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分析坏死肠炎27例,患者89%为儿童,其中5—14岁儿童占74.1%。多发生于夏秋季,其发病与蛔虫有关。坏死性肠炎临床表现复杂而不典型,易误诊,本组入院时误诊率59.3%。故作者对本病的病因、诊断、临床分型、非手术疗法的原则及手术指征等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我院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40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论述本病发病可能与饮食因素,细菌感染,蛔虫感染,营养状态等因素有关.本组病例以内科治疗为主,仅6例作手术治疗.40例中死亡8例.误诊3例,对误诊病例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是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起病急骤,病死率高,确切病因迄今未明.现将我院儿科1982~1993年收治的190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从1982年起,每年收治病例依次为:50、43、27、17、13、16、4、16、1、2、0、1例.男106例(55.8%),女84例(44.2%);男女之比为1.26:1.2~4岁6例(32%),~7岁38例(20%),~14岁146仰.8%).l~3月发病力例(19.5%),4~9月122例O4.20),10~12月31例(6.30).有明显诱因57例(30%),吐蝈虫史49例(25.8%),起病l~3天入院144例(75.8%)… 相似文献
4.
5.
6.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系儿科常见急重病症。发病率高,起病急骤,以腹痛、腹泻、便血、呕吐、发烧、腹胀为主要症状,重者导致休克,病情凶险复杂,病死率高,对儿童健康与生命威协极大。我科于1973年~1977年11月收治的坏死性肠炎中,除转外科治疗者外,资料较完整的共221例,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76,(2)
自1960年以来,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关于本病的报道。本文就1974年以前(1962—1974)诊断为本病住本院的451例病历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提出几个具体问题谈谈我们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1975年1月至1980年底,我院共收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70例,均经检查确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8例,女62例。年龄9月至12岁,4~9岁为好发年龄,共120例,占70.6%。本病以7~10月为多发季节,共115例;1977年收治51例,其后逐年下降,1980年仅8例。二、临床表现全部有腹痛,多为脐周持续性钝痛,阵性加剧(腹痛为首发症状者145例);其余症状以腹泻、呕吐、便血最常见。腹泻167例中,除—9月婴儿母乳哺养(未加辅食),排绿色粘液便 相似文献
9.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Acute necotizing enterits)又称急性出血性空肠炎、急性节段性肠炎、出血性小肠炎或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目前大多以急性坏死性肠炎命名本病。其病因尚未确定,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探讨。本文结合我院1971年1月~1980年12月98例的临床资料,就其病因、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一)性别与年令:本组98例中,男69例,女29例;男∶女=2.4∶1。各年令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急性坏死性肠炎为一消化道急剧坏死与出血性疾患,病程凶险,病死率高,国外文献报告较少,国内亦仅在部分地区多见。本病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治疗缺乏统一明确原则。本文结合上述三个医院1970~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为20~35岁,55岁1例。临床表现为腹痛15例,伴有腹膜炎征,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腹泻13例、血便12例,大部分在发病2~3d 后出现。呈黑 相似文献
14.
急性坏死性肠炎是儿科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现将我院儿科1979年3~12月收治的58例报道如下。58例中男42例,女16例;最大14岁(1例),最小9个月(1例),4~7岁发病者40例;有65%是在4~6月份发病.临床表现与诊断诊断依据主要根据起病急、腹痛、腹胀、洗肉水样腥臭血便、呕吐、发热等症状.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症状 58例中腹痛、便血56例,重度休克14 相似文献
15.
16.
化脓性脑膜炎(下称化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数发达国家的年发病率为10/10万。化脑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表现特点,如在早期识别,可免致误诊,争取了抢救时机。现就本院1973年5月~1986年10月共收治的32例化脑病例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 1.发病情况:新生儿6例,1月~1岁13例,1~3岁7例,3~9岁6例。冬春季发病18例。原发病灶为化脓性中耳炎5例,皮肤感染(手疖)1例,肺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 2.症状与体征:本组32例中,发热28例占87.5%,颈硬15例占46.9%,病理反射14例占43.8%,前囱胀12例占37.5%,头痛11例占34.4%,呕吐8例占25%,嗜睡6例占18.8%,昏迷、抽搐、拒食各4例各占12.5%。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数1~1.5万13例占40.6%,>2万16例占50%,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7.
急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本院从1972年以来共收治70例,现将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及分析发病情况:全部病例来自农村,男44例,女26例。年龄最小一岁半,最大46岁,6~20岁之间共55例,占78.6%。季节分布: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8、9、10三个月发病率较高共52例,占74.3%。 相似文献
18.
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2例,保守治疗22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10例,死亡4例,总死亡率15.6%。从治疗结果看,我们认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对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手术时机实施个体化原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全组病人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6~71岁,平均45.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62h,平均13.8h。 1.1.2 发病原因胆道疾病15例、饮酒5例、暴食1例、原因不明11例。 1.1.3 临床表现除1例入院时已出现休克外,余31例病人均表现为腹痛伴呕吐,同时有腹膜炎体征:局限性24例、弥漫性7例,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发热。 相似文献
19.
小儿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感染,临床上比较少见。其主要致病菌为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该病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79年以来曾收治6例患儿,现将资料完整的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4岁以内的小儿,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病原因 2例继发于不正规注射,1例继发于软组织挫伤,1例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