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中同步动脉造影Xper CT识别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实施精准PAE术。结果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1例因术中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瘤而放弃手术,2例因一侧髂内动脉闭塞作单侧PAE术,13例成功实施双侧PAE术。所有实施栓塞血管均成功进行Xper CT检查,通过前列腺腺体对比剂染色及腺体周围动脉三维重建确认了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并进行精准PAE术。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结论 PAE术中C形臂CT可为精确识别前列腺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更确切的影像学图像,是实施精准介入手术的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的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50岁以上发病率达50%~90%。BPH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排尿困难,最终引起膀胱和肾脏损害,成为影响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笔者拟对BPH动脉栓塞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加以综述,以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介入放射学和泌尿外科学专家对此方法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药物与手术治疗均有其局限性。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前列腺栓塞术的近期文献报道,并提出我们的观点,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提供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常规的药物与手术治疗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均有其局限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新技术。作者综合分析国内外前列腺栓塞术的相关文献及专家观点,并提出想法,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其他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动脉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经前列腺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随访7d~2年。比较手术前后国际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剩余尿(RU)的变化。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前列腺内血流信号、最大血流速度改变 B超或CT观察前列腺体积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前IPSS、QOL、Qmax、RU平均值分别为24.2分、4.8分、9.6ml/s和184ml,术后分别为4.8分、1.3分、18.9ml/s和0~3ml。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前列腺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弱,最大血流速度由术前(21.52±8.83)cm/s降至术后(7.4±3.27)cm/s,B超或CT检查显示前列腺体积从平均117cm^3缩小到68cm^3,缩小率为41.8%,显效率为89%。结论动脉栓塞治疗BPH疗效显著,可作为该病治疗的又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后下尿路症状(LUTS)变化,分析术后LUTS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10月单中心采用PAE术治疗的7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资料.对比PAE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残余尿(PVR)、前列腺体积、梗阻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超选择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复发后的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8月经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复发后行超选择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的患者资料1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成功后,将5F的Cobra导管选择至左侧髂内动脉造影,采用同轴微导管技术将1.98F微导管超选择至左侧前列腺动脉造影。采用300~500 μm的栓塞微球对前列腺动脉进行栓塞,同样方法处理右侧前列腺动脉。比较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前列腺体积(PV)。 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行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6、12个月的IPSS、QoL、Qmax和PV与术前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术后4例出现了会阴部灼烧感,2例患者出现会阴部疼痛,所有的并发症在发生后1周内消失,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于TURP复发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PAE能明显改善IPSS、QoL、Qmax和PV,疗效明确,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分心木联合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确诊BPH患者10例,采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栓塞前列腺动脉,术后当日起,分心木2 g泡服,3次/d,连服7 d。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剩余尿(RU)的变化。 结果:10例患者共完成16支前列腺动脉的栓塞,单侧栓塞4例,双侧栓塞6例。相对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IPSS显著改善[(28.30±3.27)vs.(4.40±1.17),P<0.05],QOL显著改善[(5.10±1.52)vs.(1.00±0.47),P<0.05],Qmax显著改善[(7.05±2.72)vs.(15.08±1.45),P<0.05],RU显著减少[(120.00±70.18)vs.(17.50±7.55),P<0.05]。 结论:分心木联合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所致血尿中的作用。方法10例放射性膀胱炎伴血尿经止血治疗后无效,接受了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其中包括3例宫颈癌和7例直肠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所有患者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髂内动脉。结果10例患者栓塞术后24h内肉眼血尿明显减轻,肉眼血尿消失时间为1~7d(平均4d),随访期间1例患者再出血,经再次栓塞后出血停止。8例患者出现臀部胀痛,考虑为栓塞臀上动脉所致,其余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放射性膀胱炎伴血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价二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非肿瘤性咯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二次BAE治疗的33例非肿瘤性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二次BAE治疗复发性咯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3例患者中肺部基础疾病为支气管扩张20例,肺结核后遗症13例;咯血病史中位时间为4.5年。二次BAE造影结果显示复发原因分别为靶血管再通(21/33,63.6%)、新生侧支循环(9/33,27.3%)、漏栓血管(3/33,9.1%)。二次BAE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年,有19例患者咯血复发,术后1个月、1年、3年、5年累计咯血复发率分别为12.3%、35.7%、61.8%、71.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次BAE术后咯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病灶存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供血(HR=2.81,95%CI=1.07~7.40,P=0.036)。结论 二次BAE治疗非肿瘤性咯血安全有效。病灶存在NBSA供血为影响二次栓塞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对产后出血和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的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12例,产后出血16例,进行双侧髂内动脉主干栓塞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4例行髂内动脉栓塞,1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两组的止血有效率均为100%。髂内动脉栓塞组术后下腹及臀部疼痛12例(需镇痛治疗的6例),发热9例,恶心、呕吐2例。子宫动脉栓塞组,术后下腹疼痛9例(3例需镇痛治疗),发热8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不良反应均在术后1周缓解。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检验差异意义无统计学。结论: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都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手段,且无严重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癌性血尿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科收治的肾癌性血尿患者39例,男22例,女17例。患者经辅助检查均诊断为肾癌性血尿,均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第2、7、14、21天留取患者血液及尿液样本,行血常规及尿常规化验。 结果:39例患者均采用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微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均一次栓塞成功,成功率达100%。其中,21例患者术后12 h肉眼血尿消失,18例术后24 h肉眼血尿消失。术后第2、7、14、21天,血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均高于术前,尿RBC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9例患者行栓塞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及腰背胀痛等症状,经对症治疗2~5 d后消失。38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发生异位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坏死、肾脓肿等并发症。 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癌可以起到终止血尿的作用,且有微创、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PIA)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例PIA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10例PIA患儿中男7例,女3例,年龄为(7.7±4.8)岁。动脉瘤位于椎动脉3例,位于基底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左豆纹动脉、左脉络膜前动脉、左大脑后动脉及左后交通动脉各1例;先天性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3例;瘤体破裂和未破裂各5例。血管内治疗应用单纯弹簧圈填塞动脉瘤4例,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4例,Glubran胶栓塞动脉瘤2例。术前、术后3 d、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0.90±0.54)分、(0.80±0.60)分、(0.30±0.70)分,术前mRS评分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A多为先天性,好发于椎-基底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左侧或右侧桡动脉行C形臂CT引导下PAE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上肢动脉痉挛、损伤和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术后桡动脉搏动及堵塞情况,手指血供及神经损伤情况,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射线辐射剂量及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中接受经左侧桡动脉、右侧桡动脉途径PAE术分别为14例、4例.16例接受双侧栓塞,2例因前列腺动脉开口扭曲伴狭窄仅完成单侧栓塞.术后1例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超声提示血流减慢.手术时间96~245 min,患者所受辐射剂量2 435~4 958 mGy,平均(3 342±156) mGy,与同期经股动脉途径PAE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7).结论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PAE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植入性胎盘的疗效.方法 行盆腔动脉造影明确出血血管后,将5 F Cobra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出血侧子宫动脉,注入甲氨喋呤,而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明胶海绵条栓塞.术后随访观察出血、血压、胎盘组织排出、子宫复旧和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等情况.结果5例胎盘植入患者均找到出血位置并1次性栓塞成功.手术时间25.0~60.0 min,平均为(37.4±5.8)min;急性出血者术后3.0~12.0 min阴道大量流血停止,平均为(5.7±2.4)min.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血压回升.术后5 d至4周排出胎盘组织,平均排出时间为17 d,子宫如期复旧,血β-HCG恢复正常,随访月经正常,自测排卵正常.结论UAE治疗植入件胎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肯定和可保留子宫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治疗咯血的效果,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600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对一般资料、病变动脉数、动脉造影表现、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频数分析。以病变动脉数3支为临界值,将全部入组患者分为A组(病变动脉数≤3,n=231)和B组(病变动脉 数>3,n=369),t检验分析两组资料间差异。生存分析寿命表法分析手术止血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复发影响因素。结果?A、B组支气管动脉(BA)均数和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均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动脉数>3支时,异常BA和NBSA数均增加,且NBSA数显著增加。SAE术后24 h、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9%、81%、78%、72%、66%、63%。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变动脉数是术后咯血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B组复发风险更高,为A组的1.742倍(95%CI=1.307~2.321,P<0.05),说明复发与NBSA供血相关。 结论?SAE治疗咯血有效。NBSA参与血供越多,不完全栓塞概率就越高,复发可能性就越大。重视术中发现NBSA并予栓塞,对提高咯血止血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近中期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55例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CAS术前危险因素(既往脑缺血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等)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的联系.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平均(2.58±0.68)分,术后出院时66.7%患者(170/255)为平均(1.98±0.30)分(P<0.001),术后3个月78.8%患者(201/255)为平均(1.67±0.53)分(p<0.001),术后12个月98.8%患者(252/255)为平均(1.84±0.38)分(P<0.001).术后出现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8例,既往脑梗死史、糖尿病且控制不佳、冠心病、未戒烟、高血压且控制不佳是危险因素;术后3个月发生TIA 13例,支架内再狭窄3例,既往脑梗死史及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术后12个月发生脑梗死10例,TIA 10例,支架内再狭窄5例,既往脑梗死史、吸烟史、高脂血症且控制不佳是危险因素.结论 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既往脑缺血史、高血压史及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术前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及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原因,旨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选择因肺结核并发反复咯血和大咯血患者39例,其中浸润性肺结核28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11例。采用单纯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4例,PVA颗粒加弹簧圈双重栓塞25例,随访12~48个月。结果即刻止血36例,即刻止血率92.3%,显效3例。其中一次性栓塞治愈或显效30例,治愈率76.9%;复发9例,复发率23.1%。PVA颗粒与PVA颗粒加弹簧圈双重栓塞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9%比12.0%,P<0.05)。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患者咯血复发率高于浸润性肺结核患者(45.5%比14.3%,P<0.05)。结论 BAE具有止血快、疗效好等优点,已成为肺结核咯血的首选治疗手段。采用双重栓塞可有效降低肺结核咯血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