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分子遗传水平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以探讨2型糖尿病易伴发冠心病的内在原因。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93例非糖尿病(非DM)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血脂分析、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和非DM相比PAI1基因启动子4G频率明显增加(42%和31%,P<0001);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与不伴冠心病相比,PAI1基因启动子4G频率及4G/4G基因型频率存在明显差异(52%和30%,32%和14%;P分别<0001、005);非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与不伴冠心病相比,PAI1基因启动子4G频率及4G/4G基因型频率则无明显差异(31%和31%,8%和16%,均为P>005)。结论PAI1基因4G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内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旨在观察临床应用卡托普利能否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我们选择确诊冠心病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各30例。冠心病组服卡托普利12.5mg,每日二次,共3个月。于服药前、服药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采集清晨空腹血,以检测Ox-LDL、丙二醛(MDA)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提示,冠心病组的Ox-LDL、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活力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血浆Ox-LDL(μg/dl)用药后1个月及3个月较用药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MDA(mmol/L)显示出类似的趋势(P<0.01)。SOD活力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卡托普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2)应用卡托普利12.5mg一日二次,1个月即可达到满意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体内转染基因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基因治疗动物实验已经取得可喜成果,尽管尚无被认可的临床资料,但灵长类动物的实验成果已开始逼近临床应用,尤其是基因治疗所获得的神经支持和神经再生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应用前景。PD的基因治疗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体外转染细胞的脑内移植(exvivo),二是通过脑内注射在体转染靶细胞(invivo),两种途径的转染过程不同,而分子生物学基础基本一致。现就体内转染途径和方法作一综述。  一、目的基因  针对PD的治疗基因包括两大类:一是…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付氧酶(PON)基因与并发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49例2型糖尿病合并CAD患者,49例未合并CAD的2型糖尿病对照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PON基因外显子筛查。结果发现中国人群PON基因第191位密码子存在Gln^191-Arg多态性,等位基因以A/B表示。CAD患者PON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和BB)的构成比与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小肠脂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2)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组(DM-1)64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2)8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组62例,正常对照组60例。应用聚合链酶反应(PCR)技术检测268例对象FABP2HhaⅠ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结果(1)武汉地区汉族人存在PABP2HhaI多态性位点,可产生Thr54(-)和Th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CHD)的相关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测定161例老年CHD患者和86例同年龄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血脂水平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 本共发现5种ApoE基因型,分别为E3/3、E4/4、E4/3及E4/2。老年CHD组ApoE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冠心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载脂蛋白E(AooE)基因的多态性对老年冠心病发病的意义。方法:选择100例老年冠心病患(CHD组)及100例键康。测定其血清血脂及脂蛋白「(LP(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Hhal内切酶消化法确定AooE基因多态性。结果: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AooE基因频率及E2、E3、E4等位基因频率有显差异(P〈0.05);本组E4/3、E3/3基因组间比较,冠心病组TC、TG、Ao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及其基因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 H)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 C E)水平及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测定了45例 E H 患者、43例冠心病( C H D)患者和43例健康志愿者血浆 A C E水平、 A C E 基因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 TⅡ)水平。结果:① E H、 C H D 和健康对照的各组具有 A C E 基因 D D型者,血浆 A C E水平都高于同组的 I I基因型( P < 0.001)和 I D 基因型( P < 0.01);② E H Ⅱ期患者中 D D 基因型者血浆 A C E 水平也高于 I I基因型者( P < 0.05),但 E H Ⅲ期患者中 D D 基因型者,血浆 A C E水平和 I I、 I D 基因型者都无明显差别( P > 0.2);③血浆 A TⅡ浓度与 A C E 基因型无明显关系。结论:无论 E H、 C H D 或健康人,凡具有 A C E 基因 D D 型的个体,其血浆 A C E 水平均有升高,而 I I基因型则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为候选基因,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其ε3、ε2和ε4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844,0.093,0.063和0.867,0.083,0.050(P>0.05),说明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无相关性,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ApoE基因型与其血脂指标的关系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总胆固醇水平(P=0.0029)及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P=0.0021)相关,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具有较高的TC及LDLC水平,而携带ε2等位基因的个体具有较低的TC及LDLC水平。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无相关(P=0.111)。携带ε4等位基因的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较携带其他等位基因患者为高(P=0.008)。结论ε4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及其血清ACE水平的相关性,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测定了61例冠心病患者和63例健康人群的ACE水平,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ACE基因DD型出现频率显著对照组,且DD基因型者具有较高的血清ACE水平,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密切相关,DD型ACE基因可能是中国人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结节病易感性及其不同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与结节病易感性及其不同临床表现间的关系,采用等位基因组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方法,对55例结节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结节病患者HLA-DR5基因频率较正常人显著增加(P<0.005),HLA-DR7基因频率明显减少(P<0.05)。(2)HLA-DR9基因在男性结节病患者中多见,而有HLA-DR5基因的患者多为结节病Ⅰ期及Ⅱa期。提示HLA-DR基因可能与结节病发病的易感性及其不同临床表现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肌糖原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及其合并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肌糖原合成酶基因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及其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Xbal对肌糖原合成酶基因片段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酶解的方法,观察164例NIDDM(包括62例合并高血压病人)的糖原合成酶基因多态性。结果肌糖原合成酶基因型(A1/A1,A1/A2)和等位基因(A1,A2)均与NIDDM无关,而NIDDM合并高血压者A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的NIDDM者(P<0.05)。结论糖原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作为一种标志,提示与其连锁的基因可能参与NIDDM病人的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Alzheimer病(AD)形成的病因很复杂,近几年来的研究已发现,与AD形成有关的基因至少有3个,它们分别存在于第14号、第19号和第21号染色体上。研究表明,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淀粉样前体蛋白质(APP)基因及其14号染色体上的尚未被认识的基因与早发家族性AD(FAD)有关;而最近发现,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与迟发FAD及散发AD的形成有内在联系,且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  相似文献   

14.
耳垂皱纹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关系(附500例分析)桂林市第二医院(541001)姚成才,王坚我们于1989年5月至1993年5月,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的耳垂皱纹,同时监测动态心电图(DCG),对耳垂皱纹的存在与CAD心肌缺血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对象...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导纳环面积及形态改变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导纳环(ADL)的图形改变对冠心病心功能的评定作用。方法 分析96 例冠心病患者及73 例正常人ADL各时相面积及射血相(ADLI)环体的形态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冠心病组:(1)反映每搏输出量(ADLI)面积较小(P< 0.01);(2)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心房收缩相(ADLV)面积相应增大(P< 0.01);(3)反映心脏主动舒张的快速充盈相(ADLⅢ-2)面积相对减小(P< 0.01);(4)反映心肌收缩协调性的ADLI环体切迹增多(P< 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ADL图形改变,这些异常改变对冠心病的心功能判定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检测37例冠心病患者LP(a)、oxLDL的浓度,并与4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LP(a)与oxLDL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其他血脂TC、TG、ApoA、ApoB100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果提示,LP(a)、oxLDL测定不仅可作为判断动脉榇弱硬化的重要检测指标,而且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形成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00例冠心病和200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肺炎衣原体(TWAR)检测。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TWAR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01),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明显高于慢性冠心病(CCAD)患者(P〈0.001),男性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01),吸烟冠心病患者明显高于非吸烟冠心病者(P〈0.01)。表明TWAR感染可能是冠心病的原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90例中国汉族人进行分析,发现载脂蛋白AⅠ(ApoAⅠ)M1等位基因频率在体重指数(BMI)≥24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在BMI≥24的NIDDM与BMI<24的NIDDM之间、在动脉硬化(AS)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NIDDM伴AS(N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NIDDM相似,与AS不同。根据上述结果,认为:ApoAⅠ基因与BMI≥24的NIDDM相关联;BMI≥24的NIDDM与BMI<24的NIDDM之间存在着遗传异质性;ApoAⅠ基因与AS相关联;在ApoAⅠ基因水平上,未见NIDDM与AS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住院存活的心肌梗塞病人按1∶1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LPL基因型PVUⅡ(--)和单倍体基因型H+P-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A/B比值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去除其它因素的影响后,LPLPVUⅡ(--)/非(--)和H+P-/非H+P-的OR值为17.18和3.67;HDL-C、ApoA/B比值的OR值在模型A和B中分别为0.14、0.15和0.04、0.09。结论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LPL基因型PVUⅡ(--)和单倍体H+P-可能是易患冠心病的遗传标志;HDL-C、ApoA/B比值可能是较其它血脂指标更好的冠心病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NIDDM致病候选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NIDDM致病候选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近况。其中,己糖激酶Ⅱ(HKⅡ)基因,激素原转化酶3(PC3)基因被认为不大可能是NIDDM的主要致病基因;线粒体tRNA(mtRNA)基因突变与NIDDM的一个亚型有关;rad基因与NIDDM有关,但有争议;β细胞ATP敏感钾通道(ATP-K+)基因的BIR和SUR亚单位与日本人NIDDM遗传易患性无关,SUR基因缺陷可能是北欧白人NIDDM发病的主要遗传基础;胰高血糖素受体(GC)基因突变与法国人NIDDM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