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数字化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5例植入数字式起博器(DDDR型23例,SSI型2例)的起搏参数与工作方式,并与通常的模拟式起搏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数字式起搏器编码后,不同信号(静止或运动图象等)得到统一,能迅速灵活地同时处理,且保持质量和稳定性。结论在数字状态下,数据易于处理和压缩而不影响内容,极小空间即能保存大量信息,如此编码后,数字式起搏器尚可提供程控建议和治疗顾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引起电-机械不同步导致或加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的风险。双心室起搏可改善心室不同步,但也无法消除电不同步,同时有较高的无应答率。希氏束起搏是一种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模式,但其起搏阈值较高且手术难度较大等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左束支区域起搏由于起搏阈值低且手术难度较低被认为是克服希氏束起搏局限性的有效替代方法。本文将从左束支起搏操作及夺获标准、左束支起搏并发症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提高起搏器日常随访管理工作效率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植人数字化起搏器患者采用常规随访模式与“治疗顾问”随访模式进行起搏随访,对比两种随访模式工作效率。结果:“治疗顾问”随访模式较普通随访模式能显著缩短患者的随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结论:数字化起搏器“治疗顾问”功能能显著提高起搏随访工作效率,其代表了对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领域的重要进步。  相似文献   

4.
生理性起搏主要包括双心室起搏、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 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心脏传导系统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 生理性起搏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发生。希氏束起搏是最生理的起搏方式, 但定位困难、操作难度高及长期安全性风险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左束支起搏在保持生理性起搏的同时弥补了希氏束起搏的缺陷, 成功率高, 起搏参数良好, 且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得到证实, 目前已成为心脏生理性起搏的热点方式。本文回顾了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发展历程, 解析关键技术和诊断标准, 比较各种起搏方式的优缺点, 深入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不同起搏方式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不同起搏方式 (DDD方式和 VVI方式 )对长期心脏起搏患者左心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 6 3例 ,其中 VVI起搏 38例 ,DDD起搏 2 5例 ,运用超声心动图仪观测起搏器置入前及置入后随访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  VVI起搏平均 (31.6± 5 .8)月时左心房内径扩大 ,从 (32 .6 8± 4 .71) mm至 (38.31±5 .2 1) m m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 ,从 (4 8.2 4± 4 .93) mm至 (5 1.33± 5 .6 4 ) mm ;室间隔厚度增加 ,从 (8.91±1.12 ) mm至 (10 .32± 1.4 3) mm ;左心室重量指数增加 ,从 (96 .75± 13.32 ) g/m2 至 (12 9.1± 2 1.79) g/m2 ;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 ,从 0 .5 1± 0 .0 79至 0 .4 7± 0 .0 71,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DDD起搏平均 (30 .2± 6 .3)月时 ,左心结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DDD起搏对左心结构影响较小 ,VVI起搏可引起左心重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报告10例病窦综合征(SSS)病人心房按需起搏(AAI)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观察资料。病人置入AAI起搏器后,在3~14(平均8)月的随访期中,晕厥等症状消失,心功能良好,无电极脱位和起搏综合征发生。对6例AAI起搏病人,进行了右房、右室和房室结区相同起搏频率的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表明AAI比VVI心排血量(CO)增加18%,结区起搏AAI比VVI CO增加13%。提示AAI不仅保持了房室同步功能,且对维持心室肌的正常收缩顺序也有重要价值。作者认为对有适应症的病人,AAI是一种适用而有效的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8.
心房起搏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心房起搏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66例心房起搏患者进行了临床、心电图、起搏参数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38±20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1例心衰及死亡。术中、术后心电参数符合起搏要求。16例术前阵发性心房颤动者,术后发作频率及时间明显减少(P<001、005)。15例(227%)发生过感知,电极移位4例(61%),房室传导阻滞2例(30%)。结论心房起搏是一种安全的起搏方式,可保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效果,而明显优于心室起搏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右心室起搏与不良的临床结局有关,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和死亡。希浦系起搏是一种生理性起搏形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其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一些临床研究已证实希浦系起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需要大规模随机试验来评估其真正的临床效益。现就希浦系起搏的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脏永久起搏植入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总结经验 ,提出有效的控制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36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近 17年的随访。结果  5 36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 182例次 ,占 34% ,其中与手术有关的 6 3例 ,占 11.8% ;与起搏发生器、电极有关的并发症共 4 3例 ,占 8.0 % ;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共 76例 ,占 14 .2 %。结论 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与术前准备、手术环境、操作者经验有关 ,可以克服。与起搏发生器、电极有关的并发症有时防不胜防 ,需密切观察 ,定期随访。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大多可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8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15例螺旋电极置入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2周;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A、V波振幅及阻抗。结果15例放置螺旋电极者,术后心房、心室阈值较术中下降(P<0.05);18例放置被动固定电极者,心房及心室电极术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全部33例术中;术后A、V波振幅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阻抗较术中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电极阻抗稳定,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安置螺旋电极者起搏阈值较术中下降,安置被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而电极阻抗均较术中明显下降,长期随访稳定。  相似文献   

12.
起搏电极导线引起早期心脏穿孔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起搏电极导线引起心脏穿孔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处理方法。方法:连续观察应用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引起早期心脏穿孔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常规采用在外科保护及超声检测下直接牵引拔除进行处理。结果:8例患者发生早期心脏穿孔,确诊时间为2~8(5.4±2.1)d,手术处理时间为4~13(7.4±3.5)d。所有患者均出现起搏或感知功能异常,其中5例出现心前区疼痛,4例出现隔肌或胸部肌肉刺激症状,2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少量心包积液,所有患者均成功经直接牵拉拔除电极导线,未发现心包积液增加及心脏压塞表现。结论:心室电极导线导致心脏穿孔后,有其特征,在外科保护及超声检测下经静脉直接拔除电极导线通常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安徽省急性血吸虫病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全省急性血吸虫病信息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收集安徽省2001-2006年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资料,以Visual Foxpro6.0为编程语言,研制安徽省急性血吸虫病管理信息系统。结果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全省急性血吸虫病病例个案信息电子化,系统具有数据输入、统计、图表、打印等数据管理功能。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及时对全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进行监测和评价。结论安徽省急性血吸虫病管理信息系统可为全省急性血吸虫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制并观察新型经静脉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应用的效果。方法 应用永久性心内膜电极管生产工艺及材料,研制出新型经静脉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并应用于动物实验和致命性缓慢心律失常病人的抢救。结果 该起搏电极可操纵性好,有效起搏所需时间短;起搏参数较理想;抗拉性及柔韧性好,电极断裂等并发症少。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该新型起搏电极导管用于紧急床边心脏起搏安全、有效,价格低廉,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起搏导线与心导管缠入Chiari网的识别、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与右心导管缠入Chiari网(Chiari network,CN)的病例,探讨其识别线索,提出预防及处理的原则,方法。通过1178例右心导管检查及182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过程中,起搏电极导线或心导管在右心房内受CN缠阻的情况,对其识别及处理进行分析,并用超声心动图查找病因,病理切片检查CN组织,结果:右心导管缠入CN5例,占0.42%;起搏电极导线缠入CN6例,占0.32%,除1例法洛三联症的右心导管需开胸取出外,其余病例的右心导管及起搏电极导线可用手法拉出,均完整无损,无并发症,结论约在1.5%-3.0%人口中,右心房存在CN,是心导管与起搏电极导线的“陷阱”及时预防及识别可减少或减轻CN缠阻事件的发生,导管与起搏导线大多可用于法拉出。  相似文献   

16.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的起搏方式 (AAI与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的长期影响,包括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心功能和心脏大小。方法 选择 2001年 8月至 2004年 2月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符合条件者随机、单盲 (患者为盲方 )分为AAI起搏组与DDD起搏组。分别于植入后 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 1次进行随访,其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起搏器程控以及其他检查。主要终点为房颤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生活质量评分、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 (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 )。结果  ( 1 ) 111例患者入选,AAI组 38例,DDD组 73例,平均随访时间 ( 22. 23±10. 98 )个月。DDD组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I组 (50. 68% vs23. 68%,P<0 01)。25例植入起搏器前无房颤的患者有 6例新出现房颤,均发生在DDD组 (log rank检验P=0 0895); (2)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植入前后比较,AAI组和DD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3)植入起搏器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AAI组与DD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AI起搏方式与DDD比较,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ast, patients requiring permanent pacing with difficult right ventricular (RV) access were usually subjected to epicardial pacing by a surgical approach.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young patient with univentricular physiology following repeated palliative surgery for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he patient had symptomatic complete heart block and a dual chamber pacemaker with transvenous atrial and ventricular leads was implanted successfully. The ventricle was paced through the posterolateral cardiac vein with a lead specially designed f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This case illustrates an extended application of the recently developed coronary sinus lead in selected patients, when conventional RV endocardial pacing is impossibl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AAI起搏器与DDD起搏器不同的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预后的长期影响.方法 86例因SSS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两组,AAI起搏组32例,DDD起搏组54例.植入术后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程控,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研究终点(1)心房颤动的发生率;(2)脑卒中的发生率;(3)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 随访20~80(42.1±15.7)个月,(1)DDD组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I组(P<0.05);(2)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AAI组植入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DD组术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P<0.05);(4)AAI组与DDD组比较,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结论 与DDD起搏方式比较,AAI起搏方式房颤发生率低,对心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AAI与DDD起搏方式对有正常房室传导功能的病窦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长期影响。方法104例因病窦综合征置入起搏器的患者,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两组:AAI组36例,DDD组68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程控,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分级(NYHA)。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脑卒中的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随访43.2±15.7(21~79)个月,①DDD组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I组(20.6%vs5.6%,P<0.05),而脑卒中发生率无差异(7.4%vs2.8%,P>0.05);②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在AAI组置入前后无差异,而DDD组术后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均<0.05);③AAI组与DDD组比较,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结论对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患者,与DDD起搏比较,AAI起搏房颤发生率较低,对心功能影响较小,更符合生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人选患者按所用导线及植人部位随机分为3组:被动固定导线心尖部(RVA-被动组)、主动固定导线心尖部(RVA-主动组)和主动固定导线右心室流出道(RVOT-主动组)。了解3组患者在植人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共226例患者人选,RVA-被动组62例、RVA-主动组82例、RVOT-主动组82例。3组植人时间相同,但RVOT-主动组曝光时间明显延长。(2)主动固定组(RVA和RVOT)植入术中及术后1个月的起搏闯值高于被动固定导线组,但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主动固定组阻抗明显低于被动固定组(P〈0、01,P〈0、05)。3组自身对照可见固定方式及植人部位不影响起搏和感知阈值的稳定性,但主动固定组随访时阻抗较术中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3)100%起搏时QRS时限,RVOT-主动组较其他两组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分别在3个组中。结论:主动固定导线的长期起搏参数是稳定的,RVOT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