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应用Nissl法和Golgi法观测了正常大鼠(1组)及脑缺血30min,60min,90min大鼠(2,3,4组)的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及密度,结果表明,缺血后海马内大部分神经元出现胞体严重空泡化,树突结节化,树突棘脱落,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各种变化加剧,3,4组海马的神经元密度明显小于1,2组(P〈0.01),而在I组与Ⅱ组之间Ⅲ组与Ⅳ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文对神经元的缺血损伤机理,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IPC加缺血再灌组(IPC+IR组)和对照组。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该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该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IPC+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细胞色素C 的释放明显少于IR组(P均<0.001)。结论:IPC可经阻止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hrelin在脑缺血预处理(IPC)保护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UCP2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只进行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在电凝椎动脉24 h后接受8 min的致死性缺血及再灌注)、IPC+I/R组(大鼠先给予3 min的短暂IPC,灌注72 h后,再给予致死性脑缺血8 min及再灌注)、I/R+ghrelin组(I/R+G组,大鼠在8 min致死性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ghrelin 0.4 mg/kg,1次/d,连续注射3 d),I/R+0.9%氯化钠溶液组(I/R+N组,以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替代I/R+G组中的ghrelin)、对照+0.9%氯化钠溶液组(CON+N组,在CON组的基础上每天腹腔注射与I/R+G组中ghrelin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侧缺血再灌注后血浆ghrelin水平.大鼠注射ghrelin后,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Cal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海马Cal区Bcl-2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马UCP2 mRNA表达.结果:致死性缺血再灌24 h后,IPC+ I/R组血浆ghrelin水平较CON组和I/R组显著升高(P值均<0.01),并且持续72 h(P值均<0.01).注射ghrelin后,I/R+G组存活神经元数目显著多于I/R+N组(P<0.01),但显著少于CON + N组(P<0.01),I/R+G组海马CAI区UCP2 mRNA表达显著多于CON+ N组和I/R+N组(P值均<0.01).结论:IPC能促进ghrelin释放,并通过ghrelin上调海马CAI区神经元UCP2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镜下观察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可使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出现明显损伤;缺血再灌注2h出现的神经元水肿、线粒体肿胀等损伤是可逆的;再灌注6h受损神经元增多,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嵴断裂;再灌注12h神经元损伤更为严重,残存的线粒体崩解呈空泡状.结论:缺血再灌注可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内Ca2 超载、NOS增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内皮素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后再灌流血浆及脑组织中内皮素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了内皮素与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利用四血管阻断法形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全脑缺血10min后再灌流6h、24h、72h以及120h后分别检测血浆及脑组织中内皮素的含量。结果 大鼠全脑血再灌注后血浆及脑组织中内皮素含量明显升高,特别是海马组织中内皮素的增高最为明显。内皮素的增高在脑缺血后24 ̄72h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rüpple样因子7(KLF7)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prauge-Dawley大鼠海马组织制备海马神经元单细胞悬液,按每孔1×10~6个细胞接种于聚赖氨酸包被6孔细胞培养板,细胞贴壁继续培养7 d后分为正常组、氧糖剥夺/复氧(OGD/R)组和OGD/R+KLF7组。正常组培养7 d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按每孔1×10~6个细胞于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置于含体积分数5%CO-_2的培养箱中37℃下培养3 d; OGD/R组培养7 d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用磷酸盐缓冲液洗3次,用移液器将原培养液置换为无糖平衡盐溶液,置于三气缺氧细胞培养箱(体积分数1%O_2、94%N_2、5%CO_2)中37℃下培养4 h,然后应用4. 5 g·L-1葡萄糖培养基代替无糖平衡盐溶液,置于含体积分数5%CO2的常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 OGD/R+KLF7组培养成功的OGD/R模型细胞加入Lenti-KLF7慢病毒进行转染,置于含体积分数5%CO2的培养箱中37℃下孵育3 d。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的生长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KLF7、NGF、Caspase-3、Bcl-2和Bax mRNA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Hoechst33342/磺化丙啶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3组细胞中KLF7、NGF、Caspase-3、Bax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7. 702、24. 031、476. 505、112. 900、89. 467,P <0. 05); OGD/R组和OGD/R+KLF7组细胞中KLF7、NGF、Caspase-3、Bax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 <0. 05); OGD/R+KLF7组细胞中KLF7、NGF和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OGD/R组(P <0. 05),Caspase-3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OGD/R组(P <0. 05)。正常组、OGD/R组和OGD/R+KLF7组细胞活性分别为1. 080±0. 090、0. 499±0. 049和0. 727±0. 115,3组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 710,P <0. 05); OGD/R组和OGD/R+KLF7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 <0. 05),OGD/R+KLF7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OGD/R组(P <0. 05)。正常组、OGD/R组、OGD/R+KLF7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 6±6. 3)%、(76. 7±4. 3)%和(58. 5±4. 4)%,3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 822,P <0. 05); OGD/R组和OGD/R+KLF7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 <0. 05),OGD/R+KLF7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OGD/R组(P <0. 05)。结论 KLF7对OGD/R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介导NGF表达,进而调控Caspase-3、Bcl-2和Bax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鼠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闭塞四条动脉,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观察了海马CA2区在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至3周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72小时至3周,海马CA2区域始终有散在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的神经细胞凋亡存在。因此,结合实验后期细胞病变特点,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个缺血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和药物防治研究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1min组(A组)、脑缺血5min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各20只。用Pulsineli方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3组分别于再灌注12h和再灌注3d处死10只大鼠,应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A组及C组再灌注12h和再灌注3d有少量神经元凋亡,两组TUNEL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再灌注12h和再灌注3d神经元凋亡计数较A组、C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F=17.44,P<0.01);B组再灌注3d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与再灌注12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5,P<0.05)。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和C组比较,B组大鼠再灌注12h和再灌注3d逃避潜伏期和学习潜伏期明显延长(F=29.84、34.11,P<0.01)。B组再灌注12h和再灌注3d逃避潜伏期和学习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再灌注12h和再灌注3d逃避潜伏期和学习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5min即可造成老年大鼠神经元凋亡增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 fos表达和神经元的凋亡。方法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30min ,造成全脑缺血 ,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动物均于再灌注 1h行c fos原位杂交 ,再灌注 4 8h行TUNEL染色 ,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后 ,大鼠海马CA1区c fos基因表达增强 ,缺血再灌注大鼠的TUNEL染色可见CA1区有大量阳性细胞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导致海马c fos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 ,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IPC加缺血再灌组(IPC组)、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和对照组。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IP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Bcl-2呈强表达,Bax表达不明显。结论:IPC诱导Bcl-2表达上调和Bax蛋白表达下调,可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闭塞四条动脉,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观察了海马CA1区在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至3周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72小时至3周,海马CA1区始终有散在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和神经细胞凋亡存在。因此.结合实验后期神经细胞病变特点,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个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和药物防治研究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家兔不同脑区神经元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方法;结扎家兔左侧椎动脉,夹闭双侧颈总动脉40min,松开再灌注48h,72h。光镜观察。结果:神经元呈缺血性改变。海马,纹状体损伤严重,皮层病变轻微。结论;不同脑区神经元对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敏感性与其动脉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12h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原代海马细胞缺糖缺氧再给氧模型(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观察海马细胞形态,苔盼蓝染色计算细胞存活率.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模型组、异丙酚用药组、正常对照组.观测各组动物术后神经症状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大小及HE染色.结果 海马细胞缺糖缺氧再给氧显示异丙酚用药组海马细胞存活数量较多,胞体较大突起保持稠密的神经网.异丙酚10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为(56.2±3.7)%,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38.6%±4.3%)明显增高(P<0.05).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24h神经症状评分,异丙酚用药组评分为(0.8±0.5)较模型组(2.3±0.5)显著降低(P<0.05).TTC染色脑梗死体积异丙酚用药组为(123.21±11.04)mm3,较模型组(214.95±16.79)mm3显著降低(P<0.01).HE染色可见异丙酚用药组正常细胞较多.结论 细胞和动物模型均显示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肌细胞的损伤,不但发生在缺血期,还可发生在血液重新灌流后,这种再灌流后才表现出来的更加严重的损伤被称为再灌流性损伤。近十多年来,大量的实验资料证实,经历短暂缺血以后的心脏可以延缓和减轻随后较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流所造成的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缺血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经高强度模拟推拉动作暴露后,海马不同区域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和时相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5只,实验组( 8Gz→ +8Gz组)15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大鼠分别在暴露后 30min、6h、24h取材,灌流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8Gz暴露后 6h和 24h海马各区可见到一定数量形态发生改变的神经元,以CA1区损伤最重。结论 高强度推拉动作可造成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wistar大鼠模型。方法本实验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10 min组,缺血20 min组,缺血30 min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夹闭一定时间后再通,重复3天。通过HE染色技术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情况,计数400倍光镜视野下的海马组织细胞数目以及脑重量和脑系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血20 min组大鼠的海马变性坏死明显,缺血10 min组变性程度较轻微,缺血30 min组细胞溶解,结构不清,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无上述改变。结论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有效地构建不同缺血时间后再灌注损伤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大,重复性高的优点,为今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及病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Naoxintong and Zhongfenghuichunwan on neuronal injury in CA1 region of rat hippocampus following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METHODS: Transient rat forebrain ischemia for 15 min was induced by modified four-vessel occlusion method. The density of survived pyramidal cells (neurons per 1 mm linear length) in CA1 region of the hippocampus was measur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In Naoxintong or nimodipine-treated rats, the density of survived pyramidal cells in CA1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saline group (P<0.05, P<0.001, respectively), bu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Zhongfenghuichunwan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ischemia-induced neuronal damage in CA1 region. CONCLUSION: Naoxintong can protect CA1 neurons against ischemic insult in rats.  相似文献   

20.
藻蓝蛋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以及藻蓝蛋白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模型 (MCAO) ,分别对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藻蓝蛋白组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用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体积 ,用干湿重法计算脑的含水量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观察脑缺血再灌流不同时间点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结果  (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 2小时应用藻蓝蛋白 ,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脑缺血再灌流后 2 4小时 ,藻蓝蛋白组的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且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脑缺血再灌流后 4 8小时。藻蓝蛋白还能够缩小脑梗死的体积 ,脑缺血再灌流后 4 8小时 ,藻蓝蛋白组的脑梗死体积与模型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藻蓝蛋白还能够减轻脑水肿 ,使脑组织的含水量明显减少。 (2 )模型对照组 ,脑缺血再灌流后凋亡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缺血周围区 ,随着再灌流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加 ,至 2 4小时达高峰 ,2天开始下降 ,14天时与假手术组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藻蓝蛋白组凋亡细胞的数量相对较少 ,其变化规律与模型对照组相似 ,同一时间点相比较 ,藻蓝蛋白组与模型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