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心电图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24小时Holter检查。全部患者经病史、体检、常规心电图和体位性低血压试验等均未发现晕厥的直接原因。结果146例患者经Holter检查,55例(37.67%)出现心律失常,25例(17.12%)出现晕厥发作,22例(15.06%)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心电图RR间期有一定的相关性。25例晕厥患者中,RR间期≥3.0秒者共57次,其中31次发生晕厥;而RR间期<3.0秒者256次,无1例发生晕厥(P<0.01)。结论一些不明原因晕厥的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Holter检查对不明原因晕厥的病因诊断仍然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20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320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116例(36.25%)出现严重心律失常,60例(18.75%)出现晕厥发作,46例(14.37%)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R-R间期的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比较,探讨远程心电监测(REM)应用于心律失常诊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142例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慌、头晕、晕厥患者,3个月内每例酌情行REM一周至1个月,监测期间每天定时以及有症状时进行REM,随访期3个月内每例患者至少行3次ECG检查。其中72例同期进行了Holter检查,比较REM与ECG以及Holter对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42例行REM的患者中有10例脱落,REM共产生出6 945份有效心电图,132例有效病例中REM与ECG分别检出105例(79.5%)及76例(57.6%)患心律失常,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别检出30例(22.7%)及26例(19.7%)患者心电图存在ST-T改变(P>0.05),其中Holter检查的72例患者中,REM与Holter分别检出62例(86.1%)及52例(72.2%)心律失常患者(P<0.05);同时分别检出21例(29.2%)及25例(34.7%)患者心电图存在ST-T改变(P>0.05)。结论 REM能及时准确诊断各种心律失常,诊断正确率几近100%,对院外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ECG和Holter。  相似文献   

4.
心源性晕厥是高原低氧条件下老年人突发晕厥的常见原因。本文通过对临床确诊为心源性晕厥的住院老年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回放分析,探讨高原地区老年人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老年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不明原因老年晕厥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对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心源性晕厥比例为48.08%,食道电生理检查后心源性晕厥比例为59.62%,其余40.38%患者考虑为其他因素导致晕厥。结论动态心电图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均可有效对心律失常引起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而且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高危心电图的具体表现.方法 对29例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29例患者均发生了较严重的心律失常,晕厥15例,R-R间期小于3.0s者无晕厥表现,R-R间期大于3.0s者出现晕厥表现.结论 心律失常尤其是慢性心律失常是造成心源性晕厥的主要原因,一般具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获得可靠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房颤动伴晕厥患者心电图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回顾性分析19例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晕厥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资料,探讨心电图特点,以及与临床转归的重要关系。方法 分析两年来入组患者的心电资料及晕厥发作时的相关心电图。结果 全组19例患者,16例晕厥系房颤伴缓慢心室率引起,平时就有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表现;2例晕厥为突发室颤所致;1例晕厥原因不明。心率缓慢组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多。结论 本文资料显示,房颤伴心室率缓慢的患者有较高的晕厥及脑梗死的发生危险,房颤是室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房颤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电话传输远程心电监测(TTEC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756例患者接受TTECG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57例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结果进行比较;②监测起搏器工作状态18例、随访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2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29例、外科手术前监测心律失常52例。结果疑诊心律失常636例中541例明确诊断,阳性诊断率为85.1%;发现高危室性心律失常55例;其中先后进行TTECG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7例患者中,TTECG确诊49例(86.0%),动态心电图确诊38例(66.7%),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发生晕厥33例患者中11例明确诊断,阳性率为33.3%,而24h动态心电图仅发现4例,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TECG对于偶发心律失常,尤其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晕厥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明显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Holter和普通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300例冠心病病人,分别做12导联Holter(动态心电图)和普通12导联心电图,统计两组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类型的人数,以及心肌缺血阳性的人数(包括有症状缺血与无症状缺血的人数),并统计分析Holter组和ECG组间的差异。结果 1心律失常特征:普通心电图组阳性187例,阴性113例,阳性率62.3%,Holter组阳性256例,阴性44例,阳性率85.3%,尤其二联律、三联律、成对的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短阵室上速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ter组整体上心律失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肌缺血:ECG组心肌缺血阳性166例,阴性134例,阳性率52.3%,无症状缺血20例,阳性率6.7%。Holter组心肌缺血阳性248例,阴性52例,阳性率80.2%,无症状缺血215例,阳性率71.7%。Holter组对心肌缺血,尤其无症状缺血的阳性率,要显著高于普通心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ter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故Holter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动态心电图确诊心源性晕厥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例有晕厥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5例晕厥发作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发现3例发生了3.0s以上的窦性停搏,2例发生了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均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植入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防止了阿-斯综合征和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和分析不明原因性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不明原因性晕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并根据患者监测期间是否出现晕厥发作将其分成晕厥组(8例)和无晕厥组(12例),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监测期间,共发现13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5.0%,其中包含6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博、4例窦房传导阻滞、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晕厥组患者各种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R-R间期均明显高于无晕厥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R间期3.0s者,无1例发生晕厥。结论心律失常是引发不明原因性晕厥再次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不仅能明确不明原因性晕厥患者的病因,还能检测其R-R间期长度,因此,其检出结果能作为指导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心数据库远程动态心电(TTECG)检测资料与普通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本院心脏远程监护中心进行TTECG检查与Holter检查的病人,从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各26 625例患者。结果 TTECG正常3 678(13.83%),心律失常者22 914(86.17%),其中3例患者死亡,分别是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交界性逸搏(1例)。Holter正常3 736例(14.06%),心律失常22 834例(85.94%),其中15例患者死亡,分别是室性心动过速(4例)、病窦综合征(7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结论TTECG检测的优势为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预警治疗,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3.
晕厥是一种暂时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临床上 ,常遇一些晕厥或反复晕厥的患者病因诊断较为困难。我们对 10 0例晕厥病人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 ,以期为心源性晕厥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意义的资料。1 资料与方法本文 10 0例患者 ,经病史、体检、心电图、脑电图、CT等检查均未发现晕厥的直接原因。其中男 61例、女 3 9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 :A组 3 2例 (40岁以下 ) ,B组 40例 (41~ 60岁 ) ,C组 2 8例 (60岁以上 )。检查前 1W停服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每个病人均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率的比较采取X2 检验。2 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长时程动态心电图Smartpatch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临床表现为晕厥、黑矇、心悸的30例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Holter)后未明确诊断或未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后使用Smartpatch记录14天,统计首次出现有症状和无症状的心律失常时间、并比较第1天、前7天、整个周期的心律失常阳性率之间差异及佩戴的舒适程度。结果 30例Smartpatch诊断出25例存在心律失常,而Holter检出6例(阳性率83.33%vs 20%,P<0.05)。首次出现症状性的心律失常时间平均3.46天,首次记录到的无症状心律失常时间为6.13天。前7天检出阳性率明显大于第一天[63.33%(19/30)vs 16.67%(5/30),P<0.001],但和整个监测周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33%(19/30)vs 83.33%(25/30),P=0.26],佩戴Smartpatch体感更舒适。结论 Smartpatch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诊断率明显高于Holter检查。第1周的监测时间窗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延长监测时间仍可以有重要的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S-SP-A-01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心电图质量:包括记录的实际有效时长百分比,发生干扰的时长,不可读心电图记录时长,探讨患者的医从性及使用后额外检出心律失常事件数。方法选取患者21例,行NS-SP-A-01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在此期间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对比其在心律失常上的检出率及安全性、便携性、舒适性/额外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 NS-SP-A-01记录仪在心律失常不良事件(大于3s的长间歇)检出患者5例,而Holter在大于3s的长间歇检出患者0例。NS-SP-A-01记录仪检查总时长(359.6±21.3)h,有效时长(305.1±29.3)h,有效时长百分比(84.8±5.9)%,Holter检查总时长(21.7±0.8)h,有效时长(21.1±1.7)h,有效时长百分比(92.2±6.4)%。NS-SP-A-01记录仪记录的心电信号图像清晰,患者佩戴无不适,医从性良好。结论 NS-SP-A-01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操作方便、合理、安全、有效、心律失常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6.
<正> 动态心电图是美国物理学家Norman J·Holter于1957年发明的,故又称Holter心电图,简称Holter,现在一般称为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AECG检出的心电信息量远大于普通心电图,尤其是对短暂性心律失常的捕捉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普通心电图是不可比的。AECG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和常规心电图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及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和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14%和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患者心率6:00~12:00较高,0:00~6:00较低。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获得的检出率,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男性,68岁,反复发作晕厥4年入院。既往诊断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入院后多次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均未发现与晕厥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造影示3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因病变严重难以行血运重建治疗)。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正常,心室程序刺激未诱发出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脑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拟行植入式动态心电图检查,选用美敦力公司Reveal XT 9529型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先用常规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然后采用动态心电图系统再次进行检查,24 h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采用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阳性34例(56.67%),低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具有明显优势,它可检测出患者任一时间点的冠脉缺血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和频率,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源性晕厥或猝死发作相关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12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者行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 120例中55例(45.8%)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检出晕厥发作或猝死共27例;其中21例(17.5%)晕厥发作和3例(2.5%)猝死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心室停搏(R-R间距)>3.0s及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3例晕厥时未记录到任何心律失常.结论 12导联DCG检查可为心源性晕厥或猝死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