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比较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具体原因和有效防御手段。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用药种类以及给药途径,同时总结老年患者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具体诱因。结果:引起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关键原因是患者身体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学发生变化,同时身体比较衰弱,必须联合用药,对老年患者长时间使用滋补药物以及有效抗菌药物。结论:正确指导老年患者用药,同时对其用药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不断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避免由于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结论:预防及減少药物不良反应,保障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刘珊 《大家健康》2016,(11):22-23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住院期间发生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120例,对其用药和身体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结果:在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中,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而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药动学、药效学的改变以及药物联合使用的影响和滋补品的滥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还知道这种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结论:老年人的西药不良反应症状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大大降低这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药剂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出现的老年人常用西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诱发因素以及临床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多数老年人发生西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自身机能下降,使其免疫功能下降,同时其药动学以及药物学发生变化,再加上滥用抗衰老等滋补药物所造成。结论正确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同时做到先检查后用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取2015年2月21日至2016年2月19日我院52例老年患者,以2016年3月14日至2017年3月10日5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药物使用情况,观察其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并制定针对性合理用药干预措施(于观察组中实施)。观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不良反应事件概率为21.15%,在诸多原因中,联合用药所占比例最高(45.45%),其次为生理因素、药物分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仅为4.00%,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予以合理用药干预,可有效避免危险事件,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5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药物种类和用药方式,总结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特点。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以皮肤损害(36%)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8%)最为多见。而导致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占比为38%,心脑血管病药物排在第2位,占24%。多药合用26例(52%)。中药西药联用20例(40%),单纯西药4例(8%)。结论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临床工作者应重视指导患者合理药物,减少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常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形成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8例因用药不当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发病原因、药物成分的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中,以用药过量、用药时间过长、非医嘱用药三方面占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影响心电活动、心肌收缩力、降压药物、不明药物成分的中药汤剂等为主。结论引起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有多种因素,并且呈现出相应的特征分布,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时一定要明确病因,合理用药。同时还要开展全面的健康宣教,达到有效减少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分布特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60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是,中成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较大,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大.结论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测,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老年人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并且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ADR)变得相当常见,其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7倍[1],而且老年人ADR的表现要比非老年人重.老年患者ADR的增多主要与老年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发生变化有关,因此,了解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正确掌握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坚持合理用药,是减少老年ADR发生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并且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ADR)变得相当常见,其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7倍,而且老年人ADR的表现要比非老年人重。老年患者ADR的增多主要与老年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发生变化有关,因此,了解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正确掌握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坚持合理用药,是减少老年ADR发生的正确途径。其次,对老年人的某些心理,社会问题也应关心和尽力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合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医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0例合并用药的老年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了解合并用药的老年人药学服务需求,制定全面的药学服务干预手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300例合并用药的老年患者中共有27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其中以头晕头痛、消化道反应、便秘或者腹泻等构成比最高,分别为33.33%、29.63%和14.81%;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统计结果显示,药物配伍禁忌、未遵医嘱治疗、药物自身药理学作用、医嘱不清楚构成比均比较高,分别为29.63%、25.93%、14.81%、14.81%.结论:老年人合并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需要针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制定药学服务干预,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老年人合并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引起的60岁以上老人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对老年人如何用药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老年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系统收集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216例,对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的比例最大(59.26%),其中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最为显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在给药时要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牟丽杰 《中外医疗》2008,27(35):149-149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随着老年人的增多,老年性疾病也随之增多,老年人患病后常需服用多种药物,但因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耐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由此而致的药源性疾病发生率也高,故老年人合理用药备受关注.为了让老年人更合理、更安全地使用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作者自己几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是一类较为特殊的人群,他们的用药机会显著多于青年人及成年人,如对老年缺乏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就可增高。本文就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特点作一概述,目的是引起临床医师对老年病人合理用药的关注。一、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波士顿药物监测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年青人的2倍。老年人的各种疾病患病率较高,用药平均数高于年青人,因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导致体内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由于上述情况,使药物在血液和组织内的浓度发生变化,导致药理作用的增强或减弱。而在药效欠佳时,临床医师常加大剂量,这些均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赵剑锋  陈小平 《求医问药》2014,(21):162-164
目的:分析68例患者使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使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药品的种类、患者用药的方式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这些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部位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静脉给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系统类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表现、处理方法,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上西药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以及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淮滨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药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资料,将不良反应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归纳。结果:常见不良反应药物前3位为抗感染类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为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其次为皮肤及附属器官症状及过敏性休克。10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经过治疗90例完全康复,10例好转。结论:为了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首先需要临床医生重视用药安全,科学合理用药,强调用药个体化、规范化。日常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32例合用多种西药导致临床严重不良反应情况,以提高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因合用多种西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32例,观察本组患者合用西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同西药类型的合用药品种类及构成情况,不同给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用药严重不良反应在皮肤和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均有发生;抗感染药物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情况与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药物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53.13%比肌肉注射给药21.89%,口服给药15.63%,外用局部给药9.38%多,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多种西药合用,避免不合理应用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王盟  王晓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99-3000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有多种合并症临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根据老年人临床特点,从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分析临床用药。结论:规范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从而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笔者所在地区药检局2008年1月。2009年2月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3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青年阶段人群中;中药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组织器官损伤,其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损伤和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损害所占比例最少。中药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以注射剂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超量使用,其次为药物自身因素、剂型因素、人为因素、个体差异。结论中药不良反应应该受到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和中药的管理,合理使用中药,谨慎选择使用静脉注射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用药不当的现状及不良反应,探讨老年患者用药风险的防范措施。方法对该中心收集到的128例长期服药出现药物反应老年患者的门诊病历,结合问卷调查形式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用药不当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涉及10大类44种,其中以抗生素类药品列首位。不良反应分类中以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最高。老年患者用药不当的原因,除了他们本身患病种类多,用药品种多之外,不规律服药、自行购药用药、长期代配药、重复用药等诸多因素,都成为老年患者用药不当的诱因。结论应当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减少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