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柔红霉素(DNR)、米托蒽醌(MTN)、吡柔比星(THP)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4月~2010年4月住院的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IDA+阿糖胞苷(Ara-C)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DNR(或MTN、THP)+Ara-C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0.0%和43.8%,总有效率(RR)分别为93.3%和68.8%,临床严重感染率分别为36.7%和34.4%。2组CR和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严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DA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比较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IA组)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组)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住院总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选取了102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别给予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的一疗程(3+7)模式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和住院期间各项费用,结果IA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高于DA组(60.00%vs.30.56%,86.67% vs.69.44%),虽然伊达比星的费用远高于柔红霉素,IA组患者住院总费用显著高于DA组(P<0.05),但成本效果分析显示IA方案优于DA方案,也就是说在与阿糖胞苷联用时,伊达比星与柔红霉素相比更为有效、经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胡文广 《中国医药科学》2015,(3):117-118,121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患者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为柔红霉素组,23例患者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为去甲氧柔红霉素组。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去甲氧柔红霉素组CR 78.3%,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柔红霉素组的42.1%和47.4%(P<0.05或0.01)。结论去甲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比较,能够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40年的努力,60岁以下的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已得到显著提高,但老年AML患者的疗效仍无明显改善。以常规的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伊达比星(idarubicin)或米托蒽醌诱导治疗后,60岁以下AML患者其完全缓解(CR)率可达60%~80%,5年疾病无进展生  相似文献   

5.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困难,容易复发,致死率高,"DA3+7"方案是目前临床用于AML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我们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和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我们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和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方案治疗AML,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率81.3%,较经典的柔红霉素治疗的心脏毒性小,但胃肠道及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用米托蒽醌、VP-16、阿糖胞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前后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变化.结果三药联用的有效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米托蒽醌、VP-16、阿糖胞苷联合化疗对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效,核基质是某些抗癌药物的作用点,分子量为180KD的核基质蛋白缺失可能与细胞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即IDA)与阿糖胞苷(即Ara-C)联用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120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IDA联合Ara-C治疗,另外60例应用DNR(柔红霉素)+Ara-C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66.67%)、中位生存时间(22.49±1.68)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联用方案能够改善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限,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r)与米托蒽醌(Mitox)为主的两种联合化疗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Idr方案或Mitox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并能供评价疗效的难治性AL33例。结果 总有效率Idr方案组(44%)与Mitox方案组(38%)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有效率分别是50%和3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为38%和40%,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完全缓解(CR)病例中位持续CR时间分别在7.5个月和3.5个月。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区别,主要是较强烈的骨髓抑制。结论 Idr与Mitox治疗难治AL疗效及毒性均无明显差异,疗程中支持治疗均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AL患者根据疾病分型分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组21例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33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A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LL组和ANLL组治疗前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LL组高于AN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无论是否完全缓解,ALL组与ANLL组治疗后血清LDH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患者初期血清LDH水平可作为ALL与ANLL鉴别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IA)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住院总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从而解决综合成本和效果考虑两种方案中哪种是更加可取的这一问题。回顾性选取了102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别给予一疗程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或者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的3+7模式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和住院期间各项费用,结果IA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高于DA组(60.00% vs. 30.56%,86.67% vs. 69.44%),但是因为伊达比星的费用远高于柔红霉素,IA组患者住院总费用显著高于DA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IA方案优于DA方案,也就是说在与阿糖胞苷联用时伊达比星与柔红霉素相比是更加有效经济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临床诊疗意义。方法 45例AL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后的LDH水平。结果 A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LDH为(958.24±132.10)I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5.80±31.55)IU/L水平(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治疗前外周血LDH水平均呈高表达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治疗后患者LDH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症状缓解者LDH含量明显低于症状未缓解者(P<0.05)。结论 LDH水平监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以及判断患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方案作诱导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初治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米托嗯醌(mitoxantrone)和阿糖胞苷(cytarabine)对35例成人ANLL患者进行联合化疗.结果 临床和血液学完全缓解(CR)15例(42.9%),部分缓解(PR)9例(25.7%),总有效率68.6%.结论 在强力支持治疗的基础上,M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诱导化疗方法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32例确诊AML患者,其中15例患者采用方案1(阿糖胞苷、柔红霉素、依托泊苷和鞘内注射阿糖胞苷)和17例患者采用方案2(阿糖胞苷、伊达比星、依托泊苷、米托蒽醌和鞘内注射阿糖胞苷)诱导化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水平.结果 方案2治疗AML的完全缓解率82.4%,高于方案1的80.0% (P<0.05);患者经两种诱导化疗治疗后sVEGF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下降,方案2较方案1更明显[分别为(97.7±10.8)、(106.9±10.6) ng/L] (P <0.05).结论 阿糖胞苷、伊达比星、依托泊苷、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AML疗效较好,推荐临床使用.sVEGF可作为AML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珂 《江苏医药》2015,(4):410-41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6例分为两组:C组40例,予常规DA化疗方案(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A组46例,加用益气健脾补肾汤内服治疗。比较化疗2个疗程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C组临床总有效率相仿(87.0%vs.82.5%)(P>0.05)。A组治疗1、7、14d时的Hb、WBC和Plt均低于C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较单用DA化疗方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刘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549-550
目的以托米蒽醌和阿糖胞苷作为诱导,对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疗效的分析。方法对20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联合化疗。结果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达70%。结论在强力支持治疗的基础上,M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徐淑梅  李旸  刘卓月 《中国药房》2011,(12):1122-1124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米托蒽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9-2010),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的参考文献,纳入米托蒽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包括3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方案与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方案比较,其总有效率[RR=1.26,95%CI(1.12,1.41)]和完全缓解率[RR=1.36,95%CI(1.17,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柔红霉素相比,米托蒽醌能提高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但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上述结论尚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69例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患者,根据当时患者所应用的治疗方案分为3组。方案1组22例采用单纯大剂量阿糖胞苷进行治疗,方案2组22例采用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进行治疗,方案3组25例采用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进行治疗,治疗1~2个疗程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方案1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10例,总有效率为54.5%;方案2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7例,总有效率为68.2%;方案3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80.0%。方案3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方案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是有效且较为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丁祯禄 《医药导报》1991,10(4):13-14
近二十年来,由于联合化疗和骨髓移植疗法的长足进步,急性白血病再也不是“不治之征”了。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有长春新碱、强的松和阿霉素及其一系列衍生物;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方面有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等药物。总之,在治疗白血病的实践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抗白血病抗生素药物。多肽类及丝裂霉素类药物毒性太大,在治疗白血病方面不能胡乱使用,因而临床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细胞对13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探讨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药敏特点。 方法取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37份,分离白血病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将13种常见化疗药物以MTT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各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结果依托泊苷(VP-16)和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细胞的平均抑制率可达到体外敏感。柔红霉素(DNR)、表柔比星(EPI)、吡柔比星(THP)、顺铂(DDP)和丝裂霉素(MMC)对以上两种类型的白血病细胞的平均抑制率均达不到体外敏感。替尼泊苷(VM 26)和VP-16对ALL细胞的抑制率高于ANLL细胞;米托蒽醌(MIT)对ANLL细胞的抑制率高于ALL细胞。结论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普遍可考虑含VP-16和Ara-C的化疗方案;ALL选用含VM-26和VP-16的化疗方案较佳,ANLL可选用含MIT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