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元  谌君 《西南军医》2013,(5):596-597
根管治疗术目前为临床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要手段,也是术后保存患牙和桩冠修复的基础。临床中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于髓腔解剖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们在治疗中常常因遗漏变异的根管而致失败。Vertucci等[1]对2400颗恒牙的研究发现,所有的上前牙均为单根牙,根管结构通常为1-1型根管(1个根管口,1个根尖孔)。出现双根管或多根管临床上非常罕见。作者碰到根管结构为2-2型(2根管口,2个根尖孔)的上颌侧切牙伴根尖周炎1  相似文献   

2.
病人,女,28岁。右侧下颌后牙隐痛1年余。口腔检查:无缺牙,舌侧多生牙阻生。多生牙与6┐密贴,均无松动。牙冠类似双尖牙,牙尖向近中,舌尖向远中。全口牙[牙合]关系正常。X片见:6┐与多生牙重叠影,根尖、牙周未见异常,根尖部阴影疑是多生牙的牙根。在阻麻下拨除多生牙,多生牙根尖部膨大。在向舌侧挺松多生牙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离体牙侧支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灭作用。方法:选取人类单根管离体前牙60颗,随机分为3组。常规根管预备后,在牙的近远中面距离根尖孔3mm处制备15#K锉直径(锉尖直径为150μm)的人工侧支根管,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模型。实验组为PDT组,以40μg/ml血卟啉单  相似文献   

4.
高原藏族下颌切牙根管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高原藏族下颌切牙根管形态 ,为下颌切牙的根管充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拔除的下颌切牙经透明标本制备 ,在自然强光下观察根管的形态。结果 :74 4%为单根管口、单根尖孔 (1-1) ;6 4%为双根管口、双根尖孔 (2 -2 ) ;13 2 %为单根管口、双根管和单根尖孔 (1-2 -1) ;2 2 %为双根管口、单根尖孔 (2 -1) ;3 8%为单根管口、双根尖孔 (1-2 ) ;2 5 5%有侧、副根管。结论 :不同种族间的根管解剖形态确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24岁,萨尔瓦多籍军人,因充填体脱落并感觉不适来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口腔科就诊.术前检查: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充填体脱落,冠大部缺损,已穿髓,髓腔内大量腐质及少量食物残渣,牙髓无活力,叩诊(+),无松动.X片检查清晰显示三根,远颊根及腭根尖周低密度影像,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征得患者同意,行对侧同名牙根尖片检查,同样为三根影像.处理:去净腐质,充分暴露髓腔,疏通清理根管,插诊断丝拍根尖片测得工作长度近颊、远颊、腭根三根均为20 mm.常规根管预备、清洗、消毒,行冷侧方加压充填,采用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术后根尖片示恰填.因患者驻黎维和任务期行将结束,故行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暂封,嘱其回国后行桩冠修复.  相似文献   

6.
康彪 《人民军医》2011,(2):101-101
患者男,20岁。因右上后牙经常有食物嵌塞,致牙龈肿痛,要求拔除。无拔牙禁忌证。查体:右上第2前磨牙位于牙列舌侧,无咬殆,其远中与第1磨牙近中舌尖紧密贴合,颊面与第1前磨牙舌面有0.5mm间隙,有食物纤维嵌塞其中,其余牙咬骀良好。X线片提示牙根自根中1/2向近中弯曲,至根尖1/3向远中弯曲,诊断为右上第2前磨牙错位牙,给予手术拔除。  相似文献   

7.
白蕊  徐皑 《西南军医》2017,(2):122-124
目的 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恒前牙的根管构型等,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86名患者的CBCT数据,分析1026颗下颌恒前牙牙根数目、根管形态、对称性双根管下恒前牙根管分叉处至解剖型根尖的距离(双根下颌尖牙除外).结果 1026颗下颌恒前牙中,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双根管发生率分别为10.71%、20.86%、4.63%.按照Vertucci的根管形态分类,所有下颌恒前牙以I型为主.下颌前牙的对称率:I型较高,其次为VI型、VII型.双根管解剖性根尖至下恒前牙根管分叉处的距离主要集中在5~8mm.结论 下恒前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下恒侧切牙双根管率、双根管对称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JustyⅡ全自动根尖定位仪测定根管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110个需行根管治疗的单根管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JustyⅡ全自动根尖定位仪测定根管长度;对照组采用手感法估计根管工作长度.充填根管后拍X线牙片了解其准确性.结果 实验组充填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JustyⅡ全自动根尖定位仪测定根管长度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离体牙侧支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灭作用。方法选取人类单根管离体前牙60颗,随机分为3组。常规根管预备后,在牙的近远中面距离根尖孔3 mm处制备15#K锉直径(锉尖直径为150μm)的人工侧支根管,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模型。实验组为PDT组,以40μg/ml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ether,HMME)为光敏剂,避光孵育5 min后用激光功率为80 mW的532 nm半导体激光在根管内上下提拉螺旋照射120 s;阳性对照组为5.25%次氯酸钠冲洗组;阴性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冲洗组。各组实验牙标本(每个离体牙近中面侧支根管作为实验前标本,远中面侧支根管作为对应的实验后标本)处理前与处理后即刻用20#K锉取侧支根管内碎屑,然后将碎屑转至含5 ml TPY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10倍递增连续稀释后厌氧培养24 h,菌落计数并推算对应的菌液浓度。结果菌落计数统计结果显示:(1)与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组)比较,HMME-PDT处理组和阳性对照组(5.25%次氯酸钠冲洗组)各侧支根管内细菌量均显著下降(P<0.01);(2)HMME-PDT对侧支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92.56%)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组(76.9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HMME-PDT对侧支根管内粪肠球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将为根管消毒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一套利用手用器械对弯曲根管进行根管预备的方法。方法 在逐步后退法基础上,应用抗弯曲法(anti-curvature)进行根管预备。结果 对不同年龄、不同狭窄程度的52例磨牙近中、近中颊侧的弯曲根管的预备,经充填后的X线片观察,均未见根管明显拉直现象。结论 抗弯曲法对磨牙近中、近中颊侧弯曲根管的根管预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