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ARS及疑似SARS病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传染性、致命性极强的疾病.在防治SARS工作中,对已确诊或未确诊的SARS病人必须实行一人一室,不准与亲友接触的隔离治疗环境.由于躯体疾病而导致心灵上的脆弱和隐痛,常造成病人情绪的不稳定,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将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病情恶化.因此,特别需要给予心理干预.在长春市非典型肺炎诊疗中心,我们收治的18例SARS或疑似病人均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个别病人表现出极端行为.在实施护理工作中我们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稳定病人情绪,使之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角膜移植手术是以健康的供体角膜植片替换病变的角膜组织,从而希望在结构上恢复患眼的角膜完整性、或在功能上恢复患眼的角膜透明性、或在症状上降低患眼局部病灶所带来的潜在威胁。角膜移植术患者的患眼角膜功能严重受损,视力往往严重下降,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明显减轻,总有效率观察组91.4%,明显优于对照组78.3%;且其躯体状况总有效率观察组87.1%,明显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的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积极配合治疗,致使躯体状况也早日恢复,重返家庭及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37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心理干预护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心理干预护理后,SDS 评分及 S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 <0.05),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7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本组67例面神经炎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CL-90各项因子的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对面神经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与探讨整体性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有助于有效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降低患儿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评价心理干预对临床维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68例,对所有患者实行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依据患者的血液透析时间以及工作情况对其分组并对比患者心理状态。结果:维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躯体症状、抑郁、恐怖等。结论:广大医护人员可根据透析患者的各自出现的心理疾患,制定适当护理手段,从而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伴有AR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ICU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P<0.05)。实验组PaO2指标低于对照组,PaCO2、PaO2/Fi O2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9、14.660、4.682,P<0.05)。实验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7、5.7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科室2008~2009年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心理支持法,心理疏导法,协助行为矫正,积极心理暗示,及引导有效应对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估应用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对肿瘤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010年8月,我院共收住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53例,在维持其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溃疡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83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将1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1级、2级、3级、4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从而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2组疗效。并在出院后随访2个月评定化疗的依从性。结果:在治疗8周末,心理干预护理组患者HAMD-17、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个月随访的化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情绪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干预2周和3个月时的SAS评分为(55.35±2.15)分和(51.53±2.03)分,SDS评分为(56.86±2.24)分和(52.67±2.11)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SAS评分(58.23±2.43)分和SDS评分(59.63±2.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对102例住院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用SCL-90来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并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6例肺部感染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干预方案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接受治疗的ARDS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干预。对比两组主观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主观舒适度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个维度评分及满意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干预应用于ICU ARDS患者中,可有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20.
张芃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4):261-262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病残率为各种疾病之首。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存在着不同程的功能和心理障碍,使患者遭受极大的痛苦。因此,在对脑卒中患者系统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非常必要,随着脑血管病治疗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