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苦参、野菊花对浅部真菌的抑菌作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苦参、野菊花煎剂薰洗治疗各种浅部真菌感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探索苦参,野菊花对体癣的治疗作用,我们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培养基:沙保氏培养基。供试验真菌菌种:选用临床上常见的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引起深部感染的可疑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初步进行菌属鉴定 ,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菌种的鉴定及分型。方法:选择 4种不同的培养基 ,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培养 ,选出最优培养条件 ,并观察该菌属的形态学特点。通过芽管试验、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沙堡培养基生长试验、七叶苷分解试验、吐温试验等研究该菌的生理、生化学特征 ;对应用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获得的引起深部感染的可疑真菌为马拉色菌。 结论:对马拉色菌的鉴定不仅可依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 ,还可应用 PCR技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 ,对单个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型。  相似文献   

3.
临床分离一株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小白鼠与家兔试验、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结果](1)该临床分离菌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人阴道分泌物涂片、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及培养时间的长短而有差异,但均≥0.2 μm,边界明显.沙保氏液体培养物经离心(1 500 r/min,15 min,3次)荚膜层仍然可见.[结论]该菌株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临床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酵母样真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占了绝大多数。为了选择酵母样真菌快速分离与鉴别的方法,本室对进口成品培养基和国内常用的培养基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标本来源:痰、咽拭子等呼吸道样品98份,创面分泌物35份,尿液26份,血液11份,粪便28份。培养基:进口成品培养基AlbicansID,本室常规自制氯化三苯四氮唑-沙保氏培养基。所有菌株都用VITEK-YBC卡片或APl20CAUX试条鉴定到种。分离培养:将痰液、咽拭子、创面分泌物、尿液、血液(已增菌)、粪便样品分别划线接种…  相似文献   

5.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血SOD、NO、TNF-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1、2组;模型1、2组;七叶皂甙1、2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大鼠形成脑出血模型,术后2h七叶皂甙1、2组腹腔注射β-七叶皂甙钠(2.8mg/kg),另4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3、7d后取血,测定血SOD、NO、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SOD、NO、TNF含量明显下降和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甙组血SOD、NO、TNF含量明显升高和下降(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抑制NO和TNF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七叶皂甙钠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水肿及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在骨科被广泛运用,而七叶皂甙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组织和静脉损伤,出现酸、麻、胀、痛,部分表现为静脉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快速培养鉴定方法的比较。方法:采用沙保氏培养基培养后用API 20CAUX鉴定系统、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直接接种标本。结果: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可快速准确分离鉴定常见真菌。结论: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培养分离鉴定用CHROMagar加察贝克氏培养基完全适用临床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小白鼠与家兔试验、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结果】(1)该临床分离菌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人阴道分泌物涂片、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及培养时间的长短而有差异,但均≥0.2μm,边界明显。沙保氏液体培养物经离心(1500r/min,15min,3次)荚膜层仍然可见。【结论】该菌株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在低温下保持脑膜炎奈瑟菌活性并具有增菌作用的培养基。方法:配制一种小牛血清"双抗"培养基,用已知量A、C群脑膜炎奈瑟菌检定其保菌和增菌效果,并用该法在正常人群中检测带菌率,以常规方法的检测结果作配对比较。结果:应用小牛血清"双抗"培养基可使脑膜炎奈瑟菌在4℃24小时内基本不死亡,部分菌株可生存8天,同时可使存活的细菌从3~9 CFU/ml增加到(6~7)×107 CFU/ml;对364名正常人检测,其检出率达1.65%,而常规方法检出率为0(P<0.05)。结论:小牛血清"双抗"培养基在4℃的不利条件下,有显著保菌作用,同时具有显著增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欧洲七叶树 Aesculus hippocastanumL.种子中得到的β-七叶素(β-escin)由30多种齐墩果烷-12-烯型五环三萜类皂甙组成。该植物主要成分为原七叶皂甙元(pro-toescigenin)和玉蕊精醇(barringtogenol)C的衍生物。β-七叶素制剂广泛用于抗炎、血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三萜皂甙在生理活性及生物药剂学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为我们对民族药、中草药中所含皂甙成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1 三萜皂甙的生理活性1.1 抗真菌活性皂甙溶血活性的大小常常与抗真菌及抗炎活性相关联,虽然酯皂甙能抑制真菌生长,譬如:七叶素(aescin),变豆素(sanicula)和花葱素(polemonium)的甙,但双糖基皂甙在溶血方面几乎是没有活性的。从伞形科植物(Astrantia major)中得  相似文献   

12.
延命皮是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Gaertn.)的干燥果皮。自古以来作为肥皂,洗剂等使用。据报道含有常春藤苷骨架的多种三萜皂甙,约4%,同时也含有其他倍半萜皂甙。在生理活性方面,具有抗炎症和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本文对延命皮的抗菌作用进行报道。延命皮材料来自台湾。其抗菌活性是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 μg/ml)。培养基:细菌类,标准琼脂培养基;真菌,萨氏琼脂培养基;对照,链霉素或灰黄霉素。结果:延命皮的90%甲醇提取液对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显示了抗药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红树健康植株体分离内生细菌对热带常见致皮肤病真菌进行拮抗菌株筛选。方法通过表面消毒组织分离法从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白骨壤(Auicennia marina)、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540块组织中分离到内生细菌菌株90株。以致皮肤病真菌须癣毛癣菌(Trichophy mentagrophytes)、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和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结果大多数的内生细菌菌株表现一定的拮抗性,对4种病原菌都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有12株,占总测试菌株的13.33%。其中AC2、SR10、SR17菌株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而AC2菌株的作用最强,抑制率达72.38%,与其他菌株有极显著性差异。AC2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结论从3种红树中共分离获得90株内生细菌。大多数的内细菌菌株表现对致皮肤病真菌一定的拮抗性,以AC2菌株的作用最好,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化脓性中耳炎265例分泌物培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病,它不但能使听力下降,而且能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致病菌的培养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此类疾病的依据非常重要。本科对1994年6月~1999年6月5年中我院265例中耳炎患者标本做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标本来源与材料11 标本采集:我院门诊265例中耳炎患者。12 检验材料:均为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2 细菌分离鉴定标本按要求由医生采集耳拭子,接种于肉汤增菌液和沙保氏培养基。24小时后肉汤增菌转种血平板。沙保氏培养基连续培养7天,无真菌生长为阴性。细菌及真菌分离鉴定按常规程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自肺结核患者分离与鉴定白念球菌荚膜菌株,以进一步探讨该菌荚膜的致病性及其与结核病并发感染的关系.方法:IR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俭及用沙保氏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沙氏斜面培养基纯培养,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和糖同化试验等鉴定菌种;家免试验、荚膜肿胀试验、透射电镜等作荚膜结构的鉴定.结果:(1)临床分离菌株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孵葡萄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同化试验阳性,乳糖同化试验阴性.(2)在感染家免体内可形成荚膜,边界明显;荚膜肿胀试验阳性.结论:该菌侏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16.
<正> 花斑癣是一种我国常见的皮肤疾患。本世纪30年代初,Panja从一名花斑癣病人的鳞屑中检出一种酵母样真菌—卵形马拉色菌(Malassczia ovalis).1984年版的《酵母的特征与鉴定》将此菌命名为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并证实可从花斑癣病人分离到。1986年第十届国际医学真菌学术会议肯定了糠秕马拉色菌在引起皮肤真菌感染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对此菌的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我国虽有人进行过临床观察,并有培养该菌成功的个别报道但无人对此菌作出分类鉴定。为此,我们与临床医院合作共采取病人标本43例,对镜检阳性标本使用自制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肤癣消搽剂的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皮肤丝状菌的抑菌作用1 .1 材料与方法菌株 :石膏样小孢子菌 ( Microsporumgypseum)菌种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肢科惠赠 ;培养基 :沙保氏培基 ,河北医大微生物教研室配制。肤癣消搽剂由河北中医学院提供 ,其主要成分为连翘、苦参、大风子、鸦胆子、黄柏、蛇床子等十几味中药组成 ,实验前用沙保氏培基按 1 0倍稀释法稀释系列浓度 ,另以米醋为对照 ,用同样方法以培基稀释。庐山霉素 (华北制药厂产品 ) ,制霉菌素 (广东石起歧制药厂 )。方法 :试管装入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固体培基 ,肤癣消搽剂分为四个浓度 :1 :1、1 :1 0、1 :1 0 0、…  相似文献   

18.
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叶皂苷最初是从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欧马栗树(Hipppcastanaceae)种子里提取的一种主要成分,20世纪80年代从中药娑罗子成熟果实中提取出的一种三萜皂甙钠盐,经深入的理化与药理学研究证实,其成分是完全相同的七叶皂苷钠。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药物,研究表明,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症、抗渗出、抗水肿以及抗氧自由基的神经保护等作用。在临床上,七叶皂苷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及伴发的脑神经功能失调,此外,在创伤、骨折、烧伤、手术后肿胀与血肿、以及慢性静脉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方面,也有更为广泛的适应征候。现将七叶皂苷钠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亚洲医学新闻》第4卷第10期(1982年)报道:经证实,引起皮癣的真菌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瑞士的研究人员提出以下的假说:因为皮肤真菌有防护本身对抗宿主的防御机制,真菌的产物或代谢物可能有杀死细胞的活性。为了证实以上假说,曾对几名皮癣病人刮取真菌标本,进行培养。 7种真菌标本均在培养基中培养,标本之一疣发癣菌产生了5种不同株。制备了每种标本和每株的提取液,试用于人类的两种肿瘤:用雄性小鼠实验尤因氏肉瘤和结肠癌,测定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5种试验菌株,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回收率试验,并进行控制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法,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小于70%;采用离心-培养基稀释法,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200 m L)可检出。结论: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离心-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