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的患者多伴有左心瓣膜病患,其中合并二尖瓣疾患多于主动脉瓣疾患,原发性TR较为罕见。70%~85%的TR源于肺动脉和右室高压引起的三尖瓣瓣环扩张,称为功能性TR;15%~30%的TR为器质性或风湿病变直接累及三尖瓣所致。以往认为左心瓣膜疾患成功矫治后,功能性TR可以逆转,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许多病人在左心瓣膜病变得到有效矫治的情况下,仍然出现TR,且不断进展。长期TR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可逆性损害,严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无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发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探讨机制、预后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因重度TR住院的患者12例,排除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心脏超声测量右室收缩压〉35mmHg)及三尖瓣瓣膜畸形或破坏。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12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前的风湿性瓣膜病病史较长,均超过20年,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房颤病史。心脏超声提示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左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内径及收缩功能正常。置换的金属瓣或生物瓣形态及功能正常。无明显肺动脉高压,但三尖瓣瓣口探及重度反流,三尖瓣瓣膜及附属结构无明显异常:无瓣膜破损脱垂、腱索断裂,但三尖瓣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或双瓣置换术后无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发生重度TR可能与右心室重构、三尖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的手术方法和意义.方法191例二尖瓣病变同时伴有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I)的患者,其中130例于MVR手术同期行TVP.70例轻度TI中,有7例行Kay氏法二瓣化成形术,2例行De Vega瓣环成形术;中度和重度TI均同期行TVP.其中中度TI 92例,行De Vega瓣环成形术57例,Kay氏法二瓣化成形术33例,人工瓣环固定术2例;重度TI 29例,行De Vega瓣环成形术6例,人工瓣环固定术23例.结果130例中死亡3例,127例康复出院.122例随访29~112月,发现32例有轻度或极轻度三尖瓣返流(TR),7例中度TR,3例重度TR.结论二尖瓣病变同时伴有功能性TI的患者,在施行MVR同时,应行TVP,尤其是中重度TI更要积极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能有效纠正TI,阻止轻度TR加重,减少严重T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的手术方法和意义。方法 191例二尖瓣病变同时伴有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1)的患者,其中130例于MVR手术同期行TVP。70例轻度TI中,有7例行Kay氏法二瓣化成形术,2例行DeVega瓣环成形术;中度和重度TI均同期行TVP:其中中度TI 92例,行DeVega瓣环成形术57例,Kay氏法二瓣化成形术33例,人工瓣环固定术2例;重度TI 29例,行DeVega瓣环成形术6例,人工瓣环固定术23例。结果 130例中死亡3例,127例康复出院。122例随访29~112月,发现32例有轻度或极轻度三尖瓣返流(TR),7例中度TR,3例重度TR。结论二尖瓣病变同时伴有功能性TI的患者,在施行MVR同时,应行TVP,尤其是中重度TI更要积极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能有效纠正TI,阻止轻度TR加重,减少严重T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可导致肺动脉压的迅速降低,本研究拟观察在不进行三尖瓣环成形术的前提下,PTE对严重的三尖瓣返流(TR)的影响。背景:目前关于肺动脉(PA)压力降低后,功能性TR改善的概率及程度的资料甚少。方法:27例严重(返流指数RI>33%)且均接受PTE的TR患者入选本研究。PTE前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RI、三尖瓣瓣环直径(TAD)、脱垂的瓣叶顶部至瓣环联合线的距离以及PA收缩压估计值。严重TR患者分为缓解期(RI≤33%)或持续性(RI>33%)两组。结果:比较PTE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27例严重的TR患者中有19例(约占70%)其三…  相似文献   

6.
三尖瓣成形术后复发性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左心瓣膜替换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后再次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可能机制和手术结果。方法 二尖瓣位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机械瓣)28例(附加主动脉瓣置换3例)。三尖瓣的处理:三尖瓣置换(TVR,牛物瓣)11例,余均再次行改良的DeVega成形术。结果 早期死亡3例。随访22例中,11例TVR者全部存活,心功能改善;第2次行TVP者中6例为极轻度或轻度TR,2例为中度TR,3例为中度以上TR,其中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TR的发生可能与持续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及瓣环功能不可逆损害、反复的风湿发作、术前并发心源性恶液质等有关。重度TR及三尖瓣风湿性改变者行TVR的效果良好,中度TR者仍可再次行TVP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右室功能指标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患者经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度反流以上且接受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功能性T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患者接受改良De Vega成形术(缝线成形术组),10例患者接受MC3三维瓣环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组)。分别于手术前后测量和记录患者右室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期三尖瓣瓣环内径(DTV)、心肌做功指数(MPI)、右心室收缩期长轴移位距离(RVLX)、右心室流出道缩短率(RVOTFS)、TR程度指标(STR/SRA)、右房内径(RA)和右室内径(RV)等,对各项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STR/SRA、DTV和RA均明显改善。手术后人工瓣环成形术组较缝线成形术组RA的改善更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手术前后RA与DTV均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5;r=0.47,P<0.001);DTV与STR/SR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功能性TR患者实施相应的瓣环环缩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人工瓣环成形术对RA的改善优于缝线成形术;RA与DTV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右室功能指标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患者经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度反流以上且接受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功能性T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患者接受改良De Vega成形术(缝线成形术组),10例患者接受MC3三维瓣环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组)。分别于手术前后测量和记录患者右室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期三尖瓣瓣环内径(DTV)、心肌做功指数(MPI)、右心室收缩期长轴移位距离(RVLX)、右心室流出道缩短率(RVOTFS)、TR程度指标(STR/SRA)、右房内径(RA)和右室内径(RV)等,对各项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STR/SRA、DTV和RA均明显改善。手术后人工瓣环成形术组较缝线成形术组RA的改善更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手术前后RA与DTV均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5;r=0.47,P<0.001);DTV与STR/SR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功能性TR患者实施相应的瓣环环缩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人工瓣环成形术对RA的改善优于缝线成形术;RA与DTV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492-496
目的总结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术和置入人工成形环的三尖瓣成形方法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临床中、远期效果。方法合并左心系统瓣膜病变的功能性TR患者677例,其中行左心瓣膜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MVR)356例、二尖瓣成形(MVP)98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18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MVR 15例,CABG+MVP 27例,所有患者均与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353例采用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术(非上环组),324例置入人工成形环(上环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随访资料。结果完成术后2 a随访者,非上环组348例,上环组317例;其中三尖瓣中度及以下TR者,非上环组为286例(82.2%),上环组为294例(9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发展为重度TR者,非上环组为62例(17.8%),上环组为23例(7.3%),非上环组发展为重度TR者比例显著高于上环组(P=0.031)。术后随访5 a,非上环组有5例患者因顽固性心力衰竭再入院,心脏超声提示重度TR,其中3例心力衰竭治疗无效死亡,2例再行三尖瓣置换治愈出院;上环组无顽固性心力衰竭和再次心脏手术病例。完成术后5 a随访者,非上环组308例,上环组292例,其中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示非上环组轻度以下TR者34例(11.0%),中度TR者185例(60.1%),重度TR者89例(28.9%);上环组轻度以下TR者73例(25.0%),中度TR者190例(65.1%),重度TR者29例(9.9%);上环组轻度以下TR者比例显著高于非上环组(P=0.029),重度TR者比例显著低于非上环组(P=0.007),2组之间中度TR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190)。与随访2 a结果相比较,非上环组完成5 a随访者重度TR发生率明显增加(28.9%vs 17.8%,P=0.022),而上环组完成5 a随访者重度TR发生率与随访2 a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vs 7.3%,P=0.520)。结论对于功能性TR的处理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尽量采用人工瓣环置入的方法进行三尖瓣缩环,以代替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因素及手术效果.方法 总结本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5例左心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发生重度TR,行再次三尖瓣成形术(TVP)及三尖瓣置换术(TVR).男2例,女3例,年龄41~60岁,二尖瓣置换术1例,双瓣置换术4例,5例均因第1次手术时伴三尖瓣反流同时行TVP术.术后1~3年发生重度TR,肝大、腹水、右心衰,心功能4级.5例患者左心人工瓣功能良好,其中1例伴二尖瓣瓣周漏.结果 5例均再次手术,1例除三尖瓣环扩大外,瓣叶钙化,萎缩缺如,考虑为风湿性器质性病变,行TVR.3例原Devega成形术缝线割裂瓣环,缝线游离,瓣环扩大,经再次Kay法成形,并对其中1例伴二尖瓣瓣周漏同时修补.以上4例TR得以纠正,术后情况良好.另1例左心瓣膜功能正常,重度TR,行TVR术后肺动脉高压不减,右室进行性扩大,术后3周死于右心功能衰竭.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发生TR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风湿性病变继续发展,侵犯三尖瓣叶;(2)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瓣膜过小或发生瓣周漏;(3)原TVP失败,特别是Devega成形术,缝线切割瓣环或断裂使环缩失败;(4)左心瓣膜术后,由于肺动脉器质性病变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心房纤颤等原因,导致右房右室变大致TR发生.对重度TR,出现右心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再次行三尖瓣手术,特别是伴左心瓣膜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积极处理.首选TVP,如有瓣叶病损应行TVR.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三尖瓣瓣环成形术中使用的环大部分都为单平面,然而实际的三尖瓣环(TA)可能是一种非平面或三维(3D)的结构。本研究旨在观察健康受试者和功能性三尖瓣反流(TR)患者中TA的3D几何图像。方法和结果:本研究纳入了接受过实时3D超声心动图的15例健康受试者和16例功能性TR患者。采用专门的软件,通过轴的45°间隔的旋转平面确定TA周围的8个点。记录一个心动周期内的TA。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经瓣环成形术修复的三尖瓣(TV)的耐久性有限。为改善TV修复的结果,有必要明确瓣环成形术后复发或残余TV反流(TR)的机制。本研究旨在查明TV瓣环成形术后中期结果的超声心动图决定因素。方法和结果:本项研究纳入39例功能性TR患者,分别在TV瓣环成形术前、术后早期(5±2d)和术后>1年(20±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尖瓣成形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标准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81例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在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进行三尖瓣成形术,使用的手术干预标准:经胸超声心动测量的最大TR束面积/右心房面积的比率作为评价TR程度的标准,比率>1/3为中度以上关闭不全.当TR为中度或中度以上时,结合术中探查结果,若瓣环直径达3个横指(约3.5 cm)以上,同期施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出院,失访9例(11.1%),平均随访(24.6±12.1)个月,病人均无再次手术.1例术后1个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6例(7.4%)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心动提示三尖瓣中度反流,余患者均为轻度反流,与出院时超声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无重度反流患者.结论:根据三尖瓣环扩张程度及三尖瓣反流束面积占右心房面积的比例来判定是否在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三尖瓣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是右心房流出道,正常情况,右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可及少量反流,大量反流时,提示三尖瓣有病理性改变,是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中单纯的三尖瓣发生关闭不全很少见,常由其他瓣膜疾病改变引起,最常见得为二尖瓣病变引起,当二尖瓣关闭不全时,肺循环淤血压力增加,右心室内血液淤积,容积随压力增加而增大,间接导致三尖瓣瓣环增大,心室收缩时,心室内血液随着增大的三尖瓣瓣口倒流入右心房,造成功能上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器质性三尖瓣病变多见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三尖瓣畸形改变,也可为后天性病变直接发生于三尖瓣,如暴力型冲击造成三尖瓣瓣叶脱垂等。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公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心脏瓣膜病的发生大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必要的心脏手术方式选择对患者预后有不同影响,目前三尖瓣成形术主要包括Kay’s缩环术、De Vega成形术及人工瓣环成形术,目前临床中最常见得示De Vega成形术与人工瓣环术式,而三尖瓣关闭不全(TR)患者对不同三尖瓣成形术并没有完全明确的金标准。该综述的研究可能对患有三尖瓣关闭不全(TR)病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为合理、安全、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欣涛 《医学综述》2011,17(11):1672-1673
三尖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其中三尖瓣关闭不全较三尖瓣狭窄更为常见,尤其是功能性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历了从缝线成形术到人造硬质瓣环成形术和人造软质瓣环成形术最后改进至目前的三维Edwards MC3瓣环成形术的过程。现主要介绍三尖瓣成形环在风湿性瓣膜病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研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6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25例正常人做对比研究,测量舒张末期右室前后径、四腔心切面M型测量三尖瓣前瓣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及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前瓣瓣环收缩峰值速度。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减低,且右室收缩峰值及收缩幅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前瓣瓣环收缩峰值可作为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之一,结合右室其他评估方法能更准确的评估右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左心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治疗体会。方法21例左心瓣置换术后中重度TR病人,有9例行内科保守治疗,1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类型:二尖瓣再次置换加三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术1例,单纯三尖瓣置换1例,单纯三尖瓣成形术9例。三尖瓣成形术包括5例改良Devega成形术,行改良Key氏法4例。结果12例手术治疗者术后早期1例,病死率8.3%。长期生存11例,术后随访5个月-9.6年,平均6.1年,1例术后三年死于抗凝过度出血。9例内科治疗者,3个月-5年,6例死亡。病死率66.7%。结论左心瓣置换术后远期TR的产生与不可逆的右心损害、严重肺动脉高压、持续的心房纤颤及左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有关;对重度TR行三尖瓣成形或三尖瓣置换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左心瓣膜病变所合并的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左心瓣膜手术的同时对三尖瓣进行外科治疗的必要性及具体术式的选择.方法 27例左心瓣膜病变同时三尖瓣伴有不同程度反流的患者,术前应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反流的程度进行评价,根据反流程度将患者分为无反流、轻度反流、中度反流、重度反流4组,术中用测瓣器直接测量三尖瓣环的直径,结合术前超声评价、术中直视及测量的结果,在左心瓣膜手术的同时对三尖瓣反流采用不同的术式以缩小瓣环、减少反流,27例患者中有22例施行了三尖瓣环成形术,其中7例行De Vega成形,15例行人造瓣环成形.所有患者于术后1周再次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价手术的效果.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27例患者中10例无反流,15例轻度反流,仅有2例中度反流,无重度反流病例;术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为Ⅰ~Ⅱ级.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三尖瓣瓣环直径和反流程度之间呈正相关,而年龄与二者无相关.结论 对左心瓣膜病变合并的继发性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在解决左心瓣膜病变的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瓣环环缩成形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手术的远期效果;由于反流是因瓣环扩张所致,故瓣环扩张程度是成形的较为可靠的指标,可据此选择成形的术式,而反流程度只能作为综合评价的一个参考,术后通过它可以初步判断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任双丽  宋军  王辉  高东梅  高艳波  宋菁林  张力  张婷 《吉林医学》2008,29(21):1873-1874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风心病双瓣置换术前后左心收缩功能变化及近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30例对照组和51例双瓣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心脏腔室大小、左心收缩功能测值;根据测量三尖瓣最大反流束面积将TR程度分为:无反流(-)、轻度(+)、中度(++)、重度(+++),并对比双瓣置换术前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情况。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心脏各腔室均有增大,其中以左心房增大为著;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百分率(LVFS)较对照组减低。术后左心房明显缩小。21例施行三尖瓣环缩术的重度TR患者中,13例术后TR消失(占61.9%),6例转为轻度TR(占28.6%),以上病例术后左心室内径亦有减小。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评价瓣膜置换术前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如果不予以矫治则有较高的远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回顾三尖瓣二叶化成形术和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