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培利  曹立华  刘志民  刘泉  徐东波 《河北中医》2011,33(10):1499-150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NAF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口服,并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0例予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血糖、血脂及脂肪肝超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显像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显像总有效率44.0%,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显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NAFL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肝功能、脂质代谢,改善B超影像,降低血脂、胰岛素抵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孙江顺 《新中医》2014,46(9):146-148
目的:观察微波配合中药穴位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配合中药穴位外敷治疗,观察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CRP值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显效率64.4%;对照组总有效率82.2%,显效率40.0%,2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在症状、舌脉等5项积分上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除脉象积分外,其余4项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配合中药穴位外敷能降低CRP的表达,改善症状,从而有效治疗X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刘国力  陈鹏典 《新中医》2014,46(3):163-16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穴位热敷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穴位热敷,对照组采用口服汤剂缩泉丸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6%和97.2%,对照组27.8%和47.2%,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穴位热敷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四联治疗,均在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2组间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溃疡散配合穴位埋线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脂肪肝采用小柴胡汤配合肝病治疗仪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柴胡汤配合肝病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C、TG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采用小柴胡汤配合肝病治疗仪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肝病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用肝病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62例单用药物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8%和100%,对照组分别为48.4%和8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2周后乏力、纳差、腹胀的消失优于对照组(P<0.01)。ALT、AST、TB il两组均有改善,但治疗组2周后ALT、TB il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周后ALT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HBeAg与HBV-DNA阴转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病治疗仪配合药物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 3 0mL静滴 ,同时应用肝病治疗仪进行穴位治疗 ;对照组予护肝片及绞股蓝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血脂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注射液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可改善肝功能 ,修复受损肝细胞 ,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合按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按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观察.治疗组应用中药口服配合按摩,每天一次;对照组予钙尔奇D口服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中药配合按摩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中药联合肝得健治疗,对照组60例只用肝得健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肝得健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埋线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埋线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复制NAFLD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埋线组以温脾化湿法为治疗原则,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模型组只放进固定器中15 min,不予埋线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仍给予高脂饮食。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riglyceride,TC),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4)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较,模型组和埋线组大鼠体质量、肝脏湿质量和肝脏质量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埋线组大鼠体质量、肝脏湿质量、肝脏质量指数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RBP4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埋线组大鼠ALT、AST、TG、TC、RBP4显著下降(P<0.01)。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有效降低NAFLD大鼠血清异常升高的ALT、AST、TG、TC及RBP4水平,对NAFLD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除正常组外,剩余24只大鼠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按80 mg/(kg.d)予腹腔内及足三里注射硫普罗宁,治疗6周。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第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CHOD-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胆固醇(TC),采用GPO-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三酰甘油(TG)。结果模型组血清AST、ALT、TC、TG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C、TG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能明显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降低大鼠TG、TC、ALT、AST水平(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能明显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降低血脂、肝脂,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千金藤碱(CH)对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XM)的同时灌服高脂饮食复制小鼠急性脂肪肝模型,应用不同剂量CH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血脂及肝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及肝脏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肝组织TG、TC、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CH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G、TC、ALT、AST及肝组织TG、TC、MD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不同剂量CH均能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结论:CH对DXM所致小鼠急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4.
消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治疗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消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51只)和正常组(11只)。采用高脂饮食法复制大鼠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均匀分为模型组、非诺贝特组(0.05 g·kg-1·d-1)、消脂汤高、中、低剂量组(42.5,21.5,10.6 g·kg-1·d-1)。消脂汤组和非诺贝特组灌喂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喂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IR),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脂,肝脂,FFA,FINS,HOMAR-IR,MDA,SREBP-1c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SOD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脂,肝功,肝脂,FFA,FINS,HOMAR-IR,MDA,SREBP-1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以消脂汤高剂量组尤为显著(P<0.01);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消脂汤能显著改善NAFLD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减轻肝脏脂肪蓄积和炎症反应,下调SREBP-1c mRNA和蛋白表达是其减轻肝脏脂肪蓄积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枸杞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以中药枸杞降脂方,水煎服;对照组40例,予以口服血脂康胶囊。8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WHR、BMI值,血清ALT、AST、γ-GT、TC、TG、UA值,肝/脾CT比值。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肝/脾CT比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尿酸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尿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γ-GT、TC、TG值和WHR、BMI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枸杞降脂方是治疗NAFLD合并HUA的有效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及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依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进行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7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脾CT比值及肝脏B超病变程度分级,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肝/脾CT比值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肝脏B超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38/47)和95.7%(45/47),观察组客观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减轻肝功能损伤,调节血脂指标,并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7.
健脾法电针配合耳穴治疗肥胖性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健脾法电针配合耳穴治疗肥胖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耳穴治疗;另30例(对照组)予以潘特生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体重指数、腰臀比、肝功能、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重指数、腰臀比、肝功能和血脂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法电针配合耳穴治疗肥胖性脂肪肝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自乳化颗粒(HLFS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以罗格列酮0.36 mg· kg-1作阳性对照,观察HLFSG(50 mg·kg-1)ig后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TC,TG,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LFSG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TC,TG,LDL-C,FFA,ALT,AST和肝MDA水平(P <0.05,P<0.01),并能显著升高HDL-C水平和肝SOD活性(P <0.05,P<0.01).结论:HLFSG可降低脂肪肝大鼠的血脂,保护肝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9例,采用排毒降脂胶囊(白术、大黄,泽泻、丹参、山楂、生首乌等)治疗,对照组43例用东宝肝泰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4%,并在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蒋俊民 《世界中医药》2009,4(5):246-247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汤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8),治疗组口服枳实消痞汤12周,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血脂(TG、TC、HDL-C)、肝功能(ALT、AST、GGT)、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TG、TC、HDL—C、ALT、AST、GGT、BMI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枳实消痞汤治疗可显著降低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TG、TC、HDL—C水平,改善肝脏功能,使体重指数及腰臀围比降低,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