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我国对不同胎龄新生儿的身长、体重、头围、胸围、臂围及顶臂长等方面已有了自己的生长发育指标,但至今国内尚无关于耳部测量的资料,我们按不同胎龄新生儿在测体重、身长的同时作了耳部的测量,根据其容貌耳长作推算胎龄的回归方程式,并分析与身长、体重的关系,可以作为估价人体测量指标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体重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制定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体重指数,为胎儿宫内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抽样实况调查方法,于2005~2006年在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完成了8 357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现场测量,用以制定不同胎龄新生儿身长体重指数。结果 计算深圳不同胎龄(孕28~44周)不同性别新生儿身长体重五项指数[克托莱指数(QI)、考浦指数(KI);劳雷尔指数(RI);利比指数(LI);勃洛克指数(PI)],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五项身长体重指数都随胎龄增加指数值不断递增,峰值出现在孕41~43周,显示了胎儿胎龄增大人体密度和充实度不断提高。男性QI、KI和PI值高于女性(P结论 不同胎龄新生儿随胎龄增加人体密度和充实度不断提高,男婴充实度比女婴好。  相似文献   

3.
胎龄27~40周双胎新生儿宫内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定双胎新生儿宫内生长曲线,研究双胎儿宫内生长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深圳市两家医院完成了1 296例活产双胎新生儿体格生长现场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5项指标曲线拟合应用Lambda-Mu-Sigma(LMS)法。结果 获得了1 296例胎龄27~40周双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5项指标宫内生长均值及其第3~97百分位曲线;该1 296例双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5项曲线均低于既往报道的深圳单胎新生儿5项曲线;胎龄越小二者差异值越小,胎龄越大二者差异值越大。结论 该研究获得的深圳胎龄27~40周双胎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宫内生长曲线可作为评估深圳当前人口群体双胎儿宫内生长状况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不同胎龄正常足月儿身长胸围指数。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现场调查方法,于2013—2015年完成16 388例不同胎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的现场测量,用以制定不同胎龄正常足月儿身长胸围指数。结果最终获得正常足月儿13 776例的测量数据。随着胎龄增加,新生儿出生时身长胸围指数(BCI)、维尔维克指数(VI)、艾里斯曼指数(EI)均有所递增。男婴BCI、VI、EI小于女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的新生儿BCI、VI、EI与2005年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胎龄正常足月儿随胎龄增大胸廓丰满度不断提高,男性低于女性,本次数据与十年前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定深圳新生儿宫内生长曲线,了解深圳新生儿宫内生长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调查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深圳市两家医院完成了胎龄27~42周活产单胎新生儿16 887例(男9418例,女7469例)现场调查。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5项指标曲线拟合应用Lambda Mu Sigma(LMS)法。结果制定了深圳胎龄27~42周新生儿(男、女、性别混合)三分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5项指标宫内生长第3~97百分位曲线。上述5项曲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该组新生儿体重曲线形态及变化趋势与中国新生儿协作网曲线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制定的深圳胎龄27~42周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宫内生长百分位曲线可为新生儿科医生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十五城市胎龄28—44周新生儿体格发育资料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和上臂围六项形态指标(以下简称六项指标)可反映胎儿期发育水平。正常胎儿各形态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评价胎儿发育是否匀称、正常。近年来我国各地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时体格测量结果屡有报道,但对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报道甚少。为了解新生儿出生时六项指标间相互比例关系;综合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提供科学数据;今后动态分析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积累资料,现将1986年2月至1987年5月我国十五城市2415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六项指标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儿童保健     
911299 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的现状/中国15城市新生儿体格发育科研协作组∥临床儿科杂志。-1991,9(2)。-72~77 1986~1987年对北方七个城市及南方八个城市的43个医疗保健单位分娩的单胎活产新生儿六项指标(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进行调查研究。体重的测量于生后1小时内完成,其余五项指标于生后24~48小时内完成。结果表明,从孕32~41周六项指标均值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各胎龄间的均值,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六项生长发育指标在宫内每周增长的速率大多数在30、31及34周时明显加快,从34周以后增长速率渐缓,至43~44周,还可出现负值,不同身长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不能反映胎龄与生长的关系。文中将六项指标的百分位数修匀值予以公布,在衡量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六项指标时,可主要参用本文数据。图3表8参8(沈宗熹)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的设计方案和制定新生儿生长参照标准的技术流程与方法。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选择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调查胎龄24~42周新生儿,选择天津、沈阳、长沙、深圳4个城市补充收集胎龄≤32周早产儿。纳入出生胎龄24~42周、自然受孕的单胎活产新生儿,排除影响正常值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胎龄评估根据母亲末次月经和孕早期(前3个月)超声检查结果综合确定。按照制定生长标准的统计学要求和不同胎龄新生儿实际出生人数综合估算样本量。足月儿采用整群抽样,样本人数均衡分配到每个季度,每个季度按抽样人数的分配比例随机抽取。调查机构范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均纳入本调查。在建立新生儿生长参照标准之前,对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正态性检验、偏度及峰度分析、样本加权论证和分布转换验证。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分别建立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百分位数值和标准差单位数值及生长曲线。结果共调查13个城市、69家医院出生的24 375例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其中早产儿12 264例、足月儿12 111例。除个别胎龄组外,大多数胎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均为非正态分布,出生体重右偏较为明显、出生身长和头围左偏较为明显,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出生体重采用BCT分布转换和三次样条平滑函数的GAMLSS模型,出生身长和头围采用BCPE分布转换和三次样条平滑函数的GAMLSS模型,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GAMLSS模型均不需要进行加权处理。获得胎龄24~4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参照值和生长曲线图。结论本研究采用基于良好研究设计获得的大样本横断面数据建立了胎龄24~4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参照标准,为新生儿出生时的生长与营养评价、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的生长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5 027例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与汉族新生儿出生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连续测量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8~42周的单胎活产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采用一元三次方的曲线拟合方法绘制出生体重、身长、胸围及头围的相关平滑曲线。结果 共纳入胎龄28~42周单胎新生儿5 027名,其中男婴2 625名,女婴2 402名。获得了维族和汉族胎龄28~42周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胸围、头围及克托莱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的均值,并制定了其百分位平滑曲线。维汉两民族新生儿间部分生长发育指标测量值存在差异。维族与汉族新生儿克托莱及维尔维克指数均随着胎龄增加呈相应增加的趋势,其中维族新生儿维尔维克指数大于汉族。结论 乌鲁木齐维汉两民族新生儿间部分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及维尔维克指数存在差异。该研究获得的维族和汉族胎龄28~42周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胸围、头围及克托莱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的均值及其百分位平滑曲线可为乌鲁木齐市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极低出生体重6胞胎中4个早产婴儿出生6个月以来的体格生长情况。方法将身长、体重等指标分别与足月出生的同龄儿及同胎龄儿进行比较。结果4个早产婴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均低于同胎龄儿及足月新生儿,生后6个月时体重超过同胎龄儿而接近足月儿。身长低于足月儿及同胎龄儿。结论6胞胎中4个早产低出生体重儿6个月时体重增长正常,身长增长尚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中国新生儿体重的身长和体重的头围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 为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比例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 于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天津、沈阳、长沙、深圳13个城市调查出生胎龄24+0~42+6周单胎活产新生儿24 375名, 排除影响参照标准建立的母亲及新生儿因素。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构建男、女新生儿体重的身长和体重的头围的百分位数参照值及生长曲线。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将研制的参照标准与已报道的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重量指数、体重头围比、身长头围比5个身体比例指标在小于胎龄儿匀称型和非匀称型判别中进行变量重要性分析。结果 24 375名新生儿中男13 197名(早产7 042名、足月6 155名)、女11 178名(早产5 222名、足月5 956名)。制定出生胎龄24+0~42+6周男、女新生儿体重的身长和体重的头围的百分位数(P3、P10、P25、P50、P75、P90、P97)参照值及生长曲线。在出生体重1 500、2 500、3 000、4 000 g时男性对应的出生身长中位...  相似文献   

12.
胎儿自妊娠20周起就开始形成皮下脂肪,至出生时皮下脂肪已相当丰满。各个不同胎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以及身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定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为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比例及营养状况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等13个城市调查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24375名,排除了影响参照标准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构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百分位数(P 3、P 10、P 25、P 50、P 75、P 90、P 97)参照值及生长曲线。将研制的参照标准与我国1988年数值、INTERGROWTH项目及美国相关参照值进行比较。结果:24375名新生儿中早产儿12264名(男7042名、女5222名),足月儿12111名(男6155名、女5956名)。研制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百分位数生长参照值及生长曲线。男新生儿体重身长比在不同出生胎龄P 10、P 50、P 90上比女新生儿高0~0.2 kg/m,男新生儿体质指数在不同出生胎龄P 10、P 50、P 90上比女新生儿高0.1~0.3 kg/m2。体重身长比和体质指数曲线在高百分位数上、重量指数曲线在高、低百分位数上与我国1988年数值均有较大差异,如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重量指数与我国1988年数值在P 90上的差值范围分别为-1.09~0.40 kg/m、-1.19~0.92 kg/m2、-0.64~0.81 kg/m3。体重身长比曲线与INTERGROWTH项目参照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 50上的差值范围-0.17~0.20 kg/m,出生胎龄≤32周时在P 90上低0.02~0.40 kg/m、在P 10上高0.13~0.41 kg/m。体质指数曲线与美国参照值差异较为明显,在P 50上的差值范围-0.47~0.17 kg/m2,出生胎龄≥37周时在P 90上低0.53~1.10 kg/m2但≤28周时高0.17~0.45 kg/m2。结论:建立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不同性别的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标准化参照值,可供临床及相关科研工作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14.
习惯上采用新生儿大小测量与临床上胎龄推测一起来评价生前发育及营养状况,但许多小于胎龄儿虽体小,许多大于胎龄儿虽体大,但都正常而无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作者比较了体格指标(身长、体重等)与一种更直接测量肥胖的方法——皮褶厚度测量,评价了体格指标对新生儿营养状况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1980年起在秘鲁利马产科医院就诊的产妇之1296例新生儿,由新生儿科医师及内科医师检查生后1分及5分钟Apgar评分及Dubowitz评分等,由Dub-  相似文献   

15.
901588 352例生后24小时内新生儿体重、身长和皮褶厚度测查/段陵兰…∥新生儿科杂志。-1990,5(2)。-49~52 对胎龄37周~42周352例生后24小时内新生儿体重、身长及身体5个部位(左上臂、左肋下、左大腿、左肩角、左髋)的皮褶厚度进行测查。结果:在胎龄37周时,体重、身长95%可信限分别为男婴2.734±0.541(kg),0.475±0.029(m),女婴2.640±0.674(kg),0.465  相似文献   

16.
儿童保健     
930001中国12城市足月适于胎龄新生 儿体格发育纵向研究/个国新生儿’L长发育科 研协作组//「{,华儿不:}卜杂志一1992,3。(4) 一2Q7~209 首次报告了我国南北方过城市足月适J 胎龄(AGA)新生儿体格发台六项指标(体 重、身长、顶臀长、头几」{、胸[)刁、l:丫兮协寸)的纵向 监测位及在不同时点的增长位和劝长速度,可 作为我囚城l仃足月AGA新生儿纵向休格发育 六项指标的参考标准。我国城市足月AGA儿 一在新生儿期内体重平均增加舒4g,身长平均增~一扭巴.tm.高于我川过去水平。表3多4(赵淑琴) 咋”0002谈谈小儿体格检查的特点/刘亚 价”刀’1…  相似文献   

17.
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胎儿生长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揭示脐血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其在胎儿生长发育方面的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例新生儿脐血瘦素、IGF-Ⅰ水平,根据胎龄及出生体重百分位数的关系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16例、适于胎龄儿(AGA)组41例及大于胎龄儿(LGA)组29例.同时测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足长、胎盘重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①脐血瘦素水平SGA组与AG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IGF-Ⅰ水平AGA与LG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脐血瘦素及IGF-Ⅰ水平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足长、BMI及胎盘重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脐血瘦素与IGF-Ⅰ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性别及分娩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IGF-Ⅰ水平与新生儿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生儿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瘦素、IGF-Ⅰ在调节胎儿生长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态的临床指标之一.脐血瘦素、IGF-Ⅰ水平异常可能是引起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巨大儿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为大于胎龄儿(IAG)、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三组,分别测定三组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同时取脐血采用EUSA法测定IGF-1及IGFBP-3水平。结果①三组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脐血IGF-1及IGFBP-3水平在SGA、AGA、LGA三组间比较,LGA组〉AGA组〉SGA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胎儿发育的重要指标出生体重、身长及胎盘重量与IGF-1及IGFBP-3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IGF-1及IGFBP-3与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生适于胎龄儿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尿脱氧吡啶啉(DPD)及骨声波的传导速度(SOS)随胎龄变化的规律,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和骨SOS的关系。方法:共选取65例新生适于胎龄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4周,14例),晚期早产儿组(>34周至<37周,13例),足月儿组(≥37周,3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出生体重、身长,采用Ponderal指数(PI)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生后7?d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PICP水平;收集尿液测定尿DPD、尿肌酐(Cr)水平;生后7 d内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左侧胫骨声波的传导速度(SOS)。结果: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PI值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140.199、47.042、46.877、11.898,均P<0.01),且出生体重、身长和PI值随胎龄增加而增加。3组之间PICP、DPD/Cr、S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30.384、21.761、20.052,均P<0.01),且胎龄越大,PICP及DPD/Cr水平越低,骨SOS越高。PICP、DPD/Cr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及骨SOS呈负相关(P<0.01);而骨SOS与胎龄和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1),在校正了胎龄、出生体重后依然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新生适于胎龄儿骨转换生化指标和胎龄、出生体重及骨SOS呈负相关;新生适于胎龄儿的高骨转换状态对骨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定不同胎龄初产足月儿与经产足月儿宫内生长百分位曲线,研究分娩产次对宫内生长潜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法于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对深圳市两家医院出生的胎龄37~41周单胎足月儿进行体格生长现场测量。曲线拟合应用Lambda-Mu-Sigma(LMS)法。结果 获得了14 529例胎龄37~41周初产、经产足月儿各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均值,并制定了其10th、25th、50th、75th、90th百分位曲线。经产足月儿上述5项指标的百分位曲线的形态和增长趋势与初产足月儿一致,但37~41周各胎龄经产足月儿上述5项指标的均值及百分位曲线值均高于初产足月儿。除胎龄41周组初产与经产组顶臀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胎龄组5项指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胎龄37~41周经产足月儿各胎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顶臀长5项指标宫内生长水平均高于初产足月儿,提示分娩产次是宫内生长潜力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