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荣成市2012-2017年托幼机构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纵向和横向比较法,回顾荣成市全市共26所托幼机构2012-2017年集体儿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患病率较低,分别介于0.45%~0.52%、0.89%~1.19%之间,不同时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6,2.123,P>0.05);儿童肥胖率逐年增高,从2012年的4.75%上升到2017年的5.14%(χ2=0.921,P>0.05);视力异常率从2012年的10.55%上升到2017年的19.29%,龋齿患病率较高,介于33.22%~36.29%之间,视力异常及龋齿患病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935,42.363,P<0.01或<0.05)。公办托幼机构龋齿、贫血、视力异常健康体检指标低于民办托幼机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26、13.715、109.617,P<0.01)。结论 荣成市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良好,肥胖、视力异常是干预的重点,口腔保健不容忽视,民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西安市某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偏离及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某区17家托幼机构 2017年在园儿童6 862人,于3-9月入园体检,对符合条件的6 595名儿童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0.23%、0.14%、0.94%;超重率12.87%、肥胖率11.89%;患龋率15.51%、贫血率5.14%。男童低体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童(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肥胖、龋齿、贫血的检出率增加(P<0.001);民办幼儿园儿童生长迟缓率、肥胖率、贫血率均大于公办幼儿园(P<0.01)。结论 西安市该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比例较低,身高、体重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超重、肥胖率偏高,龋齿、贫血患病的绝对人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昆山市2009-2013年学龄前集体儿童肥胖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2009-2013年学龄前集体儿童“六一”体检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χ2趋势性分析。结果 2009年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为4.80%,2013年为6.28%。2009-2013年间,学龄前期儿童肥胖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趋势P<0.05),男童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童(P<0.05),儿童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趋势检验P均=0.000)。城区儿童的肥胖检出率高于乡镇(P<0.05),私立幼儿园儿童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公立幼儿园(P<0.05)。结论 昆山市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应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肥胖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济南市托幼机构儿童的患病现状,为预防儿童常见病,指导集体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年济南市1 203所托幼机构的儿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查了3~6岁的儿童139 176人,检出病例58 547例,常见病约10种。其中龋齿检出率最高,为24.15% ,其次为视力不良、肥胖、贫血等。城市幼儿园儿童龋齿、肥胖、视力不良、水痘检出率高于农村(P<0.01),而农村幼儿园儿童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P<0.01)。公办幼儿园肥胖、龋齿、视力不良、手足口病检出率高于民办幼儿园(P<0.01),意外伤害发生率公办高于民办(P<0.05),而民办幼儿园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P<0.01)。实验示范园儿童龋齿、肥胖、视力不良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别幼儿园,而二类以下的幼儿园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最高(P<0.01)。结论 龋齿、肥胖、视力不良、贫血、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是危害济南市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应作为集体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入托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为今后尤其是特殊时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儿童保健奠定科学基础。方法 收集2022年7—9月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入托体检门诊20 908名儿童入托体检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龋齿、视力不良、贫血的患病情况。结果 儿童消瘦率、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32%、0.45%和0.13%。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7.54%、3.27%,男童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χ2=31.079,P<0.001)。龋齿、视力不良、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9.86%、6.54%和0.63%,龋齿和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加。结论 朝阳区入托儿童体格发育整体情况较好,但消瘦、龋齿等的发生率仍较高,须受到家长及相关机构的重视,共同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保证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生活行为方式与儿童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中日友好医院管辖区域内4所幼儿园中的1 246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主要照料者的身高、体重,主要照料者的日常饮食偏好、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结果 男童肥胖率为11.78%,女童肥胖率为10.82%。肥胖男童的父母及家中老人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于非肥胖男童(χ2=59.22,114.42,34.73,P均<0.001);肥胖女童的父母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于非肥胖女童(χ2=63.61,81.58,P均<0.001)。肥胖儿童主要照料者的饮食习惯中,喜甘甜、喜咸、喜油腻的比例较高,喜清淡的比例较低;睡眠习惯中,晚睡晚起的比例较高,早睡早起的比例较低;运动习惯中,不运动的比例较高,经常运动的比例较低,与正常体重儿童主要照料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家庭主要照料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对儿童肥胖有重要影响,儿童肥胖要重视家庭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通过健康体检及日常检查,收集儿童健康状况及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情况。结果:公立幼儿园比私立幼儿园重视卫生保健管理,入院儿童及教职工健康体检率,儿童的身高、体重及身高和体重双超、肥胖、龋齿率高于私立幼儿园;而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检出率私立幼儿园高于公立幼儿园。结论:应当完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加强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保健指导,提高集居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西安市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10 374人,男5 498人,女4 876人。以WHO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并抽取3岁及以上的超重/肥胖儿童606例,选择正常体重儿童763例为对照,向以上儿童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儿童是否超重/肥胖为因变量(即:是=1,否=0),儿童性别、年龄、出生体重、母亲生产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儿童健康饮食情况和运动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2013年7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为16.87%,肥胖率为8.18%。其中男童超重1 008例,超重率为18.33%,肥胖491例,肥胖率为8.93%;女童超重742例,超重率为15.21%,肥胖358例,肥胖率7.92%,男童超重/肥胖率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8,8.677,P均<0.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肥胖、家庭收入高、经常喝甜饮料、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父亲受教育程度高、代养人为父母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男童高于女童。儿童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浙江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规范集居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为提高本省托幼机构儿童的卫生保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浙江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报制度,对2006-2017年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的常见疾病及托幼机构的卫生评价与保健人员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龋齿患病率最高(31.83%),其次为视力不良、贫血、肥胖、营养不良和弱视;从趋势看,2006-2017年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肥胖患病率、视力不良患病率及龋齿患病率上升;城市托幼机构在园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和龋齿患病率低于农村(t=-3.26、-2.87,P<0.05),视力不良率和弱视患病率高于农村(Z=-2.98、-2.56,P<0.05)。全省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的数量及专职率上升,专职率为36.05%,城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专职率高于农村(t=6.48,P<0.05)。全省托幼机构中,幼儿园卫生评价合格率为98.67%,托儿所卫生评价合格率为96.72%,城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1,P>0.05)。 结论 根据浙江省托幼机构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率采取相应的对策,重点关注口腔保健和视力保健,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专职率有利于促进儿童卫生保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西安市新城区学龄前儿童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以冀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安市新城区17所托幼机构的4 286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4—7月由医疗机构儿保科专职体检人员对抽中的托幼机构全体幼儿进行年度体检,分析研究对象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龋齿、视力不良等常见病的检出情况。结果 研究对象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1.96%,营养不良检出率为0.51%,贫血检出率为0.75%,龋齿检出率为15.14%,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1.69%。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龋齿、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龋齿、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不同性别研究对象肥胖、龋齿、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童肥胖、龋齿、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不同等级托幼机构的研究对象肥胖、贫血、龋齿、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托幼机构研究对象肥胖、贫血、龋齿、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市新城区学龄前儿童常见病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静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参加2017年上海静安区幼儿园体检的3 608名3~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进行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调查,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静安区3~7岁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3%和9.2%,男童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童,6~7岁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而超重检出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总检出率为1.5%,男童高于女童,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超重及非超重肥胖儿童(P<0.001),而高血压检出率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应早在学龄前期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3~7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的变化情况,评价城乡儿童生长发育趋势差异。方法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00—2020年间5次国民体质监测,共计纳入31 117名3~6岁儿童,计算生长发育指标,采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20年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率分别从1.5%、1.4%、0.9%下降到0.6%、0.6%、0.8%,超重率、肥胖率从17.1%、4.8%上升到20.1%、9.6%。2020年城乡男女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低于1%,2010年后农村男女童肥胖率超过城市男女童,2014年后农村男女童超重率超过城市男女童。趋势检验显示2000—2020年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生长迟缓、低体重P<0.001),超重、肥胖率上升(P<0.001);城市女童呈两极化趋势,消瘦率上升(Z=2.426,P=0.015),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Z=3.405,P=0.001)。结论 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高反超城市儿童,需要有效的营养政策和健康战略应对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体重对于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减少低体重和超重发生,促进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健康。方法 在上海市6所幼儿园中选取576名5~6岁的学龄前儿童,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体重组。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和走平衡木,分析身体素质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随年龄增长,低体重组占同年龄段总人数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女童低体重组比例高于超体重组。三组间身体素质综合评分,表现为正常体重组>低体重组>超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的体重指数(BMI)和其身体素质综合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64,r=0.344,P<0.05),超体重组的BMI和其身体素质综合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15,r=-0.498,P<0.01)。结论 不同体重组的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情况差异较大,提示体重对身体素质指标有影响,建议重视学龄前儿童低体重和超体重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现状及近年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4-6月,方便整群抽取青岛市城区13家中等规模幼儿园,对全体在园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及腰围、臀围测量评价,与2006年同质调查数据比较,研究十二年来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趋势。结果 2018年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7.51%,较2006年(9.52%)显著下降(χ2=11.218,P=0.001),年均下降16.75%;男童肥胖超出率(10.02%)显著高于女童(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01);2018年城区3~6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5.85%,较2006年(18.12%)显著下降(χ2=7.892,P<0.05);肥胖儿童BMI、腰臀比及腰围身高比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P<0.001)。结论 近十二年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得到有效控制。儿童超重检出率亦下降,但远高于肥胖检出率,提示需加强学龄前儿童超重防控,以减少其转化为学龄期乃至成年期肥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近十二年体格发育及肥胖构成变化情况,为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城区13所幼儿园,于2018年3-4月测量评价在园儿童身高、体重与营养状况,统计超重、肥胖检出率,与2006同质人群肥胖流调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与2006年相比,2018年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总体身高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下降(P<0.001,3岁~组除外);2018年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检出率(7.5%)、超重检出率(15.9%)、生长迟缓检出率(0.2%)均低于2006年(P<0.05)。结论 青岛市2018年学龄前儿童在身高发育正常的前提下,肥胖、超重检出率较2006年呈下降趋势,佐证始于生命早期,基于社区、幼儿园及家庭的、持续开展的儿童综合肥胖防控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城乡学生常见病检出情况,为制订相关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湖南省3个城区和3 个郊县共39所学校,调查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初中、高中和大学一至三年级学生,每个年级随机选择1~3个班共80名学生,分别检测学生的视力、身高、体重、牙齿患病情况。 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6.58%,城区(68.67%)高于郊县(63.21%),女生(71.84%)高于男生(60.92%),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龋患检出率为49.26%,城区与郊县没有差异,但女生(53.26%)高于男生(44.97%),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龋失检出率为7.24%,龋补检出率为5.29%,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29%、8.47%,均是男生高于女生,郊区高于城区(均P<0.05);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2.50%,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郊县(均P<0.05)。 结论 湖南省学生常见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学校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19年石家庄各区县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数据,采用我国2005年九大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标准作为参考值,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情况。结果 1)共收集49 644例学龄前儿童的有效体检数据,其中男童25 885例(52.1%),女童23 759例(47.9%)。2)其中体重过轻(<P3)的儿童有1 212人(2.4%),体重过重(<P97)的5 353人(10.8%);身高过矮(<P3)的儿童有1 497人(3.0%),身高过高(>P97)的儿童有6 876人(13.9%)。3)母儿ABO血型不符(OR=0.671,95%CI:0.481~0.935,P=0.019)、出生体重偏低(OR=0.546,95%CI:0.443~0.674,P<0.001)、出生时身高偏低(OR=0.335,95%CI:0.272~0.414,P<0.001)是学龄前儿童身高过矮的独立相关因素;出生时身高过矮(OR=0.330,95%CI:0.269~0.404,P<0.001)、体重过轻(OR=0.330,95%CI:0.269~0.404,P<0.001)是学龄前儿童体重过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与2005年九市的标准相比较,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高于全国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平均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不良受到出生时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的三级预防及孕产期高危因素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