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人的麻醉方法。方法对3例妊娠并发多发性大动脉炎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的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病人均实施硬膜外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结果硬膜外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麻醉效果好,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3例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硬膜外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妊娠并发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人行剖宫产手术是较为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连续硬膜外麻醉曾经是国内剖宫产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近年来,随着腰麻穿刺针的改进,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增加。本文就其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作一临床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刮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各种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作用,从而指导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随机选择本院采用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病例60例,其中硬膜外麻醉28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32例。对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术病例中采用硬膜外麻醉的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显效时间明显延长、阻滞效果显著下降(P〈0.05);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血压变化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压以及孕产妇无特殊情况时,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能是临床上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国内外剖宫产手术最广泛运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为探讨剖宫产时施行硬膜外阻滞最佳穿刺点,本文就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四种穿刺点连续硬摸外阻滞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崔站英 《全科护理》2008,(30):1856-1857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手术麻醉方式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我科在硬膜外麻醉下如何合理选用生理盐水(NS)或葡萄糖(GS)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兴起的麻醉方法,其特点为麻醉起效快,效果好,肌松完全,在剖宫产手术中深受欢迎。但由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作用,患者围手术麻醉期生命体征变化较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为大,尤其是血流动力学变化较为突出。现将我院50例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急诊剖宫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A组使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A组采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穿刺针,B组采用国产18G硬膜外穿刺针,两组穿刺点均为腰2~3。结果:A组麻醉起效迅速,麻醉完善,肌松充分,局麻药用量少,与B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CSEA是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驼背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护理配合,以降低驼背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1998年7月-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20例驼背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护理配合。结果20例产妇均在7天后拆线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对驼背孕产妇采用术前、术中、术后硬膜外麻醉的护理配合,可以使手术和麻醉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Ⅱ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间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局麻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麻醉操作时间Ⅰ组比Ⅱ组略长,麻醉诱导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局麻药用量Ⅰ组比Ⅱ组少,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急诊剖宫产手术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4-05~2006-05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各10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有关剖宫产手术麻醉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等都能完成剖宫产手术。在西方国家,剖宫产的比率在上升,很多麻醉医师选择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以避免全身麻醉的诸多并发症。有人认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操作比腰麻复杂些,给剖宫产急救带来不利影响。究竟选择什么  相似文献   

12.
郭艳辉  赵崇法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415-1415
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法,恶心呕吐是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卡前列甲酯栓经常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1,3],它的胃肠道副作用会否加重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恶心呕吐,作者为此作一探讨.现将一组用与不用卡前列甲酯栓产妇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椎管内麻醉情况下,不同的阻滞范围对血流动力学和阻滞特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Hilde等对在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实施腰麻时对坐位与侧卧位进行了研究,认为坐位较少引起低血压,操作更有利。对不同体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continual epidural anesthesia,CEA)进行手术的相关研究较少。在现阶段,剖宫产手术时连续硬膜外麻醉占有重要地位,对不同体位麻醉的指标进行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旨在评价连续硬膜外麻醉中,坐位与右侧卧位对阻滞特性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现在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地: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6例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应用O.4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10~15ml,于切皮、开腹、胎儿娩出时观察麻醉止痛效果,肌松及牵拉反应。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103例于切皮、开腹、胎儿娩出均无痛,肌松满意,无牵拉反应,术中除5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外均平稳。结论: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硬膜外麻醉,术中生理扰乱轻微,可为剖宫产提供较为满意的麻醉。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手术往往比较紧急,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又可用于术后止痛。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快、用药量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干扰相对较小,可连接术后镇痛泵及硬膜外麻醉不受时问限制的优点,同时也减少了脊麻后头疼的发生率,可视为急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在高原地区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需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为硬膜外麻醉(EA)组和CSEA组,两组均选择L2-3,行硬膜外穿刺.头端置管3cm.CSEA组以26G腰麻穿刺针通过硬麻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5~7.5m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血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手术开始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麻醉后CSEA组血压下降幅度大于EA组(P〈0.05)。结论:CSEA在高原环境下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实施腰一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剖宫产孕产妇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腰一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组各110例,分别实施相应的麻醉方式。结果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显效时间(9.78±2.12)min、麻醉效果差的比率(9.09%)均高于腰一硬联合麻醉组(0.45±0.45)min、2.73%(P〈0.05);腰一硬联合麻醉组平均动脉压(96.23±11.31)mmHg、低血压的比率(14.55)%高于硬膜外麻醉(105.43±11.50)mmHg、3.64%(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起效快,肌凇满意,镇痛完善,满足了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为剖宫产手术提供了最佳选择,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选择和处理对母婴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全身麻醉已经很少用于剖宫产手术,对绝大多数急诊剖宫产患者,应首选椎管内麻醉,包括单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1].  相似文献   

19.
夏雷 《浙江临床医学》2007,9(4):553-553
盐酸氯普卡因为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酯类局部麻醉药。本文以盐酸利多卡因作为对照(理论应与普鲁卡因对照,但普鲁卡因不用于硬膜外麻醉),就其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能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EA)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效果进行比较,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提供选择和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的EA组和CSEA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两组结果的比较显示,EA组麻醉效果和CSEA组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