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拍背对合并肺感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比例亦在不断的增加。肺感染不但是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的主要诱因,并且是形成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诱因之一[1]。选择我院及珠海市人民医院2002年10月-2004年7月因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感染而住院的病例共54例次,研究拍背对其住院转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中,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14)岁。基础病因:冠心病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原发性心肌病9例,其他3例。2.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都接受一般的护理、抗生素及规范的…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103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年来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本病因的转变,以便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0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以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心胸比值、血生化指标、血常规为监测指标分析其基本病因和诱因。结果: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的病因以冠心病多见,且多种病因并存,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  相似文献   

3.
酚妥拉明速尿联合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酚妥拉明速尿联合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39例临床观察福建省三明市第三医院(365001)李星,林植馨我院自1991~1994年对7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按临床常规给予休息、限盐、低流量给氧、抗生素控制感染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多器官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多器官衰竭曾子健阮孝萱多器官衰竭(MOF)是指患者在严重感染、外伤、出血或大手术之后,同时或相继发生心、肺、肝、肾、胃肠等器官的功能衰竭,预后较差。年龄越大发生MOF的机会越多,病死率也越高。现就我院1989~1993年住院的...  相似文献   

5.
体液平衡调节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降低,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结果表明,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患者住院总数的20%,病死率为40%。近几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限制钠水的摄入量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因为钠水摄入过多会导致体液潴留而加重心脏的负荷使心力衰竭加重,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钠水摄人情况可以及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并预防心力衰竭的恶化。监测心力衰竭患者24h的出入量是了解钠水摄入和体液平衡的重要方法,长期监测24h出入量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有何影响尚未见报道,所以本研究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4月我院心内科病房Ⅲ~Ⅳ级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探讨长期监测24h出入量调节体液平衡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病的最终阶段,其症状的反复发作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我国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病死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护士通过对住院患者的评估,分析其常见诱因,然后根据诱因在住院恢复期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减少住院经费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8年1月,我们收治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82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喘息,经医院对症治疗随天气渐热症状逐渐减轻。后因发病失去季节性,咳嗽常年存在,咳痰、喘息、气急等症状逐年加重,住院治疗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年前患者因经常感觉乏力,阵发性心慌伴双下肢水肿,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病的最终阶段,其症状的反复发作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我国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病死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护士通过对住院患者的评估,分析其常见诱因,然后根据诱因在住院恢复期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减少住院经费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有研究显示,近20年因心力衰竭住院的人数显著增加,约1/5的中老年人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有关.左旋卡尼汀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脂肪酸的β-氧化,提高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1-2].本研究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含免疫炎性指标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180例,统计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含免疫炎性指标(CD3+、CD4+、CD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临床获益。结果 住院期间,老年慢性心力衰竭180例中46例并发肺部感染,134例未并发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侵入性操作及免疫炎性指标均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一致性指数为0.869(95%CI:0.804,0.919);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含免疫炎性指标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值在0~0.9区间时,可提供附加临床获益。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侵入性操作及免疫炎性指标均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  相似文献   

11.
张欣颖  王伯莹 《现代护理》2007,13(8):2132-2134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高,预后差,是心血管疾病死亡、反复住院和医疗费用猛增的主要原因。肺部感染是其主要诱因,同时老年患者又是肺部感染的易感人群,如何更好地控制肺部感染已成为治疗老年心衰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顽疾之一,通常是常见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最后转归,慢性心力衰竭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低下和早期死亡,虽然改善预后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和器械不断出现,死亡率仍较高,但许多患者因未能得到和应用很好的自我护理而反复住院或心力衰竭加重,乃至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15例病人均为我院1993年住院病人,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按 NYHA 分级标准均为Ⅳ级。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第九版)有关诊断标准。全部病人既往均多次因本病住院治疗。15例病人中14例伴肺感染,6例并Ⅱ型呼吸衰竭,在控制感染纠正呼衰后仍存在心衰,经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治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2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对821例60岁以上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有62例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中发生71例次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647%。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9例,胃肠道感染10例,各占感染率的69.01%和14.08%;其它部位医院感染12例,为16.90%。结论心力衰竭是各种基础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其临床类型按其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按其发展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了解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诱因和主要临床表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药物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能更好更到位地服务于病人,解除其病痛,对促进病情尽快好转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加,作为心脏疾病的终末期,此类患者病死率高,生存质量显著下降[1]。而慢性心衰可在感染、劳累、心律失常等诱因下症状急性加重。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病情凶险,不能自行缓解,往往需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8.
宋一平  陈小华  郑景英 《临床荟萃》2001,16(23):1069-106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 ,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 ,甚至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1 ] 。肺心病心力衰竭一旦发生 ,往往反复发作 ,并发症多 ,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自1996年以来 ,我院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为主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 2 3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6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确诊为肺心病心力衰竭。其诊断均符合 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2 ] 。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 34例 ,支气管哮喘 9例 ,其他3…  相似文献   

19.
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作诱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危重病症。除基本病因未能解除或控制而导致病情逐渐发展加重外,其发作多有诱因存在。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共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2例,有明显发作诱因76例,现作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中,男47例,女29例,年龄31~81岁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感染急性发作入院,其住院时再发医院感染不易被识别而被忽视,感染后往往病情加重,病死率增加,费用增多。本文对我院COPD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