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岩 《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1):40-40
笔者自 1 992年以来采用竖横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麻痹 5 0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5 0例患者中 ,男 36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小者2 1岁 ,最大者 5 7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半年 ;右上肢麻痹者 34例 ,左上肢麻痹者 1 6例 ;有外伤史者 1 8例 ,感受风寒湿邪者 2 3例 ,睡眠姿势不当损伤者 2例 ,原因不明者 7例。2 治疗方法2 1 竖横针法 取患肢穴位常规消毒 ,分三组穴位毫针针刺。第一组手五里透曲池斜刺 2 .5~ 3寸 ,竖刺肱三头肌 ;手三里透曲池斜刺 1 .5~ 2寸 ,竖刺桡侧腕伸肌 ;第二组外关直刺 0 .5~ 1寸 ,横刺指总…  相似文献   

2.
1 病况   2 0 0 1- 2 - 1日下午 5时许 ,峨眉山市城区万×× (女 ,2 6岁 )求治时自诉 :春节初一高热二天后住市××医院治疗五天 ,现在体温还是 39 5℃ ,病情越加严重。医院今天抽取静脉血检验后 ,认为有患急性白血病严重嫌疑 ,要求抽取骨髓作进一步的验证。我害怕抽骨髓 ,院方即要我转外地医院治疗。观万×× 2月 1日静脉血检验报告单 :血小板为 77× 10qL ,小于正常值 (10 0~ 30 0× 10qL) ;白细胞 1 3× 10qL ,小于正常值 (4~ 10× 10qL) ,结合患者持续七天高热不退 ,拟定性为早期急性白血病高热导致轻度病态造血。2 治…  相似文献   

3.
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为全身诸阳经脉之总督.有督率阳气和统摄真元的功用.我们在针灸临床上,选取督脉经穴为主,采用银温针方法来治疗疾病,取得一定的疗效,确有"温阳"之功.(具体操作方法附后)本法适用于脑炎后遗症、视神经萎缩、声带麻痹、延髓麻痹、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偏头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痛经等疾患.如治疗一病人,高××,女,76岁,家庭妇女.门诊号:170470,1971年7月1日初诊.患者因吞咽困难,滴水不进,经××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32天.住院期间,又经会诊检查:意识清,左眼裂小于右侧,言语不清,软腭运动尚可,伸舌可,双侧咽反射消失,右侧声带运动受阻,钡餐咽部排空受阻,无法进入食道.诊断为延髓麻痹及第九、十对脑神经病变.曾给予扩血管、激素和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症情稳定,但吞咽困难如旧,仍不能进食,只能给予鼻饲.后患者自动出院,来我院针灸门诊.  相似文献   

4.
耳穴压丸防治儿童近视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对 9~ 1 0岁小学生近视眼共 2 0 0只眼进行耳穴压丸治疗 ,并对其中 2 0只眼作了远期疗效观察 ,获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9~ 1 1岁小学生 1 0 0名 ,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 0名 1 0 0只眼 ,其中男性 5 2名 ,女性48名平均视力 4.6,其中 2 0只眼经治疗后再进行预防近视复发贴敷。2 诊断依据( 1 )远视力下降 ,近视力正常 ;( 2 )凹球面透镜矫正 ,使视力增进 ;(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 ,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 4 )可伴有共转性外斜。3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将胶布剪成 6× 6mm小片…  相似文献   

5.
白芬兰  李珊  吴丽红 《河北中医》2003,25(5):372-373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症 ,病情轻者经药物和针灸治疗多能痊愈和康复。而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由于神经损伤严重 ,特别是神经完全变性的患者 ,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往往难以治愈 ,多数留有后遗症 ,即使恢复 ,疗程亦长。 1 9991 2~2 0 0 2 1 0 ,我们采用电针加拔罐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 42例 ,并与单纯电针治疗 37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9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罐并用组 (治疗组 )和单纯针刺组 (对照组 ) 2组。治疗组 42例 ,男 39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5 0岁 ;病程 1~…  相似文献   

6.
黄×× ,女 ,1 9岁 ,服务员。 1 999年 1月 5日就诊。家人代诉 :失音月余。患者因被家人错骂觉得委屈气逆于上至突发性失音。到耳鼻喉科作检查 ,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曾作中西医治疗 (包括针灸治疗 )未见收效。患者烦躁 ,不能言语 ,咽喉如物梗阻 (患者能书写表达自己思想 )。西医诊断 :癔病性失音。中医诊断 :暴喑。  治疗 :针刺廉泉及双侧太冲、合谷穴。刺廉泉针尖向上方进针 7分 ,以提插为主 ,留针 5分钟 ;太冲直刺 1寸 ,合谷穴直刺 1寸 ,太冲、合谷两穴均用泻法 ,留针 2 0分钟。我在针灸治疗同时 ,给病人心理暗示 ,嘱病人发音 ,两天后 ,…  相似文献   

7.
取穴 :复溜 (在小腿内侧 ,太溪直上 2寸 ,跟腱的前方 )。方法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 3 0号 1 5~ 2寸毫针 ,右手持针对复溜穴直刺 1~ 1 5寸 ,用提插捻转手法 ,调节针感 ,使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感 ,得气并使针刺感传按足少阴肾经的循行部位向上。留针3 0分钟 ,1 0分钟时再捻转 1次。结果 :针刺治疗 2 2例 ,男 7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3 2岁 ,最大 3 6岁。经 1次治疗痊愈 2例 ,经过 2次治疗痊愈 1 0例 ,经过 3次治疗痊愈 9例。讨论 :腰反折临床症状与一般腰痛有共同之处 ,如腰部僵硬、发板、有压痛 ,过劳、遇冷加重等 ,不同…  相似文献   

8.
哑门穴针刺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取得哑门穴针刺深度的安全范围。方法 :取 112 0人MRI正中矢状位T1加权像 ,分别测量体表哑门穴至寰、枢椎椎间硬脊膜及体表哑门穴至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后弓上缘间的距离 ,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得出哑门穴安全针刺深度为 :直刺时 ,男性 <5 1 0 5± 2 0 2mm(1 5 3± 0 0 6寸 ) ,女性 <4 1 94± 2 0 2mm (1 2 6± 0 0 6寸 ) ;向上斜刺时 ,男性 <4 7 39± 1 88mm(1 4 2± 0 0 6寸 ) ,女性 <39 37± 1 81mm (1 18± 0 0 5寸 )。  相似文献   

9.
头针、舌针、项针联合治疗中风合并假性球麻痹12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香华  刘晓霞  李燕 《河北中医》2003,25(9):696-697
20 0 0 0 1~ 2 0 0 2 1 2 ,我们采用头针、项针、舌针及常规方法治疗假性球麻痹 1 2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2 4例均依据《现代内科学》[1 ]确诊为中风合并假性球麻痹 ,其中男 72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小 1 9岁 ,最大 82岁 ,平均 ( 60± 1 0 )岁 ;脑出血 1 8例 ,混合性梗死 1例 ,脑梗死 1 0 5例 ;急性期 40例 ,后遗症期 1 0例 ,恢复期 74例。1 .2 病情分级 根据文献 [2 ]将其分为 3级 :轻 :一餐偶有呛咳 ,尚能正常进食 ;中 :一餐有 5次以上呛咳 ;重 :每口都呛 ,甚至不能吞咽 ,要靠鼻饲维持生命。1 .3 治疗方…  相似文献   

10.
糖网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是重要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中西药物治疗。糖网方是我院眼科之协定方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6月我们采用此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0 1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 1例 (190只眼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来自我院内分泌专科及眼科门诊病例。随机分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1例 98只眼 ,男 31例 6 2只眼 ,女 2 0例 36只眼 ;年龄4 9~ 73岁 ,平均 5 7.8± 8.4 5岁 ;病程 0 .5~ 2 5a,平均 10 .35±5 .83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  相似文献   

11.
眼珠灌脓方出自《中医眼科学》之经验方,为治疗眼病凝脂翳属三焦火盛、阳明腑实型的治疗方剂。笔者用于临床,效果较满意。兹介绍如下: 【病例一】刘××,女,48岁,农民。1986年3月7日初诊。于1986年3月4日,因抱柴不慎,被柴叶碰伤眼部、当晚即头眼疼痛.不能入睡,患眼沙涩难睁。曾用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膏、土霉素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检查;患眼沙涩难睁,以致无法进行视力检查。胞睑浮肿,眵多粘稠,白晴混  相似文献   

12.
飞蚊症是患者眼前有黑影随眼球转动而飞舞 ,多由玻璃体混浊所致。目前尚无治疗良方。笔者用彭印高先生发现的全息共振经络系统穴位治疗几例飞蚊症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2例患者中最小年龄 3 7岁 ,最大年龄 72岁 ;男性 4例 ,女性 8例。病程 1~ 1 2年。表现轻者视野内黑点飞舞 ;重者视力下降 ,黑影严重影响视力。2 治疗方法 :取穴 ,“眼明 1号” ,位于第二、三掌骨之间 ,平合谷高度。“眼明 2号” ,位于前臂掌侧 ,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距腕横纹上 5寸。针法 :眼明 1号直刺 0 .5~ 0 .8寸 ,眼明 2号直刺 1~ 1 .5寸 ,针…  相似文献   

13.
眼睑闭合不全是周围性面瘫主要症状之一。近年来 ,笔者运用彭静山教授的穿睑疗法治疗面瘫眼睑闭合不全 5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3例患者中 ,男 3 1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71岁 ;病程最短 2 d,最长 4个月。均确诊为周围性面瘫。2 .治疗方法(1 )取穴 患侧瞳子上下 0 .2寸各一穴 ,瞳子 ,共 3穴 ,其余症状如口角歪斜等按常规取穴。(2 )操作方法 患者闭上眼睛 ,穴位皮肤严格消毒 ,瞳子取 0 .3 5 mm× 40 mm毫针向后斜刺透太阳穴 ,瞳子上下各 0 .2寸 ,两穴先用 0 .2 5 mm× 40 mm毫针与皮肤成 1 5°夹角 ,向目内…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先天性颈肌硬结 ,也叫先天肌性斜颈 ,临床较为常见 ,但一般疗效较差。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为主治疗该病 2 3例 ,获得满意疗效 ,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中 ,男 14例 ,女 9例 ;出生 1个月以内 6例 ,2~ 6个月 8例 ,7个月~ 1周岁 9例。本组病例在治疗前均未见其它先天畸形 ,但每例患侧颈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肿块 ,肿块最小 0 5cm× 1cm ,最大为 3cm× 4cm ,质硬如软骨。2 治疗方法令患儿侧卧 ,固定患侧头颈部 ,局部常规消毒 ,取肿块局部品字形阿是穴 ,用 30号 1寸不锈钢毫针 ,品字形进针约 0 2~ 0 3寸深 ,采用捻转手法 ,…  相似文献   

15.
试论针灸寸     
郭泽新 《国医论坛》2003,18(1):47-48
针灸寸有三 :其一 ,毫针针体长度的毫针寸 ;其二 ,针体刺入腧穴组织内长度的刺法寸 ;其三 ,腧穴定位方法的同身寸。具体论述如下。1 毫针寸针灸临床习用毫针寸的长度单位 ,如 0 .5寸、1寸、1 .5寸、2寸、2 .5寸、3寸、5寸等等 ,其与毫米的对应关系见表 1。究其毫针寸的长度单位是英寸 ?市寸 ?还是什么特殊的寸 ?可能未必有准确的答案。表 1 毫针寸与毫米的换算毫针寸 0 .5 1 .0 1 .5 2 .0 2 .5 3.0 3.5 4 .0…mm 1 5 2 5 4 0 5 0 65 75 90 1 0 0…表 2 英寸与毫米的换算英寸 0 .5 1 .0 1 .5 2 .0 2 .5 3 .0 3 .5…mm 1 2 .72 5 .43 8.1 5…  相似文献   

16.
以中药为主对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多为神经源性。病变可侵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临床上分为单一眼外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眼外肌全麻痹及全眼肌麻痹。从 198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对来自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之单一眼外肌麻痹及动眼神经麻痹共 3 2例进行了中药治疗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病 3 2例中 ,男性 2 4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2~ 5 0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5个月 ;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动眼神经麻痹 8例 ,外直肌麻痹 13例 ,上斜肌麻痹 1例 ,下斜肌麻痹 2例 ,内直肌麻痹 8例。诊断标准〔1〕:主要有 :①复视、头晕 ;②…  相似文献   

17.
蔡××,女,8岁。1991年4月20日诊。患儿于1991年4月7日跳绳时,被橡皮筋弹伤右眼。当即眼不能睁,涩痛难忍。县某医院诊为“右眼钝性伤、动眼神经、内直肌、上斜肌损伤”,治疗10余日罔效。刻诊:右眼珠偏于外上侧,只见1/2黑睛,不能向左、  相似文献   

18.
刘宝芳 《河北中医》2003,25(7):525-525
20 0 2 0 1~ 2 0 0 3 0 1 ,我院针灸科采用穴位透刺并超声中频叠加疗法治疗陈旧性面神经麻痹1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例中 ,男 4例 ,女 6例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年 ,平均 5个月。1 2 诊断依据 一侧面部瘫痪 ,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 ,病侧额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眼裂扩大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斜 ,贝尔征阳性。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 3 治疗方法1 3 1 穴位透刺疗法 用 0 .30mm 1 .5寸毫针从阳白透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 ;用 0 .35mm 3寸毫针从太阳分别透…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术后尿潴留是肛肠病手术后主要并发症 ,笔者采用直刺方法治疗该症 1 6例 ,疗效满意 ,观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6例患者 ,男 8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7岁。病程术后至 1天的 1 0例 ;1~ 2天的 4例 ;2天以上的 2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气海、血海、足三里、曲骨、中极、关元、阴陵泉、三阴交2 .2 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 ,选用 32号 2寸毫升 ,常规消毒后针刺双侧血海穴 1 .0~ 1 .5寸 ,行泻法 ,使患者有酸、麻、胀感、针感到达下腹部 ,直刺曲骨0 .5~ 1寸 ,使针感传至阴部 ,再取中极、关元直刺0 .5~ 1寸 ,阴陵泉、三阴交…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口服他巴唑治疗后引起粒细胞缺乏是近 1年来治疗甲亢过程中出现最多、最严重的并发症[1] ,病情发展迅速 ,死亡率很高。我院2 0 0 1— 2 0 0 2年 5月 ,共收治 2 7例此病患者 ,死亡 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7例中 ,男 2例 ,女 2 5例 ;64岁 1例 ,5 0~ 5 9岁 4例 ,4 0~ 4 9岁 3例 ,3 0~ 3 9岁 1 3例 ,2 0~ 2 9岁 5例 ,1 5岁 1例。白细胞 ( 1 .0~ 2 .0 )× 1 0 9L- 1者 1 6例 ,≤ 1 .0×1 0 9L- 1者 1 1例 ,最低 0 .2× 1 0 9L- 1。粒细胞缺乏在口服他巴唑 2周出现者 7例 ,3周出现者 1 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