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8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仇梅生(江苏省兴化市妇幼保健所)孕产妇死亡率高低是衡量妇女保健和产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减少其死亡率亦是国内外同道共同追求的目标。为了有效地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本文对我市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广西钦州市89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产科质量,保护母婴安全,现对我市(地级市,包括一市两县)1994年1月~1998年12月,5年间从妊娠开始至产后28天内89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1 孕产妇死亡率1994年1月~1998年12月我市分娩总数203570例,孕产妇死亡89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43.7/10万。2 死亡孕产妇的一般情况2.1 年龄 年龄最小19岁,最大44岁,平均28.73±5.35岁,其中<20岁1例,20~24岁20例,25~29岁30例,30岁…  相似文献   

3.
1989~1991年3年间,桂林市及二县一郊活产分娩数共50989次,孕产妇死亡31例,死亡率为60.79/10万,其中城市死亡4例占死亡总数12.9%,农村死亡27例占死亡总数87.1%。孕产妇死亡原因中,直接产科死因占67.74%,主要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心脏病、羊水栓塞、妊高征、产褥感染、糖尿病、白血病及脑瘤。资料分析表明,产科出血占全部死因半数以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对妊娠合并内外科病的孕妇,应在产科和内科医师共同监护下适时终止妊娠,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晋城市农村1989年-199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调查。期内活产数为47926次,孕产妇死亡数为78例。死亡率16.27.直接产科死亡58例,占74.36%。产科出血占第1位,其次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等。  相似文献   

5.
认真深入分析每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是衡量围产期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高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现将我市4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市八年来对孕产妇死亡情况监测分析,1992~1999年上报我站孕产妇死亡数49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16.67/10万。前四位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产褥感染。其中因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35例,占死亡人数的71.4%,说明了产科出血是我市孕产妇死亡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山西省阳城县1989-1991年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三年中该地区活产分娩数22151例,孕产妇死亡58例,孕产妇死亡率26.18/万;孕产妇死亡前4位死因是产科出血、心脏病、妊高征和产褥感染,直接产科死因与间接产科死因之比为4:1,其中产科出血占全部死因构成的41.38%。配比病便对照研究从18个调查因素中筛选出4个危险因素:妊娠合并症、异常孕产史、计划外生育和非足月  相似文献   

8.
张秀兰  王惠珠 《宁波医学》1999,11(5):201-203
目的 回顾分析绍兴市11年来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提出进一步减少孕产妇死亡的措施。方法 1986年到1996年整个地区的分娩汇总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 及市围产协作组对孕产妇死亡评审的存资料,把孕产妇死亡以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产科原因,按时间先后发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由第1(1986年1月~1990年12月)34.27/10万下降到第2(1991年1月~1996年12月)的22.61/  相似文献   

9.
羊水栓塞死亡14例分析周伟方,陈燕玉自1988年1月~1993年12月我市住院孕产妇共353665例,死亡101例。病死率为住院孕产妇总数的28.85/10万。其中因羊水栓塞死亡14例,为死亡总数的13.86%。本文对14例羊水栓塞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  相似文献   

10.
马小俊  宋明霞 《中原医刊》1999,26(11):22-23
羊水栓塞是产科一种急危重并发症,也是目前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院1987年1月~1998年12月12年间共发生羊水栓塞8例,现对其临床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住院孕产妇8640例,发生羊水栓塞8例,发病率为0-92‰,年龄为22~35岁之间,其中初产妇5例,经产妇3例。抢救成功5例,死亡3例。1-2 临床表现:8例均为足月妊娠胎儿娩出后5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其中1例为双胎妊娠1例为羊水过多合并胎儿脑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6~2003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35例.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23例,占65.7%;其他原因死亡12例,占34.3%.结论 加强基层产科质量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现将我院1985~1990年1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985~1990年孕产妇住院总数4005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2.5‰。年龄23~43岁。均为农民。小学文化3例,文盲7例。初产妇1例,经产妇9例。孕20~24周2例,30~33周2例,足月6例。产前死亡7例,产时1例,产后2例,均未做产前检查。2 死亡原因2.1 直接产科原因8例,占80%,产科出血6例,其中产道损伤2例,宫缩乏力1例,胎盘残留1例,前置胎盘2例。妊高征性心衰2例。…  相似文献   

13.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产科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发生率与妊娠期保健、产时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现对我院1994年8月~1997年7月发生的191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4年8月~1997年7月共收治孕产妇...  相似文献   

14.
孕产妇死亡率不仅能反映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而且是衡量产科工作质量极为重要、敏感、综合的指标。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现状,明确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于2007年10月对我市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了评审,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6—2003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35例。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23例,占65.7%;其他原因死亡12例,占34.3%。结论加强基层产科质量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五华县35例孕产妇死亡分析五华县妇幼保健所(514400)钟秋娣,冯庚玉,廖敏而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是评价妇女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将我县1990~1993年共35例孕产妇死亡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按全国统一要求,即从妊娠开始至产后...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异位妊娠孕妇死亡率。方法通过对1987~1995年上海市异位妊娠孕妇的死亡监测和专家评审,针对异位妊娠孕妇致死原因,采取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警惕性,提高诊治技能等卫生行政管理和业务部门共同干预的措施。结果(1)造成异位妊娠孕妇死亡的原因是误诊和就诊过迟;(2)1987~1989年上海市活产数为523299例,其中因异位妊娠死亡者23例,死亡率为4.40/10万;落实干预措施后的1990~1995年上海市活产数为625206例,其中因异位妊娠死亡者14例,死亡率为2.24/10万,与干预前比较P<0.05;(3)异位妊娠在上海市孕产妇死因顺位中由1987~1989年的第一位降至1990~1995年第四位。结论落实卫生行政和业务的共同干预措施可降低异位妊娠孕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1997年2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方法:对广州地区1997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981~1987年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产后出血是直接产科致死原因的首位原因。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疾病发展中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凶险,治疗棘手,孕母病死率已跃居孕产妇死亡之首。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把握时机、正确治疗、去除病因是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987~1998年我科12例DIC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我院1987年1月~1998年12月期间,产科分娩15421例,发生DIC12例,发生率为0.08%。本组年龄最小22岁,最大29岁,平均24岁。初产妇11例,占0.07%,经产妇1例,占0.006%。孕周分布:30~40周…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平果县1989~1991年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3年内活产分娩18657次,孕产妇死亡31例,平均死亡率为16.62/万。各年死亡率在14~18/万之间。直接产科死因22例(70.97%),非直接产科死因9例(29.03%)。主要死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宫内感染、妊高征。本组资料表明,贫困、文化程度低、妊娠胎次多、医疗卫生保健差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