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胃癌c-myc癌基因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c-myc癌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让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69例胃癌活检组织中c-myc扩增。结果 胃癌癌区和癌旁组织c-myc的阳性表达为63.77%和50.72%,分别高于胃溃疡组(P〈0.01);c-myc表达在不同癌组织类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胃癌的癌区和癌旁c-myc阳性扩增率为70.2%和58.0%,分别高于  相似文献   

2.
c-myc癌基因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 myc癌基因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法,检测了c myc癌基因蛋白在30例喉癌边缘区及癌旁05、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中的表达。结果:c myc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7%(29/30),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癌旁15cm处10cm以内组织的表达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c myc表达从正常粘膜→癌旁组织→癌呈逐步递增趋势。结论:c myc癌基因过度表达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且在喉癌发生中可能为一早期事件,距肿瘤10cm以内之癌旁组织应视为危险病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p21和c-myc蛋白的表达。p21和c-myc蛋白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53.3%和96.7%;40%和86.7%;两者表达率均以癌旁组织为高(P<0.01)。p21和c-myc蛋白阳性信号形态呈浆膜和/或核型;其表达均以近癌组织的癌旁肝细胞为强,肝硬变结节尤甚。本文结果进一步支持ras和c-myc癌基因异常激活和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具相关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喉鳞癌中C-myc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4例喉鳞癌、10例喉乳头状瘤、6例喉正常粘膜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1.C-myc在上述3种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0%、30%、0%,差别有显著性(P<0.01);2.C-myc表达与喉鳞癌TNM分期、颈淋巴转移及5年生存期相关(P<0.05)。结论C-myc在喉上皮中的分布与其恶性程度相关,C-myc表达可作为喉鳞癌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P21和c-myc蛋白的表达。P21和c-myc蛋白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53.3%和96.7%;40%和86.7%;两者表达率均以癌旁组织为高,P21和c-myc蛋白阳性信号形态呈浆膜和/或核型;其表达以近癌组织的癌旁肝细胞为强,肝硬变结节尤甚。本文结果进一步ras和c-myc癌基因异常激活和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具有相关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处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应用LSAB微波 免疫组化法,检测了ras,c- myc及 p53在 30例喉癌、边缘区、癌旁 0.5cm、1.0cm、1.5cm、2.0cm处粘膜和4例正 常喉粘膜中的表达。结果;①ras、c-myc、p53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26/30)、96.7% (29/30)、63.3%(19/30),与癌旁及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1),ras、c-myc在正常组织中有低量表达,p53 从癌旁1.0cm处开始出现表达。②两种以上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在喉癌组织为28例(93.3%),其中 ras+c-myc+p53者为17例(56.7%)。癌旁组织中也存在着复合表达,在正常组织中无一例联合表达。③ras、c -myc、p53的单独及联合表达依正常粘膜→癌旁2.0cm→1.5cm→1.0cm→0.5cm→边缘区→癌依次增高,多 数在癌旁1.0cm处与0.5cm以内处的表达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④三种癌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 程度无关(P>0.05)。结论:ras、c-myc、p53基因改变均参与了喉癌?  相似文献   

7.
彭绍华  冯德云 《湖南医学》1998,15(3):132-133
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和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明显氏于癌旁组织(P〈0.01),c-myc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12/30)和86.7%(26/30),差异有显著性,其表达强度亦以癌旁肝组织为强(P〈0.01)。结果提示,c-myc蛋白的表达既可诱导细胞凋亡又可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喉癌中的联合表达情况。方法:应用LSAB微波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c-myc、ras与P53在30例喉癌及癌帝粘膜,4例下沉喉粘膜中的共同表达。结果:①ras,c-myc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中分别为86.7%,96.7%,63.3%;癌旁粘膜分别为43.3%,56.7%,10.0%;正常喉粘膜中分别为25.0%,25.0%,0.0%。癌与癌旁及正常粘膜间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9.
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技术,。用P53单克隆抗体检测了30例喉鳞癌,癌旁交界处及癌旁0.1,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P53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在癌旁交界处,癌旁0,5,1.0,1.5,2.0cm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6.7%,10%,0.0%,0.1^%;4例正常喉粘膜中无阳性表达,其间差异显著。2.P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喉癌中的联合表达情况。方法:应用LSAB微波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cmyc、ras 与P53 在30 例喉癌及癌旁粘膜,4 例正常喉粘膜中的共同表达。结果:①ras,cmyc 和P53 的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中分别为86-7 %(26/30),96-7% (29/30),63-3% (19/30);癌旁粘膜分别为43-3% (13/30) ,56-7% (17/30),10-0% (3/30) ;正常喉粘膜中分别为25-0% (1/4) ,25-0% (1/4) ,0-0% (0/4) 。癌与癌旁及正常粘膜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②2 种以上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喉癌组织中有28 例(93-3 % );癌旁组织中14 例(46-7% );而正常喉粘膜中无1 例共同表达。③喉癌组织中,cmyc + ras+ P53,ras + cmyc,P53 + cmyc 同时表达者分别为56-7% ,30-3% ,6-7 % 。④3 种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P>0-05)。结论:cmyc,ras 及P53 基因的改变均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三者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c—myc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粘膜及切缘正常粘膜上皮的c-myc表达情况。结果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c-myc蛋白表达水平较高,阳性率分别为62.1%,90.0%及82.2%。癌组织中c-myc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myc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EL1L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同时取35例距癌灶边缘5cm以上切缘的正常黏膜、印例癌旁黏膜及20例内窥镜活检的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正常组织、癌旁黏膜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EL1L蛋白的表达。结果SEL1L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为87.8%,在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0.0%,分别较食管正常组织(14.3%)和癌旁黏膜(13.3%)高(P〈0.01)。SEL1L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EL1L蛋白过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表现,SEL1L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识别食管癌高风险患者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P53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DAPK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DAPK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食管鳞癌DAPK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DAPK和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食管鳞癌DAPK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hMLH1和Bax基因在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Bax基因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及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hMLH1和Bax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参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hMLH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和原位癌组织(P<0.05)。Bax在食管原位癌和食管鳞癌组之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hMLH1和Bax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MLH1基因突变与食管鳞状上皮癌变有关;Bax基因突变可能与食管鳞癌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PLA 2-Ⅱa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法检测56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PLA 2-Ⅱa蛋白的表达及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在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sPLA 2-Ⅱ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mRNA相对表达量逐次升高,分别为23.2%、55.0%、85.7%及0.303±0.020、0.534±0.015、0.766±0.045,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食管鳞癌之间蛋白的表达率及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7.6%、86.3%及0.706±0.012、0.773±0.035,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级的食管鳞癌之间蛋白的表达率及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3.3%、85.7%、87.5%及0.758±0.043、0.763±0.035、0.774±0.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淋巴转移组与无淋巴转移组的食管鳞癌之间蛋白表达率及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6.4%,88.2%及0.751±0.025,0.763±0.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sPLA 2-Ⅱa表达量升高,其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唐曼 《安徽医学》2014,35(1):19-22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Akt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及周围正常黏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状况,探讨两者间相互关系及在ESCC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mTOR与Akt蛋白在9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ESCC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与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mTOR和Akt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ESCC组织中,mTOR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28.6%和52.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5,P〈0.05);Akt的阳性率分别为20.2%及42.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8,P〈0.05).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与mTOR及Akt蛋白的表达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对照临床病理参数,探讨ERIC5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食管鳞癌组织(食管鳞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各11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RK5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ERK5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ERK5蛋白、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及正常组ERK5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4%和68.6%,两组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食管鳞癌组及正常组ERK5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O.82±0.07、0.61±0.02,两组ERK5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的病理分级分期的食管鳞癌ERK5蛋白、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的性别、年龄的食管鳞癌ERK5蛋白、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ERK5蛋白和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RK5蛋白和mRNA表达在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ERK5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越高。提示高表达的ERK5和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hMLH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MLH1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及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hMLH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14.29%)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95.00%)、非典型增生(71.43%)和原位癌(6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01)。结论hMLH1蛋白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癌变有关,并可能为一种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laudin-3、4在人类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2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laudin-3、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laudin-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9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4%)(P<0.01),claudin-3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P>0.05),但有远处转移者阳性率较无远处转移者低(P<0.05);而claudin-4在年龄≤ 60岁和有远处转移者阳性率均较年龄>60岁与无远处转移者低(P<0.01和P<0.05)。结论:claudin-3、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但在有远处转移时出现表达缺失或低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