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时期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方法,确保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向手术科室的医生、护士及手术病人发放问卷凋查表,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手术科室的医生、护士及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迅速提升,但还存在不足之处.结论:护理满意度调查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一种新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是护理质控的重要环节,它能改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拉近手术室人员和手术医生以及手术病人的距离,达到有效沟通,相互理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16人次外科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将调查表中医生对护理工作有意见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物品准备不当 巡回护士未能及时关注手术进展 器械护士配合欠熟练 护士长管理不到位 服务态度 手术环境欠佳等。结论:通过临床科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针对影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了解手术医生的反馈意见,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欢萍  张玉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826-2827
目的:加强手术室与各科室医生的沟通,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全院95名外科系统手术医生就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的项目:敷料准备、值班护士应急能力;比较满意的项目:巡回护士配合、器械准备、护士长安排手术情况;不满意项目:洗手护士配合。结论:通过满意度的调查,促使护士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龙娟  周寒梅 《西部医学》2010,22(9):1743-1744
目的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缩短手术接台时间,提高手术间使用效率与手术室工作质量,提高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满意度。方法找出手术衔接时间增长的原因,合理安排手术,同时对手术室护士、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相关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手术效率意识培训指导,制定提高手术间使用效率计划,通过对比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计划实施4个月,因手术、麻醉医生或手术间的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手术延迟现象减少,第一台手术在预定时间内按时开台比例提高了;手术周转时间缩短14分钟。病人的满意度和医生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采用多学科(综合性)策略对手术室护士、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相关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手术效率意识培训指导;合理安排手术;完善工作流程;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化管理,是提高手术间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降低了手术室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李玲娣 《吉林医学》2012,33(20):4396-4397
目的: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转变手术室护理服务理念,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建立持续改进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性化的弹性工作制度,定期主动收集护理服务反馈信息。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手术患者、家属、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转变理念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设为标准路径,并随机选择2个手术病区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的为实验组,未实施护理路径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40人。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使患者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对我院116位临床手术科室医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满意度以及其中的不满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6位临床手术科室医生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度达到94.8%;其中护理人员的巡视频率及质量情况是不满意度最高的.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加大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协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理工作新模式,实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医护配合好(手术医生满意、麻醉医生满意),体现护士价值。方法:采用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培训、护士分层管理、探索排班模式、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等方法。结果: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实现了手术患者满意、手术医师满意、手术室护士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该模式对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房立燕  张晶晶  李慧 《当代医学》2012,18(15):134-135
目的 建立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科学管理。方法 根据医院和护理部的要求,结合手术室工作特点及各岗位职责的内容,在广泛征求科室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将手术室工作绩效量化赋分考核。结果 自2010年实行绩效量化考核以来,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高,工作缺陷减少,受到表扬增多,业务学习次数增多。结论 绩效量化考核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与实际成效。方法在手术室对患者和医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定期对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增进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患者、医生满意度,规避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手术安全,达到了创优质护理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规范手术室的管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培训;加强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服务;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手术室护士履行职责的能力,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团队凝聚力,为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规范手术室的环境和物品管理,为患者手术环节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用,通过强化基础和专科护理及手术室护士的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为患者手术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开展,不仅能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团队凝聚力,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文化,打造手术室护理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运用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l1年12月接受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沟通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调查患者、患者家属、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在实施有效沟通的前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应用沟通办法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实施有效沟通后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对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良好、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以及同事之间的默契度,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强猛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8):155-155
护理满意度调查能改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拉近手术室人员和手术医生以及手术病人的距离,达到有效沟通,相互理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的作用。方法:对以往接收过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将安全文化进行全面建设,并将安全文化建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患者、医生、护士对整体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为期一年的安全文化教育建设,本院中医生、患者、护士等相关人员的护理服务和整体满意度大大增加。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全方面的运用,不仅仅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护理缺陷也有很大降低,医疗安全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促进医生、患者对手术室满意程度大大增加,这些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安全文化的建立为手术室管理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后医护配合效果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6年以来对护士专业固定和相对固定专科分组护理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手术医生对护理分组后手术配合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45名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分组前后医护配合质量评价,分组后手术室护士配合质量评价各指标比较,分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组后(88.89%)明显高于分组前满意度(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整体配合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满意度,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熊茵 《当代医学》2014,(32):121-12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重点要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97例手术麻醉患者,其中全身麻醉患者37例,椎管内麻醉患者39例,神经阻滞麻醉(臂丛、颈丛)患者21例,探讨基础护理、输液输血护理等方面配合要素,并对三种麻醉方式的配合分别总结探讨。结果97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麻醉工作顺利进行,所有患者得到良好护理。术后患者、护士、医生的满意度均达到较好的成绩。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质量,能够提高护士和医生自身技术能力,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房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调查本院50名外科手术医生和5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手术室护士在开展护理查房后对提高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开展护理查房后,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综合能力评价,均明显高于护理查房前(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查房是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眼科手术室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对现有眼科手术室根据其特点,进行护理常规及制度的改进,按照“程序、质量、医疗”的程序进行细化,分析总结改进后的工作情况。结果通过规范管理方法,提高了手术效率,增加了手术医生及病人的满意度。结论规范眼科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保证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 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发放《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及走访手术医生,了解影响手术室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提出改进策略,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医生、麻醉师、病人及家属、病房护理人员、实习护士、手术安排6个方面影响手术室满意度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提高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满意度从68%提高到90%以上。结论:手术室满意度是衡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重视影响手术室满意度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加强交流与沟通,提供主动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影响手术的不利因素,才能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