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探讨营养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人体测量法、实验室检查法和主观全面评价法(SGA)调查7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营养良好者与营养不良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SGA评定营养良好者65例(84.4%),营养不良者12例(15.6%).营养良好者躯体功能、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及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分与营养不良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建议将SGA与其他营养指标相结合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良好者与营养不良者的生活质量不同,故应重视患者的营养评价,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评估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开展该人群的针对性营养宣教和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G-SGA和QLQ-C30量表调查68例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比较PG-SGA不同得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同疗效组患者化疗后的营养状态.结果 68例晚期NSCLC患者中,化疗前营养良好46例(67.2%),轻度或疑似营养不良17例(25.5%),重度营养不良5例(7.3%).PG-SGA评分与PS评分、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无显著相关.4个疗程化疗结束时不同疗效组患者的营养状态不同,疾病进展组患者的重度营养不良比例最高(27.3%),部分缓解组患者营养良好的比例最高(66.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等方面优于营养不良的患者(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化疗可加重营养不良程度.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均与营养状态相关.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可能提高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该掌握简便、实用的营养评价工具,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胃肠肿瘤化疗患者124例,根据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以及综合营养评价调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给予所选取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经本院的检查,营养良好的患者较之营养不良的患者生化检查要高,且数据统计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化疗的不良反应上,营养良好组和不良好组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的检查有利于患者的化疗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65岁以上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的变化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定法(SGA)调查54例资料完整的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并分别在化疗前后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化疗前营养状况良好22例,营养不良32例(59.26%);化疗后营养状况良好11例,营养不良43例(79.62%);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乏、食欲减退及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需要医务人员在治疗其疾病的同时更加的关注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古剑锋  韦万程  胡自康 《吉林医学》2013,(36):7610-7610
目的:研究手术后进行化疗的营养情况,讨论与生活质量的联系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主观综合营养评定法(SGA),对在化疗前的所有胃肠肿瘤患者营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分别为65例和175例,①营养良好患者的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均优于营养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比较疲乏症状评分:营养不良者高于营养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比较化疗不良反应:营养充足及营养不良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呕、骨髓限制、肝伤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营养良好患者与营养不良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与个体差异和化疗的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营养教育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6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采用NRS2002和PG-SGA评价,比较化疗前后两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消化系统肿瘤高于非消化系统,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72.00%和35.11%(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64.00%和29.7%(P0.05)。化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26.4%及65.5%(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33.3%及65.5%(P0.05)。结论: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恢复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病历复习的方式,寻找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邀约病人返院进行回访,对患者目前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营养评价得分将病人分为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对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肿瘤部位、肿瘤分期、手术前BMI、手术期间体重下降程度、是否化疗、术后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42例,其中营养状况良好者89人占62.7%,营养状况不良者53人占37.3%。营养良好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手术期间体重下降程度以及术后时间与营养不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期间体重下降程度、术后时间是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期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手术期间体重下降≥5%是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营养不良问题仍然突出。  相似文献   

8.
邹联忠 《中外医疗》2012,31(4):40-41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胃肠癌术后化疗的患者50例,对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SGA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化疗不良反应采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中有26.0%的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有74.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在传统营养评价指标方面,SGA评价结果中的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不良反应方面,SGA评价结果中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性不大,可能与样本数目、化疗方案及个体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患者112例。采用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营养状况评价A级57例,占50.89%;B级34例,占30.36%;C级21例,占18.75%;宫颈癌调强放疗合并化疗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共55例,占49.11%。A级和B级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C级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营养状况分级患者各子量表评分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及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应尽早对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对存风险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营养干预,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中,40例营养状况良好,5例营养不良,5例患者营养底下.对照组中,18例患者营养良好显著少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0.30±9.20)显著低于实验组评分为(76.88±10.90)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可显著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MHD治疗的10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进的主观整体评估量表(MQSGA)评估病人营养状况, 使用肾脏疾病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生活质量, 分析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MQ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49例(48.04%), 营养不良组53例(51.96%)。2组病人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病人除社会角色维度得分低于营养不良组, 其总体健康和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MHD病人营养状况评分与生活质量总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78, P < 0.01), 与生活质量的总体健康、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肾病负担、症状影响、肾病影响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MHD病人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水平密切相关, 应尽早给予MHD病人营养干预, 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营养护理对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综合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生命质量、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功能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功能领域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营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综合营养护理能有效提高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改善营养状况,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首诊癌症患者进行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医科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首诊癌症患者549例,使用PG-SGA量表评估其营养状况,将其分为营养良好(A)组、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B)组和重度营养不良(C)组,调查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年龄、身高、体质量、1个月内体质量丢失百分比、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指标;并使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营养状态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1经PG-SGA量表评定,A组206例、B组257例、C组86例;2A组的体质量、BMI、TSF、MAMC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P<0.01);3A组的1个月内体质量丢失百分比、PG-SGA总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P<0.01);4不同营养状态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P<0.01),营养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结论:癌症患者存在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提示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运用MNA法对肺癌病人进行营养评价,了解肺癌病人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借此阐明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营养评价及早期给予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为临床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115例新人院的肺癌病人进行MNA评分、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病人的营养状况根据MNA评分被分为三组:营养不良组(MNA评分〈17),营养不良危险组(MNA评分介于17~23.5),营养良好组(MNA评分〉124)。结果全组病人中,根据MNA评分结果,营养不良者占29%,营养不良危险者占31%,营养良好者占40%。MNA总分与BIM、PA、Alb值呈显著相关(r=0.4.51~0.655,P=0.000)。结论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MNA与实验室检查有较好的符合程度,适用于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分析其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便对改善此类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更加具有针对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每日膳食情况、脂肪储备情况、肌肉消耗情况等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有1例(2.0%)患者营养状况良好,26例(52.0%)患者为轻度营养不良,21例(42.0%)患者为中度营养不良,2例(4.0%)患者为重度营养不良;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60岁以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P0.05),同时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越轻则生活质量越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低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年龄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努力改善此类患者的营养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在骨肉瘤化疗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规范骨肉瘤患者营养评估、降低营养不良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采用AP(阿霉素+顺铂)方案进行化疗的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采取AP方案化疗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的食欲评分≤3分时给予营养干预;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采取AP方案化疗的患者44例为观察组,通过NRS 2002动态评估,对评分≥3分的患者给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阳性结果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因此终止化疗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筛查出存在营养风险的阳性结果率、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因营养状况致化疗终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NRS 2002在骨肉瘤化疗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能够及时筛查出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从而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和化疗计划完成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的7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39例作为观察组,主要实施营养护理;选取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正常率和轻度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能够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平顶山市中医院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营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统计两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MI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合应用营养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项营养评价指标测定321例普外科非急诊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死亡率、并发症关系。结果各项营养指标检测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是:体重指数21.3%,三头肌皮褶厚度50.6%,上臂围20.5%,上臂肌围21.2%,主观全面评价法38.0%,微型营养评价法20.8%,ALB24.2%,PA35.4%,TLC55.8%。60岁组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高于≤60岁、消化道外疾病及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营养状况良好者(P0.01),而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的手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高于营养状况良好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项营养评价指标测定321例普外科非急诊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死亡率、并发症关系。结果各项营养指标检测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是:体重指数21.3%,三头肌皮褶厚度50.6%,上臂围20.5%,上臂肌围21.2%,主观全面评价法38.0%,微型营养评价法20.8%,ALB24.2%,PA35.4%,TLC55.8%。60岁组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高于≤60岁、消化道外疾病及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营养状况良好者(P0.01),而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的手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高于营养状况良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