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龙胆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芳  黄毅  王霞  蒋蔚  张乐 《中药材》2005,28(8):730-732
历史上使用的龙胆原植物为龙胆科龙胆属的多种植物.古代文献最早所载的"龙胆"有条叶龙胆、严龙胆或狭叶形粗糙龙胆,而条叶龙胆为古人所使用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2.
中药龙胆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别名有陵游、草龙胆等,该文针对历代本草记载龙胆品种较为混乱,亦混有当地习用非龙胆科植物的现状,在系统查阅龙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历代本草书籍,对其名称、基源、产地分布、道地产区、采收时间及炮制方法进行全面考证。通过分析各类本草书籍中对龙胆的形态描述及附图,得出古代龙胆基原与今日龙胆药材原植物中的龙胆Gentiana scabra与条叶龙胆G. manshurica基本相符的结论,整理了各文献中出现的龙胆药材原植物的拉丁学名;龙胆的商品分为关龙胆和滇龙胆,其中关龙胆包括龙胆G. scabra,条叶龙胆G. manshurica与三花龙胆G. triflora.,现主产于东北;滇龙胆G. rigescens产自云南;由于历史变迁等各种原因,关龙胆的道地产区由江浙一带变为东北一带;龙胆炮制方法有酒炙、甘草汁炙、生姜汁炙等,目的皆为抑制其苦寒之性,其中酒炙龙胆历史最为悠久,并可促进龙胆有效成分的溶出,为较好的炮制方法。该研究为龙胆的正本清源、资源开发、正确使用、道地产区及炮制方法确定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山楂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山楂的本草考证高光跃,冯毓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北京100094)山楂为常用中药,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中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正品为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及山里红C.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 ̄[1]。然而我们在对全国山楂商品调查中,发现尚有同属的其他种及他属植物的果实亦作山楂药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本草考证,对山楂的用药品种进行整理。一、名称以山楂之名载入本草,始见于《....  相似文献   

4.
中药麦芽的本草学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分类学及临床应用等,从本草学的角度对中药麦芽的基源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麦芽基源于大麦Hordeum vulgare Linn。种以下的栽培变种六棱皮大麦。  相似文献   

5.
赵渤年  张贞丽  袁敏  李光明  高燕  韩莉  丁晓彦 《中成药》2012,34(10):1994-1998
综合分析历代本草对紫石英性状、质量、图形、炮制方法、产地记载,与白石英性状、图形的比较,并采用地质、矿产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根据地名演变,矿物紫石英、矿物萤石性状、产地分布等,最终确认了历代本草记载中药紫石英有两种原矿物:即泰山、陇州山中产中药紫石英的原矿物为硅酸盐类矿物石英族石英;会稽、诸暨产中药紫石英的原矿物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该结论与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紫石英的原矿物仅是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的规定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桑寄生的本草考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寄生类中药材,中国药典收载的原植物为Danser。依据我们的市场调查及文献考查,其为桑寄生科多种药用植物的茎枝及叶,其品种来源十分复杂,本文通过研究相关的古代本草,认为中药桑寄生的原植物在明清主要指槲寄生,其后主要指四川桑寄生及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文献以图全貌式掌握历代本草类著作对仙茅的有关记载和论述,着重从性能、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方面对仙茅进行阐释,从而为在临床上科学的控制和驾驭其毒性提供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菟丝子的本草考证和原植物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本草考证认为: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是古代最早使用的药用种之一;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9种菟丝子,其中作药用的至少有4种,198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C.chinensis不是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9.
中药自然铜为接骨要药,本文对自然铜进行本草考证。自然铜始载《开宝本草》,又名石髓铅。”自然铜,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今信州火山军皆有之,于铜坑中以石间采之,方园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苏颂在《本草图经》言:“今信州出一种乱如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不难断定苏颂这里描述的自然铜是矿物自然铜。矿物自然铜是在原生热液铜矿床中,由地质作用形成还原条件,使铜化物矿中的铜还原而自然流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文献以图全貌式掌握历代本草类著作对白果的有关记载和论述,认为历代对白果的功效应用基本一致,用法较为丰富,但是用量不甚详细,应结合现代先进科技予以明确。虽然历代对白果的毒性认识有所差异,但对其毒性、不良反应认识的比较清楚,且有较完备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龙胆斑枯病对龙胆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龙胆斑枯病对龙胆产量及龙胆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等级龙胆种苗移栽 ,秋季调查每株病情 ,测定产量 ,采用HPLC法测定龙胆苦苷类成分含量。结果 :产量随病情加重而下降 ,在病情指数大于 60时 ,产量下降明显 ,龙胆苦苷类成分含量在病情指数大于 70时开始下降。结论 :龙胆斑枯病病情较重时才造成较大产量损失和质量下降 ,龙胆斑枯病病情指数小于 60时对龙胆生产造成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12.
川芎(芎藭)的本草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单锋  郝近大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306-2310
目的:通过本草文献,梳清芎藭的本草源流。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并结合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古代芎藭有东西两大产地,西部芎藭从唐代开始由于栽培分化出川芎、西芎,芎藭的原植物最早为藁本Ligusticum sinense,西芎实为L.sinense的栽培品,川芎L.chuanxiong很可能为L.sinense在长期栽培下形成的园艺品种。结论:西芎古代作为芎藭使用,近代则归属于中药藁本,因此,需要通过现代研究搞清L.chuanxiong与L.sinense关系,确立L.sinense的中药归属。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本草考证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本草考证与实地调查,对以往的金银花本草考证进行商榷.认为目前已知的中医药占籍文献中,有关忍冬或金银花的文字描述与所附插图均不能够旨定为今之忍冬Lonicera japonica.并报道了<苏沈良方>中描述忍冬或金银花植物形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陈璐  万德光  国锦琳 《吉林中医药》2014,(10):1022-1023
为更好的开发利用冬虫夏草资源,古为今用,考证历代中医药典籍,对冬虫夏草进行本草学新考。结果显示古代中医所用冬虫夏草来源于多个品种,历代医家对其药性存在较大争议,四川为冬虫夏草传统产区和集散地。建议加强凉山虫草等近缘品种研究,为冬虫夏草替代资源的寻找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加强冬虫夏草药性研究,结合现代药理药效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实际,明确冬虫夏草寒热药性属性。  相似文献   

15.
红豆杉是我国当前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好的药用植物之一.古无红豆杉之名,今人又多引用西方国家的说法,以致人们对其悠久的历史文献与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本文对古代红豆杉的异名、别名进行分析考证,从<四库全书>所收录的3 503部、约10亿字的典籍文献中发掘整理红豆杉的文献史料,弥补了<中华本草>和<中药大辞典>等大型工具用书的简略和不足.同时,还将红豆杉的性味与归经、功效与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改变红豆杉有药无性、归经不明、功用不规范的混乱状况,并将红豆杉治疗肿瘤的历史上溯到唐代,比西方国家用红豆杉治疗癌症的历史早了1200多年.  相似文献   

16.
赵海亮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306-4308
该文论述了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齐民要术》在本草考证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该书保存了大量涉及本草考证内容的古典文献,记载了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料,还通过亲自观察实践,提出了一些独到的鉴别植物品种的经验,澄清了一些植物名实的混淆。作者贾思勰的治学方法也给后人深刻启迪。该书值得研究人员在本草考证工作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远志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而中药远志在质量控制方面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药用品种在历代本草与现代药典中的记载不尽相同;2远志的产地不断变迁,导致其道地产区需进一步明确;3传统认为远志"服之令人闷"与其木心有关,生远志可"戟人咽喉",但对引起上述副作用的化学成分认识不深。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查阅历代本草、现代专著、文献等资料,对资料中记载的远志药用品种进行梳理,发现其多个品种在历代均有使用,且山西为现今远志的道地产区;通过考证,认为远志"服之令人闷"可能与皂苷类成分有关、"戟人咽喉"可能是由药材中的皂苷类、甲苯、生物碱等类成分共同引起,并需经炮制来减缓,为远志的炮制减毒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夏枯草本草及其入药部位变化的考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通过对夏枯草历代本草著作考证,研究夏枯草名称、产地、主治功效、入药部位及采收加工方法,为临床用药及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考证历代主流本草著作,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历史上夏枯草分布区主要集中于我国四川省境内、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枯草主治功效古今基本一致;但古今药用部位及采收加工记载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本草文献考证与分析,夏枯草人药部位变化大致经历带穗全草[明朝后期(约16世纪或以前)至清末民初(约19世纪初)]、以果穗及带穗全草入药[民国中期(约19世纪30年代)至1963年)]、单用半枯或成熟果穗(1963年至今)3个阶段;夏枯草传统加工方法根据临床疗效不同分为晒干和阴干两种,而现代加工方法仅采用晒干.  相似文献   

19.
越鞠丸始载于《丹溪心法》,素来被冠以“治郁圣药”。通过梳理越鞠丸相关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发现在药材基原、炮制方法及处方剂量折算等方面存疑。根据文献归纳整理,建议方中苍术基原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干燥根茎;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的干燥根茎;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干燥根茎;神曲为建神曲,由面粉、麦麸、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制成;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干燥成熟果实。炮制方面建议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炮制方法。剂量上,建议丸剂1次6~9 g,1日2次,成人用量为12~18 g/d,70~120丸/次,日总服用量为140~240丸;汤剂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各药材等分以6~10 g/d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通过本草考证及对我国植物志(含地方植物志)、历版《中国药典》及地方中药材标准、近现代文献记载情况进行整理,列出原植物和药材鉴定表,并对全国菟丝子商品药材进行收集和鉴定,结果发现本草中所描述的菟丝子植物应为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以产于山东、河南为好。当今菟丝子商品药材经鉴定植物来源包括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菟丝子C.chinensis和金灯藤C.japonica 3种,主要为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古今菟丝子药材主流品种发生变化。许多近现代文献对菟丝子的原植物和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记载描述有出入,需进一步修改完善。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菟丝子C.chinensis和金灯藤C.japonica三者种子有区别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国药典》收载2物种,建议分开细化特征,以示区别。该研究为菟丝子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