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4年6月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山东省2001~2003年在县(区、市)级及以上医院诊断为腮腺炎的病例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腮腺炎27 280例,年平均调查发病率为10.09/10万;其发病特点是:全年均有发病,4~7月病例数占50.45%,6~10岁发病率高达96.87/10万;男、女性别比为2.07∶1;并发症发生率为33.30%,其中脑膜炎或脑炎占81.82%。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建议在控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同时,应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工作,开展腮腺炎免疫策略的研究,制定合理、规范、科学的疫苗接种方案并加以实施,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腮腺炎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济南市天桥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所有县级以上驻区医院流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济南市天桥区流腮累计发病487例,累计发病率为15.24/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2001年发病率为16.62/10万,2002年发病率为14.28/10万,2003年发病率为10.91/10万,2004年发病率为18.09/10万,2005年发病率为5.84/10万,2006年发病率为29.7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均有发病,第1季度发病214例,占43.94%;男性高于女性(P<0.01);7~12岁发病230例,占47.23%;以学生为主 ,发病326例,占66.49%;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腮腺肿大.常见并发症有睾丸炎、心肌炎.[结论]天桥区流腮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接种流腮疫苗是一种降低流腮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7~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7~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5年广州市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2 95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6.23/10万,2004~2005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2005年发病最高,发病率为105.5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6、7月份,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3.37%和13.16%。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50.46%)、幼托(23.68%)和散居儿童(12.95%),病例集中在0~14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87.12%;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44.25/10万,女性年平均发病率为27.80/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年广州市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降低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率是今后腮腺炎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2004~2006年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06年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发生腮腺炎病例1 166例,平均发病率为6.96/10万。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发病。东昌府区和阳谷县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1.46/10万、10.80/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月及4~7月合计发病780例,占66.89%;以15岁以下学生为主要的发病对象。[结论]聊城市腮腺炎总体发病趋势比较平稳。做好重点发病地区和重点发病人群的防治工作是今后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济南市2011~201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4 34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01/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为春夏季和冬季;不同地区发病率分布不同,城市高于乡镇;高发年龄为3~1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66∶1);发病例数最多的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6.19%。结论 近年来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在加强腮腺炎监测和防控工作的同时,采用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建议对15岁以下儿童实施强化免疫,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济南市实施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免疫策略前后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8年济南市流腮病例,比较2009-2013年(1剂次MuCV免疫时期)、2014-2018年(2剂次MuCV免疫时期)流腮发病率。结果2009-2013年、2014-2018年济南市分别报告流腮6887例、4141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0.89/10万、11.58/10万;0-14岁病例构成比分别为73.21%、81.09%,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04.33/10万、66.21/10万;分别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373例)、1起(39例),均发生在学校。结论济南市2剂MuCV免疫策略对流腮疫情控制具有显著效果,建议推广2剂次MuCV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济南市实施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免疫策略前后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8年济南市流腮病例,比较2009-2013年(1剂次MuCV免疫时期)、2014-2018年(2剂次MuCV免疫时期)流腮发病率。结果 2009-2013年、2014-2018年济南市分别报告流腮6887例、4 141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0.89/10万、11.58/10万;0-14岁病例构成比分别为73.21%、81.09%,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04.33/10万、66.21/10万;分别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373例)、1起(39例),均发生在学校。结论济南市2剂MuCV免疫策略对流腮疫情控制具有显著效果,建议推广2剂次MuCV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湖北省襄阳市2008-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报告发病情况,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襄阳市2008-2014年报告的腮腺炎病例及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襄阳市2008-2014年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2 342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32.04/10万。4~6月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47.37%;襄阳市7年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樊城区(104.06/10万),其次是谷城县,最低为枣阳市。男女性别比为1.62:1,15岁病例数占病例报告总数的90.87%(11 215/12 3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共报告25起腮腺炎公共卫生事件,全部发生在学校,小学占88.00%(22/25)。结论襄阳市腮腺炎发病高峰主要在4~6月,半数病例集中在襄阳市城区,发病人数以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小学是腮腺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杨晓光  李洪 《职业与健康》2006,22(7):522-522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腮腺炎的危害远非局限于腮腺,可侵犯许多腺体和器官,临床上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和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可导致不育和儿童后天获得性耳聋。为了解烟台市腮腺炎的发病情况,为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烟台市2001~2003年市、区级医院住院和门诊腮腺炎病例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择6所市、区级医院及交通部所属企业医院,调查对象为烟台市区于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在…  相似文献   

10.
了解2006-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儿童少年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法,对2006-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腮腺炎发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发生腮腺炎21 0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5.61/10万,其中2006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007年发病率最低,分别为312.64/10万和146.93/10万;2008-2011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男生流行性腮腺炎的年平均发病率(284.12/10万)比女生(144.83/10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195.044,P=0.000),5岁组为发病高峰(731.93/10万),之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15~19岁组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该病全年各月均有发病,5-8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48.10%;7月达到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14.69%.结论 广州市儿童少年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小学生为腮腺炎监测和防控重点人群,应提高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加强集体单位儿童的疫情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5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2004~2005年腮腺炎发病率分别为17.62/10万、14.79/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15岁儿童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93.88%、92.39%,4~9岁儿童发病分别占67.06%、61.94%;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病例分别占95.65%、95.89%。结论要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制定控制腮腺炎规划和免疫策略,重点对儿童采取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等干预措施。建议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2.
邢广杰  郭凯 《职业与健康》2011,27(3):314-315
目的了解开封市顺河回族区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9年腮腺炎报告病例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大疫情报告顺河区腮腺炎病例130例,发病率为50.33/10万,无死亡病例。4、5月份为发病高峰,占44.62%;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分别为56.01/10万和26.69/10万;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4~12岁的中小学学生和托幼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42:1。结论该区腮腺炎处于较高发病水平,应继续加强以腮腺炎疫苗接种为主的防控措施,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延安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延安市报告腮腺炎4 324例,年平均发病率25.40/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59.1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5.80/10万;2004-2011年腮腺炎共暴发19起,暴发病例数2 966例(68.59%),发病呈明显冬季高峰,11~12月份发病1 672例(38.66%),5~9岁儿童发病最多1 991例(46.05%),职业以学生为主(67.11%).结论 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11~12月为发病高峰,5~9岁儿童和学生是发病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佳木斯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并对其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为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法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佳木斯市2004-2017年报告的腮腺炎病例。选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对2018年腮腺炎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  2004-2017年佳木斯市腮腺炎共报告1 586例,年均发病率达到4.52/10万,近三年腮腺炎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男女发病率比为1.67∶1;病例主要集中在3~19岁,占全部病例的86.32%,5~9岁,10~14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4-7月和11-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城区年发病率高于外郊县市区;ARIMA(4,1,2)(2,0,0)12模型为相对最佳模型,预测的2018年1~6月腮腺炎发病率和实际值相符,预测2018年7~12月发病率为0.30/10万、0.35/10万、0.38/10万、0.39/10万、0.35/10万、0.33/10万。  结论  ARIMA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佳木斯市腮腺炎发病趋势,为有效降低儿童发病率,建议在儿童学龄前阶段(3~6岁)或小学阶段开展第二剂次的腮腺炎疫苗接种,同时应继续做好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疫情监测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3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3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概况,为今后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报告到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乙肝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汇总、分类,并对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五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2 155例,年均发病率为26.38/10万。1999年到2001年发病率逐年上升,2001年以后呈下降趋势。2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占总病例数的94.61%,其中20~49岁的占73.41%。职业分布以干部职员发病最高,占29.93%,其次为学生,占16.19%,第三是工人占14.01%。全区各街道乡镇发病率不等,在2.87/10万~28.83/10万之间波动。结论海淀区1999~2003年乙肝发病比较平稳;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仍需得到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淄博市张店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张店区2008~2013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及山东省网络流腮专报系统报告的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张店区2008~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4.91/10万、29.97/10万、9.32/10万、15.27/10万、68.62/10万和41.78/10万,自2012年以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每年4~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病例数50.25%),其次为11月至次年1月(病例数占24.33%)。人口密度大、托幼机构及学校密集的科苑街道办事处及马尚镇病例数较多(分别占36.37%、13.46%)。发病人群集中在4~15岁,占总病例数的80.18%;托幼儿童、小学学校、中学学生分别占病例总数24.33%、49.08%和13.13%。6年间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暴发疫情共计13起,共发病117例,占总病例数的9.78%。结论建议应积极探索调整腮腺炎疫苗的免疫策略,开展3~6岁腮腺炎疫苗第2针常规接种,提高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两针次接种率,降低张店区腮腺炎发病季节性高峰和降低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1994~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 资料与方法麻疹的发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 结果2.1 流行概况 1994~2001年全市累计发病317例,年发病率为O.44/10万,2001年发病率最高为1.39/10万,1994年发病率为O.7l/10万,2000年发病率最低为0.02/10万(表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现行麻疹控制策略效果。方法:对常州市2003~2004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的分析,包括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结果:2003~2004年常州市的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69/10万,以高度散发为主。发病集中在1~5月,占全年发病数的90.60%。0~8月龄和成人(≥18岁)为高发年龄段,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2.22%和39.32%;流动人口发病占总发病数的49.57%。结论:应考虑在拟结婚前的人群中,开展MV(麻疹疫苗)或MMR(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的预防接种,缓解麻疹发病年龄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找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调查2014年北海市0~15岁儿童654例,进行影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276例,发病率为94.44/10万,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87.30%,6和10月份发病率最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相关因素有是否接种腮腺炎疫苗、人群分类、流动儿童等(P0.05)。结论该市应继续加强查漏补种提高腮腺炎疫苗接种率、进行周期性腮腺炎疫苗强化免疫,方可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市北区2004~2008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合计报告腮腺炎636例,年均发病率为24.66/10万。发病率(/10万),2004年为25.57,2005年为17.39,2006年为38.58,2007年为29.57,2008年为12.33。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28.91,女性为20.38;0~2岁为65.85,3~6岁为650.26,7~9岁为422.28,10~14岁为309.59,≥15岁为6.27。全部病例中,4~7月发病的占51.26%,学生、托幼儿童分别占50.16%、35.22%。[结论]2004~2008年青岛市市北区腮腺炎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