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内胚窦瘤是性腺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性腺外少见。我科收治原发于肝脏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韦某某,男,12岁,学生。因反复上腹部隐痛7个月,于1987年12月14日入院。腹痛与饮食无关,曾服止痛药无缓解,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但仍能坚持上学。无发热、呕吐,大小便正常。既往无肝病、黄疸史,家属无特殊病史。体检:T36.5℃,BP 14.40/10.40 kPa,W25kg。发育正常,消瘦,面色苍白,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2.
孙振飞  李玉江 《癌症进展》2009,7(2):226-226,225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8岁,因“右下腹肿块伴疼痛2月,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2月前自觉右下腹疼痛,同时触及右下腹肿块,无恶心、呕吐、发热及皮肤黄染,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状态尚可,消瘦体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型呈舟状,肝脾未扪及肿大,右下腹可扪及约6×8cm的肿块,轮廓清楚,压痛,质韧,表面欠光滑,无活动,腹腔积液征(-),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3.
男,58岁.因右下腹肿块3个月,于1977年8月31日入院。1977年6月发现右下腹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隐痛,无其他不适.近来发现下腹部隆起伴腹胀,肿块明显增大。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体检:营养差,消瘦,贫血貌。心肺正常。下腹部膨隆,脐孔外突。下腹部可见一直径约20cm椭圆形肿块凸出,表面光滑,皮肤发亮,质软,无压痛。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岁.入院前3月出现右上腹轻微持续性钝痛,伴进行性消瘦和食欲下降.入院前2月疼痛加重,右肋缘下出现一约鸡蛋大小包块,消瘦日渐明显,食欲进一步减退,按炎症予以抗感染治疗.因症状无缓解,包块进行性长大入我院内科治疗.查体:T 37.2℃,P80次/分,R 22次/分,消瘦,皮肤粘膜无黄疸及出血点,右上腹可触及约4cm×4cm大小包块,质软,轻度疼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尚光滑.脾未触及,肝区叩痛.血象正常,血色素10.08g/L.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便秘、肛门坠痛1年入院.病人每3~4天大便1次,大便变细,便时肛门坠胀、疼痛剧烈,无发热,无脓血便,无消瘦.在外院两次齿状线附近直肠粘膜组织活检,诊断为:溃疡型直肠炎.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上腹部触及肿块1年余,1周来脐周阵发性疼痛,发冷发热,食欲减退。既往体健,月经正常,足月平产2胎。体检:T37.8℃,P96次/分,BP14.6/10.6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较消瘦,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一),腹略呈舟状肝剑下3cm,脾肋下2cm,边缘均光滑无压痛。脐正中上方可及2×2cm肿块,质硬,边缘清楚,表面光滑;右下腹触及散在性结节数个,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Hb118g/L,WBC5.8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3岁。因右上腹不适、胀饱、全身皮肤黄染1个月于1992年2月1日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消瘦,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肝肋下可触及3cm,剑突下5cm,质硬。胆囊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TBIL527μmol/L、DBIL 357μmol/L、IBIL 170μmol/L、WBC 1.7G/L、CEA 20ng/ml、AFP 10ng/ml、ALT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44岁, 因进食吞咽困难伴憋喘7个月人院。 外院曾诊为巨大纵隔肿瘤。 检查:Th7℃。 R24次/fr、P78次/#、BP16/llkPa。 一般状况尚可, 贫血貌, 消瘦体态,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五官正常。 胸廊对称, 肋间隙等宽, 左肺呼吸音粗。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2岁,颈前无痛性肿块1年余,进行性增大,渐感吞咽困难,呼吸费力而入院。病中,无低热、乏力、盗汗;无烦热、多食、多便、消瘦,查体:T36.6℃,P82次/分,R20次/分,Bp16/11Kpa,正常面容,颈前气管左侧可触及一约11.0cm×10.0cm大小,质地硬肿块,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波动及震颤,周围淋巴结不大,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术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 ,2 1岁。因胸闷、气喘 ,不能平卧伴明显消瘦 40天 ,于 1998年 2月 6日入院。体检 :体温、血压正常 ,呼吸 2 6次 /分 ;神清 ,消瘦 ,半卧位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口唇轻度发绀 ,颈静脉怒张 ;右中下肺叩诊呈浊音 ,呼吸音减弱 ,两肺未闻及干湿性 口罗音 ;心率 10 5次 /分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 ,无压痛及包块 ,肝脾肋下未触及。胸部CT检查示 :前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 ,约 19cm× 18cm× 18cm。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示 :心包积液、右侧胸腔积液。血乳酸脱氢酶 :1936U /L ;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 :30 75…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76岁,2009年12月28日因反复腹痛、纳差消瘦20天入院。体检:神志清楚,消瘦明显,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率80次/min,律齐,腹软,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2.
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人院前一个月无意发现右侧腹部有一鸭蛋大小肿物,可左右移动,无不适。半个月来肿物增大迅速,伴有腹痛不适.大小便正常,食欲好,无消瘦乏力.  相似文献   

13.
肝脏原发性淋巴瘤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58岁。因反复发热、发冷、乏力三个多月入院。病后无咳嗽、腹泻及腹痛。在外院以“上感”,“胆囊炎”治疗一月余,症状无好转,并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以往无肝炎、胆道感染、痢疾病史,无家族肿瘤史。检查:T38.2℃,慢性病容,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  相似文献   

14.
病 史 摘 要 沈××,男,76岁,浙江肖山人,住院号140136。病人于1976年11月及1977年9月两次因黑便入院。钡餐检查阴性,肝功能正常,AFP阴性而出院。1978年1月发现贫血、纳减、上腹胀、下肢浮肿及不定位腹痛,以右上腹明显,伴乏力、消瘦,于1978年2月2日入院。无胃病及肝炎史。 体检:体温86.4℃,脉博100次,血压140/9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神清合作,贫血貌,无黄疸、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的增殖抑制基因(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HS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唐山市工人医院58例乳腺癌标本,33例乳腺纤维瘤标本,30例乳腺增生标本和15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HSG和MMP-3的表达。结果58例乳腺癌组织中HSG和MMP-3的表达率分别为44.83%(26/58)和84.48%(49/58),与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乳腺纤维腺瘤比较,乳腺癌组HSG表达率下降,MMP-3表达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组HSG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年龄和临床病理分级无关,MMP-3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等无关。另外,在乳腺癌组、乳腺增生组、乳腺纤维腺瘤组和正常乳腺组织中,HSG与MMP-3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SG和MMP-3在不同乳腺组织中表达量的不同,提示HSG和MMP-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病例 男性 ,38岁。因右上腹不适伴乏力、纳差、腹胀、消瘦 1月余入院。患者于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 ,并感双侧腰背部胀痛 ,未予任何诊治 ,病情迅速恶化而送入我院。入院时查体 :慢性重病容 ,消瘦 ,精神差 ,皮肤巩膜无黄染 ,左锁骨上可触及 3个蚕豆大小淋巴结 ,质硬 ,不活动 ,心肺无异常 ,腹稍膨隆 ,肝下界于右肋缘下 2cm ,剑突下 3cm ,质硬 ,表面不光滑 ,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 5肋间 ,肝区叩痛 ,脾肋下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正常。外生殖器未查。实验室检查 :甲胎球蛋白 (AFP) <2 0ng/ml,腹水为渗出液 ,腹部B…  相似文献   

17.
患者梁兴华,男,58岁,干部,于1981年发现腹部包块,1981年4月,1985年1月先后在他院行腹部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腹腔化学感受器瘤。1986年4月在我院又行腹部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腹膜外及横结肠系膜处,行腹膜肿物切除及部分小肠右毕结肠切除,病理报告为:化学感受器瘤。1987年4月又因腹部肿块伴疼痛、消瘦再次入院。入院体检:贫血貌,T36.2℃,P88次/分,BP90/60mmHg,皮肤无皮疹及黄疸,浅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腹膨,左上腹及正中手术切痕已愈,剑突下可及一鹅蛋大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7岁,有15年胃病史,因胃纳差,消瘦1月余,扪及上腹肿块1周而入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双巩膜无黄染,双锁骨上淋巴结未肿大。心律不齐呈房颤律,肝上界第6肋间,右助下6cm,剑突下8cm,质地偏硬。脾脏左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AFP12.95ug/L,CEA20.83μg/L,γ-GT331 IU/L,肝功能正常。B超提示肝二叶见  相似文献   

19.
病例摘要 患者男,33岁。1987年1月16日入院。于入院前10天自觉右上腹肿块,较固定,入院后2天肿块显著增大伴饮食减少。无畏寒、发热,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正常,血压150/80mmHg。未见明显消瘦,巩膜无黄染,面、颈部各有一颗蛛蜘痣、无肝掌,心肺(一),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达脐平、质中,局部隆起,下端最大横径16厘米,近肋缘处横径10厘米,上下径25厘米,轻度压痛。剑下肝大2厘米,质软,边光滑,未能扪及结节。肋下脾未及,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肿瘤转移抑制蛋白KAIl在子宫颈癌形成及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对117例石蜡包埋子宫颈组织[正常对照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8例、子宫颈癌3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AI1蛋白、HPV16/18E6、HPV16E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子宫颈组织、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KAII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8/20)、72.4%(42/58)、25.6%(10/39),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PVI6/18E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31.0%(18/58)、41.0%(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HPV16E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34.5%(20/58)、64.1%(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KAI1与HPV16/18E6、HPV16E7阳性表达间无相关性(P=0.429).KAI1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 0.05),与发病年龄无关(P>0.05);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均P> 0.05).结论 KAI1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下调,HPV16/18E6、HPV16E7感染与KAI1蛋白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