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婴儿下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原因,至3岁时几乎所有儿童均受到感染。人们发现母乳喂养是抵抗严重RSV疾病的保护因素,故妊娠期间母体免疫是对6个月内婴儿提供抗RSV疾病保护的替代策略。作者报告了用纯化RSV融合蛋白2(PFP-2)亚单位疫苗接种妊娠7~9个月的妇女及其子女的安全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单股负链非节段性的RNA 病毒,是<2 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新生儿由于自身免疫特点,更易感染RSV.同时RSV 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也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死因之一。早期的RSV 感染可能对呼吸道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并且目前尚无针对RSV 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所以对早期新生儿RSV 感染的预防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贺凌云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00-120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严重危害婴幼儿和小儿健康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报道表明,RSV所引起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占所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70%[1]。其高危人群是有早产史的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抑制患者等。到目前为止,对RSV感染的治疗仍无最直接、有效的药物,但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下呼吸道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本文主要通过长期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对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儿1 480例,根据患儿呼吸道分泌物RSV检测结果分为RSV阴性组695例和RSV阳性组78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家庭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婴儿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RSV阳性组患儿中,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秋冬季节感染、有基础疾病史、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家庭常住人口≥4 人、父母吸烟、母孕期合并特应性疾病的比例较高,但父母月收入≥1万元、有母孕期高血压疾病史的比例较低,与RSV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秋冬季节感染[OR=1.589,95% CI(1.175,2.149)]、有先天性心脏病史[OR=1.320,95% CI(1.021,1.707]、母孕期合并特应性疾病[OR=1.833,95% CI(1.229,2.734]是婴儿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父母月收入≥1万元[OR=0.674,95% CI(0.489,0.92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针对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以6个月以下的婴儿多见,其病原菌大多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此病起病急,病情重,流行广,目前尚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我科用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洪敏 《江苏医药》2012,38(14):1720-172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也是冬春季婴幼儿患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研究表明,RSV感染是引起儿童哮喘最常见的原因[1].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和呼吸系统处于迅速发育成熟阶段,婴幼儿时期某些病原体感染很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及呼吸系统的发育,引起反复喘息或支气管哮喘的发生.RSV和肺炎支原体(MP)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触发喘息发作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RSV和MP感染以及过敏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特别是2~6个月的婴儿RSV感染后常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现对我院2008年1—12月小儿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6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一呼吸道病毒感染和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本院住院的患儿,入院后予行痰培养;48 h内应用多重RT-PCR法,对患儿鼻咽提取物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与单一RSV感染相比,混合感染组患儿热程更长,更多存在肝肿大及ESR异常.单一RSV感染患儿更多见喘息、气促、流鼻涕等症状,病情相对较重,且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RSV是导致婴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单一RSV感染患儿年龄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不加重RSV肺炎病情及不增加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合胞病毒 ( RSV)是导致婴儿下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原因 ,至 3岁时几乎所有儿童均受到感染。人们发现母乳喂养是抵抗严重 RSV疾病的保护因素 ,故妊娠期间母体免疫是对 6个月内婴儿提供抗 RSV疾病保护的替代策略。作者报告了用纯化 RSV融合蛋白 2 ( PFP- 2 )亚单位疫苗接种妊娠 7~ 9个月的妇女及其子女的安全和免疫原性。  采用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对照的方法 ,对 35名受试妇女按 4∶ 3比例接种 RSVPFP- 2亚单位疫苗或生理盐水 ,肌注剂量分别为 50 μg与 0 .5ml。接种后连续 7天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观察疫苗的安全性 ,对妇…  相似文献   

11.
朱秋皎  刘继贤 《天津医药》2012,40(7):738-739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冬季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和常见病原,可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临床上6个月以内婴儿的毛细支气管炎以及年幼儿RSV肺炎可威胁生命.除年龄外,其他高危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伴有肺动脉高压或慢性肺疾患、早产、早产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均可增加RSV感染的严重度和死亡率[1].另外,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与儿童反复喘息密切相关,也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本文旨在研究RSV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及RSV感染后诱导气道炎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喘憋性肺炎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临床上以咳喘、憋闷为主要特点.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6个月以下小婴儿发病率最高。常见于冬春季发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我科应用氨溴索联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为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640例,分为婴儿组302例、幼儿组545例和儿童组793例,检测嗜肺军团菌Ⅰ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PIV)的Ig M抗体。结果 MP阳性率55.8%,其感染主要在幼儿组和儿童组。INFB阳性率29.7%,INF A阳性率18.8%,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和幼儿组,年龄增大,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I V阳性率18.7%,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和幼儿组。ADV、RSV感染主要在婴儿组。结论检测儿童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可为诊断提供依据,预防抗生素滥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病与该年龄患儿支气管的解剖特点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常见病原。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并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急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本文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和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佐治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郝永康 《贵州医药》2007,31(5):440-440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其特征为具有呼吸道感染和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一种以严重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肺炎.该病仅见于2岁以前小儿,尤以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方法,了解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住院的180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鼻咽部抽吸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检测。结果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801例,共检出呼吸道病毒766例,检出率42.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婴幼儿最高,通常在冬春季节流行。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等优点,适应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赵敬肖  李兰凤  李军霞  杨娟  张银瑞 《河北医药》2011,33(15):2388-2388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于6月以内的婴儿,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该病起病急,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2—3d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其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治疗的关键,但临床上治疗效果常不理想。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9月应用沐舒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3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善用  丁华 《中国医药》2008,3(2):113-11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触发喘息发作的主要因素。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直径75-300μm的细支气管、肺泡、间质,与哮喘有许多共同点和内在联系,部分发展成为哮喘。有研究显示RSV能够促进机体Th2免疫反应,并有人认为RSV感染更容易发生在特应性体质婴幼儿。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对90例患儿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本文随访了62例下吸呼道感染的婴幼儿病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RSV 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砚究对象:系1986年冬季和1987年冬季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例下吸呼道感染患儿。32例经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RSV 抗原阳性确诊为RSV 感染,其中男16例,女16例。另外30例RSV 检测阴性为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