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下食管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气囊扩张和外科手术,气囊扩张治疗因疗效肯定、创伤小而应用最为广泛。我们于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在内镜直视下,应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7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吞咽时不能充分松弛,严重影响食管排空,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扩张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一、对象:选择1997年8月~1999年12月我院消化专家门诊诊断,并经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证实贲门失弛缓症39例,男24例,女15例。男女之比1.6:l,年龄18~70岁,平均40.05±10.l岁,随机分组。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外科组19例行…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吞咽时不能充分松弛,严重影响食管排空,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扩张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一、对象:选择1997年8月~1999年12月我院消化专家门诊诊断,并经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证实贲门失弛缓症39例,男24例,女15例.男女之比1.6:1,年龄18~70岁,平均40.05±10.1岁,随机分组.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外科组19例行Heller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旨在评价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价值。6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接受气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前26人(40.6%)不能进某些固体食物,38人(59.3%)只能进半流质,1人(0.01%)只能进流质。每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一次,4次为一疗程。第一次气囊扩张治疗后,54人(84.4%)吞咽田难症状消失,第二次气囊扩后64人(100%)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本研究表明,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张泰昌沙忠芬张丽萍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顽固,一般保守治疗多难以奏效。我院应用气囊扩张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990年11月~1995年3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57例,全部...  相似文献   

6.
从1992年至2002年笔者采用内镜自制气囊扩张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前后进行食管测压,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扩张疗效的关系。方法: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7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钡餐、内镜和食管测压确诊,并在确诊后行气囊扩张。17例扩张治疗前、治疗后3天以内及3月,10例治疗后1年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测压指标。结果:(1)扩张后患者的下状明显改善,且持续1年(P〈0.01)。(2)扩张后3天及3月LESP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评价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价值。6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接受气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前26人(40.6%)不能进某些固体食物,38人(59.3%)只能进半流质,1人(0.01%)只能进流质者。每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一次,4次为一疗程。第一次气囊扩张治疗后,54人(84.4%)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第二次气囊扩后64人(100%)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本研究表明,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水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姚兴廉我院自1992年9月至1993年6月诊治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通过观察内镜水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并观察食管钡剂排空和评价疗效。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贲门失弛缓症7例,男2例,女5例;年龄25岁~48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气囊扩张。术后1周内行X线钡餐检查,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检查1次。结果 所有病人在术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随访结果表明,在3、6、12个月随访期内,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1.7%(11/12),90%(9/10)、83.3%(56)。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缓解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组病人扩张术后虽然有局部粘膜撕裂、渗血等并发症,皆可自行缓解,未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较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气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探讨食管压力测定在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中的作用。方法:予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前后行食管压力检测,分析食管下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扩张后,21例患者的吞咽困难和反流症状消失。与扩张前相比,扩张后LES长度无显著差异,LES静息压和LES残余压显著降低(P〈0.01),LES松弛率显著升高(P〈0.05)。扩张后食管体部同步收缩波和吞咽蠕动波消失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无显著差异,继发性收缩波和食管体部静息压高于胃内静息压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气囊扩张术能显著提高LES松弛率,降低LES静息压、LES残余压、食管体部静息压和继发性蠕动波的发生率,迅速缓解患者症状。食管压力测定对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内镜下短期放置特制可回收防反流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12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气囊扩张组63例;特制可回收食管支架组6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有效率、吞咽困难症状评分、食管宽度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期间吞咽困难症状较前均明显改善(P〈0.05),气囊扩张组治疗1个月、6个月、1年后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100.0%,96.7%,91.5%,食管支架组治疗后同期有效率为100.0%,98.0%,97.1%.(2)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两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食管支架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程度优于气囊扩张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最狭窄处均较前明显增宽、食管最宽处均较前明显缩小(P〈0.05),且食管宽度变化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气囊扩张组1例发生食管穿孔,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食管支架组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肉芽组织增生,2例发生支架移位,1例患者发生支架脱落.(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支架组住院费用高于气囊扩张组(P〈0.05).结论 与内镜下气囊扩张比较,特制可回收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与其相似,但远期疗效更优,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4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注射肉毒毒素治疗,B组用小气囊扩张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3个月和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下食管插约肌的压力(LESP)、松弛率(LESRR)。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和1年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LESP、LESRR的差值,注射肉毒毒素组均高于小气囊扩张组;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高,且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14.
食管失弛缓症属食管原发性运动异常,以食管体蠕动丧失和松弛损害为特征。治疗目的在于减少食管胃连接处(贲门)的阻力。本研究比较气囊和金属扩张器治疗食管失弛缓症后一年临床及测压结果。 方法:41例经临床、放射、内镜和测压检查确诊的病人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7例接受气囊扩张治疗,24例接受金属扩张治疗。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杨小梅 《内科》2010,5(2):218-2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失贲门弛缓症的术后护理进展。方法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术前、术中,特别是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32例患者应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3次后成功率100%,无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失弛缓症方法安全有效,为患者延长寿命,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休息及严密观察并发症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使用特制气囊行气体加压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已日趋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我们通过内镜直视下食管下段扩约肌气囊扩张术治疗了38例症状性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勿需X线透视。使用改良Gruntizig型气囊(微孔30mm)在贲门部加压扩张成功地治疗了38例晚期失弛缓症。其中男性11例,女性27例,年龄13~52岁。每例患者扩张3~5次。38例共行137次扩张。平均每例3.6次。充气压15~  相似文献   

17.
肌切开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 48 例患者(手术18 例,气囊扩张 30 例)进行了一年以上的随访观察,通过对临床症状, X 线钡餐食管造影,胃镜检查和食管24 小时连续p H 监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在以上几个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手术和气囊扩张均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气囊扩张由于其方法简单,不必住院,费用较低等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8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81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100%,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均较扩张前明显改善,随访0.5-5 a,无1例复发.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痛苦小,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前后食管测压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病因未明 ,多数人认为是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变性乃至消失 ,使得食管体部缺少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 (LES)松弛不全。我院自1996年起对 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了气囊扩张 ,术前常规进行食管测压 ,其中 17例进行Rigiflex气囊扩张后测压复查及随访。现将其食管动力改变情况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分组 :(1)病例组 :共 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 ,男 2 0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38± 2 7)岁 ,所有患者经内镜和食管钡餐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 (2 )对照组 :共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39± 14 …  相似文献   

20.
贲门失弛缓症贲门扩张前后食管测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以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为特点的动力障碍性疾病。扩张疗法是主要治疗方法,从2 0 0 0年7月始,我们对1 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扩张治疗效果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一、资料和方法1 .对象: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住院患者1 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 9~5 7岁;病程3~1 2 0个月,平均(39 8±37 5 )个月。2 .治疗方法:采用探条扩张法或气囊扩张法。扩张器分别为Wilson Cook公司的Savary探条和专用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气囊。3.食管动力检查:扩张前1d及扩张结束后2d行食管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