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常规氧疗对于基线无低氧血症的疑似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患者的临床影响尚不清楚。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一项最新随机临床试验就常规氧疗对疑似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者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Robin Hofmann等从瑞典全国登记库中入选6629例血氧饱和度≥90%的疑似心梗患  相似文献   

2.
QT间期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但ACEI是否影响QT间期离散度 ?本文将 12 0例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分为服用ACEI组和对照组 ,在服药前后分别测定QT间期离散度并统计在观察期间再次心梗的发生率。结果服用ACEI组QT间期离散度明显下降 (P <0 0 1) ,再次心梗的发生率也下降 (P <0 0 5)。急性心肌梗塞后服用ACEI可降低QT间期离散度和再次心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发生猝死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研究表明心梗后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CI)卡托普利4天可明显改善BRS.但未有数据表明ACEI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BRS是否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 ( AMI)后左室重构 ( LVRM)是梗死后心肌组织结构和心室功能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影响梗死后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 ,并且是决定梗死后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1,2〕。在 AMI的药物治疗中 ,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已证明能够阻抑 LVRM并降低病死率〔3〕。近年来 ,已有血管紧张素 ( Ang) 受体拮抗剂逐渐应用于临床 ,但有关此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尚未进行 ,其对 AMI后 LVRM的影响尚未明了。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 ACEI在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研究细胞活素拮抗物在急性心肌缺血时的释放及对抗细胞活素的致炎作用。测定急性心梗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抗细胞治素分子浓度的改变,包括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白介素—1受体(IL-lra)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sTNFr)。进入冠心监护病房之初,24h内每3h,随后4天内每天采血备测。急性心梗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是治疗心肾疾病的基础药物[1],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有报道认为,它们可诱导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发展[2].2007年,美国临床健康协会与食品药品管理委员会对使用ACEI和ARB的5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其可诱导肾损伤的发生发展[3].Haller等[4]对4447例合并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奥美沙坦进行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奥美沙坦也可使肾脏功能恢复延迟.血液动力学异常是ACEI和ARB诱发急性肾损伤的主要机制.我们对ACEI和ARB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促增殖在急性肾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不伴或伴右室心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既往6年住我院的103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比较下壁心梗不伴右室心梗(65例)和伴右室心梗(3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院内死亡率。结果发生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下壁伴右室心梗组高于下壁心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律失常是右室心梗住院并发症高的主要因素,右室心梗是独立于左室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早期介入治疗能改善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前壁心梗后,常有左室扩张和神经内分泌激活。长期应用ACEI治疗可减轻这一病理过程而改善预后。本研究即为观察ACEI类药物Zofenopril是否能改善前壁心梗后短期和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多项临床试验反映n-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用于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或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史的患者有效。作者评估它对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子或未发生过心梗的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人的可能裨益。方法:这是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入意大利860名执业医师随访的一个网络的队列。选入条件为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但未有心梗)和非致命性脑卒中的男、女病人。事件率低于预期的一年后,第一终点  相似文献   

10.
氟伐他汀(商品名,来适可)干预预防研究(lescol intervention prevention study,LIPS)是第一个针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冠状动脉搭桥术或再次PCI)发生作为主要终点的他汀类药物的前瞻性二级预防试验,属于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该试验由欧洲、加拿大和巴西的57个指定的医学中心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术中常见并发症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将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受急诊PCI手术的急性心梗患者7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37)与对比组(n=37),所有患者均采用急诊PCI手术,术前为患者提供术前准备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低血压、急性冠脉闭塞、心律失常等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较对比组高(P0.05)。干预组术中无患者死亡,对比组术中死亡率为2.70%,两组术中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为采用PCI的急性心梗患者提供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显著减少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以经胸壁二维超声采色多普勒技术 ,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左室射血功能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纳入标准 :1根据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诊断标准”确诊的 AMI患者 ;2无严重并发症 ;3发病 48h以内入院者。入选患者 90 (男 46 ,女 44 )例 ,年龄5 8(4 2~ 72 )岁 ,其中前壁心梗 45例 ,下壁心梗 36例 ,前壁并发下壁梗死 9例。按性别、年龄及梗死部位配对分为 3组 ,每组 30人 ,第 1组为常规治疗组 ;第 2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组 ,除常规…  相似文献   

13.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药物引起的出血一直是最令人头痛的并发症。7E3Fab单克隆抗体对经由糖蛋白Ⅱb/Ⅲa受体引发的血小板聚集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动物实验表明,鼠的单克隆抗体能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血小板受体(7E3)结合而防止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和防止溶栓后的再梗塞。临床试验已将7E3抗体用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梗和冠脉成形术的辅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 泛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其作用可能是它对血流动力学、生物学和结构方面的联合作用所致。但是在心梗或心功能障碍后多长时间开始用ACEI治疗以及ACEI早期和后期治疗作用的比较还没有很好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在比较心梗后早期和后  相似文献   

15.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可以降低急性心梗存活者的病死率,然而所有患者还是经选择的部分患者应当使用ACE抑制剂尚无定论。 对象为连续6676例经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共7001次急性心梗)。其中2606例的超声心动图左室壁活动指数≤1.2,相当于左室射血分数≤35%。心梗后第3~7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衰患者约有 40 -5 0 %猝死。目前尚无可供预测猝死危险的特异性指标。近年来 ,许多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对认识如何预防慢性心衰的猝死似有裨益 ,现综述如下。1 慢性心衰非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1.1 β阻滞剂 β阻滞剂可改善急性心梗心脏交感张力增加、迷走张力降低的心电不稳定。曾有 2 5个大型临床试验[1 ] 证实 β阻滞剂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存活率。包括2 42 98例患者接受 β阻滞剂治疗后降低总死亡率 2 3 %、猝死率 3 2 %。死亡率下降的患者中的 75 %若不经 β阻滞剂治疗可能因室颤而猝死。左室射血分数 (LVEF)较低的高危患者较低…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筛查与治疗筛查无症状患者不建议常规筛查冠心病(CAD),因为只要治疗CVD风险因素,筛查并不会改善预后。(A)治疗已知CVD的患者考虑给予ACEI治疗(C)和阿司匹林与他汀治疗(A)(如无禁忌证),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既往心梗史的患者应在心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含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早期(12h内)溶栓和介入治疗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益;然而,对于非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是否采取及早介入治疗仍有争议。1早期介入治疗已经有多项随机临床试验研究(TACTICS TI-MI-18、FRISC II、RITA-3、ISAR-COOL)[1-3]和荟萃分析[4]证实,与传统的治疗方案相比(即先予以药物治疗),只有在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复发或无创检查(负荷试验)提示可疑心肌缺血时才进行冠脉造影和干预治疗,及早进行血管重建后可以明显…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被应用于心肌梗死伴左心室(LV)功能不全的患者,但ACEI对LV功能正常患者的治疗作用尚未开展广泛研究。福辛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FAMIS)旨在观察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使用ACEI对LV扩张进展和临床预后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把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的随机临床试验(RCT)结果外延到AMI的总体人群中时需要谨慎。因为参加AMI临床试验的患者基线危险性和住院死亡率低于未入RCT的患者,甚至低于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法国学者Steg等选择了入组GRACE注册研究连续的8469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入3组,RCT参加者953例,符合条件而未入组的患者4669例及不符合条件的患者2847例。选择的主要指标是住院死亡率。结果RCT参加者死亡危险最低,符合条件而未入组的患者较高,不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危险最高。急性住院死亡率显示相似的梯度(3.6%、7.1%及11.4%,P<0.001)。在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