腺和腋下作切线楔形野照射,肿瘤最小剂量5940cGy,皮肤最大剂量6555cGy,在50天内分27次照射。另外在锁骨上窝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前瞻性地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时组织填充模体对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以及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 ,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T、N、M分层配对分为不加模体组 (1组 ) ,加 0 5cm厚模体组 (2组 ) ,加 1 0cm厚模体组 (3组 )。采用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照射技术 ,对原发灶及颈转移灶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常规分割照射全颈 5 0Gy后 ,2、3组除去模体 ,再缩野至原发灶加量至 70Gy。计算出 3组患者皮肤表面及转移灶表面平均百分深度剂量 (PDD) ,比较 3组患者皮肤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及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情况。结果  2、3组皮肤表面百分深度剂量高于 1组 10 0 %以上 ,1、2、3组分别为 (42 5 4± 2 38) % ,(86 0 3± 1 2 3) % ,(97 77± 0 2 4 ) % ,而 3组转移灶表面平均百分深度剂量只相差 6 %以下 ,1、2、3组分别为 (94 5 8±5 19) % ,(99 80± 0 38) % ,(98 91± 1 37) %。 1组患者皮肤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均轻于 2、3组 (P =0 0 0 0 ) ,而 3组的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率及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鼻咽癌颈部放射治疗一般不应加组织填充模体 ,除非转移灶已侵犯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