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前后唇部软硬组织突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24例,拔牙后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测量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突度的7个项目和硬组织侧貌突度11个项目的变化值.结果 (1)鼻唇角、下唇倾角、上唇厚度增大,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减小(P<0.05);(2)ANB角、U1-NA角、L1-NBmm、 U1-SN角、U1-Namm 、L1-MP角、OJ减小,U1-L1角增大(P<0.05).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后,唇部软硬组织突度表现为上前牙突度减小和上下唇突度减小,软硬组织侧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湖南汉族正常牙合成人面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湖南地区汉族正常成人面部软组织侧貌进行测量,分析其软组织侧貌的特征,并探讨湖南 地区汉族正常成人面部软组织侧貌的性别差异、地区差异及种族差异。方法:拍摄323例湖南籍恒牙期正常汉 人头颅侧位X线片,其中女性164例,男性159例。将数字化头颅侧位片导入同一台电脑WinCeph8.0测量分析系统, 根据Holdaway分析法定点并自动测出的各项测量指标,求出均值与标准差;选择辽宁人、日本人、尼泊尔人及北美 白种人的测量数据作为对照并进行比较。结果:获得湖南地区汉族正常成人面部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的正 常值。鼻下点至H线距(subnasale to H line,Sn-H)、上唇基厚度、颏唇沟深度即下唇凹深度(lower lip sulcus depth, Si- PgsLs)、颏部软组织厚度(soft tissue chin thickness,Pg-Pgs)四项测量值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软组织面 角(soft tissue facial angle,FH-NsPgs)、上唇凹深度(upper lip sulcus depth,Ss-Ls),Sn-H,上唇基厚度,上唇厚度,H角, 下唇凸点至H线距(lower lip to H line,Li-PgsLs),Si-PgsLs和Pg-Pgs九项测量值与辽宁之间的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FH-NsPgs,鼻凸度(nose prominence,Sn-Pn),上唇基厚度,上唇紧张度,H角,Li-PgsLs,Si-PgsLs和Pg- Pgs八项测量值与日本之间的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n-Pn,Ss-Ls,Sn-H,骨骼侧面突度(skeletal profile convexity,A-NPs),上唇基厚度,上唇紧张度,H角,Li-PgsLs和Pg-Pgs九项测量值与尼泊尔之间的地区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P<0.05);Sn-Pn,Ss-Ls,Sn-H,A-NPs,上唇基厚度,上唇紧张度,H角,Li-PgsLs,Si-PgsLs和Pg-Pgs十项 测量值与白种人之间的种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湖南地区汉族正常牙人软组织侧貌男女之间 既存在着相似处,又有一定的差异;其软组织侧貌特征与辽宁地区、尼泊尔地区、日本人及北美白种人之间也存在 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尼泊尔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范围,探讨其软组织侧貌的性别特征及种族差异.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尼泊尔留学生中挑选正常牙合成人70人.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应用Winceph8.0进行描图分析,对Holdaway软组织头影测量的11项指标进行测量,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4.
正常He广西壮族成人颅颌面结构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对43名广西正常He壮族成人的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男性He平面比女性更陡,软组织侧貌相对女比男直。与北京汉族人比较,广西壮族人侧貌轮廓比北京人凸。  相似文献   

5.
正常广西壮族成人颅颌面结构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对43名广西正常壮族成人的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男性平面比女性更陡,软组织侧貌相对女比男直。与北京汉族人比较,广西壮族人侧貌轮廓比北京人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矫治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运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对20名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拔除后用Begg矫治法矫治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上中切牙突度矫治后平均减少8.88mm,有高度显著性变化(P<0001)。下中切牙突度平均减少395mm(P<005)。软组织鼻下点距和上唇突度平均减少308mm和4.45mm(P<005和P<001)。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和下唇突度到审美平面平均减少602mm和227mm(P<001)。测量项目的相关分析中,上中切牙突度与下唇突度矫治后具有高度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P<0001)。结论硬组织侧貌的变化较软组织更为显著。软硬组织之间,软组织之间的变化有它的一致性,也有相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辽宁地区正常牙合汉族青年颌面部软组织侧貌头影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揭示本地区汉族青年的唇部,颏部结构特征。方法选择父母均为辽宁籍汉族,本人在辽宁出生长大,年龄18-24岁,身体健康;牙列完整、牙齿排列整齐,第一磨牙和尖牙为中性关系,上下中线齐,覆牙合、覆盖正常(个别正常牙合);面型端正、侧貌基本协调、无明显前突或后缩;无正畸治疗史;样本量:不少于100人(男女各50人以上)。进行X线定位侧位片头型测量研究。结果对辽宁地区正常牙合汉族青年颌面部侧貌软组织头影进行测量,获得侧貌软组织各平面、线距、角度的均值及标准差;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资料进行比较辽宁地区正常牙合汉族青年的侧貌软组织结构的特征。结论不同地区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正常青年面部侧貌唇突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安徽省正常牙合青年面部侧貌唇特征。方法 以 10 2名安徽籍正常牙合大学生为对象 ,拍摄头颅定位侧貌照片 ,并运用IDAS软件获取各项测量指标值以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建立了安徽省正常牙合青年侧貌唇突度常用指标的正常值 ;用E线、B线和H线分别分析正常牙合青年男女软组织侧貌唇的突度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安徽省正常牙合青年侧貌唇在水平方向上突度男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山东汉族正常(牙合)少年儿童软组织侧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的正常值和标准差,分析其侧貌特征。方法:对156名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图像处理和定点测量,用SAS 9.0统计软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男女之间,替牙期与恒牙期之间两样本进行t检验的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的正常值数据库;替牙期男性上唇相对前突,女性下唇后缩;从替牙期到恒牙期男性软组织面高及上唇有较大生长,女性下唇生长明显。结论: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软组织侧貌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 选取24例骨性Ⅲ类的生长发育期患者,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骨面型ⅢI类错(牙合),矫治完成后比较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分析与侧貌有关的测量指标.结果 本研究2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后,患者软组织面角减小,H角增大,上唇突点前移,上唇凹点前移,下面高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但下唇位置无明显变化.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显著改善患者的凹面型,使患者侧貌更协调美观,下颌软组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安氏Ⅱ1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1/3,唇部突出明显,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而下唇明显增厚,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McNamara分析法对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骨性特征,为正畸与正颌外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82例及广西地区骨性Ⅰ类成人个别正常(牙合)50例,通过CASSOS软件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研究.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测量值小于骨性Ⅰ类组(P<0.05),下颌突度、有效下颌长度、下颌平面角与下切牙突距测量值均大于骨性Ⅰ类组(P<0.05).(2)在骨性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组中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中男性的有效下颌长度、下切牙突距和下前面高均大于女性(P<0.05),上颌突度则女性大于男性(P<0.05).(3)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和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的数值发现,男性中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测量项目更多.结论: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同时存在上颌发育不足和下颌发育过度,以后者为主.男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女性更严重,面型更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畲族和汉族成人头影测量标准值的差别,为临床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准入标准选择浙江丽水地区汉族和畲族成人正常牙合各40 例,均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采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头影测量分析法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测量结果显示,畲族成人的面角、上下中切牙夹角、Y 轴角以及下颌平面角(MP-FH)和上中切牙突距均较汉族显著增加(P<0.05 或0.01),而颌凸角及下中切牙突距显著减小(P<0.01);畲族女性成人下颌平面角(MP-SN)和面角均较男性成人显著增加(P<0.05),其他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畲族成人较汉族相对是长面型,垂直生长型较多。而畲族男女比较,女性长面型较男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山东汉族正常(牙合)少年儿童软组织侧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的正常值和标准差,分析其侧貌特征。方法:对156名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图像处理和定点测量,用SAS 9.0统计软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男女之间,替牙期与恒牙期之间两样本进行t检验的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的正常值数据库;替牙期男性上唇相对前突,女性下唇后缩;从替牙期到恒牙期男性软组织面高及上唇有较大生长,女性下唇生长明显。结论:山东汉族正常少年儿童软组织侧貌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 ,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 ,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 1/ 3,唇部突出明显 ,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 ,而下唇明显增厚 ,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 -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 ,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6.
美的侧貌正常He儿童Holdaway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He美的侧貌人群颅颌面软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以指导正畸临床创造富于个性美的侧貌。方法:从104例正常He样本中,按照陈氏唇型分类法中的Ⅱ型、Ⅲ1型及Ⅲ2型“唇型标准”筛选出美的侧貌人群(男12例,女18例)进行Holdaway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得出Holdaway分析法正常值标准。结论:男女颅颌面形态结构特征虽然很相近,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正常He美的侧貌人群颅颌面发育特征,有助于诊断和矫治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Forsus矫治已过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的颜面美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常规用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患者治疗的Forsus矫治器,应用到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该类患者,评价其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程度。方法:临床选择19例已过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安氏Ⅱ类患者.根据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上的软组织测量标志点。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的侧貌改变。结果:H角减小(1.43±0.94)°,鼻唇角增大(1.71±1.42)°,上唇突点后移(1.36±0.44)mm,上唇突距减小(2.02±0.10)mm,上唇角减小,上下唇角增大;下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结论:Forsus矫治器能在短时间内使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患者软组织侧貌得以改观。避免了部分患者拔牙正畸或正颌外科,对现有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矫治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貌男性软组织侧貌纵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年代中国美貌男性软组织侧貌的美学特征,探讨公众审美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1930-2008年间著名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美貌男性49名,年龄18~35岁。按年代不同分为5组,截取其侧貌截图像,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标准化。分别测量26项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指标。结果:下唇倾角、上下唇角、上唇颏突角、下唇颏突角、Z角、H′角、下唇凸点-E距、下唇凸点-H距、鼻下点-H距、下面高、上唇下面高比11项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代变化,公众对中国美貌男性的软组织侧貌审美标准发生变化,变化集中于面下1/3,以下唇的改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青少年安氏Ⅱ^1s错[牙合]矫治后对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对15例安氏Ⅱ^1s错[牙合]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使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Ⅱ类颌间牵引完成矫治,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描图和手工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上前牙经过矫治内收后,前牙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上唇明显后移,长度随之伸长,突度降低;鼻高度相对增加;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变,开唇露齿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治疗青少年安氏Ⅱ^1s错[牙合],可使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得以改善,有效地纠正前牙深覆[牙合],最终取得良好的改善软组织侧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高角骨性安氏Ⅲ类矫治的临床效果,并从软组织侧貌角度探讨其矫正机制.方法 7例高角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全部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正技术,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上前牙向唇向移动,下前牙向舌向移动,建立了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ANB角增大了0.95°(P<0.01),OP-SN角减小了3.73°(P<0.05),下唇突点向后减小1.93 mm,颏唇角减小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唇突点(UL)和颏前点(Po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上下牙列的代偿性移动,高角骨性安氏Ⅲ类患者的凹面型可以矫治成近直面型,其主要变化在于下唇突点的后移,提示应尽量采用利于下唇突点后移的矫治方案以获得较好的面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