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breviscapine,Bre)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α(PKC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STZ45 mg.kg-1建立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将成模DM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组(DM组)、灯盏花素治疗组(Bre-L组,10 mg.kg-1.d-1;Bre-H组,20 mg.kg-1.d-1),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治疗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FBG)、肾指数、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HE染色光镜观察肾脏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PKCα、TNFα表达情况。结果:与DM组比较,Bre组大鼠血糖无明显变化,但肾指数、Scr、BUN、UAER均明显降低,光镜下肾脏结构亦明显改善,肾组织PKCα、TNFα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Bre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PKCα、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动脉的影响。方法选健康雄性昆明种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20只、糖尿病组(A)和糖尿病灯盏花治疗组(B)各25只。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B组灯盏花素20mg·kg-1·d-1腹腔内注射,A组和C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3组给药后2W和6W宰杀,收集血检测TGF-β1,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肾组织标本检测NF-κB,肾组织HE,PAS染色比较各组肾小球系膜增生与间质小动脉的硬化情况。结果 1.肾小球系膜增生与间质小动脉的硬化糖尿病组〉灯盏花组〉正常组,(P〈0.01);2.肾组织NF-κB,血TGF-β1、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为糖尿病组〉灯盏花组〉正常组,(P〈0.01)。结论高血糖可促进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肾小球系膜增生和间质小动脉硬化,影响肾功能。灯盏花素可通过对肾组织NF-κB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肾小球系膜增生和间质小动脉硬化,发挥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STZ所致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后4组采用小剂量链尿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0 mg.kg-1腹腔注射,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5,30,60 mg.kg-1灌胃12周。检测血糖和血脂,心功能状态;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单核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及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NF-κB、ICAM-1、MC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α-硫辛酸30 mg.kg-1血糖及TG、TC、LDL明显降低(P<0.05),HDL显著提高(P<0.05);LVEDP[(5.6±1.0)mmHg]明显降低(P<0.05),LVSP[(127.6±5.4)mmHg]明显升高(P<0.05);α-硫辛酸30 mg.kg-1组NF-κB、ICAM-1、MC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α-硫辛酸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糖、降脂、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必普软胶囊(丁苯酞)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因子及NF-κB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PSD组,恩必普低(80 mg·kg-1·d-1)、中(160 mg·kg-1·d-1)和高(320 mg·kg-1·d-1)剂量组。进行行为学观察和测试,测定NF-κB的表达及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海马组织NF-κB阳性细胞数及TNF-α和IL-1β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增高,而IL-6含量则减少(P<0.01);与单纯缺血组比较,PSD组大鼠海马组织NF-κB阳性细胞数及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增高,而IL-6含量则明显减少(P<0.01);与PSD组比较,恩必普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海马组织NF-κB的表达及减少TNF-α和IL-1β的含量,提高IL-6的含量(P<0.01)。结论:PSD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因子网络稳态发生改变;恩必普对PSD大鼠海马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灯盏乙素低、中、高剂量组(0.3、3、30 mg·kg~(-1)),预给药7 d,应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离体灌注时,给药组用含灯盏乙素的K-H液进行灌流(0. 3、3、30 mg·L~(-1))。记录心肌收缩功能;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ST、CK、LDH的活性; ELISA检测炎性因子ICAM-1、IL-1β、IL-6、IL-18、TNF-α的含量;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Western blot检测IL-1β、NLRP3、NF-кB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离体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心肌组织AST、CK、LDH活性明显升高,ICAM-1、IL-1β、IL-6、IL-18、TNF-α等炎性因子的含量明显升高,IL-1β、NLRP3蛋白表达水平及NF-кB核转位明显升高。灯盏乙素能明显改善上述病理改变。结论灯盏乙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F-кB/NLRP3/IL-1β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NF-κB)和(MCP-1)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的变化并探讨黄芪对NF-κB和MC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黄芪组(DT组);生化法测定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MCP-1的表达.结果 C组肾小球NF-κB及MCP-1在有少量表达,DT组肾小球中NF-κB、MCP-1表达较DM组有下降(P<0.05):DM组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较C组升高(P<0.01),而DT组较DM组明显降低(P<0.05);DT组较DM组病理学损害有改善.结论 黄芪能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肾组织病理学损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和MCP-1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VCAM-1、NF-κB及PPAR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核因子(NF)-κB及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 s)的影响,探讨西洛他唑影响VCAM-1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NC,n=8)。随机将成模的32只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n=12)、高剂量西洛他唑组(GX,27mg.kg-1.d-1,n=10)与低剂量西洛他唑组(DX,9 mg.kg-1.d-1,n=10)。治疗8 wk,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主动脉组织VCAM-1表达及P65亚基核转位情况;原位杂交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主动脉VCAM-1 mRNA表达及NF-κB-DNA结合活性;RT-PCR或Real-Time PCR检测PPARα、PPARγmRNA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VCAM-1及其基因表达升高(P<0.01),NF-κB P65核转位及活化增强(P<0.01),PPARγmRNA表达为正常大鼠的1.7倍,而PPARαmRNA表达下降(P<0.01)。②与糖尿病组相比,高剂量西洛他唑治疗组主动脉内皮VCAM-1及其基因表达降低(P<0.01),NF-κB P65核转位及活化被抑制(P<0.01),PPARγmRNA表达比糖尿病大鼠下降73%,而PPARαmRNA则上升(P<0.05)。结论高剂量西洛他唑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表达VCAM-1,这可能与其对PPARs表达、NF-κB核转位及其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探讨依托咪酯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300~350g,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n=12),B组肾缺血再灌注组(n=12),C组肾缺血再灌注+依托咪酯组(n=12),实验结束,24h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NF-α和NF-κB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上调(P<0.05),C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较,C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继发心肌组织损伤,依托咪酯能够明显减轻这种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TNF-α表达抑制,TNF-α/NF-κB正反馈信号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锌和维生素E对Ⅰ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核转录因子NF-κB65表达的作用。方法: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动物采用腹腔注射链脲左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一次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40只按血糖值参考体重分为4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补锌组,糖尿病补VE组,糖尿病补Zn+VE组。6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切取心室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NF-κB65的表达水平,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NF-κB65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NF-κB65呈阴性表达,糖尿病对照组心肌细胞内NF-κB65呈阳性表达;糖尿病补锌组和糖尿病补VE组心肌细胞内NF-κB65呈弱阳性表达;糖尿病补Zn+VE组心肌细胞内NF-κB65呈阴性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补Zn+VE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补锌组及糖尿病补VE组之间NF-κB65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补Zn+VE组与正常组之间NF-κB65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Zn和VE联合使用可对糖尿病导致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核因子κB(NF-κ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模型组(n=11)和罗格列酮组(n=11)。罗格列酮组每日予罗格列酮5 mg·kg~(-1)灌胃,其余2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共12 wk。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左室心肌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的表达、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心肌CTGF蛋白质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升高(10±s 3)%vs(16.2±2.4)%,P<0.0l;NF-κB、CTGF蛋白质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有所下降(16.2±2.4)%vs (12±3)%,P<0.05;NF-κB、CTGF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NF-κB、CTGF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功能、超微结构的变化和NF-κB的表达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次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制备DM模型。ig给予葛根素125,250和500mg·kg-1组,连续给药4周。视网膜电图(ERG)测定视网膜功能、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组织NF-κB p65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ERG的b波振幅明显降低。与DM模型组相比,葛根素250和500 mg·kg-1组的b波振幅明显上升(P<0.05);透射电镜下见DM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外核层细胞均出现线粒体改变。葛根素干预后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好转。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以及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强,葛根素干预后各组凋亡指数均显著下降,葛根素250和500 mg·kg-1组NF-κB p65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DM大鼠早期即出现神经视网膜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改变,葛根素可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保护神经视网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在大鼠糖尿病早期对近球小管(PT)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DM组)、灯盏花素治疗组(Bre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前两组以链脲佐菌素(STZ,65mg·kg-1)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Bre组在模型建立成功后连续4wk予腹腔注射灯盏花素20mg·kg-1.d-1,NC组和DM组则在相同的时间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4wk后动物在麻醉下行双侧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样并行心脏穿刺取血;对一侧肾动脉进行灌注后,取肾皮质组织孵育,在显微镜下手工分离单根PT,用液闪法检测其Na+,K+-ATPase活性。检测血糖及血、尿的肌酐水平,放免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水平。结果NC组PT的Na+,K+-ATPase活性为(959.11±117.35)pmolPi·mm-1·h-1,DM组则明显增高达(1893.53±383.90)pmolPi·mm-1·h-1(P<0.01),Bre组为(1262.09±125.14)pmol Pi·mm-1·h-1,虽然高于NC组(P<0.05),但却明显低于DM组(P<0.05)。DM组的血清EDLS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Bre组的血清EDLS水平虽然也低于NC组(P<0.05),但却高于DM组(P<0.01)。分别与NC组和DM组比较,Bre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NC组,而与DM组差异无显著性,除此之外,其尿量、尿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肌酐清除率(Ccr)都与DM组有相同性质的变化,但变化幅度都小于DM组(P<0.05)。结论Bre在大鼠糖尿病早期对肾小管Na+,K+-ATPase活性增强有限制作用,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Bre在此期间限制了EDLS释放减少的程度有关;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Bre对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在氟西汀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用野百合碱(60 mg·kg-1)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低剂量(2 mg·kg-1·d-1)或高剂量(10 mg·kg-1·d-1)的氟西汀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肺组织与肺小动脉形态,以及UCH-L1蛋白表达与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的变化。结果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重构、肺组织炎症反应、肺组织UCH-L1表达减少以及NF-κB活性增加。氟西汀剂量依赖地抑制这些变化。但是各组之间大鼠肺动脉UCH-L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西汀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上调的UCH-L1蛋白抑制NF-κB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DG组)。后两组以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DM大鼠动物模型,DG组同时以GSH腹腔内注射,12周后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EMSA)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NF-κB活性表达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F-κB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以GSH处理12周后,NF-κB活性降低(P〈0.05),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改变改善。结论 实验性DM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而GSH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活化,可能对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芝麻素改善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心肌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术伴高脂高糖饮食制备MS大鼠模型,灌服不同剂量芝麻素(120、60、30 mg.kg-1.d-1)8周后处死动物,称全心湿重和左心室湿重,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bility,T-AOC),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并测定胶原容积分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0、120 mg.kg-1芝麻素组全心湿重降低,T-AOC升高,心肌NT、NF-κB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120 mg.kg-1芝麻素组左心室湿重和胶原容积分数降低,心肌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芝麻素具有改善MS大鼠心肌重构的作用,其机制除抗氧化应激外,还与下调NF-κB和MMP-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淡竹叶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淡竹叶总黄酮(TFL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TFLG 50、100 mg.kg-1可抑制大鼠心肌中LDH及CK的漏出,降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LDH与CK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NO浓度。TFLG 100 mg.kg-1可抑制NF-κB和TNF-α蛋白的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TFL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TGP给药组(50、100、200 mg·kg-1·d-1灌胃)。8周后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验大鼠肾组织中TLR2/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TGP给药组(50、100、200 mg·kg-1·d-1)大鼠尿蛋白排泄率(AER)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TGP给药组(50、100、200 mg·kg-1·d-1)肾小管-间质TLR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1),肾组织TLR4、ED-1也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P<0.01)。Western blot显示糖尿病肾组织TLR信号通路蛋白TLR2、TLR4、MyD88、p-IRAK1、p-IRF3与NF-κB p65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TGP给药(50、100、200mg·kg-1·d-1)肾组织TL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P<0.01)。实时定量PCR显示TGP给药(50、100、200 mg·kg-1·d-1)肾组织TLR2、TLR4、MyD88 mRNA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P<0.01)。结论TGP可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L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佐星(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TGP组(50,100和200mg.kg-1,ig,每天1次,共8周)。8周后检测肾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硝基酪氨酸(NT)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T-AOC,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TGP200mg.kg-1给药组T-AOC,SOD和CAT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肾组织N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3.4倍,给予TGP50,100和200mg.kg-18周可分别使肾组织NT蛋白表达下降41.2%,43.8%和57.5%。模型组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P50,100和200mg.kg-1组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存在氧化应激反应,TGP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健康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54只,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6 mg/kg组和模型组各18只,另选择18只作为假手术组.瑞舒伐他汀组根据临床常用剂量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按照10、6 mg/kg剂量溶于蒸馏水中ig给药,模型组、假手术组均采用等量生理盐水ig给药,1次/d,持续4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eriostin、调控机制核因子κB (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差异,采用RT-PCR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Periostin、NF-κB及IL-6的mRNA表达差异,比较各组大鼠的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10、6 mg/kg组大鼠Periostin蛋白灰度值以及NF-κB、IL-6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I)均显著下降(P<0.05); Periostin、NF-κB、IL-6及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CVF灰度值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通过调节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Periostin、NF-κB、IL-6、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以探讨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异丙酚3、6、12mg·kg-1·h-1组。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min末、再灌注2h末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计算心率-血压指数。ELISA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分别用原位杂交法(ISH)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粘附分子1(ICAM-1)的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NF-κB的核移位,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指数均呈进行性下降(与Sham组相比P<0.05)。异丙酚12mg·kg-1·h-1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的平均动脉压和血压-心率指数明显高于I/R组(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NF-κB活化,明显从细胞质移位于细胞核,表达量也增加(P<0.05);血清、心肌中TNF-α、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心肌中iNOSmR-NA、ICAM-1 mRNA表达增强(P<0.01)。而异丙酚6、12mg·kg-1·h-1组,NF-κB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移位被明显限制,NF-κB的表达量也明显低于I/R组(均P<0.05);血清、心肌中TNF-α、IL-1β含量明显较I/R组降低(P<0.05),心肌中iNOS mRNA、ICAM-1 mRNA表达减弱(与I/R组相比,P<0.05,P<0.01)。结论异丙酚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明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κB的活化,阻断NF-κB相关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TNF-α、IL-1β、ICAM-1和iNOS等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