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读贵刊发表的论著“伸肘位手法复位U形石膏夹板固定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2 0 0 0 ,16 :2 6 - 2 8)一文 ,很有感想。但我们对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疑义。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在小儿最为常见 ,容易并发肘内翻畸形。肘内翻发生机制与肱骨髁上骨折端的移位、成角畸形有关 ;也与骨骺损伤 ,造成生长差异有关。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尤其是尺偏型 ,肱骨尺侧骨皮质有压缩 ,甚至骨缺损 ,复位时容易发生向桡侧的成角移位 ;并且肢体的重力作用 ,也容易使远端作者单位 :40 0 0 42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手足、显微外科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伸肘位手法复位(U)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方法 在伸肘位肘关节伸屈肌均处于无张力状态,因而也是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与固定的最佳位置.局部血肿内麻醉下,由助手对抗牵引,令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矫正骨折移位.应用(U)形石膏夹板绷带固定,肘关节外翻20°~30°,确使折端桡侧皮质嵌紧,直至骨质愈合.3~4周后去石膏,恢复屈肘活动. 结果 临床应用48例,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为100.0%.经6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的随访,肘关节伸屈功能均恢复正常,无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伸肘位手法复位(U)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达到理想的复位和维持稳定的固定效果,可有效地遏制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3.
陈荣生、林晓生、郑立新等在其所撰写的《伸肘位手法复位U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中华创伤杂志 ,2 0 0 0 ,16 :2 6 - 2 8)一文中 ,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此 ,应给予积极的鼓励。但文中有的观点值得商榷。1.已知 ,肘关节的休息位是在 45°位左右 ,此时的上臂肌张力最小并达到静力平衡状态 ,在小儿的侧卧位睡眠中 ,肘关节的休息位可以很明确地显现。因此 ,文中所述的伸肘位时上臂伸屈肌的肌力最大 ,但无机械效应的说法不妥。小儿的肱骨髁上伸直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伸肘位手法复位-U 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方法 在伸肘位肘关节伸屈肌均处于无张力状态,因而也是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与固定的最佳位置。局部血肿内麻醉下,由助手对抗牵引,令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矫正骨折移位。应用-U 形石膏夹板绷带固定,肘关节外翻20°~30°,确使折端桡侧皮质嵌紧,直至骨质愈合。3 ~4 周后去石膏,恢复屈肘活动。 结果 临床应用48 例,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为100 .0 % 。经6 个月~2 年(平均1 年2 个月) 的随访,肘关节伸屈功能均恢复正常,无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伸肘位手法复位-U 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达到理想的复位和维持稳定的固定效果,可有效地遏制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5.
解答: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下端内外两髁之上2cm以内区域的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决定了该处容易发生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而屈曲型较少见。肱骨髁上骨折多行闭合复位,内或外固定。肱骨髁  相似文献   

6.
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22例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平均年龄8.6岁(3~14岁),其中右侧14例,左侧8例;男16例,女6例。尺偏型19例,桡偏型3例。病程为3 h~14d。参照Gartland分型,Ⅰ型3例,Ⅱ型17例,Ⅲ型2例。全部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辅助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术后复查随访,条件允许时去除石膏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患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6周,平均4.2周。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正常,无Volkm 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复位辅助石膏外固定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既能实现骨折复位和稳固固定的作用,又避免了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对骨折周围血供的进一步破坏,可有效地遏制肘内外翻畸形。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9岁.左侧肘部摔伤后4h入院.体检:左肘关节屈曲畸形,伸直受限,内外侧髁均有压痛,肿胀明显.X线片示左肱骨内外髁骨折(图1、2).入院后左肘部CT及三维重建示:左肱骨内外髁粉碎性骨折(图3、4). 在臂丛麻下行左肱骨髁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先由内侧入路切开,找到碎骨片,但无法找到肱骨内侧髁的骨折面,所见均为光滑骨皮质.追问患者病史,有外伤后再次被动牵拉病史.复阅CT片,考虑为肱骨外髁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经关节腔移位至内髁.做外侧切口,见骨折呈粉碎性改变,局部骨质缺损,将内侧骨片填塞后复位,使用两枚克氏针及一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第二天复查肘关节正侧位片示内侧髁骨皮质光整(图5、6).  相似文献   

8.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由于局部解剖关系 ,骨折端容易移位 ,局部畸形明显。我科从 1985年 7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 689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对其中 68例手法复位困难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68例 ,均为外伤所致。男 5 3例 ,女 15例 ;年龄 3~ 15岁 ,平均 9岁。其中伸直型 67例 ,屈曲型 1例。按McIntyre肱骨髁上骨折分类[1 ] ,其中Ⅱb 17例 ,占 2 5 .0 % ,Ⅲa 3 9例 ,占5 7.4% ,Ⅲb 12例 ,占 17.6%。左侧 42例 ,右侧 2 6例。合并多发性骨折 3例 ;神经损伤 4例 ,其中…  相似文献   

9.
<正>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我科对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采用推拿加埋针的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局部牵拉推拿:患肢前臂伸直位牵拉约2分钟,并用拇,食二指,分别在肱骨外上髁处两侧,按摩皮肤(手法用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宜),发红为止。二、埋针:患处皮肤常规消毒,于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处压一指痕,前臂取放松位,先将环形皮内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移位骨折多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近年来我院治疗12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55例.年龄2~12岁,平均5.5岁.左侧74例,右侧49例.坠落伤94例、跌伤21例、扭伤4例、复合伤4例、伸直型96例、屈曲型24例、粉碎型3例.均为新鲜骨折,全部在电视X光机下行手法复位,前后石膏托固定.住院治疗41例,门诊治疗82例.  相似文献   

11.
肱骨远端冠状面的剪切骨折主要累及肱骨小头及滑车,是一类特殊的肘关节损伤[1],致伤机制是当上肢处于外展伸直位时摔伤,桡骨头的垂直剪切暴力作用于肱骨小头,导致肱骨小头的冠状面剪切骨折,伴或不伴有肱骨滑车的骨折[2].随着对此类骨折认识的深入,发现创伤越严重,此类骨折越容易累及肱骨远端外髁,并导致外髁后外侧壁的粉碎.单独的肱骨小头骨折并不常见,80%的病例累及部分滑车,伴随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达60%[3].对伴有后外侧壁粉碎的肱骨小头骨折固定难度大,通常的外侧钢板或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方式无法达到坚强内固定的要求.对于此类复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医院创伤骨科应用微型钢板重建后外侧壁的支撑,并在肱骨小头前侧附加微型钢板对其进行抗滑钢板固定,形成了坚强的"三明治样"夹心内固定方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2月应用该内固定方法治疗Dubberley 3B型后外侧粉碎的肱骨小头—滑车骨折22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路横切口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优点.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42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前路横切口,内外髁克氏针固定治疗.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6~12岁,平均5.7岁.开放骨折3例.伴其他部位骨折7例,桡神经损伤4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均无尺神经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1h~3d.右侧30例,左侧12例.采用肘前横切口入路治疗骨折,同时行神经、肌肉探查修复.结果 40例获得3 ~32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4周平均3.6周.无一例发生肘内翻畸形,切口无瘢痕挛缩.3个月后肘关节功能评价参照Flynn等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32例,良4例,一般4例,差0例,优良率为90%. 结论 肘前方横切口入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暴露简单,愈后无瘢痕,利于神经、血管及肌肉探查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闭合复位内固定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明显移位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在C臂下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在6周内愈合,关节功能无限制,无明显肘内外翻畸形。1例术后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拔除克氏针后消失,无1例感染。结论移位明显的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容易,但固定及维持复位困难,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虽是首选治疗方法,但石膏或夹板固定不牢固,易出现松动甚至可造成血管及神经损伤,而切开复位更易进一步造成软组织创伤,组织粘连,最终导致关节僵直功能障碍。本组C臂下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治疗移位明显的肱骨髁上骨折避免了上述缺点,而且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4.
1990年8月~1996年8月,我们采用拇指定位法切开整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88例,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53例,女35例;年龄3~15岁,平均7.3岁。右侧63例,左侧25例;伸直型58例,屈曲型23例,骨块分离外翻旋转肘关节脱位7例。受伤7d内44例,8~14d35例,15~21d9例。合并髁间骨折27例,肱动脉受压6例,正中神经麻痹3例。手法复位后夹板和石膏固定失败46例,其中肘周围皮肤水疱、感染34例。1.2 手术方法 根据小儿年龄及配合情况,采用全麻或臂丛麻醉。以右肱骨髁上骨折为例,患儿平卧,右上肢外展,充气止血带下施术。选肘内侧肱骨髁上…  相似文献   

15.
病例资料 男 ,43岁。右肱骨中下1 / 3段粉碎性骨折 ,右尺骨上段横行骨折 ,正中神经损伤 ,骨折内固定后 6个月余 ,来我院就诊复查。体检 :右肘窝上方有一硬性突起 ,不移动、无压痛 ,软组织无明显肿胀。X线检查 :右肱骨髁上方 5cm处有一骨性突起呈鸟嘴状 ,长约 1 .0cm ,基底部宽约 1 .5cm ,与骨干垂直 ,尖端细指向肘关节 ,无软骨帽 ,骨质结构正常。右肱骨髁上 1 0cm处钢丝、螺钉内固定 ,骨折线模糊 ,尺骨上段克氏针内固定。X线诊断 :右肱骨髁上突 (图 1 )。肱骨髁上突是发生于肱骨的先天性解剖变异 ,较少见[1 ,2 ] ,属于一种退化结构[3] ,有…  相似文献   

16.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损伤之一。我院从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间 ,采用“Z”形切口 ,开放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10 0例 ,经 3个月至3年的随访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男 6 5例 ,女 35例 ,年龄 311岁 ;闭合骨折 98例 ,开放性骨折 2例 ,伸展型尺侧移位 78例 ,桡侧移位 12例 ,屈曲型 10例。受伤时间 :最短 2h ,最长 2个月。新鲜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 6 5例 ,陈旧性骨折35例。左侧 6 8例 ,右侧 3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 3例。1 2 手术方法 臂丛 +基础麻醉 ,上臂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加桡侧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儿童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61例,男性47例,女性14例;年龄3~13岁,平均8.5岁。摔伤55例,道路交通伤6例。其中闭合性骨折59例,开放性骨折2例;右侧50例,左侧11例;伸直型57例,屈曲型4例。应用肱三头肌两侧小切口入路,桡侧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术中置管引流,术后无需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在门诊摄X线片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0个月。X线片显示61例均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无肘内翻畸形发生。根据Flynn评定标准,优42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5%。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加桡侧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平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06至2014-08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65例资料。按照肱骨远端骨折AO分型:C1型24例,C2型32例,C3型9例;手术选用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采用平行加压钢板内固定,强调最大限度地固定远端骨折块、并在骨折髁上水平进行加压的治疗原则。结果 6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0周,平均16周;康复使用CPM机进行有计划的肘关节锻炼;按照MEP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37例,可6例,差2例,总优良率87.6%。并发异位骨化(HO)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尺神经牵拉伤2例,伤口轻度感染延期愈合3例。结论 平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提供了良好的力学稳定结构,使骨折内固定坚固、可靠,允许肘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练习,肘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町吸收棒内固定治疗陈旧性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为2mm或1.5mm的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棒治疗陈旧性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经肘后正中“S”形切口,从肱三头肌两侧暴露,外侧由肱三头肌、肱桡肌间隙进入,内侧由肱三头肌与肱肌间隙进入,不破坏肌纤维及伸肘装置。切开复位后2~3枚钉棒内固定,术中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行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4周,2~3周后间断拆石膏进行关节功能训练,每3~4周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56例得到完全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3~36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38例,无术后骨折再移位。骨折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无Volkmann缺血性挛缩、骨化性肌炎及继发性尺神经损伤,发生肘内翻畸形3例;术前检查有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均在2个月内恢复,无后遗症;按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本组优4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4.6%。结论PDLLA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靠,效果理想,不影响骨骺发育。因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内固定,患者家属乐于接受,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郑文忠  黄令坚 《人民军医》1998,41(4):192-193
1990~1996年,我们采用手术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85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66例,女19例;年龄2~12岁,平均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h~6d。跌伤57例,高处坠落伤23例,交通事故伤5例。闭合骨折77例,开放骨折8例。左侧50例,右侧35例。伸直型骨折72例(84.7%),其中尺偏型58例(68.2%),桡偏型14例(16.5%);屈曲型骨折13例(15.3%),其中尺偏型11例,桡偏型2例。合并伤:肱动脉受压5例,尺神经损伤2例,正中神经损伤4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臂丛阻滞麻醉或氯氨酮分离麻醉。取肘外侧切口,显露肱骨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