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与各种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NF-κB作为炎症反应的一个主要转录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多个病理过程。中医认为浊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核因子-κB的发病机制与浊邪的致病特点极为相似,故认为浊与核因子-κB可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从中医对浊的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病机、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浊与核因子-κB的关系、医药通过治浊干预NF-κB的表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阐述中医的"浊"与核因子-κB的关系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  相似文献   

2.
抗炎-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炎症-损伤-反应”学说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炎性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干预AS炎症反应可能是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基础角度,总结了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进展期、成熟期、破裂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从抗炎角度研究、筛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炎症-损伤-反应”学说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炎性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干预AS炎症反应可能是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基础角度,总结了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进展期、成熟期、破裂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从抗炎角度研究、筛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的思路和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徐学功  程雪 《新中医》2014,46(9):231-233
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医体质学决定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中医体质学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内在基础,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将中医体质学说引入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体系中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及转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病理基础,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中风病恢复期的重要病机,运用中医取象比类法看待中西医对中风发生的认识,不难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细胞的粘附、聚集以及斑块破裂引起的堵塞管腔,与中医瘀血阻络引起的血流不畅有某些相似之处,为此,深入研究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某些炎性物质的关系,就有可能找到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大量临床调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的血浆脂质成分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也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病态血管细胞和凋亡细胞碎片产生病理性蓄积形成的动脉闭塞为特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诱发严重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基础,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探讨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细胞胞葬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死亡细胞清除方式,指巨噬细胞将凋亡细胞吞噬、降解,防止继发性坏死的过程,是机体生理过程中一种关键的稳态机制。在病理状态下,胞葬功能障碍造成凋亡细胞、坏死碎片病理性蓄积,导致继发性细胞坏死发生和细胞内毒性内容物不断释放,诱导炎症消退障碍和胆固醇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瘀毒”理论是中医学阐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学说,动脉粥样硬化始于血液凝滞不畅的病理状态,血凝日久,成瘀生毒,瘀毒交互为患,壅塞血脉,从而形成斑块附着脉管,而“瘀毒致变”之论是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病和疾病演变的的重要认识。从中医理论角度,细胞胞葬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瘀毒”的病因病机存有相似之处。因此,该文以“瘀毒”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细胞胞葬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运用解毒活血法调控细胞胞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策略,旨在为解毒活血法防治动...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脂质浸润""内皮损伤""炎症介导反应"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免疫损伤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及中医药防治策略,为中医药干预免疫损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大量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重要血管的粥样硬化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它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本研究运用丹田降脂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硬化35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粥样斑块破裂及卒中发生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如此,脑缺血后局部缺血组织所继发的炎症反应可以进一步促使梗死范围扩大和组织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1.
白癜风中医证治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有关白癜风的中医文献入手,指出白癜风在古代即是中医学病名,并且目前存在中西医混淆名称的现象,应当予以纠正;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总结了白癜风的病因主要包括病因基础和诱发因素。两方面因素,其中病因基础为发病之本,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诱发因素是发病的诱因或使病情加重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病的病理基础为肾虚血弱,气血失和是致病关键,风邪外袭是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通过分析,总结了几个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为风血相搏型、风湿外侵型、湿热风燥型、肝郁气滞型、肝肾不足型、淤血阻滞型、气血亏虚型。当临床面临"少症难辨"时,笔者提出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临床特点,按照病变分期进行辨证论治。认为初期阶段的表现特点与风邪有关,所以选方用药上要着重考虑以祛风散邪为主,佐以调和气血;进展期多与脾胃运化失常,或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有关,所以治疗以疏肝理脾,调理气血为主;稳定期的白癜风主要表现为肝肾亏虚的"虚"与瘀阻脉络"瘀",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与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再佐以养血祛风;此外,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结合现代中药学研究成果,中西互参,结合外治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地龙2种虫类中药精制而成的复方注射剂,具有明显的抗凝、促进纤溶和改善血液流变及调节血脂、细胞保护作用,已在临床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其他中西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尚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本文系统阐述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与其他中、西药注射液合理联合应用,为更加合理、安全的使用疏血通注射液,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规范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17-318
陈小宁教授根据Hunt综合征发病、症状及预后特点,认为其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经病变在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将本病分为风热外袭、肝经湿热及气滞血瘀型。治疗时始终贯穿从肝论治,运用疏肝理气、清泻肝火和活血养肝等法,临证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脾瘅的发生与五脏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有关,三焦气化功能统领五脏六腑,脾瘅发生之本为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三焦气化功能包含心、肺、脾、胃、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单个脏腑或两个及以上脏腑生理功能失调均可致脾瘅的发生。"三焦通,则左右内外上下皆通也。"脾瘅的论治应以改善三焦气化功能为主。若病因为心火亢盛,耗伤阴津,治疗应清心泻火,养阴生津;若病因为心阳气虚,血脉瘀阻,治疗应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若病因为脾失健运,则应根据不同阶段采取健脾运气、清热利湿、润燥养阴等治法。若病因为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治疗应疏肝解郁,益气养阴。通过调节三焦气化功能,使五脏和,气血顺,津液布,通过调节各脏腑之异常使三焦气化功能正常,则脾瘅可愈。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术点穴疗法的发展源流,及其治疗筋伤骨病的临症经验,阐述其治病机理,诠释中医整体治疗观在国术点穴疗法中的内涵:气血同调,国术点穴把调理气血、恢复气血之平衡作为伤科治疗大法,强调治疗慢性劳损以行气为主,急性损伤则活血为先;筋骨并重,以筋为主,并强调矫正机体筋骨应力平衡失调,减缓筋骨形态、功能发生退变,从而减少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16.
包培荣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可概括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是胸痹的基础,肾虚是诸虚之本,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关键所在,故探病求源,强调不荣则痛,重在补肾益气;因虚致瘀,络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故急救其标,强调通则不痛,重在理气活血、化痰通络;临证时病证结合,衷中参西,或偏于补肾益气,或偏于活血通络、理气化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运动疗法作为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法,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五架马车之一。具有浓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和易筋经,在糖尿病运动干预疗法中正逐步得到应用。现代研究发现,中医传统运动在改善糖尿病危险因素、调节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收到较好疗效,适宜进一步推广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段文慧  史大卓 《世界中医药》2013,8(12):1381-1383
心血管病患者多伴发紧张、焦虑、惊恐、悲伤和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心理问题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二者共存于一个个体,现代医学称之为"双心疾病"。目前西医一般采用心血管病药物和抗焦虑、抗抑郁药联合治疗,但因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患者依从性差,往往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作者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双心疾病的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失调、气血失和,治疗当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调理气血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和兼夹病邪的不同属性,施以不同的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方药,随证治之,常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痰湿停聚、心脉闭阻是胸痹的主要病理因素。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痰瘀互结、他脏功能失常,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其治疗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同时兼顾化痰祛瘀。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气血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调理气血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气血由盛至衰、由实至虚或虚实夹杂的病机演变规律。治疗时,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调理气血为先,使气血调达和平,恢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