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加低分子肝素2 500AxaIU,腹部皮下注射,bid,疗程一周(7d)。结果:A组心绞痛缓解率为43.6%,心电图改善率为25%;B组心绞痛缓解率为85%,心电图改善率为65%,有6例出现皮下淤斑,无明显出血、过敏反应。结论:表明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安全,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观察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变化,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出血副作用.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观察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变化、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变化,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出血副作用.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有对照的完全随机化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2 0 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 10 8例 ,采用常规治疗加尿激酶 3 0万IU/d静脉滴注和低分子肝素钙 5 0 0 0U皮下注射 ,每 12h 1次 ;对照组 10 0例 ,采用常规治疗加普通肝素 10 0mg/d静脉滴注 ,疗程均为 7d。结果 :心绞痛缓解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81.5 % ,68.0 % ,P <0 .0 5 ) ;心电图改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83 .3 % ,1.2 % ,P <0 .0 5 ) ;出血并发症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 ,心电图缺血明显改善 ,出血并发症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无增加 ,适合在不能开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抗栓方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菊 《河北医药》2011,33(16):2411-2413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抗栓方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3组;阿司匹林组(A组)82例,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B组)76例,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加低分子肝素组(C组)84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结果临床疗效C组优于A组和B组(P〈0.01),而B组又优于A组(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3组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1),B组又少于A组(P〈0.01)。心脏事件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A组及B组。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UAP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研究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25例)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普通肝素,C组(32例)只进行常规治疗,对3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数及发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心绞痛发作频数明显减少,发作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绞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出血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院1995年~1996年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用药;B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东菱克栓酶(DF-521);C组加肝素。观察3组治疗UA的疗效。结果,B组和C组治疗后心绞痛稳定和消失所需平均天数都较A组明显提前(P<0.05);B、C组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略高于A组。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51-15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索组和普通肝素组。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Pi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均明显改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低分子肝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两组治疗前后Pit、APTT、PT、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 80例 ,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4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 ;对照组 40例应用硝酸甘油、复方丹参 ,治疗 14天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价值。方法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肝素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及血液黏稠度指标和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总有效率8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并可使患者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阿斯匹林,B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及阿斯匹林,连用7天。结果B组有一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皮疹退出治疗,观察无出血等副作用,治疗有效率93.1%,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陈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8):9-9,1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1998年 2月~ 2 0 0 1年 10月间对 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 ,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与常规治疗组 34例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快速阻止心绞痛发作 ,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塞 (AMI)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常规治疗组发生AMI 4例 ,重度心律失常 6例 ,两组比较有差异 (P <0 0 5 )。两组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两组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相同。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均明显改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低分子肝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前者不良反映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更安全、更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低分子肝素与阿魏酸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本院治疗的120例病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静脉滴注二硝酸异山梨酯为主。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7d,阿魏酸钠0.3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滴注,1日1次,连用14d为一疗程。两组对比了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变化及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97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57例)及普通肝素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普通肝素,治疗组加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40%),且出血情况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不良扳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林克强 《海峡药学》2013,25(4):169-170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质量肝素进行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A组)48例,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实验组(B组)患者48例,给予阿司匹林联用低分子质量肝素进行治疗,即为实验组。结果使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质量肝素进行联合治疗的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的A组患者。并且B组患者心梗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阿司匹林联用低分子质量肝素能更好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封尊玉 《中国药房》2010,(28):2678-268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前列腺素E1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基本治疗+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E1;B组43例,基本治疗+低分子肝素;C组42例,基本治疗+前列腺素E1。观察3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与缺血性ST-T恢复情况;前列腺素E1、低分子肝素副作用;3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情况。结果:A组与B、C组住院后7d内心绞痛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A组与B、C组缺血性ST-T改变恢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前列腺素E1致输注静脉不适、疼痛和药源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A组23.26%、2.33%,B组未见副作用发生,C组为19.05%、4.76%;3组低分子肝素致注射部位瘀斑发生率A组为88.37%,B组未见副作用发生,C组为90.70%。3组治疗前后PT、APTT、FIB、D-二聚体情况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前列腺素E1合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或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对照组40例应用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治疗14天,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低分子肝素、黄芪注射液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复方 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红花液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3例不稳定性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红花液组35例20m l静滴,每日1次,疗程14d,(LMWH)组34例加用低分子肝素(LMEH)4100 IU皮下注射,1次/12h,共用7d,红花液加LMWH组(34例),同时加用红花液、LMWH,疗程14d。14d后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率、心电图和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结果红花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红花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