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 ESWT)结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及步态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分成4组,即联合组、冲击波组、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4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电针组另予电针治疗,冲击波组另予rESWT治疗,联合组予针刺结合rESWT治疗,4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痉挛评分(CS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站立行走测试(TUGT)评估患侧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4组的FMA评分、FAC评分、CSS评分及TUGT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联合组的FMA、FAC、CSS评分及TUGT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较电针组改善(P0.05),但与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WT结合电针治疗可明显缓解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痉挛,改善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月伟  李海东  刘伟 《全科护理》2021,19(13):1778-178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对脑卒中痉挛病人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脑卒中痉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良肢位摆放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护理疗效、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肌力水平在3级以上的病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950,P<0.05)。护理2周后、4周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病人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两组病人的Fugl-Meyer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病人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有利于脑卒中痉挛病人的肌力恢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基于赋能理论的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赋能理论的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对偏瘫侧踝跖屈肌、屈腕肌的肌张力进行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变化,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踝跖屈肌MAS评分、屈腕肌M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基于赋能理论的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不但能对其肢体运动功能进行显著改善,还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包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在卒中后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入住康复医学科的68例脑卒中伴肌肉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包热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8周由固定的康复治疗师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两组患者的痉挛状态,采用FMA量表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包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和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均能改善患者卒中后肌痉挛,但中药包热敷联合体外冲击波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5月1日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摄食训练干预,观察组实施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吞咽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EDQOL、GSES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病人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的联合干预。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股四头肌肌张力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步行能力,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病人生活质量,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FMA评分和BBS评分均提高,而MAS评分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步长(0.67±0.17)m,步速(57.54±6.86)m/min,FAC评分(3.21±0.43)分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病人干预后的血清细胞因子NGF(13.02±2.41)ng/L,BDNF(19.87±3.09)ng/L,NT-3(12.73±2.38)ng/L水平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病人干预后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肢体功能和步行能力,促进受损神经的营养修复,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赋能教育后自我效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就诊的首次脑卒中且出院后选择居家护理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经过课堂培训的护士家访的脑卒中后居家护理的病人设为对照组,将经过课堂培训及工作坊培训的护士家访的脑卒中后居家护理的病人设为观察组,社区护士在课题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对社区护士赋能教育工作坊培训,在脑卒中病人出院后进行家访3个月。两组病人均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分别评估脑卒中病人自我效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卒中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教育工作坊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社区卫生站护士的能力,脑卒中偏瘫病人经社区护士赋能教育后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卵巢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中晚期卵巢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两组病人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GSE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病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癌病人护理中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缓解卵巢癌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数字奇偶数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表(CDSES)]、上下肢体能力[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DSE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中,可提高自我效能,增强肢体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联合中医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减重步行训练,观察组采取减重步行训练联合针灸治疗。采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取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患者步行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AC分级及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疗效,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低频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均给予BTX-A局部注射,观察组患者于BTX-A注射后辅以低频ESWT治疗,对照组则辅以伪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MAS评分[(2.15±0.56)分]及PROM[(44.37±8.0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TX-A联合低频ESWT治疗可显著缓解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付燕  刘经星  王德利  赵延睿  杨翊 《护理研究》2013,27(17):1743-1745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肢体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结果]两组病人经过4周治疗后,各项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肢体强化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肢体肌力,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量表(ESCA)〕、自我效能〔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肢体康复效果〔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干预3个月后, 两组患者ESCA评分、SSEQ评分、BBS评分、SS-QOL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护能力, 增强自我效能, 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功能锻炼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痉挛改善效果、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96.00%的患者痉挛状态得到改善,对照组有80.00%的患者痉挛状态得到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FMA)及改良Ashworth评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护理模式在首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护理模式。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量表、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量表及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GSE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FMA评分、BI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残疾等并发症的发生,不断提高脑卒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肢体痉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电针、低频脉冲治疗及康复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蜡疗。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对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2个疗程后较对照组MAS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蜡疗外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具有很好的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人龙  李响  张洪蕊  孙亚鲁 《中国康复》2021,36(11):673-676
目的:观察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对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存在一侧肢体偏瘫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科相关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包含常规步行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与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10m步行速度测试(10MW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马利和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对患者的步行功能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下肢FMA、10MW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HAMD-17和MA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规运动疗法结合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与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文斌 《临床医学》2023,(1):117-119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疼痛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后肢体关节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疼痛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四肢简化Fug-MeyerActivity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疼痛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关节疼痛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12 例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分成对照组(n=6)和治疗组(n=6)。治疗组予单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予安慰性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MAS)、上肢肩肘部分Fugl-Meyer 评分(FMA)进行评定,表面肌电图测定肘伸展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积分肌电值及协同收缩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AS、FMA评分,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及协同收缩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即刻缓解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降低肘伸展时肱二头肌的协同激活水平及协同收缩率,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冒雯雯  查丽霞 《全科护理》2022,(34):4829-4831
目的:探讨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病人自我效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应激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及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应激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正常排便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病人自我效能,减轻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