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干预,干预后对两组的格拉期昏迷评分、功能障碍评分、苏醒时间及苏醒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干预四周时苏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功能障碍评分、苏醒时间、昏迷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昏迷者(P<0.05)。结论采用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推动其苏醒进程,提升促醒效果,降低功能障碍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2.
匡先琼 《全科护理》2021,19(4):433-436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苏醒时间、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排列法将编号为单号的病人56例分为观察组,编号为双号的病人56例分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高血压致脑出血术后昏迷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模式,总结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苏醒时间、神经功能(意识障碍、生理状态、脑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强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模式可缩短病人苏醒时间,显著减轻病人意识障碍,促使病人生理状态趋于正常化,有效地促进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人获取更优质护理结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潘霞  龚丽  郑敏  张玲霞 《全科护理》2021,19(21):2977-2981
目的:探究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功能评分、功能障碍量表(D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及护理后4周观察组病人GCS评分、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D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病人便秘、继发感染、肢体痉挛畸形、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30 d后对照组未苏醒病人22例,观察组未苏醒病人6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昏迷时间,促进苏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对其神经功能、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进行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4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D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4周便秘、压疮、肢体痉挛畸形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促进病人尽快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在早期分布控制性减压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100例早期分布控制性减压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比较两组脑水肿体积、功能障碍[采用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F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脑水肿体积小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DF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可减轻早期分布控制性减压术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脑水肿体积,降低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比较两组苏醒情况、昏迷时间、昏迷情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预后结局[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意识状态水平[采用全面无反应评分量表(FOUR)]、意识恢复情况[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结果:研究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苏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CS、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FOUR、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应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可使患者尽快苏醒,改善预后,促进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功能及觉醒意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再选取2016年6~11月我院神经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多感官促醒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昏迷评分、功能障碍评分、脑功能评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后昏迷评分、脑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评分及平均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干预运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可优化脑功能,提高觉醒意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觉醒意识及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4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感官促醒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功能障碍(DFS)评分、脑功能评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EP)评分、苏醒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2、3、4周末,观察组GCS及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D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BEP波峰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7d、8~14d及15~30d三个时间段苏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苏醒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能有效改善意识障碍,促进苏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多感官促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2,4周,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D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应用多感官促醒干预可有效促进昏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标号尾数奇偶数分为两组,奇数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偶数视为试验组,给予多感官促醒模式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GCS,DF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 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GCS,DF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 0. 05);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9. 53±3. 65)d,试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2. 35±2. 31)d,试验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进行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效果理想,可较快恢复患者感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醒计划干预对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躁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多发伤患者,根据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均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7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促醒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躁动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17.0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8.30%(P<0.05);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创口感染、肺部感染、非计划拔管及呼吸衰竭)总发生率为10.6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7.6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9.07±2.8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GCS评分为(9.06±1.0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实施促醒计划干预,有助于降低躁动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苏醒时间及预后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采取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9月~2020年7月我院采取多感官促醒护理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4周后苏醒时间,干预前、干预1周、2周及4周后认知障碍(MMS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干预2周及干预4周后,两组MMSE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继发感染、便秘、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采取多感官促醒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促进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昏迷促醒治疗仪对脑出血昏迷病人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病人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病人在此基础上使用昏迷促醒治疗仪,每天治疗5次或6次,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干预组病人治疗1个月后GCS评分10.69分±3.81分,治疗2个月GCS评分12.34分±1.47分,均高于对照组(8.37分±1.85分,9.41分±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促醒治疗仪能通过声音、光、电磁波等刺激促进病人的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功能障碍(DFS)评分及苏醒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2,4周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DF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应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可缩短其术后苏醒时间,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促醒效果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刺激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清醒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等。[结果]研究组15d清醒25例,30d清醒37例,对照组15d清醒11例,30d清醒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21.09d±3.42d)短于对照组(29.48d±3.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Karnofsky评分为72.49分±6.41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为62.57分±5.80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为9.94分±2.41分,对照组治疗6周后Karnofsky评分为60.93分±4.58分,ADL评分为47.61分±4.25分,GCS评分为7.76分±1.4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5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刺激性护理干预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清醒时间,改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李文亚  张满霞 《全科护理》2022,20(4):509-512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人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10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人可有效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自理行为能力的同时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徐梅华  章左艳  吴瑛  严玉丽 《护理研究》2013,(28):3137-3138
[目的]在脑出血昏迷病人护理中比较使用纱布与使用棉球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病人(GCS评分3分~8分),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纱布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棉球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细菌培养阳性率、口腔清洁满意度、口腔溃疡发生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口腔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6.7%和86.67%(P<0.05),口腔清洁满意度分别为86.7%和40.0%(P<0.05),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3%(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7%和56.7%(P<0.05)。[结论]在脑出血昏迷病人中使用纱布行口腔护理较使用棉球行口腔护理效果好,能够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感觉联合刺激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昏迷患者苏醒、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皖西卫生职业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0例STBI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感觉联合刺激。2组均干预30 d,比较2组苏醒情况、干预30 d后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和国际改良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脑电图synek分级情况及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0 d苏醒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73%(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7.85±4.15) d,短于对照组的(24.85±5.68) d(P<0.05)。干预30 d后,观察组GCS及CRS-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synek分级为I级的占比为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促醒的作用。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入院、Glascow昏迷分值(GCS)3~8分、收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MN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1~4周GCS分值变化及NICU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GCS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3周后,观察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缩短住NICU天数(P0.01)。结论:MNS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具促醒作用,减少住NICU时间,从而可能减少并发症和减轻家庭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实施正中神经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促醒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正中神经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对比2组清醒率、昏迷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和清醒率高于对照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 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应用正中神经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促使患者尽快地恢复清醒,并可缩短昏迷时间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