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君子汤     
<正>六君子汤原载于明代虞抟的《医学正传》,是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的代表方剂。方药组成:人参9克,炙甘草9克,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4.5克,半夏4.5克。上药制为细末。每服9耀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亦可取饮片直接用水煎服。本方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的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如:1、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  相似文献   

2.
二陈汤是一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方剂。小儿生长发育,全赖脾胃的纳化濡养。脾为湿土,喜燥恶湿,脾虚失运则水湿内生,日久聚液成痰,而生诸症。二陈汤加减运用适当,可以用于临床相关病证。 【咳嗽】张×,女,7岁.咳嗽近二月,痰多色白,时感气短,纳呆食差,苔白腻,脉滑数。证属肺脾气虚,痰湿上泛。治拟健脾燥湿,止咳化痰。方予:广陈皮,法半夏、川厚朴各6克,炒党参、炒白术、云茯苓各8克,炙甘草、浙贝母,秋桔梗各6克。3剂后,咳嗽减轻,胃纳亦增,守上方去厚朴,加炒二芽各8克,又服3剂。  相似文献   

3.
咳嗽的食疗     
<正>青盐陈皮《本草纲目拾遗》主治:痰湿犯肺而致咳嗽痰多,痰白而稀等症。配方:陈皮250克,甘草、乌梅肉、川贝母各30克,青盐24克。将陈皮水浸一日,轻刮去浮白,放竹筐内用滚沸开水淋三四次,复用冷水洗净,晒至半干,再用甘草、乌梅肉煎浓汁拌晒,待其酥散,入川贝母、青盐共研为细末,拌匀,晒干收贮待用。每服6~10克,日服二、三次。方中陈皮燥湿化痰而止嗽;川贝母则散结化痰止嗽;甘草补中健脾,祛痰止咳;青盐降逆消痰而善治胸中痰癖;乌梅肉酸温敛肺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邵长荣教授运用健脾燥湿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re,COPD)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COPD脾虚痰湿证型的病因病机,总结健脾燥湿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辨施要点,阐述经验方平咳化痰汤的组方及分析临床典型案例。[结果]邵教授认为痰湿为COPD反复发作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脾虚为本,痰湿为标;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健脾燥湿法为标本同治,临床疗效佳。[结论]邵长荣教授运用健脾燥湿法治疗COPD,临床上行之有效,值得广大医者借鉴。  相似文献   

5.
二陈丸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方中姜半夏为主药,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辅以陈皮理气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和中化饮;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佐使,诸药相合,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而黏、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症.此药能祛湿、消痰,使气机通畅,脾得健运,上述诸症可解.此药为水丸,50粒重3克,每袋装9克,口服,每次6~9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此药还有和剂,口服每次15毫升,日服3次.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全球性疾病。其发生多由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素体痰湿过重等原因,进而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脾为生痰之源,而痰湿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病理表现。从脾为生痰之源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并通过总结临床运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阐明脾失健运,痰湿内阻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病机,为临床运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儿脾常不足,长夏季节多湿邪为病,湿邪困脾,阻滞气机,肺气不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痰湿咳嗽多难治,易迁延至久咳,小儿长夏久咳治宜健脾燥湿。常用药有太子参、山药、扁豆、藿香、佩兰等。  相似文献   

8.
张芳兰 《吉林医学》2012,33(11):2326-2327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二陈汤加味治疗小儿痰湿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二陈汤加味(半夏、陈皮、茯苓、桔梗、杏仁、川贝、莱菔子、白术、甘草)治疗小儿痰湿咳嗽130例。结果:痊愈10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治愈率83%,总有效率95%。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小儿痰湿咳嗽达到了健脾燥湿、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申素萍  陈培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87-3488
黄连温胆汤是由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温胆汤演绎而来,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方中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安神定志;黄连泻心火,燥痰湿[1],可治疗辨证为痰热为患所致各种临床病证。  相似文献   

10.
异病同治法治疗痰热内扰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温胆汤是由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温胆汤演绎而来,治法以清热化痰为主,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温化痰;枳壳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竹茹清热化痰;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安神定志;黄连泻心火,燥痰湿,可治疗各种痰热内扰为病机的临床各系统病症.  相似文献   

11.
咳嗽的食疗     
<正>青盐陈皮《本草纲目拾遗》主治:痰湿犯肺而致咳嗽痰多,痰白而稀等症。配方:陈皮250克,甘草、乌梅肉、川贝母各30克,青盐24克。将陈皮水浸一日,轻刮去浮白,放竹筐内用滚沸开水淋三四次,复用冷水洗净,晒至半干,再用甘草、乌梅肉煎浓汗拌晒,待其酥散,入川贝母、青盐共研为细末,拌匀,晒干收贮待用。每服6~10克,日服二、三次。  相似文献   

12.
金元四大家论治咳嗽各有特色:刘完素主张治咳先治痰,治痰先治气;张从正认为嗽分六气,毋拘以寒;李杲认为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朱震亨认为嗽分五类,阴虚尤多。在病因上,刘完素、张子和偏于外感六气致咳,李东垣、朱丹溪偏于内伤脏腑致咳。四者皆注重痰湿对咳嗽的影响,但河间以枳壳、陈皮降气祛痰,子和以瓜蒂散等涌吐痰涎,东垣以补中益气汤补脾化痰,丹溪以二陈汤燥湿化痰,以知母、贝母、瓜蒌清金化痰。  相似文献   

13.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的常见症状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多见。发生原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咳嗽常见风寒、风热两种,内伤咳嗽多分痰热、痰湿、阴虚咳嗽三类。本文收集了26个验方,供参考。1.一枝黄花12克,大蓟、桔梗各6克,枇杷叶10克,水煎服,1日3次。2.棉花根16克,鱼腥草30克,冬瓜仁14克,桑根皮12克,水煎服,1日数次。3.雪梨皮3个,荷叶20克,金樱子、竹叶、鸡矢藤各12克,虎杖6克。将药物煎后,调拌蜂蜜冲服,1日数次。4.萝卜汁、荸荠汁各60毫升,炖温服。用于痰热咳嗽。5.紫苏叶、陈皮各10克,白萝卜片12克,水一碗,煎成半碗,…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多由于长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或脾胃素虚,运化失健,痰湿内生,脂由痰化,沉积于肝,遂成本病,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为治疗大法,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李元聪教授中医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经验。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舌下腺囊肿分为脾虚痰凝和痰湿胃热两型,分别治以健脾和中,燥湿化痰,予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清热消肿,燥湿化痰,予二陈汤合清胃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补肺阿胶散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停。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嗽哽宁。 本方由蚧粉炒阿胶45克.,0兜铃、炙甘草、炒鼠牯子(即牛蒡子)各30克,卉『_一(大皮尖)2 l电,糯水30克,其六味药组成,研为细末,成人每次用3()丸,小儿每次川3~6克,水煎服、治疗肺虚囱火,咳嗽痰燥,不易咯出,咽巾气哽的证候一、方用阿胶滋肾水、清帅火、补阴益m,,1J兜铃清热降火,鼠粘子润肺滑痰,夼仁润肺化痰、降气止咳,甘草、糯米补益脾胃而保肺 』:足,能清热顺气、生津润肺燥.使咳嗽和气哽都得以发宁口J兜铃牛蒡子补肺阿胶散  相似文献   

17.
孙晓旭  马淑霞  管志伟  丁樱 《中医学报》2020,35(6):1237-1239
丁樱教授根据小儿"三不足、二有余"生理特点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中医经典理论,认为脾虚湿困,痰湿内蕴,上扰于肺是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机,治疗主张"运脾泻肺,肺脾同治",脾转枢之机恢复,脾胃健运,气机升降如常,痰湿酿生无源,阻断痰液生成,则气道通畅,肺中痰自除,肺脏清灵,咳嗽渐平。在临床诊治中,对慢性湿性咳嗽患儿多运用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人参五味子汤、升阳益胃汤加减。  相似文献   

18.
二陈汤出自《和剂局方》,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的(原书有乌梅、生姜,现多不用),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基础方,临床常用治诸般痰湿之证。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药;陈皮理气化痰和中,与半夏同用去痰湿,畅气机,和胃气,为臣药;二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甘草和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人常见的眩晕多为中枢性眩晕,多与动脉硬化、颈椎病或血管弹性减低等病因相关。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1郾无风不作眩由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所致。临床表现为头昏脑涨、眩晕、耳鸣、口苦咽干、血压偏高、烦躁易怒,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宜平肝熄风、健脾化痰。处方:川牛膝、夏枯草、夜交藤、杜仲、钩藤各15克,石决明30克,白术、黄芩各10克,天麻12克,柏子仁、姜半夏各9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2郾无痰不作眩多因饮食失和,脾胃功能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胸闷恶心、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耳鸣、汗出等症。治疗宜化痰祛…  相似文献   

20.
康志媛  李真 《中医学报》2016,(12):1904-1907
李振华教授根据《黄帝内经》及相关理论,抓住"女子以血为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主健运的生理特点,确定脾失健运、脾失统摄及脾虚下陷是经、带、胎、产诸症的基本病机。确立以健脾法为主治疗妇科病的思路与方法,具体方法为:采用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止血治疗崩漏;采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治疗闭经;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止痛治疗痛经;采用健脾疏肝、清心豁痰治疗脏躁;采用补肾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活血治疗不孕症;健脾益气燥湿治疗带下病;采用益气摄血、养血活血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