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经HBsAg筛选供血者以来,输血后肝炎(PTH)有所减少,但仍经常发生,这些PTH 中乙型肝炎占10~20%,而80~90%的PTH 在血清学上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无关。这些病例大部分有肝脏损害,现在已明确是与另外一种病原因子——非甲非乙型肝炎抗原(病毒)有关。特别是病程迁延和慢性化率较高,且通过感染实验可形成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携带者,在临床上也注意到与肝硬化、肝癌有关。  相似文献   

2.
1977年Rixxetto等在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的过程中,在用荧光抗体法和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HBc抗原和core颗粒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核内,发现有显示荧光的HBc抗体阳性血清,由于证实了它是在细胞核内,并有与HBc抗原抗体系统不同的抗原特异性,所以把这种存在于肝细胞核内的物质命名为δ抗原,并把与它发生反应的抗体命名为δ抗体。迄今  相似文献   

3.
一、δ因子RNA的构造电镜下δ粒子外形直径约37nm,其RNA为1678个碱基的短链状,由环状核酸组成。以前尚未见有环状结构RNA病毒感染动物的类型,但此δ种因子可感染人且为环状结构。此外尚有某些特异结构,例如RNA染色体组为负链,具有多样副结构等。从结构上看δ因子可引起植物感染,类似类病毒或协生病毒(卫星病毒中的一种)。二、δ因子的肝内增殖Rizzetto用荧光抗体法检测肝活检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时,发现肝细胞核内有荧光,因而自δ肝炎研究的开始就考虑到δ抗原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并认为可从  相似文献   

4.
患肝细胞癌(HCC)时,癌变部位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抗原阳性率比一般非癌变部位低,尤其是能够观察到HBcAg的机会非常少。这次作者对血中HBsAg阳性的HCC,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主要存在于癌变部位的HBV相关抗原,并从与HBV—DNA的相关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最近,应用干扰素和阿糖腺甙(Ara-A)对HBsAg阳性的慢性肝病作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很盛行。选用有关DNA病毒增殖的指标,诸如e抗原、e抗体和DNA多聚酶等进行测定,能较客观地判定HBsAg阳性的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美国应用Ara-A治疗单纯疱疹脑炎取得非常显著疗效,双盲试验结果,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70%,而给药组的死亡率只有28%。此外,Ara-A已试用于由DNA病毒引起的乙型慢性肝炎的治疗。本文主要报道长  相似文献   

6.
δ肝炎     
1977年 Rizzetto 等应用 HBV 健康携带者的血清,根据荧光抗体法对肝组织中的 HBc 抗原进行探讨,虽然发现被染色的肝细胞核呈 HBc 抗原样,但用电镜观察核内,完全看不到 Core 颗粒,提示是与 HBc 抗原、HBs 抗原、HBe 抗原不相同的抗原抗体系统,以此作为δ抗原、抗体而报道。此后,明确了此抗原与有关 HBV 抗原不同,即所谓如无 HBV 或其它肝炎病毒的帮助不能增殖的不完全(defecfive)感染因子.近几年,由于 RIA 试剂盒的普及,虽然欧美各国  相似文献   

7.
至今为止,日本虽有关于δ感染症方面的少数病例报告,但均未能从流行病学方面阐明其感染情况。这次作者与国立病院共同协作,调查研究了日本δ感染症的现状。作者共调查了31所国立病院,调查对象是确诊为HBsAg 阳性的肝病患者合计1307例。其中慢性肝炎患者760例,肝硬变患者262例,无症状携带者145例,急性肝炎患者63例,肝癌患者56例,其他肝病患者21例。这里说的无症状携带者原则是指过去曾有过肝功能异常史的患者。作者除根据掌握的临床数据外还采集了部分血清,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统一测定了δ抗体。  相似文献   

8.
HBe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重要意义,正日益增加。已经知道HBe抗原阳性血中含有大量的HBV而且感染性强,加上最近又弄清了HBV持续感染的病理状态与HBe抗原的关系,使HBe抗原受到了新的重视。这里试对HBe抗原的意义,整理如下: 1.作为感染性的标记日本通过对黑猩猩的感染性试验,弄清了HBe抗原阳性血清的感染力,比HBe抗体血清约强10~8倍。已经知道在母婴感染时,HBe抗原阳性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有80~90%成为携带者。关于婴儿的携带者形成率问题,需详细说明。如果母体血的HBe抗原是用灵敏度低的方法调查的,结果是当母亲为HBe抗原阳性时,婴儿成为携带者的比率很高,但  相似文献   

9.
对医疗工作者来说,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均是具有工作中感染危险的重要疾病。在日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比率为2~3%,而在综合医院患者中,HBs 抗原的阳性比率为8~9%。因此,从事医疗工作人员被感染的机会远比一般人高。在辅助医疗科室人员之中,护士,检验技师等直接接触血液、血清的人,被感染的机会则更高。  相似文献   

10.
作者调查了某严重残废儿童收容所的73例患者及129名职员的HBV 感染情况,对携带者检查了唾液的HBsAg。血HBsAg 在73例患者中阳性4例(5.5%),127例职员中阳性3例(2.3%)。抗-HBs:73例患者中阳性10例(13.7%),127例职员中阳性45例(35.4%)。4例患者携带者的唾液标本88份和3例职员携带者的唾液标本25份,共113份,HBsAg检出率为31%(35份)。唾液标本的潜血反应,阳性者25/34份(73,5%)检出HBsAg,潜血反应阴性者10/79份(12.7%)检出HBsAg。所以认为:作为HBV 传播媒介物,唾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唾液中的HBsAg 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11.
在癌细胞间,其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并不一致,这就限制了单克隆抗体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已知干扰素(IFN)可增强肿痛特异性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显露,对此Greiner等用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探讨干扰素对增强靶向性(targeting)的影响。方法是用结肠癌细胞进行免疫,获得单克隆抗体B6.2。结果发现B6.2可与90K精蛋白反应,并与75~80%乳癌和90%以上的结肠癌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为一种世界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发现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已知HBs 抗原排泄于尿、便、胆汁中。有人用病人的唾液给黑猩猩静脉注射引起发病,因而强调唾液亦是重要的传染源。HBe 抗原阳性、DNA 多聚酶阳性HBV 血清,稀释10~(-9)能成功地使黑猩猩感染并发生肝炎。种种事实均足以说明构成乙型肝炎传播之容易,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各种医疗途径构成感染。于日本,人群的2~3%为抗原携带者。随着乙型  相似文献   

13.
(4)小结以小柴胡汤,桂枝获苓丸为主的中药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是有效的,有明显降低GOT、GPT作用。HBe抗原阳性14例在长期投药(平均3年)经过中有71.4%阴转或血清转换,尤其对年轻的e抗原阳性病例小柴胡汤有效。e抗原持续阳性病例很多是瘀血证,与中医学的病期进展有关。对e抗原不起作用的无效组用中药治疗有一定限度,有时并用干扰素疗法可获显效。中药能改善自觉症状,副作用也少,适手长期用药。2.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1)对象及方法对象是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58例,男34,女24。平均年龄52.2±11.8(22~76)岁。50岁以上者40例(69%)。包括输血后肝炎18例,28例施行了肝活检,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5例。  相似文献   

14.
输血与肝癌     
据统计,日本1976年死于肝癌的人数剧增,达10万分之9,1987年增加一倍,为10万分之18。其中HBs抗原阳性者为10万分之4,无增加,骤增的病例均非乙型肝炎。非乙型肝硬化、肝癌病例40%有输血史。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可有肝硬化和肝癌发生。1988年Chiron社一个小组成功开发了用C_(100)-3抗原的抗体(HCVAb)测定方法,此抗原在酵母中发现,并作为HCV感染的特异标志。1989年2~3月检查了东大、山梨医大、信州大、  相似文献   

15.
肝脏病     
近年来肝脏病的研究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未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本文参照“Liver”、“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s”、“The Liver Annual”等杂志,试将近1~2年的研究成果,介绍如下。一、非甲非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对非甲非乙型(NANB)肝炎的研究正在进行,最大的问题就是抗原抗体系久未搞清。继东北大白地等报告C抗原之后,Trepo、Suh、藤松等报告了琼脂凝胶内沉降反应等各种方法。但由于抗原价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抗原不稳定、反应抗体量少等原因,至今尚未找到大家所共认的抗原抗体系。Dienstag等用Raji细胞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急性NANB肝炎检出率为50%,慢性NANB肝炎为70%。  相似文献   

16.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是患AIDS 的原因,它仅能从病毒感染者T 细胞中的极少细胞检查出来,即末梢血T 细胞占10%,在整个细胞中占0.01%。以此可以说明HIV 为什么那么快地破坏T 细胞。众所周知,AIDS 在病毒感染者中极少发病,一般需有几年的潜伏期。因而,HIV 可能以无症状状态存在于血液之外。最近,专家们发现了HIV 存在于皮肤郎罕氏细胞内,此细胞起抗原提示作用,接收从皮肤侵入的抗原。在皮肤免疫方面,主要是提示皮肤浸润性辅助T细胞的抗原和其抗原相反应的T 细胞,同时受角质细胞所产生的中心白细胞素-1(TL-1)的激活,促使T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日本1976年11月至1981年3月,五年内流行性感冒样患者发病情况和1980至1981年的流行情况,就病毒学和血清学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1976~1981年五年内,虽然全年均有流行,但是发病高峰均在1月下旬到2月下旬约一个月内。2.在1980~1981年流行期间共分离出病毒1,100株,为多株流行,其中,A苏联型(H_1N_1)718株(65.3%)、A香港型(H_3N_2)150株(13.6%)、B型232株(21.1%)。3.从被分离的A苏联型(H_1N_1)、A香港型(H_3N_2)、B型的全部型别来看,与1980年度的疫苗之间抗原有变异。4.在这次流行中被分离的B型中,抗原变异较大的是B/滋贺/75/81株及其类似株。  相似文献   

18.
一、绪言:Gianotti 病亦称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于1955年首由意大利皮肤科医生Gianotti 记载。本病是以小儿四肢、臀部、面部的红色斑丘疹和淋巴结的肿大、肝肿大以及肝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患。1973年Gianotti 根据39例本症的病人全部检出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因此证明了Gianotti 病可能与HBsAg 有一定的关系。1973年以来在日本松山市,石丸等人详细观察到在HBsAg 的亚型中ayw 的检出率很高。本文作者又于1975年以来经治了三例本症病人,对HBsAg 亚型等亦提出讨论,从而对于Gianotti 病与HBsAg 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了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肝炎、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率和肝癌的高发关系,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源自大阪府立成人病院在1987年5月25日~1991年3月31日46个月间收治的968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肝硬化258例。慢性肝炎AFP值在20ng/ml以上者91例,AFP值在20ng/ml以下919人,男性40~70岁,女性50~70岁。方法是先对上述患者做生活史调查,然后进行血液学检测,根据结果计算出肝癌的罹患发生率。结果:①肝硬化、慢性肝炎AFP值在20ng/m1以上组和慢性肝炎AFP值在20ng/ml以下三组,HBs抗原阳性率男性分别为12.1%、2.4%、10.5%;女性分别为7.8%、7.3%年龄与7.3%;HCV抗体阳性率男  相似文献   

20.
为根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继发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必须阻断这种病毒的母婴感染。因此,厚生省从1985年6月开始,对全体孕妇进行HBs抗原检查,1986年1月开始对HBs抗原阳性,且HBe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采取用HBIG(高价HB球蛋白)和HB疫苗的预防感染措施。一、乙型肝炎母婴感染防止对策事业的进展状况及效果据厚生省儿童家庭局母子卫生科汇总的来自于各地方自治体的资料,本事业孕妇检查实施状况在2年10个月期间,接受HBs抗原检查的孕妇达3093911人。推算85年为孕妇数的58.9%,86年及87年度分别有91.8%和92.2%的孕妇接受了HBs抗原检查。孕妇HBs抗原阳性率几乎没有年度差别,大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