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已有报告,人类T淋巴细胞膜上的E受体,经45℃加热或胰蛋白酶的消化可以脱落,但与人转移因子(TF)共同温育之后可使之恢复。刘庆良等用Ea花环试验同样证明了这一规律。五年来,我们观察到,脐血T淋巴细胞具有低水平的E花环值,但经TF或胸腺素处理后可显著增高,并以此作为评价TF产品质量的指标。TF的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体外胸腺素生物活性测定方法——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并初步小结了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疫病、病毒感染以及正常健康成人中的测试情况:1.胸腺素浓度与花环形成率之间呈现剂量相关的关系。2.在一些原发或继发的细胞免疫缺损患者中,胸腺素可使患者的花环形成率恢复或接近正常。3.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或自然花环形成率正常者,其淋巴细胞在体外与胸腺素共同温育后,花环形成率并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病理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存档的113例石蜡包埋子宫内膜标本进行分类,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进行LIF和MIF蛋白的检测。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MIF表达呈上升趋势,增生性内膜及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01),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LIF表达呈上升趋势,增生性内膜及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中,MIF表达随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上升。结论推测MIF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尚不能推测LIF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从猪脾联合制备转移因子与淋巴细胞抑制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析及分级沉淀等技术从猪脾同时制得了转移因子(TF)和淋巴细胞抑制因子(LIF)。在实验浓度5μg/ml,50μg/ml,100μg/ml下,LIF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转化具有抑制作用。其主要组成为多肽及微量核酸类物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证明它是不均一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混合花环试验(Zy-C+E)结合ANAE染色法测定了30名献血员外周血T、B、N、D四群淋巴细胞的ANAE活性,以探讨ANAE活性与T细胞的关系.结果证明绝大多数(88.55±2.5%)T细胞(E花环形成细胞)ANAE阳性,E花环形成率(65.1±4.4%)与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65.3±4.5%)呈明显正相关(γ=0.82,P<0.0005).鉴于ANAE染色法简便易行,因此,可作为检测T细胞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由于对淋巴细胞的深入研究,使我们了解到细胞免疫与恶性肿瘤,器官(组织)移植、自身免疫病以及某些传染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与某些疾病发生发展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国内外己广泛采用绵羊红细胞与T淋巴细胞形成自然花环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来检测细胞免疫水平。现己明了E花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胃癌组和各对照组中自身花环形成细胞(ARFC)活性E花环形成细胞(EaRFC)、29℃E花环形成细胞(E29RFC)、总体E花环形成细胞(EtRFC)、PHA激发淋巴母细胞转化(PHA-LBT)和PHA激发皮肤迟发变态反应(PHA-皮试)的差异,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分析了胃癌分型、分期和手术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初步认为ARFC分化成熟异常可能是胃癌患者出现免疫紊乱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20名深部白念珠菌感染病人(活动期或好转期)以及16名其他病种患者。25名健康人和20份脐血进行了特异性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LMIT),除白念珠菌感染活动期及脐血的移动指数(MI)小于0.8外,其余的MI均大于0.8。作者同时又对白念珠菌感染者中的15例测定了非特异抗原PHA的MI,结果无论活动期或好转期均小于0.8。作者认为特异性LMIT比较敏感,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深部念珠菌病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 1979年Ludek等报道,应用纯化结核菌蛋白(PPD)做特异性抗原,了解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简称LMIT)结果与肺结核病人体内结核菌消长的关系。我们采用旧结核菌素(OT)做特异性抗原诱发LMIT,比较肺结核病人与正常人的移动指数(MI),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的MI变化,探讨痰菌转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LIF对某些白血病细胞具有增殖抑制、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作用,白血病患者LIF体内表达与患者的病情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受很多因素影响。LIF在白血病诊断及治疗中也有一定应用前景,作者检索了本领域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对LIF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牙周改建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与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24只6—7周龄雌性Wistar大鼠,每只大鼠上颌左右两侧分别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建立大鼠实验性牙移动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加力后3、7、14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LIF和LIFR在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对各组LIF和LIFR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LIF和LIFR在正常牙周膜中表达较弱,且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之中,加力后,实验组表达显著增加。且LIF和LIFR各天之间表达强弱各不相同。在压缩侧,LIF和LIFR的表达在第14天最强,其中LIF第14天的表达显著高于第7天(P<0.05);LIFR在第14天的表达亦显著高于第3天(P<0.01)和第7天(P<0.01)。在牵张侧,LIFR在第14天表达最强,且比第3天和第7天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而LIF表达在各天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LIF和LIFR的表达呈规律性的变化,参与了牙齿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障碍,其免疫功能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应用E花环形成(rosetting)试验测定人外周血T细胞,以羊抗λIgG荧光抗体标记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观察B细胞的SmIg~ 百分率及“成帽”(Capping)现象,并用刀豆球蛋白(ConA)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凝集反应(aggregation)和PHA皮试等方法,对60例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男性41名,女性19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其受体(LIFR)与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例非孕组和36例输卵管异位妊娠组输卵管组织中LIF和LIFR的表达水平,半定量分析其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无论是在输卵管腺上皮还是间质中,LIF在非孕组和异位妊娠组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但是在输卵管腺上皮中,LIFR的表达异位妊娠组高于非孕组(P < 0.05);而在间质中,LIFR的表达输卵管妊娠组明显低于非孕组(P < 0.01)?结论:LIFR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IFmRNA在8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IFmRNA表达率在食管鳞癌中为85%(68/80),而在正常食管组织15%(15/80),有显著性差异(P<0.01).MIF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MIFmRNA的高水平表达说明其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并将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用~3H-TdR掺入法观察了不同稀释度的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提取液(TEMG)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5稀释度的TEMG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人淋巴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而对正常未经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无影响,当稀释度为1:500时,TEMG对PHA诱导的人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提示:TEMG有人胚胸腺素类物质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0(IL-2、10),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儿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28例哮喘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产生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了NOI、L-2、和TNF-α的水平,并研究了重组人IL-10(rhIL-10)对PBMC体外诱生NOI、L-2、和TNF-α的调节作用。结果:(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及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10水平均比正常儿低(P<0.05);(2)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及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NO水平均升高(P<0.05~0.01),而在缓解期恢复正常(P>0.05);(3)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2和TNF-α水平升高(P均<0.01);(4)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10水平与IL-2和TNF-α呈负相关(r=-0.319,P>0.05);(5)IL-10能明显抑制PHA刺激的哮喘患儿PBMC诱生NOI、L-2和TNF-α,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哮喘发作时IL-10分泌及释放减少,NOI、L-2和TNF-α升高,rhIL-10对PHA刺激的哮喘患儿PBMC体外诱生NOI、L-2和TNF-α呈负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临界休克量内毒素血症小鼠表现出耸毛、萎糜、活动减少、反应迟钝、厌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存活者在第3日症状基本消失,此时作免疫系统检查可见:胸腺萎缩;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粒细胞数以及全血白细胞吞噬指数均显著降低;总E花环%和活性花环%明显减少;T淋巴细胞对PHA的分化增殖反应减弱,特异和非特异免疫系统均受到损伤。此时再用灵敏度为1ng/ml的鲎试剂已不能检出血中有注入的内毒素存在,说明第3日检出的免疫系统各项变化是内毒素损伤作用的后效应。用半临界休克量内毒素或与内毒素等量的生理盐水未引起小鼠任何异常反应,提示内毒素损伤免疫系统有一阈量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标本和80例食管癌旁组织中MIF的表达水平.结果 MI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增加,并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MIF在癌旁组织的黏膜生发层细胞中表达也有少量的增加.结论 MIF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周期,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食管鳞癌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淋巴细胞的伸瘤现象进行描述,并探讨伸瘤的一些影响因素及伸瘤运动与淋巴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PHA、IL-2、a-CD3、PHA+IL-2预刺激后与口腔上皮癌细胞混合作用。于倒置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淋巴细胞的粘(伸)瘤情况;取混合细胞经冷丙酮固定并Gimasa染色后在镜下观察淋巴细胞与瘤细胞作用情况,并于1、2、4、6h,取混合淋巴细胞于扫描电镜下观察伸瘤运动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 与未预刺激组比较,PHA组能提高粘瘤指数,IL-2、a-CD3、PHA+IL-2均能提高淋巴细胞的粘(伸)瘤指数,以PHA+IL-2对粘(伸)瘤率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电镜下发现在粘(伸)瘤运动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形态也发生变化。结论 淋巴细胞预刺激能促进伸瘤运动的发生,伸瘤运动可能是淋巴细胞的一种杀伤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用淋巴细胞促凝血活性法(LPCA)动态观察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淋巴细胞对灭活EHF病毒及PHA的细胞免疫反应,同时用EHF25-1McAb-FITC检测患者白细胞病毒抗原,探讨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侵犯免疫细胞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